敬告龙应台们,现代化与下水道无关(ZT)#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i*r
1 楼
敬告龙应台们,现代化与下水道无关
信源:宋鲁郑博客|编辑:2012-07-25|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八阕】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八阕》观点。--[服务使用须
知]【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龙应台的一段话广为流行:“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
……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
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看出真面目来。”在北京暴雨后,这段话广为流传,更荒唐的
是,有媒体更简单的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和世界隔着一条下水道,文明的差距就是一条
下水道。如果照此逻辑,法国酷暑,是不是法国和世界隔着一个高温?美国枪击案如此
频繁,是不是美国和世界就隔着一条枪?和文明社会隔着一条枪?中国在三十年的曲折
终于走向正途之后,在一种尽快缩小差距的压力之下,又前行的过于仓促。这都不可避
免的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仅以下水道为例,既有认识远见上的不足,也有规划设计上
的缺陷,还有建设施工中的缺项等等。我们都希望一场付出沉重代价的特大暴雨能“浇
醒”国人。
7月20日写完美国枪击案的评论,第二天一早就随团去法国中部高原揽胜。虽然年年都
到法国各地踏青,但次次都会有一个同样的感慨和想起同一个笑话:上帝把世界上最好
的一块地方给了法兰西,后来又感觉不甚公平,于是就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法国人。
一方面是羡慕大自然对法国的厚赐,另一方面也是对法国人低效率和逻辑上清晰、行动
上混乱国民性的挪揄。
以自己在法国生活十多年的经历,这个国家真正吸引人之处还是它的自然禀赋:冬天不
冷、夏天不热,既少干旱,也罕有水灾。下雨频繁但既短暂又温和。像美国年年高温、
飓风狂袭的景观,在法国出现的概率不亚于中了彩票。
至于中国,就更不可比。历史上,人人称颂的尧、舜、禹时代,据史书记载,也是三年
小灾,五年大灾。舜的父亲相传就死于治水。甚至自然灾害往往决定一个王朝的命运。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宵衣旰食,朝干夕惕,以他的年青有为,没有人认为他应该是亡国
之君,但他在位十七年,几乎年年灾变:旱灾、蝗灾、水灾、瘟疫。他继位第一年就是
全国性灾荒一直延续至崇祯六年,明亡前更发生近五百年所未见、号称“亘古奇荒”的
旱灾,举国经济崩溃之下,终难改其亡国之运。
不过,多灾多难的环境自然也塑造了中国不屈不挠的国民性以及由于对抗频发灾难而形
成的高效和集权体制。
所以当得知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暴雨袭击北京时(房山区几个小时的暴雨就几乎下了
平时全年的降水),并不意外。这场暴雨更反可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三十年的一次全面
检验。
不出意外的是中国传统的高效体制。气象部门早上8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一天连发5次
预警;暴雨之前,防汛部门就在78个泵站、56个下沉式桥区备勤; 针对全市共90座立
交桥,已经制定了“一桥一预案”,并有大型抽水泵车做到“车等雨”。交管部门启动
最高级别的雨天上勤方案,全市 7000交警全员上路;119消防指挥中心9个小时内,出
动警力690次、消防官兵5425人抢险救援;数十条公交线路雨中采取调度运营,1000余
名安全员在重点区域巡查疏导。
大家还记得台湾的“八八水灾”吗?明明知道台风即至,上至最高领导人下至相关部门
,或忙着赴宴,或忙着给父亲祝寿,或忙着过节,有的高官事后还辩护自己在理发。更
有的高官如此为自己当时的行为辩护:台风不是还未到吗?怎知有灾?
不出意外的是民众自发的救援。虽然三十年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屡屡被指责造成社会道
德沦丧,民众缺乏信仰,但每当灾难来临时,却总会高扬人性的光辉。
世界注目的汶川地震是如此,西方不关注的杭州大巴司机吴斌也是如此(高速路行驶中
被异物击中,确保人车安全后,因伤势过重而牺牲),今天的北京暴雨依然是如此。
除了抢险救灾中公职人员外,如冒雨清理下水道的环卫工人、殉职的镇长、公安局长,
井盖被水压冲开,每个井盖都有一名环卫工人把守,拿身体作警告标志;更有无数网友
在微博上提出愿意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临时住所,一些私家企业也打开办公室,为滞留
市民提供食宿。一对母女在暴雨中跋涉了1公里后,一位不认识的市民开车将她们送回
了家;一个饭馆里的小男孩一直站在没过膝盖的水里,告诉路人有个井盖被顶起来了;
广渠门桥下被淹的车辆拖不出来,一名警察对人群里喊道:“谁来帮忙拉一把”,结果
几十人冲上去。特别是暴雨造成首都机场8万旅客滞留,在机场运力有限和出租车缺乏
之时,望京网上的部分首都市民自发组织了一个车队,来到首都机场当起了志愿者,免
费来接被大雨拦截在候机楼里的乘客。
其实人的本性就如此,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无私的一面。我们之所以感觉这三十年道德
滑坡,应该是和前三十年过于强调无私的一面有关。随后的市场经济又把人自私的一面
过于放大,如此此消彼长,自然会给人以道德滑坡之感。当然我们的媒体也常常把个案
放大,以至于影响到社会的判断。个案哪个国家没有?几个月前,一艘意大利大型渡轮
搁浅,船长打破航海业船长最后一个离船的不成文规定,居然以“更好的抢救为名”率
先弃船逃生。
不出意外的是造成的严重后果。仅初步统计,已知37人死亡,经济损失估计高达100亿
元人民币。外界或许奇怪,既然气象部门已连发五次警报,何以仍然造成如此伤亡?
中国的现代化与任何国家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共性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特殊性则
是速度过快。现代化进程过快,一方面导致社会难以适应,另一方面则有脱节、脱序之
处。比如北京的地下空间更多的留给了急需而且是日常就需要的电力、电信、以及地铁
,而挤压了下水道的空间、预警传播手段和对民众防险意识教育缺失、中国迅速进入家
庭轿车时代缺乏应对暴雨的经验。
暴雨之后,网络上最流行的帖子竟然是如何打碎车窗逃生。而最引人关注的一位在二环
路上的遇难者,就是一位新手,情急之下都不知道使用车辆自备的破窗工具。
显然,中国现代化的弱点不仅是物的层面,还有人的层面。正如《环球时报》所指出的
,为什么警报发出后很多人仍开车上街,体育场还有足球比赛。毕竟自然灾害并不仅仅
是政府的责任,还有每一个人。然而,网上如潮的评论中却都把矛头指向政府而没有反
思自身的声音。相对而言,物的层面的现代化,甚至政府的现代化都不是最难的,最难
的是普通民众的现代化。台湾“八八水灾”曾有一个村落数百人无人幸免。灾前村民不
仅无视警报,甚至还拒绝了前来劝说和帮助搬迁的警察。地方行政首脑又由于选举来临
,不敢依法强行执行,终酿成灭村惨剧。
这次应对暴雨,气象、环卫、排水、公交、地铁以及公安部门的本职表现可谓无可挑剔
,但有些部门的表现则还远远落后于时代。比如,警报发出后,为何不调整上下班时间
?在香港就是如此处理。既可避开暴雨风险,也可避开交通高峰以加重灾害。再有高速
公路收费站是否可以暂停收费,以疏通交通?民众和私营企业收留滞留市民,何以更大
容量的公共设施却没有跟进?另外气象部门预警是到位的,但却在回答民众质疑为何不
能发短信时却显然是“无知者无畏”。
引发民众不满的是交管部门给违章车辆贴罚单(好在政府闻过则改,北京常务副市长吉
林宣布在突发灾害降临时这种处罚是错误的,所贴罚单作废,并称将追究上述协管的责
任)、机场停车场被淹依然收费。
当然,这样的机械执法任何国家都会出现。美国奥尔良飓风灾难中,由于行政和法律的
原因,联邦军队整装待发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灾民在苦难中挣扎。中国是一个善于吸取
教训的民族,有着很强的纠错机能,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尝试----纠错----再
尝试”的运行机理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文明是人类历史曾经出现过的二十三种文
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其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其纠错机能。这个论断,对于
自然灾害频繁的中国来讲,不乏检验机会。
不过反观美国,震惊全球的枪击案刚刚发生,一向反对持枪或者严格持枪条件的民主党
保持沉默,而一向支持持枪自由的共和党更是公开反对禁枪。尽管谁都明白要想避免每
年三万平民死于枪下的悲剧,禁枪是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的办
法。
这次稍感意外的是官媒。无论是《人民日报》还是《环球时报》都发表了尖锐的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指这场暴雨检验出城市脆弱的一面。并在结尾时提出“37个生命骤然
离去。给正迈向现代化的中国上了深刻的一课。一座城市现代化,不仅需要把地上建设
得富丽堂皇,更需要夯实地下的百年根基。”
环球时报则在《北京大暴雨冲出中国现代化的原形》一文中指出:“北京这场雨应该给
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认识做一次质的修正。不仅政府,全体公众都必须有兴趣和意愿把现
代化的方向朝着昂贵的安全方向扭。这场大暴雨致使37人遇难,是全北京的悲哀,也是
中国现代化的污点”。文章还把锋芒对准各级官员:“正忙于抗灾的官员们大概更愿意
听到鼓励,但代替溢美之词的,是一拨接一拨的质问和追究。请不要委屈,今天的时代
就是这样,做官员无论有功劳有苦劳都是应该的,挨舆论批评和质疑同样是应该的,虚
心倾听甚至不能当美德来夸耀。在如今政府工作的纰漏的确一抓一大把时,尤其是这样
”。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有如此理性的批判,甚至有常识性的错误和误导性的结论。比
如有文章拿中国和巴黎相比,说巴黎经常下雨,人们出门都习惯带伞,然而在巴黎的雨
天里行走时,很少发生由于下雨积水导致的交通堵塞。这些,与巴黎著名的下水道系统
是分不开的。
事实上巴黎确实经常下雨,但没有积水的原因恐怕并不是下水道如何,而是雨量小和时
间短。如果看一下巴黎的气象资料,会发现每个月分布相当均匀。香港天文台网站有一
个法国三十年(1961至1990)降水量(毫米)平均统计表,全年一至十二个月如下:54
.3 、46.1 、53.5 、46.5、 63.3、 57.8、 53.6 、51.6 、53.8 、55.5、 55.8 、
55.6。
北京虽然年降水量也在600毫米左右,但分布则极为不均匀,这一次次暴雨降水量城区
竟然高达212毫米,降水量与巴黎四个月的降水量相当。假如巴黎也遇上此等规模的降
水量,它的排水系统也无法承受。毕竟巴黎的标准也不过是五年一遇(北京则是1到3年
一遇),也就是每小时可排180毫米降水的雨量(新华网的数据标准是每小时56毫米的
降雨量)。
考虑到法国人惯有的混乱和低效率,其后果和损失远远超过中国。大家可能还记得2003
年一场罕见的酷暑袭击法国(仍比中国的夏季的温度低),由于应对无力,竟然导致上
万人死亡。而政府官员则都在度假,民选总统希拉克也是在假期结束后才悠然而归。
事实上,任何国家遇到北京这种突发事件也都会超出极限。
新加坡地处赤道,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所以新加坡的
的排水系统十分的先进。在城市建设之初,每起一座楼,每建一个街区,最大容量的排
水系统一定是计划在前的。尽管如此,新加坡也依然被水淹过。最近两年,每年都有一
次特大暴雨袭击造成城市局部淹水的情况。最近一次是发生在2011年6月的一天清晨,
早上开始连续降暴雨5个小时,全岛多个地方出现突发性淹水,导致交通瘫痪数小时。
这场水灾让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段话广为流行:“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
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
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看出真面目来。”
龙应台作为一个颇有才气的作家,其看问题的视角自然是文学性的,而不是科学性的。
如果当作文学作品或者一个作家的感性呐喊并不为过,但如果真要上升到一个标准显然
是不妥当的。然而这次北京大水之后,俨然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方是否现代化的标志。
照此标准,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也要淘汰掉了。
台湾年年台风,年年水淹,可有哪一个城市够的上标准?2010年大水,不是还成为高雄
选举的议题吗?世界上更有许多城市位于少雨地带,是不是天生就具有现代性?更荒唐
的是,有媒体更简单的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和世界隔着一条下水道,文明的差距就是一
条下水道(其专题的题目就是如此)。
如果照此逻辑,法国酷暑,是不是法国和世界隔着一个高温?美国枪击案如此频繁,一
个全世界都能有效解决的问题美国何以就解决不了,是不是美国和世界就隔着一条枪?
和文明社会隔着一条枪?
还需要指出一点的是,北京入讯后,六月一日也曾下过一场大雨,最大降雨量在西三环
南段。这一带的西三环主路莲花桥、六里桥、丰益桥下出现了积水,但是除了丰益桥,
其他路段积水很快被排除,没有造成道路堵塞。丰益桥的积水也在半小时内排放完毕。
只不过由于没有酿成灾害,所以无人关注。如果再对比2004年7月10日的那场大暴雨,
北京的进步不可谓不大。 当时降雨量不过125毫米,就瘫痪了全城交通:京城有41处道
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众多下凹式立交桥成了大池塘。也是从2004年开始,北京逐年
加大对城市防汛,特别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改造力度。城市积水点被逐一登记在册
,倒排工期逐年消除。
在今年入汛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公布了全市的58处积水点,并表示要在今年7月底前
全部改造完成。只可惜天公抢在前,而且是空前的降雨量。不过八年的努力也没有白费
。位于东四环的红领巾桥,过去因积水带来的“曝光率”曾远高于丰益桥,即使是平常
降雨的水平,桥下也时常出现“没膝”、“及腰”深的积水。但今年汛期雨水不断,红
领巾桥下却没有出现一次积水。奥秘就在红领巾桥泵站的投入使用----而这个泵站仅选
址就费了多番周折,虽然选址压了东四环的规划红线,但因为别无选择,最终获得了特
批。
所以我们实在不应该否定北京市这8年的努力,但是这样的声音却根本不存在。但更为
不可思议的是,你可以忽视北京市八年的努力,但不能歪曲事实。有不少媒体和自由派
群体(也包括海外媒体)结论是:“城市下水道的投资不能为政府带来眼前的效益和政
绩,地方政府更愿意把公共资金投入到与房地产、工业项目等相关的市政基础建设上去
,这些项目能带来更多的GDP和政绩”。然而,他们是不是应该知道,任何投资----包
括投在下水道的投资----都会产生GDP?
还令人奇怪的是,下水道并不是解决排水问题的唯一关键。更重要的还是河流治理。否
则即使下水道再宽,河流不畅,也同样排不出去。如西南四环一带积水严重就和马草河
不畅有关。而河流治理的最大难点是拆迁。一个费用高昂,二是民意汹汹之下无人敢强
拆。只是这一层,居然也没有人点破。
这次北京暴雨让山东的青岛再次走红。不过被突出的是德国人百年前修建的下水道。事
实却是青岛长达3000公里的排水系统,“德国造”连三十分之一都不到,其他大都是建
国后修建的(一百年前德国占领的青岛仅有2万人,现在则是7百多万人)。而且青岛是
沿海丘陵地形,也很易于排水。北京完全不可比。
而且青岛也不是没有淹过水。2007年的一场大雨就让许多地段达到齐腰深。后来经过改
造,今年5月17日的大雨就没有再现五年前的景象。我很难理解媒体在基本事实都没有
了解的情况下怎么就能够下结论?或者干脆就是立场决定观点。这不由令人想到“一切
暴政中最恶劣的暴政,乃是冷酷无情的观念暴政”。
其实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文明标准选择出租车可能更为科学。一是任何国家都有,
二是服务主要是针对外地人,三是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法治和行政管理水准。
以我个人游历各地的启示,青岛实是最差的。九十年代初自己第一次去青岛就被电动车
黑出租骗过。出国后,再到青岛又被已升级为轿车的黑出租骗。家人后来去青岛,一再
提醒要远离车站打车,却竟然还是未能幸免。而现场值勤的警察视而不见。在一次交通
广播电台直播节目中,一位受害人投诉,并指责警察和他们关系过于亲热。但令人惊讶
的是广播员居然为黑出租开脱,还说要向黑出租“热情和敬业”的精神学习。也难怪青
岛黑出租车如此盛行。然而,如果用龙应台的标准,青岛可是中国最文明的城市了。
中国是一个现代化的追赶者,而且一百多年来历经朝代更替,每一代的努力都很难得到
有效积累。而中国在三十年的曲折终于走向正途之后,在一种尽快缩小差距的压力之下
,又前行的过于仓促。这都不可避免的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仅以下水道为例,既有认
识远见上的不足,也有规划设计上的缺陷,还有建设施工中的缺项等等。我们都希望一
场付出沉重代价的特大暴雨能“浇醒”国人。
现在看来,《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为代表的政治力量已经觉醒,民众似乎还有相
当的距离。自由派群体则又和过去一样往相反的道路走的更远。如果谈一下一已之见,
这不过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坎,中国每翻过一个坎,就离现代化就更进一步,最
多,中国不过是让这场暴雨闪了一下腰而已,稳住身形的中国将会更加稳健和平衡。
信源:宋鲁郑博客|编辑:2012-07-25|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八阕】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八阕》观点。--[服务使用须
知]【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龙应台的一段话广为流行:“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
……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
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看出真面目来。”在北京暴雨后,这段话广为流传,更荒唐的
是,有媒体更简单的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和世界隔着一条下水道,文明的差距就是一条
下水道。如果照此逻辑,法国酷暑,是不是法国和世界隔着一个高温?美国枪击案如此
频繁,是不是美国和世界就隔着一条枪?和文明社会隔着一条枪?中国在三十年的曲折
终于走向正途之后,在一种尽快缩小差距的压力之下,又前行的过于仓促。这都不可避
免的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仅以下水道为例,既有认识远见上的不足,也有规划设计上
的缺陷,还有建设施工中的缺项等等。我们都希望一场付出沉重代价的特大暴雨能“浇
醒”国人。
7月20日写完美国枪击案的评论,第二天一早就随团去法国中部高原揽胜。虽然年年都
到法国各地踏青,但次次都会有一个同样的感慨和想起同一个笑话:上帝把世界上最好
的一块地方给了法兰西,后来又感觉不甚公平,于是就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法国人。
一方面是羡慕大自然对法国的厚赐,另一方面也是对法国人低效率和逻辑上清晰、行动
上混乱国民性的挪揄。
以自己在法国生活十多年的经历,这个国家真正吸引人之处还是它的自然禀赋:冬天不
冷、夏天不热,既少干旱,也罕有水灾。下雨频繁但既短暂又温和。像美国年年高温、
飓风狂袭的景观,在法国出现的概率不亚于中了彩票。
至于中国,就更不可比。历史上,人人称颂的尧、舜、禹时代,据史书记载,也是三年
小灾,五年大灾。舜的父亲相传就死于治水。甚至自然灾害往往决定一个王朝的命运。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宵衣旰食,朝干夕惕,以他的年青有为,没有人认为他应该是亡国
之君,但他在位十七年,几乎年年灾变:旱灾、蝗灾、水灾、瘟疫。他继位第一年就是
全国性灾荒一直延续至崇祯六年,明亡前更发生近五百年所未见、号称“亘古奇荒”的
旱灾,举国经济崩溃之下,终难改其亡国之运。
不过,多灾多难的环境自然也塑造了中国不屈不挠的国民性以及由于对抗频发灾难而形
成的高效和集权体制。
所以当得知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暴雨袭击北京时(房山区几个小时的暴雨就几乎下了
平时全年的降水),并不意外。这场暴雨更反可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三十年的一次全面
检验。
不出意外的是中国传统的高效体制。气象部门早上8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一天连发5次
预警;暴雨之前,防汛部门就在78个泵站、56个下沉式桥区备勤; 针对全市共90座立
交桥,已经制定了“一桥一预案”,并有大型抽水泵车做到“车等雨”。交管部门启动
最高级别的雨天上勤方案,全市 7000交警全员上路;119消防指挥中心9个小时内,出
动警力690次、消防官兵5425人抢险救援;数十条公交线路雨中采取调度运营,1000余
名安全员在重点区域巡查疏导。
大家还记得台湾的“八八水灾”吗?明明知道台风即至,上至最高领导人下至相关部门
,或忙着赴宴,或忙着给父亲祝寿,或忙着过节,有的高官事后还辩护自己在理发。更
有的高官如此为自己当时的行为辩护:台风不是还未到吗?怎知有灾?
不出意外的是民众自发的救援。虽然三十年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屡屡被指责造成社会道
德沦丧,民众缺乏信仰,但每当灾难来临时,却总会高扬人性的光辉。
世界注目的汶川地震是如此,西方不关注的杭州大巴司机吴斌也是如此(高速路行驶中
被异物击中,确保人车安全后,因伤势过重而牺牲),今天的北京暴雨依然是如此。
除了抢险救灾中公职人员外,如冒雨清理下水道的环卫工人、殉职的镇长、公安局长,
井盖被水压冲开,每个井盖都有一名环卫工人把守,拿身体作警告标志;更有无数网友
在微博上提出愿意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临时住所,一些私家企业也打开办公室,为滞留
市民提供食宿。一对母女在暴雨中跋涉了1公里后,一位不认识的市民开车将她们送回
了家;一个饭馆里的小男孩一直站在没过膝盖的水里,告诉路人有个井盖被顶起来了;
广渠门桥下被淹的车辆拖不出来,一名警察对人群里喊道:“谁来帮忙拉一把”,结果
几十人冲上去。特别是暴雨造成首都机场8万旅客滞留,在机场运力有限和出租车缺乏
之时,望京网上的部分首都市民自发组织了一个车队,来到首都机场当起了志愿者,免
费来接被大雨拦截在候机楼里的乘客。
其实人的本性就如此,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无私的一面。我们之所以感觉这三十年道德
滑坡,应该是和前三十年过于强调无私的一面有关。随后的市场经济又把人自私的一面
过于放大,如此此消彼长,自然会给人以道德滑坡之感。当然我们的媒体也常常把个案
放大,以至于影响到社会的判断。个案哪个国家没有?几个月前,一艘意大利大型渡轮
搁浅,船长打破航海业船长最后一个离船的不成文规定,居然以“更好的抢救为名”率
先弃船逃生。
不出意外的是造成的严重后果。仅初步统计,已知37人死亡,经济损失估计高达100亿
元人民币。外界或许奇怪,既然气象部门已连发五次警报,何以仍然造成如此伤亡?
中国的现代化与任何国家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共性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特殊性则
是速度过快。现代化进程过快,一方面导致社会难以适应,另一方面则有脱节、脱序之
处。比如北京的地下空间更多的留给了急需而且是日常就需要的电力、电信、以及地铁
,而挤压了下水道的空间、预警传播手段和对民众防险意识教育缺失、中国迅速进入家
庭轿车时代缺乏应对暴雨的经验。
暴雨之后,网络上最流行的帖子竟然是如何打碎车窗逃生。而最引人关注的一位在二环
路上的遇难者,就是一位新手,情急之下都不知道使用车辆自备的破窗工具。
显然,中国现代化的弱点不仅是物的层面,还有人的层面。正如《环球时报》所指出的
,为什么警报发出后很多人仍开车上街,体育场还有足球比赛。毕竟自然灾害并不仅仅
是政府的责任,还有每一个人。然而,网上如潮的评论中却都把矛头指向政府而没有反
思自身的声音。相对而言,物的层面的现代化,甚至政府的现代化都不是最难的,最难
的是普通民众的现代化。台湾“八八水灾”曾有一个村落数百人无人幸免。灾前村民不
仅无视警报,甚至还拒绝了前来劝说和帮助搬迁的警察。地方行政首脑又由于选举来临
,不敢依法强行执行,终酿成灭村惨剧。
这次应对暴雨,气象、环卫、排水、公交、地铁以及公安部门的本职表现可谓无可挑剔
,但有些部门的表现则还远远落后于时代。比如,警报发出后,为何不调整上下班时间
?在香港就是如此处理。既可避开暴雨风险,也可避开交通高峰以加重灾害。再有高速
公路收费站是否可以暂停收费,以疏通交通?民众和私营企业收留滞留市民,何以更大
容量的公共设施却没有跟进?另外气象部门预警是到位的,但却在回答民众质疑为何不
能发短信时却显然是“无知者无畏”。
引发民众不满的是交管部门给违章车辆贴罚单(好在政府闻过则改,北京常务副市长吉
林宣布在突发灾害降临时这种处罚是错误的,所贴罚单作废,并称将追究上述协管的责
任)、机场停车场被淹依然收费。
当然,这样的机械执法任何国家都会出现。美国奥尔良飓风灾难中,由于行政和法律的
原因,联邦军队整装待发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灾民在苦难中挣扎。中国是一个善于吸取
教训的民族,有着很强的纠错机能,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尝试----纠错----再
尝试”的运行机理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文明是人类历史曾经出现过的二十三种文
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其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其纠错机能。这个论断,对于
自然灾害频繁的中国来讲,不乏检验机会。
不过反观美国,震惊全球的枪击案刚刚发生,一向反对持枪或者严格持枪条件的民主党
保持沉默,而一向支持持枪自由的共和党更是公开反对禁枪。尽管谁都明白要想避免每
年三万平民死于枪下的悲剧,禁枪是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的办
法。
这次稍感意外的是官媒。无论是《人民日报》还是《环球时报》都发表了尖锐的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指这场暴雨检验出城市脆弱的一面。并在结尾时提出“37个生命骤然
离去。给正迈向现代化的中国上了深刻的一课。一座城市现代化,不仅需要把地上建设
得富丽堂皇,更需要夯实地下的百年根基。”
环球时报则在《北京大暴雨冲出中国现代化的原形》一文中指出:“北京这场雨应该给
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认识做一次质的修正。不仅政府,全体公众都必须有兴趣和意愿把现
代化的方向朝着昂贵的安全方向扭。这场大暴雨致使37人遇难,是全北京的悲哀,也是
中国现代化的污点”。文章还把锋芒对准各级官员:“正忙于抗灾的官员们大概更愿意
听到鼓励,但代替溢美之词的,是一拨接一拨的质问和追究。请不要委屈,今天的时代
就是这样,做官员无论有功劳有苦劳都是应该的,挨舆论批评和质疑同样是应该的,虚
心倾听甚至不能当美德来夸耀。在如今政府工作的纰漏的确一抓一大把时,尤其是这样
”。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有如此理性的批判,甚至有常识性的错误和误导性的结论。比
如有文章拿中国和巴黎相比,说巴黎经常下雨,人们出门都习惯带伞,然而在巴黎的雨
天里行走时,很少发生由于下雨积水导致的交通堵塞。这些,与巴黎著名的下水道系统
是分不开的。
事实上巴黎确实经常下雨,但没有积水的原因恐怕并不是下水道如何,而是雨量小和时
间短。如果看一下巴黎的气象资料,会发现每个月分布相当均匀。香港天文台网站有一
个法国三十年(1961至1990)降水量(毫米)平均统计表,全年一至十二个月如下:54
.3 、46.1 、53.5 、46.5、 63.3、 57.8、 53.6 、51.6 、53.8 、55.5、 55.8 、
55.6。
北京虽然年降水量也在600毫米左右,但分布则极为不均匀,这一次次暴雨降水量城区
竟然高达212毫米,降水量与巴黎四个月的降水量相当。假如巴黎也遇上此等规模的降
水量,它的排水系统也无法承受。毕竟巴黎的标准也不过是五年一遇(北京则是1到3年
一遇),也就是每小时可排180毫米降水的雨量(新华网的数据标准是每小时56毫米的
降雨量)。
考虑到法国人惯有的混乱和低效率,其后果和损失远远超过中国。大家可能还记得2003
年一场罕见的酷暑袭击法国(仍比中国的夏季的温度低),由于应对无力,竟然导致上
万人死亡。而政府官员则都在度假,民选总统希拉克也是在假期结束后才悠然而归。
事实上,任何国家遇到北京这种突发事件也都会超出极限。
新加坡地处赤道,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所以新加坡的
的排水系统十分的先进。在城市建设之初,每起一座楼,每建一个街区,最大容量的排
水系统一定是计划在前的。尽管如此,新加坡也依然被水淹过。最近两年,每年都有一
次特大暴雨袭击造成城市局部淹水的情况。最近一次是发生在2011年6月的一天清晨,
早上开始连续降暴雨5个小时,全岛多个地方出现突发性淹水,导致交通瘫痪数小时。
这场水灾让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段话广为流行:“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
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
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看出真面目来。”
龙应台作为一个颇有才气的作家,其看问题的视角自然是文学性的,而不是科学性的。
如果当作文学作品或者一个作家的感性呐喊并不为过,但如果真要上升到一个标准显然
是不妥当的。然而这次北京大水之后,俨然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方是否现代化的标志。
照此标准,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也要淘汰掉了。
台湾年年台风,年年水淹,可有哪一个城市够的上标准?2010年大水,不是还成为高雄
选举的议题吗?世界上更有许多城市位于少雨地带,是不是天生就具有现代性?更荒唐
的是,有媒体更简单的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和世界隔着一条下水道,文明的差距就是一
条下水道(其专题的题目就是如此)。
如果照此逻辑,法国酷暑,是不是法国和世界隔着一个高温?美国枪击案如此频繁,一
个全世界都能有效解决的问题美国何以就解决不了,是不是美国和世界就隔着一条枪?
和文明社会隔着一条枪?
还需要指出一点的是,北京入讯后,六月一日也曾下过一场大雨,最大降雨量在西三环
南段。这一带的西三环主路莲花桥、六里桥、丰益桥下出现了积水,但是除了丰益桥,
其他路段积水很快被排除,没有造成道路堵塞。丰益桥的积水也在半小时内排放完毕。
只不过由于没有酿成灾害,所以无人关注。如果再对比2004年7月10日的那场大暴雨,
北京的进步不可谓不大。 当时降雨量不过125毫米,就瘫痪了全城交通:京城有41处道
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众多下凹式立交桥成了大池塘。也是从2004年开始,北京逐年
加大对城市防汛,特别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改造力度。城市积水点被逐一登记在册
,倒排工期逐年消除。
在今年入汛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公布了全市的58处积水点,并表示要在今年7月底前
全部改造完成。只可惜天公抢在前,而且是空前的降雨量。不过八年的努力也没有白费
。位于东四环的红领巾桥,过去因积水带来的“曝光率”曾远高于丰益桥,即使是平常
降雨的水平,桥下也时常出现“没膝”、“及腰”深的积水。但今年汛期雨水不断,红
领巾桥下却没有出现一次积水。奥秘就在红领巾桥泵站的投入使用----而这个泵站仅选
址就费了多番周折,虽然选址压了东四环的规划红线,但因为别无选择,最终获得了特
批。
所以我们实在不应该否定北京市这8年的努力,但是这样的声音却根本不存在。但更为
不可思议的是,你可以忽视北京市八年的努力,但不能歪曲事实。有不少媒体和自由派
群体(也包括海外媒体)结论是:“城市下水道的投资不能为政府带来眼前的效益和政
绩,地方政府更愿意把公共资金投入到与房地产、工业项目等相关的市政基础建设上去
,这些项目能带来更多的GDP和政绩”。然而,他们是不是应该知道,任何投资----包
括投在下水道的投资----都会产生GDP?
还令人奇怪的是,下水道并不是解决排水问题的唯一关键。更重要的还是河流治理。否
则即使下水道再宽,河流不畅,也同样排不出去。如西南四环一带积水严重就和马草河
不畅有关。而河流治理的最大难点是拆迁。一个费用高昂,二是民意汹汹之下无人敢强
拆。只是这一层,居然也没有人点破。
这次北京暴雨让山东的青岛再次走红。不过被突出的是德国人百年前修建的下水道。事
实却是青岛长达3000公里的排水系统,“德国造”连三十分之一都不到,其他大都是建
国后修建的(一百年前德国占领的青岛仅有2万人,现在则是7百多万人)。而且青岛是
沿海丘陵地形,也很易于排水。北京完全不可比。
而且青岛也不是没有淹过水。2007年的一场大雨就让许多地段达到齐腰深。后来经过改
造,今年5月17日的大雨就没有再现五年前的景象。我很难理解媒体在基本事实都没有
了解的情况下怎么就能够下结论?或者干脆就是立场决定观点。这不由令人想到“一切
暴政中最恶劣的暴政,乃是冷酷无情的观念暴政”。
其实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文明标准选择出租车可能更为科学。一是任何国家都有,
二是服务主要是针对外地人,三是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法治和行政管理水准。
以我个人游历各地的启示,青岛实是最差的。九十年代初自己第一次去青岛就被电动车
黑出租骗过。出国后,再到青岛又被已升级为轿车的黑出租骗。家人后来去青岛,一再
提醒要远离车站打车,却竟然还是未能幸免。而现场值勤的警察视而不见。在一次交通
广播电台直播节目中,一位受害人投诉,并指责警察和他们关系过于亲热。但令人惊讶
的是广播员居然为黑出租开脱,还说要向黑出租“热情和敬业”的精神学习。也难怪青
岛黑出租车如此盛行。然而,如果用龙应台的标准,青岛可是中国最文明的城市了。
中国是一个现代化的追赶者,而且一百多年来历经朝代更替,每一代的努力都很难得到
有效积累。而中国在三十年的曲折终于走向正途之后,在一种尽快缩小差距的压力之下
,又前行的过于仓促。这都不可避免的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仅以下水道为例,既有认
识远见上的不足,也有规划设计上的缺陷,还有建设施工中的缺项等等。我们都希望一
场付出沉重代价的特大暴雨能“浇醒”国人。
现在看来,《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为代表的政治力量已经觉醒,民众似乎还有相
当的距离。自由派群体则又和过去一样往相反的道路走的更远。如果谈一下一已之见,
这不过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坎,中国每翻过一个坎,就离现代化就更进一步,最
多,中国不过是让这场暴雨闪了一下腰而已,稳住身形的中国将会更加稳健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