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合集] 关于朱令事件的一篇网络轶文 转自水木
avatar
[合集] 关于朱令事件的一篇网络轶文 转自水木#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t*n
1
☆─────────────────────────────────────☆
Songp (宋平宋青书) 于 (Sat Apr 20 03:16:28 2013, 美东) 提到:
信区: FamilyLife
标 题: 关于朱令事件的一篇网络轶文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Apr 19 12:29:18 2013), 站内

转载自某网友之微信]

#与孙维促膝长谈#关于清华那两个女生的续文,一个笔名“隔世追铊”的人写的长微博
,刀刀见血,刺向躲在阴暗角落里被不知情的男人娶走的女人。我们不信鬼神,但我相
信一句话:你要承受的惩罚,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推荐,有心的姐妹们看一看。
1995.3.22,朱令吃东西开始呛,医院对她做为了抢救和维持生命必须的气管切开术,
手术中她产生昏迷。
1995.3.24,协和给朱令输血导致朱令感染丙肝
1995.3.26,朱令收住ICU。
1995.3.28,开始深度昏迷两个多月
1995.4月,朱令中学同学贝至城在互联网上发贴,描述朱令病情,希望得到专家意
见以确定病因。前后收到1000多封信,很多怀疑“铊中毒”。
1995.4.18,贝至城把翻译好的email给协和,未被采纳。   1995.4.20,朱令父
母找到北京职业病防治所的陈震阳,测出严重铊中毒。
1995.4.28,协和开始用普鲁士蓝化学剂排毒,一个月后朱令体内的铊含量基本排
除,中毒的症状消失,然而严重的后遗症却将和她相伴终生。
1995.4,协和认为朱令是二次中毒。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又是一年阳春
三月。今年北京的三月,天气格外起伏不定,从这个星期开始,气温稳中见升,网上对
于朱令一案关注,也同这春天一样,在升温中逐见生机显现。   十一年前的那个春
天,天气可也这般温暖?   也许,很多人不记得了,然而我相信,你一定记得。
人生其实就是记忆的拼合,把记忆当成包袱的人,人生未免枯索不幸。   我仍然
愿意叫你孙维,因为这个名字才代表你的灵魂,刻着你无法磨灭的记忆,不管你改成什
么名字,那都只不过是在法律上代表你的躯壳而已。   关于详细过程,已无须讨论
。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明确当初一切具体而微的细节。过去的已经过去,湮灭的早已
湮灭,看到网上种种的案件再现,恐怕你要哑然失笑了。我想和你谈的,也只是这11年
,漫长却又弹指而过的11年,你是怎么度过的。
1995年4月公安部门介入调查之后,广泛调查取证之后很快圈定了范围,确定了对
象,然而一个如此简单的案子却就此调查中止了。这托赖于你的某位直系亲属的功劳,
而你,自然在强力的荫庇之下暂时恢复了平静的心情。你依旧浅笑盈盈地走在校园里与
迎面而来的同学点头示意,甚至不得不刻意去表现自己的善良大方,与同学主动修好。
因为你知道,这件事情没有结束,朱令的家人以及一直帮助朱令的人也在想办法联系你
的同学,也希望从同学那里再多知道一点什么。   你听到质疑的声音,你哂笑,笑
人不自量力;你紧张,因为一棵大树日薄西山。虽然某旁系亲属仍在朝中供职,毕竟其
身份影响力稍逊一畴,何况旁系仍不能比直系。你的父母劝慰你要坚强,证据早已消失
,一切都是枉谈。
你终于使自己最不想见到的人在自己的生活里消失,然而你的畅快总是轻易地被一
个个恐惧的浪头扑灭,偶尔一丝不祥的预感也会让你神经满弦。
然而从小的骄傲和优越感让你不会认输,70年代的高干子弟是天生的无神论者,在
对瞬息万变的政治斗争的耳濡目染中练就的是不服输的性格,深深明白不到最后谁也不
敢说三落之后是否还会有三起的道理。
唯一让你恐惧的,是你深知没有吃不完的政治资本;70年代的高干子弟都响应毛主
席号召至少看5遍红楼梦,你深知“树倒猢狲散”的残酷。
你时刻注视着朱令家的动向,尽管父母让你别操心,他们会处理,你还是会在学校
里偶尔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心神一凛。
时机错合,朱令父亲找到某老同学帮忙时,你家的擎天大树过世一年有余,这是这
场失衡的博弈中出现的唯一一次契机。被突然带走的你手足无措方寸大乱,习惯优待的
你突然换了角度坐在了审讯的位置上,你的气势一扫而空,面对强大的专业攻心审讯,
你看过的侦破小说不过是一场笑话。
缴械供认的你被家属带出,短短的几句交底安慰让你不再六神无主,关键是让你仔
细回忆自己都说过些什么,承认过什么,签过什么;还有就是回学校以后千万不要对任
何人主动提起接受审讯的细节,有人问也千万不要露底。
之后你的某位旁系亲属起到了关键作用,无论是解除嫌疑还是封案。
而你,虽然有过白纸黑字的遗憾,但是你也知道,没有实证仅凭口供是无法定案的
。这是一般的法律常识,尽管很多人还有认识上的误区,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你不会
了。
一直在政治圈子里打滚,你的家人深知案底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尽管已经确保你免
受牢狱之灾,但是毕竟有东西留在那里。那份书面的口供是你和家人的心病,所以从受
审的第3天起,你和家人就不断要求安排再次审讯,要求测谎,其实只是为了洗刷甚至
推翻之前的那份口供。从反应之快来说,你家不愧是高干家庭,知道有些事情越拖越麻
烦。如果那8小时里,14处什么也没问出来,也没有主动要求再次传讯你,加之没有任
何证据,你家完全可以通过律师直接要求法律机关解除你的嫌疑,何必自讨苦吃二进宫
再度接受审讯。为了能重新建立口供,你和家人甚至搞出测谎这个噱头。测谎虽然不能
作为直接证据,但是可以做为口供的一部分。因此测谎向来是刑讯逼供的最佳排挡,要
使一个嫌疑人脉搏血压出现异常,实在是太容易了,测谎的时候伺机下点料就行。你敢
要求测谎,首先说明你相信自己不会遭受刑讯逼供。所以,尽管你的声明里给自己留了
退路,丝毫没有提到当年8小时的审讯内容,但是倘若以后出现问题,你千万不要说他
们刑讯逼供这样自相矛盾的话。另外,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测谎,从来就不能直接给
犯人定罪,对心理素质过硬有反侦破经验的人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你也许不只一次做过
这样的实验,我相信你现在说自己是男的都能面不改色心不跳,通过脉搏和血压来测定
一个人是否说谎,这种方法已经过时了。现在国外新兴用脑扫描技术,虽然还不尽成熟
,但是比传统测谎要有技术含量的多。所以下次再写声明,别忘了注明这一点,你可以
自费请他们来中国给你做,这是一个善意的提醒。还有,别动辄把自己和佘祥林相提并
论,你们没有任何可比性。   之所以办案人员拒绝了你提出的想接受再次讯问以及
测谎的要求,是因为确实“没有必要了”,而不是你提供的那对咖啡杯,他们使用了“
更有力的侦察手段”。
你应该庆幸,97年上半年,因为要迎接准备第一次祖国统一盛事,民主的大团结至
关重要。你暂时得以保全,不过是内部权衡的一个抉择,没有及时解除你的嫌疑是对你
的一个牵制。
你唯一的盼望,就是快点毕业,再次借助家族人脉出国从头开始,然而,你没有
想到,毕业证被扣押了。清华和公安局的“互相推委”延缓了你的一些计划,然而校方
还是在3个月之后发给你证书,毕竟学校这一脉还是相对容易打通的。而公安局却在隔
年的8月才正式宣布接触你的嫌疑,这非但不能说明公安的无能,反而说明在与某种势
力较量中他们(也可以说高层的另一种声音)坚持了很长时间。所以解除嫌疑当天,你
再度要求测谎以期改写口供,他们拒绝是让人钦佩的选择。所以,你实在不应该把这一
点在声明里写出来,已经决定解除嫌疑,为何还坚持再录口供?
一年之中,你心力交瘁,你不得不接触很多与犯罪心理学有关的东西积累反侦察经
验,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审讯和测谎练习。终于一切暂时都得以平静,你的家庭积极为你
安排出国重新开始,然而却因为曾经是嫌疑人以及一些人的阻挠,你一次次地失败,即
便不惜放下身段要去新加坡这种比海淀区大不了多少的小国家也未能成行。
凭借你家强大的人脉力量,在国内找一份薪金优厚的工作不成问题,但是你知道一
日不出国,一日真正的自由就没有实现。10年之中,你真正能开怀的时刻累积在一起能
有多少?看起来过着正常的生活,可是你一直还背负着另一个人:朱令。你不得不关注
她家的一举一动,每次听说一些新的消息,你都惴惴不安;你不停申请出国,每次被拒
都暗自沮丧。
对女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工作而是家庭,10年之中,你是否安下心来真正品尝过
恋爱的甜蜜?你是否确定他是愿意无条件相信你愿意无怨无悔陪你度过一生的人?
你神经紧张,网上偶有波澜你都心惊胆战,表面上若无其事却在午夜梦回的时候冷
汗淋漓。家人的不断宽慰和事实的湮灭是你生活下去的动力,你在刻意的练习中不断磨
厚自己的心理防线,你希望通过不断的自我暗示还原自我清白变得刀枪不入。
然而你失去了常人的乐趣,你看侦破小说或者侦破性质的影视剧时,已经不能象普
通观众一样为真相大白恶有恶报的结局而快慰愉悦,你要从容地在看到破绽后找寻弥补
的办法,任何一个审讯镜头的出现对你来说都是一次磨练。
你无数怀着侥幸心理次告诉自己真相已经死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再翻案了。然而你
没想到,10年之后,这件事情居然又在网上被掀出来,并且引起不小的波澜。你感到了
无形的压力,熟人的询问,邻里的侧目,让新婚的你还没来得及品尝人生最幸福的喜悦
就被抛到了谷底。你无奈发表声明,选在一个网上已经对此事淡化快一个月的时候,因
为你不是发给网友看的,是发给你的生存环境看的,就象你说的,不少亲戚朋友看到网
上“谣言”以后“打来电话关心”,当然也有你婆家的人,你无法再选择逃避。结婚是
人生的另一个开始,你不能在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还有别人对自
己一家人的指指点点,甚至还有今后的小生命~~你情何以堪?
你精心组织撰写了一份措辞严密的声明,还让昔日关系良好的同学悉数上阵,你很
好地在声明的前几页控制了舆论导向,事实的明晰,同学的证明,马甲的帮哄~~你本以
为事情会就此打住,但是你没想到,网络上从来都不缺不怕麻烦的人。一篇不长不短的
声明,被“好事者”从各个角度解析的体无完肤,其实这些你都可以说是“牵强附会”
,但是你给自己留了一个巨大的漏洞:咖啡杯。
不信鬼神的你,是否也感觉到了命运之手的神秘与残酷。十一年前,是一个咖啡杯
承载了一个恶毒的诅咒,十一年后,又是咖啡杯出卖了一些信息;十一年前,是一个叫
贝志城的人带头挽救了一个本来会因为你而陨落的生命,十一年后,这个名字仍然在为
“追凶”而发声;十一年前,新兴的互联网在挽救朱令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十一年后,
是互联网又把你推上了舆论的审判台。   
你显然没有意识到事情发展得会如此之快如此不可挽回,自己和同学的资料被一一
考古贴出,事情从你本人波及到了你直系和旁系的亲属~~你忙之不迭地运用关系关闭了
这次事件中的始作俑者,一些门户网站也陆续撤下消息。然而这次事件被诸平面媒体竞
相报道的事实已经不可挽回。你当然知道,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而杂志和报纸又不同
,一些关键的国家级报刊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比如《中国日报》就是政府向全球发声的
官方途径之一,审查非常严格。而《中国日报》居然刊登了此事对你来说是最大的打击
,你仿佛看到了某种可以与你抗衡的势力正在发声。
所以各大网站撤下消息,而新浪独独留下了评论专地,不要告诉我是因为新浪是境
外注册网站,yahoo也是。新浪和某位当今领导有特殊关系,不要说你不知道;而这位
领导人正好是隔代指定;97年那位领导的意下人选是曾,如果这样一脉相承下来,可能
你的处境还不会这样尴尬。
在这个圈子里混了这么久,你一定知道两件事:政治斗争瞬息万变;没有吃不完的
政治资本。   只有利益的一致才会有暂时的妥协。
所以现在唯一能让你寄予最大希望的,还是“疑罪从无”的司法环境。不要再做无
谓的辩解,当年负责此案的李树森说“此案敏感”,你也知道在中国什么案子才“敏感
”,只有涉及政治因素的案子才“敏感”,其他的最多是“棘手”“悬案”。这个案子
“一定的结论”是什么,14处的人清楚,再上面的人清楚,你也清楚。
后悔过吗,如果当年自首,判了无期或者15年,现在说不定已经在哪个国家逍遥
地享受三口之乐。现在死刑改死缓,死缓改无期,无期又减刑早早放出来的比比皆是,
何况你这样深厚的背景。
一步错,步步错。十一年前的今天,你还有选择,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没有铁窗
冷墙,但是你已经被所有认识你的人的目光,永远地囚禁起来。如果不能出国,中国对
你来说就是一个大监狱。   你不能工作,你害怕见人,所有的目光都是对你无声的
指指点点。你害怕上网,但是你又不得不上网看看最新的动向,看看各方消息,任何含
沙射影的文字都让你草木皆兵。
从去年12月31日你发出第一份声明,到现在不满3个月,但是对你来说,这3个月比
11年还要漫长,还要难耐。
你没有过去,因为你的过去已经被自己掩埋;你也没有现在,因为现在只是对你不
能面对的过去的补偿;你更没有将来,因为一切的补偿才刚刚开始。
而立以过,你是多么想当一个妈妈,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而经历过这几个月之后
,当你的老公委婉地对你说;“现在我们还不是要孩子的时候,妈妈的情绪对胎儿是很
有影响的,还是等等,过了这段时间再说”,你有什么感想?不动声色还是歇斯底里?
你恨他的懦弱恨他的无情?
然而,你自己有这个勇气吗?在这个环境中抚养一个孩子,如果别的父母不让自己
的孩子与你的孩子为伴?阕骱胃邢耄康蹦愕暮⒆涌?佳Щ嵊玫缒缘氖焙颍?趃oogle或者
baidu里搜索母亲的名字,看到的却是铺天盖地的“投毒犯”“故意谋杀”,你怎么办
?从小就把孩子送出国,永远不让他学习中文?让他只身国外,你放心吗?你会嘱咐他
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更不要喝熟人泡的咖啡,杯子只用一次性,因为固定杯子就是
锁起来熟人还是有机会拿到钥匙;买了饮料一次喝不完宁可扔了,渴的时候再买~~~~
也许,每个人都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会如何发展,但是,你足以肯定,自己的人生
已经不可能幸福。你没有理想,没有蓝图,逃避成为生活唯一的旋律。   或许,这
次重推案件不会有结果,网络的声音也日趋消失,然而,舆论的开放程度与日俱进,十
年之后,一个《天妒红颜》的老帖再度被勾起,又有多少有网民象我一样,看着帖子手
脚冰凉以至全身发冷,所有今日的声音会再度在网络响起,你不用怀疑,网络的审判是
不受时效性约束的;而那个时候,你的力量与舆论的开放程度是否足以抗衡,答案不言
自明。
12年前,你活在一种足以掩盖你任何优点的光芒之中;她高大匀称,相貌端庄;你
矮小敦实,外貌普通;她多才多艺,气质出众,多年后同学想起她还是为她自然散发出
的“贵族气质”而折服;而你资质平平,无甚过人之处,没有人能直接通过你本身看出
你“高贵”的家庭背景。
你厌恶和她一起外出,然而比起另外2个同屋,她和你的关系要更好;所以你受够
了别人凝聚在她身上的目光,一向有优越感的你自尊已经不堪拷问;甚至她把你介绍进
入民乐队,你也认为这是对自己变相的嘲讽,天赋和造诣都平庸的你学习中阮无法与她
相提并论,因为中阮还不是她的主攻她都可以玩得让人心服口服,而看到她个人古筝独
奏在舞台上散发出巨大的魅力时,你知道,自己永远也追不上这样的脚步。   积嫉
生恨,你处心积虑实施自己的投毒计划,因为不确定最后是否会被发现是投毒所以你赶
在一二九之前退出民乐队,避免嫌疑;你投毒成功以后,看见日渐脱发憔悴的朱令心生
快感,为没人找到真正病因而心存侥幸,但是朱令的坚强让你出乎意料,她坚持演出更
让你出乎意料,她在舞台上再次大放异彩深深刺激了你,由于第一次的成功你毫不犹豫
地第2次投毒,看见朱令忍受病痛的折磨而又寻医无门,你心里即紧张又高兴,以为她
可以从你的生活里永远消失。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从那个时候开始,你这辈子就永远和朱令绑在了一起。不管在
百度搜索“朱令”还是“孙维”,另一个人的名字都必然出现;人们把朱令十年前青春
洋溢的美丽模样与今天发福臃肿的你进行比较评说,比当年多出万倍的人都知道朱令比
你优秀比你美丽,知道如果她顺利走到今天会有比你更为璀璨的前途和美满的生活。你
比谁都害怕现在朱令一家有什么不测,同情和愤怒会使舆论更加激化。所以你最好祈祷
在你有生之年朱令都健康的活着。  
你究竟得到了什么?你毁了两个人和两个家庭。人生苦短,有多少个11年可
以浪费。你把女人最好的十年都用在洗刷自己的清白上,精神上饱受折磨;而朱令,11
年对她来说既没有发生也没有过去,她的心还活在自己快乐的大学生活里,她永远都开
心,永远都年轻。而你,不管还有多少个11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韶华在众人的口水中
褪逝。
或许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天是公平的,你无数次接受审判,比当初伏法要残酷的多
。曾经,我是那么希望你能够自首,能够还给世人一个交代,但是现在看来,你受到的
惩罚,并没有因为逍遥法外而减少。只是现在自首,多少对我国的司法进程有益处,也
不枉你爷爷当年痛恨抨击腐败的英名。
最后,我想推荐一部电影给你,《大提琴》。学习大提琴的女主人公因为嫉妒一个
比自己天赋好的朋友而将其害死,之后事业成功家庭美满,然而却从一次过生日开始遭
遇各种不幸,所有幸福离她而去。在她也快被朋友的鬼魂索命时,她醒了,原来这一切
不幸只是她车祸昏迷以后的一个梦。
她的生日真的到了,看见和梦里一模一样的场景,她的笑容逐渐凝固。打开小姑子
给她的贺卡,一行血字赫然在目: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我相信你不信鬼神,但是
还是要把这句话送给你,你要承受的惩罚,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
Songp (宋平宋青书) 于 (Sat Apr 20 03:21:28 2013, 美东) 提到:
一点需要注意的是:95年确定有人投毒立案,为什么警察97年才突审嫌疑人?
按理说嫌疑人很快就可以确定了,这两年之间并没有什么新的证据,为什么不在当时就
审嫌疑人呢?
☆─────────────────────────────────────☆
ziyu1234 (中午吃什么好) 于 (Sat Apr 20 03:25:58 2013, 美东) 提到:
看来有心人不少啊 这帖子信息多
☆─────────────────────────────────────☆
Songp (宋平宋青书) 于 (Sat Apr 20 03:42:37 2013, 美东) 提到:
搜了下朱令 咖啡杯 窃听器
大概意思如下,原帖还见过孙w贴的图片'
为什么铊要撒谎!!!!让我们再看一个更不起眼,却是致命的点穴。这里,我们应该
再次感谢不安的咖啡先生(他谑称是在“考古”,真是佩服)给了大家一个铁的事实。
“孙文”声明她家里的一对咖啡杯(98年春送给她母亲的礼物)是窃听器(02年发现)
,并附上了照片。叫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也是孙维万万没想到的吧),不安的咖啡先生
发现了---照片右边杯子上的广告语---“好的开始”。请注意,是“好的开始”而不是
雀巢沿用了几十年的“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好的开始”的形象推广是05年5月才
开始的,试问98年或者02年前何来的这个推广?真是荒唐可笑之至。另外,该照片是05
年12月30日上传的,但经过EXIF分析,已证明该照片是05年12月18日16:25:44使用佳能
PowerShot S400拍的。由于此照片是为了配合“孙文”中第七部分内容的,因此,从照
片的拍摄日期可以证明出“孙文”是05年12月18日之前就写了,但直到12月30日才发出
此帖。这又一次印证了“孙文”的发布是深思熟虑过了的(以上摘自不安的咖啡先生所
写原文)。这篇经过百般雕饰,被孙维的支持者百般叫好的声明,不想被不安的咖啡先
生轻轻一点,就判了死刑。真是“百密一疏”(这也才赶忙有了孙维的第二次声明---
《…为“窃听器”错误…道歉》,可惜已是于事无补了)。
--转自水木
☆─────────────────────────────────────☆
anywhere (早已经习惯一个人难过) 于 (Sat Apr 20 03:55:27 2013, 美东) 提到:
这个文章读到后来阴森森的,分特。。。。

☆─────────────────────────────────────☆
l63 (l63) 于 (Sat Apr 20 12:06:01 2013, 美东) 提到:
re
☆─────────────────────────────────────☆
xiaxianyue (下弦月) 于 (Sat Apr 20 12:10:13 2013, 美东) 提到:
至少看五遍红楼梦
也是《未名花殇》里提到过的 还是孙满说的
☆─────────────────────────────────────☆
iMaJia (iMac,iPod,iPad,i馬甲) 于 (Sat Apr 20 13:24:33 2013, 美东) 提到:

[发表自未名空间手机版 - m.mitbbs.com]
☆─────────────────────────────────────☆
Hilary99 (故乡的臭豆腐) 于 (Sat Apr 20 13:44:34 2013, 美东) 提到:
看这心都是凉的,为朱令悲哀
☆─────────────────────────────────────☆
Songp (宋平宋青书) 于 (Sat Apr 20 13:56:29 2013, 美东) 提到:
你看了几遍?
☆─────────────────────────────────────☆
kingdom009 (kingdom009) 于 (Sat Apr 20 21:55:48 2013, 美东) 提到:
顶起
☆─────────────────────────────────────☆
arronn (dianxia) 于 (Sat Apr 20 22:56:29 2013, 美东) 提到:
这篇文章绝对是一知情人写的,怀疑是14处的人,知道那么多细节。
明显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作者加了点润色,变成了一篇文学作品
☆─────────────────────────────────────☆
flyingstar77 (XiaoCho) 于 (Sat Apr 20 23:06:18 2013, 美东) 提到:
UP
☆─────────────────────────────────────☆
arronn (dianxia) 于 (Sun Apr 21 10:31:49 2013, 美东) 提到:
NM 这篇文章虽然看起来是文学作品,但是透露的很多案情发展细节很震撼啊,所有的
疑惑都解开了,像下面的
为什么被你们忽视了呢?
-------------------------
1995年4月公安部门介入调查之后,广泛调查取证之后很快圈定了范围,确定了对
象,然而一个如此简单的案子却就此调查中止了。这托赖于你的某位直系亲属的功劳,
而你,自然在强力的荫庇之下暂时恢复了平静的心情。你依旧浅笑盈盈地走在校园里与
迎面而来的同学点头示意,甚至不得不刻意去表现自己的善良大方,与同学主动修好。
因为你知道,这件事情没有结束,朱令的家人以及一直帮助朱令的人也在想办法联系你
的同学,也希望从同学那里再多知道一点什么。   你听到质疑的声音,你哂笑,笑
人不自量力;你紧张,因为一棵大树日薄西山。虽然某旁系亲属仍在朝中供职,毕竟其
身份影响力稍逊一畴,何况旁系仍不能比直系。你的父母劝慰你要坚强,证据早已消失
,一切都是枉谈。
时机错合,朱令父亲找到某老同学帮忙时,你家的擎天大树过世一年有余,这是这
场失衡的博弈中出现的唯一一次契机。被突然带走的你手足无措方寸大乱,习惯优待的
你突然换了角度坐在了审讯的位置上,你的气势一扫而空,面对强大的专业攻心审讯,
你看过的侦破小说不过是一场笑话。
缴械供认的你被家属带出,短短的几句交底安慰让你不再六神无主,关键是让你仔
细回忆自己都说过些什么,承认过什么,签过什么;还有就是回学校以后千万不要对任
何人主动提起接受审讯的细节,有人问也千万不要露底。
之后你的某位旁系亲属起到了关键作用,无论是解除嫌疑还是封案。
而你,虽然有过白纸黑字的遗憾,但是你也知道,没有实证仅凭口供是无法定案的
。这是一般的法律常识,尽管很多人还有认识上的误区,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你不会
了。
一直在政治圈子里打滚,你的家人深知案底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尽管已经确保你免
受牢狱之灾,但是毕竟有东西留在那里。那份书面的口供是你和家人的心病,所以从受
审的第3天起,你和家人就不断要求安排再次审讯,要求测谎,其实只是为了洗刷甚至
推翻之前的那份口供。从反应之快来说,你家不愧是高干家庭,知道有些事情越拖越麻
烦。如果那8小时里,14处什么也没问出来,也没有主动要求再次传讯你,加之没有任
何证据,你家完全可以通过律师直接要求法律机关解除你的嫌疑,何必自讨苦吃二进宫
再度接受审讯。为了能重新建立口供,你和家人甚至搞出测谎这个噱头。测谎虽然不能
作为直接证据,但是可以做为口供的一部分。因此测谎向来是刑讯逼供的最佳排挡,要
使一个嫌疑人脉搏血压出现异常,实在是太容易了,测谎的时候伺机下点料就行。你敢
要求测谎,首先说明你相信自己不会遭受刑讯逼供。所以,尽管你的声明里给自己留了
退路,丝毫没有提到当年8小时的审讯内容,但是倘若以后出现问题,你千万不要说他
们刑讯逼供这样自相矛盾的话。另外,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测谎,从来就不能直接给
犯人定罪,对心理素质过硬有反侦破经验的人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你也许不只一次做过
这样的实验,我相信你现在说自己是男的都能面不改色心不跳,通过脉搏和血压来测定
一个人是否说谎,这种方法已经过时了。现在国外新兴用脑扫描技术,虽然还不尽成熟
,但是比传统测谎要有技术含量的多。所以下次再写声明,别忘了注明这一点,你可以
自费请他们来中国给你做,这是一个善意的提醒。还有,别动辄把自己和佘祥林相提并
论,你们没有任何可比性。   之所以办案人员拒绝了你提出的想接受再次讯问以及
测谎的要求,是因为确实“没有必要了”,而不是你提供的那对咖啡杯,他们使用了“
更有力的侦察手段”。
你应该庆幸,97年上半年,因为要迎接准备第一次祖国统一盛事,民主的大团结至
关重要。你暂时得以保全,不过是内部权衡的一个抉择,没有及时解除你的嫌疑是对你
的一个牵制。
你唯一的盼望,就是快点毕业,再次借助家族人脉出国从头开始,然而,你没有
想到,毕业证被扣押了。清华和公安局的“互相推委”延缓了你的一些计划,然而校方
还是在3个月之后发给你证书,毕竟学校这一脉还是相对容易打通的。而公安局却在隔
年的8月才正式宣布接触你的嫌疑,这非但不能说明公安的无能,反而说明在与某种势
力较量中他们(也可以说高层的另一种声音)坚持了很长时间。所以解除嫌疑当天,你
再度要求测谎以期改写口供,他们拒绝是让人钦佩的选择。所以,你实在不应该把这一
点在声明里写出来,已经决定解除嫌疑,为何还坚持再录口供?
-------------------------
☆─────────────────────────────────────☆
haole99 (haole) 于 (Sun Apr 21 11:12:51 2013, 美东) 提到:
该文真是强大。有理有利有节。顶一下。
☆─────────────────────────────────────☆
toldo (托耳朵) 于 (Sun Apr 21 11:51:21 2013, 美东) 提到:
不错
☆─────────────────────────────────────☆
Meichuankuzi (梅川酷子) 于 (Sun Apr 21 12:16:43 2013, 美东) 提到:
re
☆─────────────────────────────────────☆
haiwen (伞兵熊) 于 (Sun Apr 21 13:55:26 2013, 美东) 提到:
Deep Throat
2007-05-15 04:27:55A-A+
2006年8月25日 星期五 雨
今天去见李警官。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个多星期,好多问题反复斟酌,好多方法反复演练
,原则,战略,技巧,都经过细致周到的推敲。我还是忐忑不安,如临大敌般。
下班后先去加油。因为出来晚了,很着急,从加油站就直接上了快行道,结果被警察按
住,要罚我200元,扣两分。我说有急事,约了位警察吃饭,已经晚了,请他手下留情
。他说,没关系,你晚不了,就你这么开车,连闯灯,再走逆行的,半小时怎么也到中
关村了。气得我没话说,只好认罚。
好不容易到了中关村,与N约在饭店门口见。这次,他是从天津赶回来参加这个重要的
会谈,可是他这个路痴却找不到地方,害得我多花了多少电话费才把他引过来。我们先
到了楼上,选了方便说话的地方,然后我下楼去点菜。从来没有过的谨慎和不安。一切
就绪后,又对服务员嘱咐了再嘱咐,然后,我不敢上楼,就在楼下等着。一会儿,李警
官的电话来了,说自己已经到了,原来他与我走了个对面,却彼此不相识。再打电话,
才认出对方。他个子高高大大,年龄已是50几岁,非常和蔼可亲,说话和风细雨,怎么
看也不像是做过刑侦警察的样子。
我们落座后,我先交代自己的背景和身份,消除他的顾虑,然后再介绍自己的家庭和经
历,建立彼此的信任。我把志愿者团队的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并送了T恤给他。他对T恤
深深地看了一眼,我心里立即后悔得不行,恨不得打自己一顿。这不是自己找病嘛!我
立即解释,我们从没有大规模派发过这个东西,只是美国的何青要我带过来转送给他的
,这是在国外做的,国内就是我们几个志愿者自己穿云云。他将信将疑,然后很严肃地
说,不要再向外派发这种东西了。
后来,我更加小心,没有问他一句有关令案的话,N也很少说话。李警官却非常清楚我
们的来意。他谈了很多自己的看法,非常坦率。他很信任我,对我和我们这个团队及群
体给予高度评价,多次用“感谢”来表达他的态度。他认为,无论是基金会还是北京小
组,都是在帮助政府,帮助社会,帮助朱家。无论是对令令的康复,还是给老人以希望
和勇气,我们都做得非常好。他赞成和鼓励我们的所做所为。他认为我们是朋友,他愿
意和我们保持联络和友情。
谈到我们要到国外去做头发检测,他认为如果花钱太多,就没必要做了,因为,当年朱
令两次发病,已经非常明确地证实了她被投毒的时间和次数(原话非此,意思如此),
证据已足。
谈起令案,他不断感喟。他告诉我,从他们的角度,一切该做的努力都已做了,确实自
己也想水落石出,但是由于证据不足,难以提交检察院。而自2000年,公安系统改制,
目前他们主要负责高校的思想建设和安全防护,不再进行刑事案件侦破。
但是由于这个案子当年由他们办理,所以,他们还是要管到底的。只是目前确实没有任
何进展和行动。他们的主要职责已经和刑事侦察没有关系了,而新的刑事侦察部门并没
有接手这个案子(各区局都有刑侦部门)。总之,现在这个案子其实就是没人管的状态
,但是各级领导仍然十分重视(这句话,他多次强调。我认为是有深/多意的。)
他建议我们不要投入太多精力和时间在法律事务上,没用(潜台词),而应把主要精力
放在如何为令令争取赔偿上。他多次提到清华,认为令令还是清华的学生,并没有办退
学,清华应该一管到底,对她将来的生活负责。
虽然我几乎没有问什么问题,只是介绍我们的情况和我自身的情况,并和他聊了很多与
此案无关的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但是他还是主动把话题转移到令案,并且发表长篇
大论,主动提供了建议和意见。
临别时,他突然问我,令令的情况怎么样了。我如实汇报后,他默然,然后说,自己从
97年后就没再去看过她,因为不忍心。他觉得对不起令令,毕竟这个案子没有结果,是
自己经手的,却不能……希望她的生活能好点,对老人能好点。
是个好人啊!只是现实也对他不公,这个案子让他太窝囊了。
送走李警官后,我和N又坐了许久,谈了很多,很深。我们觉得还是有希望的。深夜,
我们一起开车回去。从西到东,横贯整个北京城,我的车在前面,他的车在后面,夜雨
沉沉,在车灯下跳动着迷离的烟雾,如同这尘封的迷案,使人看不清方向,辩不清是非
曲直。
我的头,昏昏的,痛。
在长虹桥下,我的车向西,他的车向东,各自奔向家的方向。
到了楼下,已是午夜一点。雨已经停了。车库关了门,我只好把车停在外面。刚要下车
,突然旁边的车窗上贴过来一张可怕的男人脸,是个赤裸着上身的男人,看上去特别可
怕,我的车窗还开着一点缝,我吓得赶紧把车门锁了,大声问他干什么。那人盯着我看
,然后吞吞吐吐地问我,京广大厦在哪里?我更加害怕,因为京广大厦就在我们一抬头
可以看到的地方,他显然是找了个借口没话找话。我压着心里的紧张,告诉他京广大厦
就在前面,然后就掏出电话来盯着他,他也盯了我一会儿,就转身走了。我在后视镜里
看到,他向着与京广大厦相反的方向去了。等他彻底消失了,周围再没有一个人影,我
才把锁打开,从车里钻出来。
那话说的一点错都没有,这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就是人了。
回去在电话里向B汇报了情况,他也很兴奋,连连向我祝贺。我也马上伏案赶写出书面
材料,发到小组内部讨论下一步计划,直到天光大亮才上床睡觉。
2006年8月26日 星期六 晴
才睡得稳些,电话就响起来。我迷迷糊糊刚接了,就立即惊得睡意全无,是李警官。他
问我在哪里,我说在家,他说,我要去朱令家,你一会儿能去吗?我说,没问题。他说
,那我一个小时后到,咱们***见。我说,没问题,我半小时后就到。看一下表,才8点
钟。
我一边跳下床,一边给朱妈妈打电话告诉她这天大的好消息,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又
给N打电话,结果他的电话始终关机。是在睡觉吧。唉。
没有时间洗脸了,一边嚼了口香糖就一边跑下楼去,开上车就奔了二环路。在约好的地
方我等了他半个多小时,期间N的电话进来,问我为什么那么早打电话给他,我
兴奋地说,你知道我们昨天取得了多大的成果吗!李警官今天早晨就要来看朱令了。N
却没有那么兴奋,他冷冷地问我,为什么?我说,是因为他向他们领导汇报了情况,领
导让他来看的。N立即说,那我们回头再说吧,就立马挂断了电话。
见到李警官,我带着他去了朱家。到了楼下,我们分别把车停好,他却让我坐到他的车
上,说要跟我谈谈。我们谈了40分钟。我很理解他作为警官的立场,我也做了坚决的保
证。我本来就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而不是要与政府对立的。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只是作为普通百姓的我,只能通过这样的渠道。而他作为普通警官,也只有他的无奈。
制度是冰冷的,而我们的心却不应该是冷的。我想,我是理解他的,而他,从个人的角
度看,是信任我的,但是出于制度的需要,他必须不信任我,必须警惕我,甚至要把局
势控制在自己能掌握的范围内。我非常理解。
为此,我愿意付出我的代价。
上楼,他与朱家二老谈了很久,直到中午12点才离去。这是自97年后,李警官再次踏入
朱家的大门。虽然时隔10年,案情却没有任何发展和变化。怎不使人叹息。
他给令令带去了礼物,没有在朱家吃一口饭,从朱家返回中关村,需要1个多小时,他
早晨7点多就出来了。唉,也不容易!
他希望朱家对清华施加一点压力,他认为清华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如果无法对凶手做
些什么的话,至少我们可以让清华承担他们的罪责。
下午,我和朱家二老交流了看法和意见后回家。第二天见到N,他告诉我,你的手机已
经不安全了,你是自投罗网。李警官跟我们吃完饭是晚上10点半,第二天早晨7点多就
打电话要去看朱令,期间他还跟有关领导做了汇报,你说,这事情严重不严重?你闯了
多大的祸!A在后来的信中也有同样的说法,使我从胜利的兴奋和喜悦中立即跌落到冰
冷的失望和灰心。但是,我对人的信心和信任还是无法就此泯灭。
后来再与李警官交流,我们在一家很小的餐馆吃很简朴的饭菜,他坚持要请我。他谈起
了自己的家庭,母亲,生活的不幸。我才了解到他的善良来自何处,那是一位伟大的母
亲,以博大的胸怀培养出同样宽容博爱的儿子。在朱令案中,他是制度无奈的代表,在
生活中,制度也使他有着诸多的无奈。作为普通人,我们是可以相互建立起信任和友情
的。制度,就让它见鬼去吧。他告诉我,他们,他和他的同事们在8月26日之后,多次要
求约见清华有关领导,要求他们出面解决朱令的问题,但是,至今也没有见到。那些人
,全像缩头乌龟一样躲起来了。
当一扇窗子被迫关闭后,他们试图打开另一扇窗。但是,他们也是被动的人。
记得在公安部时,那里的警察也是和蔼可亲的。当他们知道我们代表着朱令案,马上就
安排了特殊的通道,不需要排队,不需要等待,直接去谈了。而且接访的警官给了我们
很多建议,非常同情,非常理解,非常想尽可能地提供帮助。他们,虽然身穿警服,却
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独立价值观和判断力的人、有情有义的人,虽然在他们的身后是
令所有人无奈的制度。
春节前,李警官再次给我打电话,说是问候问候我。我知道,这也是制度要求他这样做
的。得到这样的“问候和关照”,我并没有感到害怕,我自问并没有做过任何违背制度
与规则的事,又有何惧。何况,通过了解李警官,我对制度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我感激
他。
历史是残酷的恶作剧者。
1989年,李警官担任北京大学派出所所长,经办吴今案。1995年,作为北京市公安局14
处警官,他经办吴今的妹妹朱令被恶意投毒案。1997年北大铊投毒案,他也是主要办案
人,终于得以扬眉吐气。几年前,他的母亲也因为医疗事故而撒手人寰,他和家人选择
了忍受。
前段时间看DEEP THROAT,李警官的形象突然浮现在我的眼前。虽然他与那个人完全没
有相同之处,他也不是14处的深喉,但是,我知道,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想说真
话的善良,只是,很多力量扼住了他的喉,使那声音闷在心里,深深地闷在心里。可是
,我听到了无言的歌,虽然没有歌词,却已使我振奋,使我欣慰,使我感动感激。
我是幸运的,可以自由地唱出这无言的歌,把完整的人性展示给世人。也许,读到这些
故事的人,每个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那声声深深重重的叹息,可以一点点吹开厚厚地积
沉在牛皮纸口袋上灰暗的尘土,一点点拨开笼罩在某些真相上的云雾和烟霾,也许,
DEEP THROAT早晚有一天也会唱出无言的歌。
那一定是清澈动人,感怀天地。
(新浪博客提示:此博文已经过自动调整,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阅读:959 转载:0 喜欢:1 收藏:0
分享:

< 上一篇下一篇 >
请 登录 或 注册评论
所有评论(14)转载 喜欢 收藏 微博
☆─────────────────────────────────────☆
CashIsKing (Never Say Never) 于 (Sun Apr 21 18:31:08 2013, 美东) 提到:
Very well written!
☆─────────────────────────────────────☆
luminb (Gooder) 于 (Sun Apr 21 18:37:14 2013, 美东) 提到:
多少有些揣摩的成分。但是大方向分析的很好。
☆─────────────────────────────────────☆
txak47 (休息,休息。) 于 (Sun Apr 21 20:20:38 2013, 美东) 提到:
好文章
☆─────────────────────────────────────☆
ltsukida (梦夜晨星) 于 (Sun Apr 21 21:45:16 2013, 美东) 提到:
good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