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e*0
1
19年过去了,漫长的岁月里,那些人也许曾经认为这个案子会无声无息地沉寂下去,成
为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他们可以因为遗忘而活得心安理得,却料不到今天会有复旦投
毒案会成为蝴蝶翅尖那致命的一颤。
看到网络世界里铺天盖地的舆论,也许朱令受害之谜能在舆论重压下有被揭开的一丝可
能。
朱令案牵涉的方方面面中,最让人关注的莫过于案件侦破过程中是否有公权私用、干涉
司法公正的嫌疑。这样的关注更因为朱令的平民背景和投毒嫌疑人亲属的政府官员背景
的对比映衬而被凸现。这样的凸现使得投毒者的逃脱惩罚分外刺痛人心。尤其是在这样
一个正义日渐深入人心、对公正的追求已经不再奢侈的时代,面对这样一桩正义的惩罚
堪堪将至而居然被生生扭转的罪案,这一桩疑案谜团不解,是对社会良知的直接挑战。
这样的挑战,最有嫌疑的发起者,居然是由一所顶尖学府的精英学子来充当,而围绕着
嫌疑人的居然是一群沉默的同样优秀的精英学子。这样一群精英学子,一直被认为理应
代表了整个社会最应该有良知的一群精英人物。一个社会最精英的群体中居然包含了这
样一部分愿意泯灭良知的组成部分,这个社会就一定会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样的代
价的承受者,无疑是全社会的民众,就像南京法官乱断扶老案引发的无数悲剧。网络上
持续不断的呼声,正是民众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代价而做出的反应。
此案不解,胆大妄为者因此而受到鼓舞,社会的良知因此而受到排挤,影响的深刻,一
定超忽想象。无论是法律还是舆论,罪案的恶人必须得到审判和惩罚。来自网络的声音
,至少可以让黑手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善良的人容不下他们公然作恶。
一些跳梁小丑居然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妄图出风头、捞好处,一定是脑袋被一种叫驴子的
动物用脚给踢了,被迎头痛扁的结局实在是大快人心。
avatar
r*g
2
一个歹徒拿刀劫持了一车人。让人气愤的不是歹徒多可恶,而是这一车人多么不团结,
多么软弱。
朱令案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软弱和不团结,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悲剧。希望我们能从此醒
悟。
另,刚看到新闻(待确认),中央下达指示,高校教育中提倡“七不讲”,不讲普世价
值,新闻自由,公民权利,党的历史错误,司法独立等等。这是赤裸裸的精神阉割。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