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唐代“回”字的读音#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z*t
1
注释唐诗的读音,其实是一门科学。关于贺之章这首《回乡偶书》中“衰”字的读音,
有许多解释,有的说应该读“崔”。这样就与“回”字现代读音的韵相吻合。可是这样
一来,“来”又怎么读呢?
查阅韵书,回,来,崔,衰(缞)都属于同一组韵,《十灰》。这就是说,无论读成崔
,还是读成衰,都没有区别。我们于是就想分析整个这组韵,在唐代,究竟应该是什么
读法。这组韵中,还有怀,槐,台,开等字。这是我们觉得这些字的读音在当时应该有
一种内在的联系。这个共同点,应该是“uei”这个音。也就是说,开读音是“kuei“
,来读音是“luei”而回字呢,就读成“huei”。当然,也可能是“怀”(huai) 音
。古人时间充裕,说话读书,可以多拐弯转角,富于音乐感,这也是唐代诗歌兴盛的原
因之一。后代人们越来越紧张,说话就变得直快,减去许多过渡音。
这样,我们用“uei”或 “uai”分别来读这两首唐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kuei)(kuai)
碧水东流至此回(huei)(huai)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luei)(luai)
——唐•李白《望天门山》
少小离家老大回(huei)(huai)
乡音无改鬓毛衰(shuei)(shuai)
儿童相见不像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luei)(luai)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通过比较,看来这个十灰韵,似乎更加比较接近现在的“来”,因此,回的古音,可能
是“huai”。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