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调查称百万高三生放弃高考
avatar
调查称百万高三生放弃高考#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s*t
1
http://api.inewsweek.cn/api/api.ring_agree_and_neutral_and_oppo
调查称百万高三生放弃高考 弃考人数年增近10万
2013年06月07日12:22 半月谈网综合 我有话说(4498人参与)   百万学子为何放弃
高考?
2013年高考即将举行。然而,并非所有高三应届生都将参与到这场规模达到912万
人的大型考试中,许多人在没开始的时候就选择了放弃。据教育专家测算,今年大约有
100万应届生不参加高考。
弃考人数或以每年接近10万人速度增加
有人说,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然而,早在2009年,湖北省就对外公
布,当年有2.6万名学生弃考。同一年,重庆市也有上万名学生没有出现在考场中。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2010年,他在对比各地高三学籍人数
与高考报名人数之后测算出,全国大约有80万名学生弃考。近年,弃考人数以每年接近
1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今年全国弃考学生大约在100万人。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这一说法表示支持。他说,如果算上中途弃
考和考完之后不填志愿的学生,人数可能还得增加几十万。
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一些学生高中毕业之后选择出国留学,
不再走高考的“独木桥”,客观上减少了高考报名人数。从事出国留学服务的启德教育
集团美国教育中心总监涂攀告诉记者,由于高考成绩在留学时几乎没什么作用,大多数
准备留学的学生都不参加高考。今年与启德教育签约留美的高中毕业生大约有2200人,
比去年多了300人。
“高中毕业出国的学生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在增长。”涂攀说,“以前很多学
生都是毕业之后才做决定,现在大多高一高二就开始准备,一毕业就出国了。”他说。
更多的弃考学生直接选择了就业。贵阳姑娘悦悦在高考前突然选择休学,她说:“
我觉得我考不上大学,就算考上了,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不如趁年轻有资本,先就
业算了。”当其他人正在埋头准备高考时,她已经找到一家酒吧打工。
“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不超过20万人;其他80多万名
弃考学生大多选择了就业,还有一部分选择来年再考。”熊丙奇说,“这80多万名学生
中,农村孩子占了绝大多数。”
严峻就业形势让考生止步
大批学生为何放弃高考?教育界人士和专家认为,近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让上
大学的“里程碑”意义减弱、高考对改变命运不再具有决定性影响,是许多学生不愿意
参加高考的主要原因。
“农村孩子能读重点大学的仍是少数。很多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二本’‘三本’,
就业却非常困难。”贵州省大方县六龙镇中学副校长李红认为,“毕业即失业”的大学
生就业形势,给农村孩子和家长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一些高中毕业生外出打工,在私营企业每个月也能挣到两三千元,这更促使许多学
生放弃高考。他说:“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给高考做‘减法’,一边是收入不错给打工
做‘加法’。两者一起作用,让高考作为农村孩子上升渠道的优势地位被弱化。”
此外,一些高校学费昂贵而就业效果不佳,也让一些有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打了退
堂鼓。储朝晖说,一些“三本”和高职院校的学费动辄一两万元,农村学生考上了,家
里也难以负担;就算咬牙上了大学,毕业了还是很难找到好工作,产出率太低。这也导
致了许多农村学生宁可打工也不上“三本”院校。
一些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和家长告诉记者,弃考的理由也是为了就业。北京市民刘芝
介绍,女儿刚上初中时,家里就决定让她今年高中毕业之后出国读书。她说:“我们希
望她能得到更前沿的教育。这样,无论她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就业,都更有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受就业形势影响,“弃考”现象在农村部分地区已经“关口前移”
。李红告诉记者,当地不少学生提早到高二、高一甚至初中毕业就离开了校园。他说:
“我们学校高一、高二外出打工的学生大概占全校高中生的10%-15%,近几年还有增加
的趋势。”
学生弃考量上升高校应当反思
“学生弃考量上升,高校应当反思。”储朝晖说,学生弃考,是因为高校难以为他
们提供真正改变命运的机会。他认为,当前,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的需求越
拉越大,导致学与用脱节、白领培养模式与蓝领需求相脱节。高校应当转型发展,加强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加强专业化程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不能再满足于关上
大门办学。
对于弃考的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学生,储朝晖和熊丙奇等人认为,教育部门应当
通过网络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给学生成才多元选择,让他们不用上大学也能成才,
从而打通上升渠道。熊丙奇说:“不仅要让他们有机会继续接受教育,更要让他们所接
受的教育得到认可。”
城市孩子弃考是想寻求更多的发展,但农村学生弃考更多是出于无奈。对此,山东
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业认为,当前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资源配置差别较大,
农村学生“输在起跑线上”,通过高考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小,近年北大、
清华等高校农村生源持续低迷就是典型的反映。他认为,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力度调整教
育资源分配,补足农村教育资源短板,为农村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同时,加快推动城乡
协调发展,为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社会保障。
人才评价等级化限制学生选择
即便面对当前的“最难就业年”,中国大部分中学生依旧“非大学不上”,选择读
职业学校的很少。专家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和人才评价的等级化。“接受不同类型
教育的学生没有平等竞争和发展的空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新华
社采访时说。
他认为,尽管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职业教育政策,但职业教育对学生依然缺乏吸引
力。
“虽然‘高职高专’就业形势还不错,但在目前的人才评价体系中,人们认为上‘
高职高专’就是低人一等。”熊丙奇说,对于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今后的人
生发展也有局限,比如,报考公务员,面对学历限制,他们很可能就没机会了。
近年来,中国致力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十二五”以来,政府部门累计
支持815所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969所高职学校重点建设1897个专业,建设1450个实
训基地。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职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
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据2012年统计数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达1000万,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约40%。但熊
丙奇认为,很多高职高专学生谋求“专升本”,不以学习技能为重点,高职教育失去意
义,沦为变相本科。
他认为,目前职业教育的关键问题不是要发展它,而是要给它一个平等的发展空间。
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职业教育不是一个等级,而只是教育的一种类型。”熊
丙奇说,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客观原因则是各个行业收入待遇差异不大。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达到699万,被称为“最难就业年”。而同时
,近些年来高级技工受到市场青睐,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大学生到技校“回炉”,学习技
术,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记者 陈灏 王橙澄 关桂峰 田颖 杨慧)
扩展阅读
大学生就业:患难,更患不公
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
,严禁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保护毕业生合法权益。其中,限定985、211高校,性别、
户籍、学历歧视,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被严令加以禁止。半月谈记者调查发
现,在就业形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各种就业歧视和就业不公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难度。
“不怕竞争激烈,就怕没机会竞争”
杨明(化名)是西安市一所三本大学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学生干部和校外实践的丰
富历练让他对毕业后的生活满怀冲劲。但是,现在眼看就要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了,他的
工作仍然没有着落。
“经济不景气,大学生太多,竞争激烈我可以理解,但是经常被拦在竞争资格之外
让我很不服。”杨明向半月谈记者吐槽找工作这段时间的遭遇。
全球经济低迷,企业招聘量缩水,而高校扩招后,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
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近700万人,就业形势不容乐
观。
杨明感触最深的是,今年的招聘企业和岗位同比明显减少。“去年在就业高峰期时
每天都有招聘会,今年前几个月一周能有一两场就不错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招
聘岗位也少了将近20%。”
本来机会就少,就业单位往往还开出特殊要求。每一场招聘会杨明都不会错过,但
总是碰一鼻子灰。“很多单位明确要求985、211高校,党员和本地户口。如果不符合上
述条件,一些单位甚至连简历都不收。”杨明说。
为了寻找更多的机会,杨明和同学开始跑到别的高校参加招聘会。令他们失望的是
,一些用人单位到某个学校开宣讲会就只收该校的简历,还有一些企业同一个岗位的月
薪却因毕业院校的不同相差近2000元。
“我现在很感谢那些直接写明‘仅限男生’的,因为这样我就不用再浪费时间投简
历了。”今年硕士毕业的小柴无奈地诉苦。华中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南开大学的硕士生
,清一色的名校,就因为是女生,小柴好几次面试都在最后关头被淘汰。
在深圳一家国有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负责人直言:“考虑到女性在出差、
加班方面的劣势以及女大学生毕业不久就将面临结婚、生育、哺乳等一系列问题,用人
单位将要为此付出直接或间接的成本,不如直接招男生‘划算’。”
“公”家单位被贴“不公”标签
杨明和小柴的遭遇是当下部分毕业生被陷就业不公困境的一个缩影。某高校负责就
业的教师告诉半月谈记者,2013年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计划和就业需求岗位明显减少,
对招聘的质量把控更加严格。
记者发现,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部分政府机关等公家单位的招聘本应本着更
加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被贴上了“不公”的标签,对社会整体就业
环境造成反作用。今年5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
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
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等。
然而,就在同月,长沙市望城区发布2013年政府雇员(第一批)招聘公告,11个职位
明确学历要求为985、211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最近,有媒体曝出浙江、陕西、甘肃、
广西、江西五省区事业单位发布的招聘公告被指涉嫌歧视,不少招聘公告在年龄和户籍
上做了限制。
在教育部发出“三个严禁”通知之后,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了《2013年度江干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公告》。在具体招聘岗位中,有的岗位
限定杭州市区户籍,有的只限于杭州城区户籍,就连杭州城区外的郊县市户籍人员也无
缘该岗位。这些规定已然成为一些公家单位的招聘“惯例”。
看得见的限制就已经把很多大学生拒之门外,而看不见的“优待”更无情啃噬着大
批年轻人的梦想。一些学生反映,各地选调生的招考中,甘肃、广西等地组织部门会直
接与部分名校合作,选调优秀毕业生直接进入领导岗位。中国建设银行每年在正式招聘
之前都会安排名校专场招聘,为名校生源安排专门的名额。此外,公务员招考中针对关
系户的“萝卜招聘”屡见不鲜。
记者在走访浙江、天津等地的大型招聘会时发现,除了最常见的性别、户籍、地域
、院校、学历、年龄、政治面貌、身高长相、是否是学生干部之类的就业限制,健康状
况、民族、宗教信仰等在近些年也让就业歧视的内容得到扩容。
将就业公平进行到底
如今,就业难除了庞大的人口基数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就业歧视。不公平
、不公正已经渗透到就业的各个环节,学历、性别、户籍,随便一项都能成为被“鄙视
”的理由,让大学生很受伤。许多用人单位似乎想在招聘会上就能招到完全符合自己标
准的“熟练工”,而不顾求职者刚从学校毕业的现实。偏见和歧视,都在损害大学生的
就业权益。因此,不少大学生呼吁应该制定反就业歧视法,通过传媒的宣传改变人们的
观念,政府更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然而,在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的大环境下,不少单位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负
责人并不认为一些限制条件等于“就业歧视”,而是根据市场供需作出的选择:“招聘
一个岗位收到一大堆简历,优秀的人才那么多,不用这些办法怎么挑人啊?”
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政治学博士张翔认为,大学生遭遇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比较普
遍,从招聘方的角度讲,这样的选择也有一定道理。但是,社会发展需要保障人的基本
公平权利,其中就包括机会公平。
张翔表示,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曾经有过更为复杂的就业歧视。但在群
众的争取和政府的倡导、引导下,不少就业歧视都得到了解决。我国也正在经历这样的
阶段,要消除大学生找工作中存在的就业歧视,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和个人多方努力。
有专家认为,就业歧视主要因为在个别地方,相关法律不受尊重,而且这些法律法
规本身还有待系统化、完备化,亟须对就业歧视的定义、认定标准、救助体系作出刚性
的规定。
“政府要承担责任、加强引导,出台并完善促进就业公平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宣传
力度,坚决落实。对于一些范围广、影响较大的就业歧视现象要加强规范和干预。公字
头的单位更要带头,将公平进行到底。同时,社会要对就业歧视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于
那些主动吸纳就业困难群体的企业要给予肯定和奖励。”张翔说。(记者 韦慧 翟永冠)
avatar
k*o
2
这是正常的,现在中国大学生产出量过剩。一个主要靠低端制造业的国家,
消化不了那么多大学生,只需要高中文化水平的技术工人。
avatar
m*s
3
中专、技校

这是正常的,现在中国大学生产出量过剩。一个主要靠低端制造业的国家,消化不了那
么多大学生,只需要高中文化水平的技术工人。

【在 k**o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正常的,现在中国大学生产出量过剩。一个主要靠低端制造业的国家,
: 消化不了那么多大学生,只需要高中文化水平的技术工人。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