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希望朱令案重启#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t*k
1 楼
读史有感(萨特)
萨特是上个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如果不能算那种纯粹的文学家,至少是相关
或相似,由此而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另一位大哲学家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就是罗素
,“以表彰其“西歐思想,言論自由最勇敢的鬥士,卓越的活力,勇氣,智慧與感受性
,代表了諾貝爾獎的原意和精神”。”《维基百科》 罗素是以数学和哲学得名,他写
过小说,但读者寥寥。
虽然他得奖是因为另一本书,但好多人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他得奖的重要原因
之一,是他最有影响的著作,而那一本书恐怕读过的人并不多。我有些以为是那些老先
生急于想恭维一下罗素,《西方哲学史》与文学八竿子打不着(不过里面的俏皮话的确
精彩),而且并不好懂,不仅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更要命的是得有语言哲学的背景,
因为罗素从对古希腊哲学家的评价都是语言哲学的观点出发的,而语言哲学需要数理逻
辑作为基础。我相当怀疑有多少文学家能读懂这个大部头。而萨特至少在表面上要好懂
得多。
这二个人有一些方面是一致,罗素几乎不提自己得过奖,在自传中以他那种独特的调侃
而认真的方式说到:
“以授予功绩勋章肇始并以获得诺贝尔奖告终的1950年,似乎标志我的声望到达了顶点
。我真的开始感到有点不安,担心这可能意味着盲目正统观念开始产生。我一向认为没
有一个人能够不邪恶而成为有名望的人,但我的道德感却非常迟钝,以至于我看不出自
己有什么罪过。”
萨特则更干脆,直接拒绝了诺贝尔奖,“理由是他一向否弃官方的荣誉。但在晚年的口
述中他表示拒领奖是因为它把作家和文学分为等级。”
罗素虽然一贯反战,在二战时却支持打败希特勒的德国,萨特本人则在法国参加过地下
反抗运动;两人都激烈反对苏联入侵匈牙利和捷克,也是欧洲知识界反对越战的领军人
物。两人同时也是妇女解放的最积极支持者。
这两个人都在非哲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力,多半来自于对传统道德的极力攻击。虽然有这
些相同,两人的哲学却是代表了哲学的两个极端,有着完全不同的来源和传统。罗素曾
经对哲学家作过一个分类,一类与科学和数学有密切关系,或者是企图把自己的哲学建
立在它们的基础之上,这一类哲学家是大多数,典型的有康德,休谟,当然也包括他自
己,马克思也是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叔本华,尼采,还有萨特,他们与科学,数学几
乎毫无关系,而是直接诉诸感情,他们都与卢梭关联很多,因为卢梭是强调感情的鼻祖。
罗素还强调,后一类哲学家人数虽少,却照例影响力极大。这是太正常了,逻辑永远不
是感情的对手,就像你不管怎么苦口婆心对孩子讲了多少道理,却敌不过歌星的一句台
词。罗素曾经长篇大论地驳斥基督教的地狱,如果细读,其实也是出自于感情,他不喜
欢地狱这个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一向与基督教作对,认为那个天堂恐怕没有他的
位置
萨特与左拉极为相似,一种形象地表达就是那种法国的文化人,思想左而激进,政治上
非常活跃却与当局关系很坏,是巴黎种种文化沙龙中的领袖人物,影响很大而可以看成
是主流。叔本华和尼采都混得不好,得不到主流的认可,死后才名气越来越大,黑格尔
活着时就是主流,但却是政府的宠儿(他们都是德国人)。英美哲学家大多是学者型的
,并不激进,在政治上一般也不活跃,罗素是一个例外。
罗素我已经讲过很多,因为他是语言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现在我来讲一点萨特,但仅
仅限于我认为他影响力最大,也是最被人熟知的那一点,多了恐怕我也讲不出来。
萨特是所谓存在主义的代表,这三句话最重要:“上帝已死”(尼采);“如果没有上
帝,那么所有事情都是允许(可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存在先于本质”(萨
特)。我下面把这些话连起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上帝已死”是尼采的名言,我以为正确的解读不是说没有人相信上帝了,而是说上帝
作为哲学的基础已经死亡了。传统哲学是围绕着上帝来建立哲学的,上帝规定了万物及
人的本质,目的,等等所有的一切。而上帝已死,人却仍然活着,所以存在先于本质,
也就是说,没有本质这个东西了,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东西作为哲学的基础,这就是存
在。
用萨特的话来说:“我代表的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宣稱如果世上沒有上帝,至少還有一個
存在,一個先於本質的存在,一個在它可被任何觀念定義之前便已存在的存在,這個存
在便是人,又或者像海德格尔所說的人的實在性。”
上帝已死是一种现实,也不能说是坏事,因为这给我们的人生(或者哲学)带来了无限
的可能性,这就是真正的自由,在存在的基础之上的自由,而不是人仅仅是上帝的一种
工具。接下来萨特的这些话就可以推出来了:
“我的自由就是我的本质,我要存在就不可能失去自由。但是,到处都面临失去自由的
危险:我作为主体生活在客体当中,而危险就是我可能会‘沉沦于’客体的世界中,而
成为其中的一员。作为回应,我可能会隐藏自己,把自己埋藏在某种预定的角色中,并
且扭曲自己,让自己适合于已经为自己做好的衣冠,……便是我接受了一种道德,宗教
的社会角色,这些东西都是别人为我设计的,……‘我为他人而存在便是朝着客体性的
沉沦’”《牛津西方哲学史》
读过萨特的人用不着看我的解释。在萨特看来,我之所以是我,那是因为我与其他人有
不同的地方,而社会(客体)不喜欢这种自我,总是要用道德,宗教的社会角色来把人
斩齐,而一旦成功,人就失去了自我,也就是自由,这实际上是人的沉沦,因为主体(
我)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把尼采作为角注可能更容易理解。在他看来,这个世界的意义在于英雄,英雄是这个世
界唯一有价值的东西,而广大愚蠢的大众是不可能真正理解英雄的,而人对自己不能理
解的东西总是怀有深深的恐惧,于是就用传统的道德,用爱,平等等等来消灭,或者消
磨英雄,把英雄拉得跟大家一样,就都安心了。但是,这个世界却因此而失去了意义。
尼采是那种具有独特影响力的哲学家,在今天仍然如此,比如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
对所谓伟大领袖的阴谋阳谋津津乐道,佩服之极,说穿了就是这个东西。实际上任何强
权政治背后多少都有尼采的影子,因为其必然包含着对普通民众的鄙视。
当然尼采和萨特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萨特并不否认普通人的价值,实际上是认为人人都
要有自己的价值,但其结果就是“他人就是地狱”,强调自我的哲学恐怕只有这两种逻
辑结论,他人不是地狱就是垫脚石。
从前面我们不难理解,萨特对传统道德的攻击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但是,在我看来,罗
素这一类语言哲学家对这些东西的抨击却更严肃,更有理,难以不认真地对待。因为是
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之上,结果是直接破坏了这些东西的基础,是一种釜底抽薪。
语言哲学家根本不谈自我,因为所谓自我只能理解为自己的心理过程和状态。首先,这
不是一个哲学问题,哲学的目的是对语言和思想进行逻辑批判,心理上的东西只能由科
学(心理学)来讨论;其次,这些问题心理学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所以,从自我
出发的哲学就是不知在干什么,只能说一些仅仅是自己理解或者欣赏的东西。
语言哲学家同样反对那种要把人弄成一样的思想和信仰的传统道德,但不是诉诸感情,
而是根据逻辑。张三和李四是不同的名字,意味着他们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关系
,如果两个人一模一样,那就没有张三或者李四,只有他们了。既然人都有不同的名字
,把他们弄成一样显然就是一种逻辑错误。
比如说,罗素认为我们应该对同性恋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因为人本来就是不同的。如
果医学上不能证明同性恋是一种疾病,就不能因为你或者大多数人不是同性恋而说那是
不正常的。
萨特恐怕会这样说(是一种推理):如果我的自我(或者存在)是同性恋,而因为别人
的反对而改变的话,那就是我丧失了自己的自由,这就是一种沉沦。还可以说,因为自
我实际上是不能改变的(能改变就不是真正的自我),我只好隐藏自己,扭曲自己,把
自己埋藏在某种预定的角色中,让自己适合于已经为自己做好的衣冠,但是,这除了使
自己和周围人都不快乐,不自在以外,还能有什么意思?至于有人会说,如果所有人都
这样,人类既不是要灭绝。但用不着担心,正因为自我是不同而且不能改变的,所以自
然有很多人不会和我一样,各人都去实现自己的自我不是很好吗。
然而,这里有一个不小的问题,除了那些极有浪漫情怀的人,看看美国的新闻就能知道
,人与人之间是多么容易冲突而酿成悲剧,总不能让那种杀人狂或者恐怖分子去实现自
我吧。所以说,萨特到后来也承认人的绝对自由是不可能的,那只是一种梦幻,那么当
然,萨特的哲学就不得不打一些折扣,不过像他这样把基础建立在情感之上的哲学,这
个问题并不那么严重。而像马克思自称自己的哲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但是,现代
物理并不支持决定论,也不支持牛顿力学的物质是根本,这就有些摧毁性了。
这个背后还有一些更深刻的不同,在罗素看来,把渺小星球上的一种渺小生物作为哲学
的目的,实在不能称为所谓哲学,倒是和宗教有些类似。不管这个宇宙有没有目的,实
在看不出如果没有人类,宇宙会有什么不得了的损失,这种说法具有宗教的那种不可救
药的狂妄自大,想当然把人赋予一种毫无根据的主要地位。
罗素写《西方哲学史》的时候,正是希特勒的种族主义把欧洲弄得狼狈不堪,他认为这
就是诉诸感情的一种恶果,理由与前面所说同性恋相同,既然科学上拿不出种族优劣的
证据,种族主义就只能是情感的一种产物。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诉诸感情的哲学是无法进行批判的。罗素曾经说过,如果非要
他在阿奎納和尼采中选一个,他情愿要前者。因为那种经院哲学与逻辑有关,所以能够
从逻辑的角度来进行批判;尼采哲学的基础只是情感,而感情只能用感情来反驳,那没
有多大意思。一个不能批判的哲学是无论如何不能让罗素安心地接受。
然而,尽管强调自我从逻辑上只能得出他人不是地狱就是垫脚石,但因此而完全否定萨
特恐怕也很难让人信服。因为别人对你是地狱,同样你对别人也是地狱,大家彼此彼此
,我们就只好在地狱中找到办法来相处。说得乐观一点,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也许能找
到一种办法来使之变得不是地狱,从而把萨特的地狱看成是一种文人的夸大其词。只要
不像尼采那样把他人看成是垫脚石就行,还要用所谓英雄来掩盖这种残酷,就更让人难
以接受。
还可以从萨特的名言:“man is nothing else but what he makes of himself(人除
了自我塑造之外什么也不是)”看出其哲学的价值。人不是神的羔羊,也不是领袖,主
义的工具,人除了活出自我以外,别无意义。
坦率地地说,我以为萨特其实是很难懂的,比语言哲学要难得多,因为时常不能确实知
道他在说什么。比如说,他说的是自在和自为,我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说自我,既把那个
自我看成是与他人相对立的东西,我觉得就是那个意思。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究竟怎么来区分自我和他人。从某些心理学观点,所谓他人实际
上是自我的一种折射或者延续,有什么样的自我就有什么样的他人,用现在一句时髦的
话,你心里有屎自然看别人都是屎。我认为萨特当然看到了这一点,但我有些看不懂他
的处理,而且他也认为这是不可描述的。这倒是容易理解,因为任何对他人描述都是对
自我的一种限制,是传统道德体现。
他对情欲探讨相当有意思,在他看来,情欲背后实际上是一种占有欲,很能体现人与人
的复杂关系。情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需要,因为那可以有很多办法解决的。实际上起
作用的是一种占有对方的欲望,这就是把自我扩展到他人的最常见的做法。但是,你所
要的占有却使得他人失去了自由(自我),这个矛盾无法解决,所以你不能占有他人,
占有的只能一具丧失自我的空壳。我以为所有以两性战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都逃不脱这
个调调。
当然,萨特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两性,资本主义不过用金钱来实现对人的占有(他对资本
主义是相当痛恨的)。从更广泛的观点来说,因为人不可能没有他人,所以人永远在这
种占有和反占有之间挣扎,或者说,在自己的自由和别人的自由之间挣扎,每个人都同
时是占有者和被占有者,他人就是地狱就是这种状态的形象表达。
当然,占有不可能成功,因为存在(自由)才是人的根本,你却不能占有别人的自由,
因为你占有他人时,他人已经没有了自由。总而言之,如果理解为他人是地狱其实就是
自己是地狱,好像并没有什么大错。
我觉得现在的人理解萨特是要容易一些,比如在硅谷那些企业,雇员是可以自己选择课
题,工作时间,可以自由流动,在报酬上也有很大的发言权,为什么?道理只有一个,
那些企业需要的不是生产线上的简单劳动力,而是雇员的创造力,而创造力这个东西必
须要有自由或者自我。
但有些东西因为有逻辑可循,我就能很快地理解。比如说,他认为如果没有自由,道德
就是不可想象的。这就十分好懂,因为道德就是一个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东西,如果
没有自由,约束就无从谈起。那种在道德约束下的自由在逻辑上就有些本末倒置,我们
首先得谈自由,即存在就是自由,然后才能谈所谓的道德(约束)。
我以为这一点极为重要,可以看成是萨特哲学的独创性,即与传统哲学的不同之处。
过去的哲学基本是企图想找到一套规则,我们只要遵守就能保证不犯错误,但这根本是
不可能的。因为任何这种规则都是对人的自由的约束,实际上是对个人的一种异化,其
结果就是大家一起残酷,一起邪恶,这实际上是因为人被抹杀了自由的一种结果。从萨
特说沉沦我们可以知道,他认为大家都一致的时候,那一定是不对头,被抹杀了自由不
仅仅是存在就毫无意义,而且那个一致必定导致邪恶。接着往下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当让
人不舒服的结论,人只能在所谓邪恶那个方面达到一致,在所谓高尚方面是没有一致的。
如果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自由,就不会跟随大家去干邪恶的事情,这个世界会好得多
,因为许许多多残酷的事情都是在思想一致的旗帜下做出来的(最典型的就是战争),
所以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还可以说,每个人追求并实现自我,这就是一种真
正的人道。
当然,正如萨特所说,人如果有了自由,有选择的权利,那意味着一种痛苦,因为人没
有了上帝作为依靠,同时也就意味着自己要对行为负责任。不能把邪恶往宗教,或者领
袖身上推,是你自己选择的邪恶。
传统哲学在这一点上影响极大,我想能够有一个简化的类比,中国人好懂,就是所谓的
民主集中制,咱们首先统一思想,然后你就有自由了。或者说一个简单的比方,中国传
统道德是讲妻以夫纲,妻子在接受丈夫的绝对领导以后,她就有自由了,但这能够是自
由吗?
我想对文革有切身体会的人不难理解萨特在说什么。
罗素评价叔本华是悲观哲学家的代表,如果认为尼采的英雄是一种虚幻,其悲观就不会
亚于叔本华,萨特也是有几分悲观的。接下来罗素认为,因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比较
乐观,所以像叔本华这样的不同角度就有其价值。我有些以为,悲观的东西往往不缺乏
深刻,但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悲观,人要乐观往往只好在很多时候把眼
睛闭上。
萨特生于1905年,就是说他的前半生是在一个极具动荡的欧洲,两次大战,经济危机,
政局变换像走马灯,祖国还被德国占领。像他这样十分敏感的文化人,如果还能乐观那
倒真是稀奇。
不管怎么说,我的确是非常喜欢萨特的,因为攻击所谓本质,必然会导致否定统一思想
(只要承认本质就暗示有统一的可能),凡是这一类的哲学我都喜欢,那出自于自己的
亲身经历。我经历过文革那个时代,那种对人思想上的强迫除了地狱,找不到另外的词
。不错,你可以贴大字报,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任何言论只要伟大领袖不高兴,你马上
就可以知道什么是革命群众的铁拳,这种自由还不如没有的好,不说话至少不会上当。
也许可以从康德的那句名言“再没有任何事情会比人的行为要服从他人的意志更可怕了
”来看待上个世纪的哲学,要避免这种恶果,从哲学上我们就必须得抛弃本质这个形而
上学,萨特和罗素就是这样做的。我想有人会说,把我的本质理解为自我不就是一样了
吗,但是,这里却有一个关键区别:就像萨特所说自我实现才是你存在的唯一意义,是
你自己的事情;但是,你的本质是自己作不了主的,在中国过去的很长时间,你的本质
是由所谓组织上来作决定的。
也许萨特的哲学有些激进,但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仍然具有价值,因为今天仍然有许多
中国人十分高兴地由别人来代表,当然,也有一些人总是在代表别人。如果你认为这不
对头,那萨特的哲学就有几分道理。因为你就是你,如果你一旦被别人来代表,你就失
去了自由,也就是存在,那么,你将一钱不值,这就是沉沦。
萨特是上个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如果不能算那种纯粹的文学家,至少是相关
或相似,由此而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另一位大哲学家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就是罗素
,“以表彰其“西歐思想,言論自由最勇敢的鬥士,卓越的活力,勇氣,智慧與感受性
,代表了諾貝爾獎的原意和精神”。”《维基百科》 罗素是以数学和哲学得名,他写
过小说,但读者寥寥。
虽然他得奖是因为另一本书,但好多人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他得奖的重要原因
之一,是他最有影响的著作,而那一本书恐怕读过的人并不多。我有些以为是那些老先
生急于想恭维一下罗素,《西方哲学史》与文学八竿子打不着(不过里面的俏皮话的确
精彩),而且并不好懂,不仅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更要命的是得有语言哲学的背景,
因为罗素从对古希腊哲学家的评价都是语言哲学的观点出发的,而语言哲学需要数理逻
辑作为基础。我相当怀疑有多少文学家能读懂这个大部头。而萨特至少在表面上要好懂
得多。
这二个人有一些方面是一致,罗素几乎不提自己得过奖,在自传中以他那种独特的调侃
而认真的方式说到:
“以授予功绩勋章肇始并以获得诺贝尔奖告终的1950年,似乎标志我的声望到达了顶点
。我真的开始感到有点不安,担心这可能意味着盲目正统观念开始产生。我一向认为没
有一个人能够不邪恶而成为有名望的人,但我的道德感却非常迟钝,以至于我看不出自
己有什么罪过。”
萨特则更干脆,直接拒绝了诺贝尔奖,“理由是他一向否弃官方的荣誉。但在晚年的口
述中他表示拒领奖是因为它把作家和文学分为等级。”
罗素虽然一贯反战,在二战时却支持打败希特勒的德国,萨特本人则在法国参加过地下
反抗运动;两人都激烈反对苏联入侵匈牙利和捷克,也是欧洲知识界反对越战的领军人
物。两人同时也是妇女解放的最积极支持者。
这两个人都在非哲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力,多半来自于对传统道德的极力攻击。虽然有这
些相同,两人的哲学却是代表了哲学的两个极端,有着完全不同的来源和传统。罗素曾
经对哲学家作过一个分类,一类与科学和数学有密切关系,或者是企图把自己的哲学建
立在它们的基础之上,这一类哲学家是大多数,典型的有康德,休谟,当然也包括他自
己,马克思也是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叔本华,尼采,还有萨特,他们与科学,数学几
乎毫无关系,而是直接诉诸感情,他们都与卢梭关联很多,因为卢梭是强调感情的鼻祖。
罗素还强调,后一类哲学家人数虽少,却照例影响力极大。这是太正常了,逻辑永远不
是感情的对手,就像你不管怎么苦口婆心对孩子讲了多少道理,却敌不过歌星的一句台
词。罗素曾经长篇大论地驳斥基督教的地狱,如果细读,其实也是出自于感情,他不喜
欢地狱这个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一向与基督教作对,认为那个天堂恐怕没有他的
位置
萨特与左拉极为相似,一种形象地表达就是那种法国的文化人,思想左而激进,政治上
非常活跃却与当局关系很坏,是巴黎种种文化沙龙中的领袖人物,影响很大而可以看成
是主流。叔本华和尼采都混得不好,得不到主流的认可,死后才名气越来越大,黑格尔
活着时就是主流,但却是政府的宠儿(他们都是德国人)。英美哲学家大多是学者型的
,并不激进,在政治上一般也不活跃,罗素是一个例外。
罗素我已经讲过很多,因为他是语言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现在我来讲一点萨特,但仅
仅限于我认为他影响力最大,也是最被人熟知的那一点,多了恐怕我也讲不出来。
萨特是所谓存在主义的代表,这三句话最重要:“上帝已死”(尼采);“如果没有上
帝,那么所有事情都是允许(可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存在先于本质”(萨
特)。我下面把这些话连起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上帝已死”是尼采的名言,我以为正确的解读不是说没有人相信上帝了,而是说上帝
作为哲学的基础已经死亡了。传统哲学是围绕着上帝来建立哲学的,上帝规定了万物及
人的本质,目的,等等所有的一切。而上帝已死,人却仍然活着,所以存在先于本质,
也就是说,没有本质这个东西了,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东西作为哲学的基础,这就是存
在。
用萨特的话来说:“我代表的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宣稱如果世上沒有上帝,至少還有一個
存在,一個先於本質的存在,一個在它可被任何觀念定義之前便已存在的存在,這個存
在便是人,又或者像海德格尔所說的人的實在性。”
上帝已死是一种现实,也不能说是坏事,因为这给我们的人生(或者哲学)带来了无限
的可能性,这就是真正的自由,在存在的基础之上的自由,而不是人仅仅是上帝的一种
工具。接下来萨特的这些话就可以推出来了:
“我的自由就是我的本质,我要存在就不可能失去自由。但是,到处都面临失去自由的
危险:我作为主体生活在客体当中,而危险就是我可能会‘沉沦于’客体的世界中,而
成为其中的一员。作为回应,我可能会隐藏自己,把自己埋藏在某种预定的角色中,并
且扭曲自己,让自己适合于已经为自己做好的衣冠,……便是我接受了一种道德,宗教
的社会角色,这些东西都是别人为我设计的,……‘我为他人而存在便是朝着客体性的
沉沦’”《牛津西方哲学史》
读过萨特的人用不着看我的解释。在萨特看来,我之所以是我,那是因为我与其他人有
不同的地方,而社会(客体)不喜欢这种自我,总是要用道德,宗教的社会角色来把人
斩齐,而一旦成功,人就失去了自我,也就是自由,这实际上是人的沉沦,因为主体(
我)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把尼采作为角注可能更容易理解。在他看来,这个世界的意义在于英雄,英雄是这个世
界唯一有价值的东西,而广大愚蠢的大众是不可能真正理解英雄的,而人对自己不能理
解的东西总是怀有深深的恐惧,于是就用传统的道德,用爱,平等等等来消灭,或者消
磨英雄,把英雄拉得跟大家一样,就都安心了。但是,这个世界却因此而失去了意义。
尼采是那种具有独特影响力的哲学家,在今天仍然如此,比如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
对所谓伟大领袖的阴谋阳谋津津乐道,佩服之极,说穿了就是这个东西。实际上任何强
权政治背后多少都有尼采的影子,因为其必然包含着对普通民众的鄙视。
当然尼采和萨特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萨特并不否认普通人的价值,实际上是认为人人都
要有自己的价值,但其结果就是“他人就是地狱”,强调自我的哲学恐怕只有这两种逻
辑结论,他人不是地狱就是垫脚石。
从前面我们不难理解,萨特对传统道德的攻击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但是,在我看来,罗
素这一类语言哲学家对这些东西的抨击却更严肃,更有理,难以不认真地对待。因为是
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之上,结果是直接破坏了这些东西的基础,是一种釜底抽薪。
语言哲学家根本不谈自我,因为所谓自我只能理解为自己的心理过程和状态。首先,这
不是一个哲学问题,哲学的目的是对语言和思想进行逻辑批判,心理上的东西只能由科
学(心理学)来讨论;其次,这些问题心理学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所以,从自我
出发的哲学就是不知在干什么,只能说一些仅仅是自己理解或者欣赏的东西。
语言哲学家同样反对那种要把人弄成一样的思想和信仰的传统道德,但不是诉诸感情,
而是根据逻辑。张三和李四是不同的名字,意味着他们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关系
,如果两个人一模一样,那就没有张三或者李四,只有他们了。既然人都有不同的名字
,把他们弄成一样显然就是一种逻辑错误。
比如说,罗素认为我们应该对同性恋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因为人本来就是不同的。如
果医学上不能证明同性恋是一种疾病,就不能因为你或者大多数人不是同性恋而说那是
不正常的。
萨特恐怕会这样说(是一种推理):如果我的自我(或者存在)是同性恋,而因为别人
的反对而改变的话,那就是我丧失了自己的自由,这就是一种沉沦。还可以说,因为自
我实际上是不能改变的(能改变就不是真正的自我),我只好隐藏自己,扭曲自己,把
自己埋藏在某种预定的角色中,让自己适合于已经为自己做好的衣冠,但是,这除了使
自己和周围人都不快乐,不自在以外,还能有什么意思?至于有人会说,如果所有人都
这样,人类既不是要灭绝。但用不着担心,正因为自我是不同而且不能改变的,所以自
然有很多人不会和我一样,各人都去实现自己的自我不是很好吗。
然而,这里有一个不小的问题,除了那些极有浪漫情怀的人,看看美国的新闻就能知道
,人与人之间是多么容易冲突而酿成悲剧,总不能让那种杀人狂或者恐怖分子去实现自
我吧。所以说,萨特到后来也承认人的绝对自由是不可能的,那只是一种梦幻,那么当
然,萨特的哲学就不得不打一些折扣,不过像他这样把基础建立在情感之上的哲学,这
个问题并不那么严重。而像马克思自称自己的哲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但是,现代
物理并不支持决定论,也不支持牛顿力学的物质是根本,这就有些摧毁性了。
这个背后还有一些更深刻的不同,在罗素看来,把渺小星球上的一种渺小生物作为哲学
的目的,实在不能称为所谓哲学,倒是和宗教有些类似。不管这个宇宙有没有目的,实
在看不出如果没有人类,宇宙会有什么不得了的损失,这种说法具有宗教的那种不可救
药的狂妄自大,想当然把人赋予一种毫无根据的主要地位。
罗素写《西方哲学史》的时候,正是希特勒的种族主义把欧洲弄得狼狈不堪,他认为这
就是诉诸感情的一种恶果,理由与前面所说同性恋相同,既然科学上拿不出种族优劣的
证据,种族主义就只能是情感的一种产物。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诉诸感情的哲学是无法进行批判的。罗素曾经说过,如果非要
他在阿奎納和尼采中选一个,他情愿要前者。因为那种经院哲学与逻辑有关,所以能够
从逻辑的角度来进行批判;尼采哲学的基础只是情感,而感情只能用感情来反驳,那没
有多大意思。一个不能批判的哲学是无论如何不能让罗素安心地接受。
然而,尽管强调自我从逻辑上只能得出他人不是地狱就是垫脚石,但因此而完全否定萨
特恐怕也很难让人信服。因为别人对你是地狱,同样你对别人也是地狱,大家彼此彼此
,我们就只好在地狱中找到办法来相处。说得乐观一点,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也许能找
到一种办法来使之变得不是地狱,从而把萨特的地狱看成是一种文人的夸大其词。只要
不像尼采那样把他人看成是垫脚石就行,还要用所谓英雄来掩盖这种残酷,就更让人难
以接受。
还可以从萨特的名言:“man is nothing else but what he makes of himself(人除
了自我塑造之外什么也不是)”看出其哲学的价值。人不是神的羔羊,也不是领袖,主
义的工具,人除了活出自我以外,别无意义。
坦率地地说,我以为萨特其实是很难懂的,比语言哲学要难得多,因为时常不能确实知
道他在说什么。比如说,他说的是自在和自为,我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说自我,既把那个
自我看成是与他人相对立的东西,我觉得就是那个意思。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究竟怎么来区分自我和他人。从某些心理学观点,所谓他人实际
上是自我的一种折射或者延续,有什么样的自我就有什么样的他人,用现在一句时髦的
话,你心里有屎自然看别人都是屎。我认为萨特当然看到了这一点,但我有些看不懂他
的处理,而且他也认为这是不可描述的。这倒是容易理解,因为任何对他人描述都是对
自我的一种限制,是传统道德体现。
他对情欲探讨相当有意思,在他看来,情欲背后实际上是一种占有欲,很能体现人与人
的复杂关系。情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需要,因为那可以有很多办法解决的。实际上起
作用的是一种占有对方的欲望,这就是把自我扩展到他人的最常见的做法。但是,你所
要的占有却使得他人失去了自由(自我),这个矛盾无法解决,所以你不能占有他人,
占有的只能一具丧失自我的空壳。我以为所有以两性战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都逃不脱这
个调调。
当然,萨特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两性,资本主义不过用金钱来实现对人的占有(他对资本
主义是相当痛恨的)。从更广泛的观点来说,因为人不可能没有他人,所以人永远在这
种占有和反占有之间挣扎,或者说,在自己的自由和别人的自由之间挣扎,每个人都同
时是占有者和被占有者,他人就是地狱就是这种状态的形象表达。
当然,占有不可能成功,因为存在(自由)才是人的根本,你却不能占有别人的自由,
因为你占有他人时,他人已经没有了自由。总而言之,如果理解为他人是地狱其实就是
自己是地狱,好像并没有什么大错。
我觉得现在的人理解萨特是要容易一些,比如在硅谷那些企业,雇员是可以自己选择课
题,工作时间,可以自由流动,在报酬上也有很大的发言权,为什么?道理只有一个,
那些企业需要的不是生产线上的简单劳动力,而是雇员的创造力,而创造力这个东西必
须要有自由或者自我。
但有些东西因为有逻辑可循,我就能很快地理解。比如说,他认为如果没有自由,道德
就是不可想象的。这就十分好懂,因为道德就是一个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东西,如果
没有自由,约束就无从谈起。那种在道德约束下的自由在逻辑上就有些本末倒置,我们
首先得谈自由,即存在就是自由,然后才能谈所谓的道德(约束)。
我以为这一点极为重要,可以看成是萨特哲学的独创性,即与传统哲学的不同之处。
过去的哲学基本是企图想找到一套规则,我们只要遵守就能保证不犯错误,但这根本是
不可能的。因为任何这种规则都是对人的自由的约束,实际上是对个人的一种异化,其
结果就是大家一起残酷,一起邪恶,这实际上是因为人被抹杀了自由的一种结果。从萨
特说沉沦我们可以知道,他认为大家都一致的时候,那一定是不对头,被抹杀了自由不
仅仅是存在就毫无意义,而且那个一致必定导致邪恶。接着往下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当让
人不舒服的结论,人只能在所谓邪恶那个方面达到一致,在所谓高尚方面是没有一致的。
如果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自由,就不会跟随大家去干邪恶的事情,这个世界会好得多
,因为许许多多残酷的事情都是在思想一致的旗帜下做出来的(最典型的就是战争),
所以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还可以说,每个人追求并实现自我,这就是一种真
正的人道。
当然,正如萨特所说,人如果有了自由,有选择的权利,那意味着一种痛苦,因为人没
有了上帝作为依靠,同时也就意味着自己要对行为负责任。不能把邪恶往宗教,或者领
袖身上推,是你自己选择的邪恶。
传统哲学在这一点上影响极大,我想能够有一个简化的类比,中国人好懂,就是所谓的
民主集中制,咱们首先统一思想,然后你就有自由了。或者说一个简单的比方,中国传
统道德是讲妻以夫纲,妻子在接受丈夫的绝对领导以后,她就有自由了,但这能够是自
由吗?
我想对文革有切身体会的人不难理解萨特在说什么。
罗素评价叔本华是悲观哲学家的代表,如果认为尼采的英雄是一种虚幻,其悲观就不会
亚于叔本华,萨特也是有几分悲观的。接下来罗素认为,因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比较
乐观,所以像叔本华这样的不同角度就有其价值。我有些以为,悲观的东西往往不缺乏
深刻,但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悲观,人要乐观往往只好在很多时候把眼
睛闭上。
萨特生于1905年,就是说他的前半生是在一个极具动荡的欧洲,两次大战,经济危机,
政局变换像走马灯,祖国还被德国占领。像他这样十分敏感的文化人,如果还能乐观那
倒真是稀奇。
不管怎么说,我的确是非常喜欢萨特的,因为攻击所谓本质,必然会导致否定统一思想
(只要承认本质就暗示有统一的可能),凡是这一类的哲学我都喜欢,那出自于自己的
亲身经历。我经历过文革那个时代,那种对人思想上的强迫除了地狱,找不到另外的词
。不错,你可以贴大字报,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任何言论只要伟大领袖不高兴,你马上
就可以知道什么是革命群众的铁拳,这种自由还不如没有的好,不说话至少不会上当。
也许可以从康德的那句名言“再没有任何事情会比人的行为要服从他人的意志更可怕了
”来看待上个世纪的哲学,要避免这种恶果,从哲学上我们就必须得抛弃本质这个形而
上学,萨特和罗素就是这样做的。我想有人会说,把我的本质理解为自我不就是一样了
吗,但是,这里却有一个关键区别:就像萨特所说自我实现才是你存在的唯一意义,是
你自己的事情;但是,你的本质是自己作不了主的,在中国过去的很长时间,你的本质
是由所谓组织上来作决定的。
也许萨特的哲学有些激进,但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仍然具有价值,因为今天仍然有许多
中国人十分高兴地由别人来代表,当然,也有一些人总是在代表别人。如果你认为这不
对头,那萨特的哲学就有几分道理。因为你就是你,如果你一旦被别人来代表,你就失
去了自由,也就是存在,那么,你将一钱不值,这就是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