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d*o
1
...他曾任多年会计,并且一度在快餐连锁店赛百味(Subway)工作过,期间也曾担任
中餐外卖员,到汽车旅馆打零工。这段期间内,张益唐仍然专心于研究数学,并未寻找
正职工作..
自从发表了著名论文后获得一系列奖项。
2014年9月,张益唐获得了该年度的麦克阿瑟奖(俗称“天才”奖),将在未来5年得到
62.5万美元的资助。
牛!
avatar
j*i
2
这么大年纪,没孩子就是loser。在有钱,再有地位也还是loser
avatar
H*r
3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大年纪,没孩子就是loser。在有钱,再有地位也还是loser
avatar
f*p
4
表面的工作没有挡住他真正对数学的热爱和研究 ,所以才有现在的结果和荣誉。

【在 d**o 的大作中提到】
: ...他曾任多年会计,并且一度在快餐连锁店赛百味(Subway)工作过,期间也曾担任
: 中餐外卖员,到汽车旅馆打零工。这段期间内,张益唐仍然专心于研究数学,并未寻找
: 正职工作..
: 自从发表了著名论文后获得一系列奖项。
: 2014年9月,张益唐获得了该年度的麦克阿瑟奖(俗称“天才”奖),将在未来5年得到
: 62.5万美元的资助。
: 牛!

avatar
n*g
5
撞大运.

【在 d**o 的大作中提到】
: ...他曾任多年会计,并且一度在快餐连锁店赛百味(Subway)工作过,期间也曾担任
: 中餐外卖员,到汽车旅馆打零工。这段期间内,张益唐仍然专心于研究数学,并未寻找
: 正职工作..
: 自从发表了著名论文后获得一系列奖项。
: 2014年9月,张益唐获得了该年度的麦克阿瑟奖(俗称“天才”奖),将在未来5年得到
: 62.5万美元的资助。
: 牛!

avatar
c*l
6
撞大运?在买卖提他就表现出不一般吧

【在 n****g 的大作中提到】
: 撞大运.
avatar
b*6
7
这世界上有无数人的表面的工作没有挡住他们真正对数学的热爱和研究,你看不到而已

【在 f****p 的大作中提到】
: 表面的工作没有挡住他真正对数学的热爱和研究 ,所以才有现在的结果和荣誉。
avatar
P*5
8
强人
avatar
u*q
9
张教授用什么ID?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撞大运?在买卖提他就表现出不一般吧
avatar
m*t
10
还来得及, 回国会有好多人想为他生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大年纪,没孩子就是loser。在有钱,再有地位也还是loser
avatar
d*i
11
张汤姆是实至名归,
境界甩撸管锁男几条街。
趁着上升期还有活力弄个崽子,
人生方能完整。
avatar
c*l
12
数学1978呀

【在 u****q 的大作中提到】
: 张教授用什么ID?
avatar
r*t
13
想到老邱了

【在 f****p 的大作中提到】
: 表面的工作没有挡住他真正对数学的热爱和研究 ,所以才有现在的结果和荣誉。
avatar
g*s
14
你肿么知道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数学1978呀
avatar
w*r
15
老张是大大牛,不过这个奖好像没啥。记忆中我很多朋友都得过,一般都是毕业后1-2
年拿的。
avatar
m*1
16
陈景润第二?

【在 d**o 的大作中提到】
: ...他曾任多年会计,并且一度在快餐连锁店赛百味(Subway)工作过,期间也曾担任
: 中餐外卖员,到汽车旅馆打零工。这段期间内,张益唐仍然专心于研究数学,并未寻找
: 正职工作..
: 自从发表了著名论文后获得一系列奖项。
: 2014年9月,张益唐获得了该年度的麦克阿瑟奖(俗称“天才”奖),将在未来5年得到
: 62.5万美元的资助。
: 牛!

avatar
c*m
17
要看人家的具体情况,遇上了个那样的导师没学鲁刚就已经够好。华人社会应该有一种
机制使自己的精英不要惨到这种地步。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大年纪,没孩子就是loser。在有钱,再有地位也还是loser
avatar
h*x
18
ding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大年纪,没孩子就是loser。在有钱,再有地位也还是loser
avatar
f*b
19
最佳回复。

关键是他用铁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在 f****p 的大作中提到】
: 表面的工作没有挡住他真正对数学的热爱和研究 ,所以才有现在的结果和荣誉。
avatar
M*s
20
avatar
d*o
21
麦克阿瑟奖是很难的。一般人拿了这个奖基本上去top 5找个教授职位没问题。
你说的这个可能是nsf的career award,如果在非teaching school拿不到可以准备去
teaching school混日子了。

2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张是大大牛,不过这个奖好像没啥。记忆中我很多朋友都得过,一般都是毕业后1-2
: 年拿的。

avatar
c*d
22
好多老中,一上来就这个奖那个奖没啥的,尼玛,有本事你tmd的去拿一个?连麦克阿
瑟奖都说没啥,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撸管和灌水多了,把脑门给浇了。。老张是个实在
的做学术的人,值得尊重和敬佩。
avatar
T*t
23
你四大牛人很多啊

2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张是大大牛,不过这个奖好像没啥。记忆中我很多朋友都得过,一般都是毕业后1-2
: 年拿的。

avatar
c*8
24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多老中,一上来就这个奖那个奖没啥的,尼玛,有本事你tmd的去拿一个?连麦克阿
: 瑟奖都说没啥,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撸管和灌水多了,把脑门给浇了。。老张是个实在
: 的做学术的人,值得尊重和敬佩。

avatar
c*8
25

2
谣言都是你这么起来的
还"朋友“,还”记忆中“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张是大大牛,不过这个奖好像没啥。记忆中我很多朋友都得过,一般都是毕业后1-2
: 年拿的。

avatar
i*0
26
楼上说很多朋友得过的,请先在网上做做功课,看看这个奖到底是什么。
avatar
G*h
27
+1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多老中,一上来就这个奖那个奖没啥的,尼玛,有本事你tmd的去拿一个?连麦克阿
: 瑟奖都说没啥,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撸管和灌水多了,把脑门给浇了。。老张是个实在
: 的做学术的人,值得尊重和敬佩。

avatar
p*m
28
麦克阿瑟奖(MacArthur)及获该奖的华人 精选
已有 14991 次阅读 2013-6-3 04:30 |个人分类:乱弹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
:麦克阿瑟奖 华裔获奖人

今天看到饶毅教授的最新博文朋友好中提到“坤良好像是获得McArthur天才奖的
首位大陆华人。粗略统计好像有五位大陆华人得过,一位是北大生科院到美国转行做作
家的、一位是人权组织的人,三位自然科学的,一位是不该得的现在大家不会知道的,
一位是哈佛的庄小威,而1998年第一位获McArthur的是我们的管坤良。”由于名单不全
,并且对有的获奖者闪烁其词,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就在网上查了一把,本文力图揭开
其神秘的面纱。
麦克阿瑟奖的英文正式名字为 “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又被称为Genius Grant(即天才奖)。该奖由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基金会设立,每年颁发给20-40名不限任何年龄、任何领域的美国公民
或居民(即在美国居住的外国人),条件是获奖者要 "show exceptional merit and
promise for continued and enhanced creative work"(这个我译不好,大意是要有
过人的创造性工作?)。根据上述基金会的网站,麦克阿瑟奖不是奖励过去的成就,而
是对一个人的原创性、洞察力和潜力的投资。现在的奖金额是每人50万美元,截至2007
年,已经有756人获得该奖,总金额为3.5亿美元,获奖者的年龄从18岁到82岁的都有。
该奖被认为是真正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最重要的奖之一。
和诺贝尔奖类似,该奖也不接受个人申请,而是由一些匿名提名人推荐获奖人选给
约10人左右的选举委员会最后拍板确定最终获奖人选。所以,绝大多数获奖人只是在接
到祝贺电话才知道自己获了该奖。由于饶毅在其博文中提到管坤良1998年第一位获得该
奖的,所以,我就从1998年以后查起,除了管坤良首次获颁该奖后,还有如下华人在如
下年份获得该奖:
1999年:徐冰(1955年- ),中国现代艺术家,现居北京,以创造了汉字式的西方
书法“天书”而著称。
2000年:姚鸿泽 (1959- ),英文名为Horng-Tzer Yau, 数学家,出生于台湾,
1981年本科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1987年博士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现为哈佛大学
教授。
2001年:萧强,人权领袖,1980年代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1989年获美国
圣母大学天文物理博士学位,毕业当年由于北京的那场重大事件(官方说法先是“风波
”,后又说是“动乱”),开始成为一名全职人权活动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于
他的介绍就此打住,不给科学网编辑添麻烦。另外,经曹聪老师提醒,同年,还有一位
华人获奖:盛宗亮(Bright Sheng), 1955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来美,美籍华裔作曲家
、指挥、钢琴家。
2003年: 庄小威,生物物理学家,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其简介可参见我的
另一博文:哈佛大学两位牛教授大PK: Stephen Elledge vs 庄小威。
2005年:陈路,神经生物学家,199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8年博士毕
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神经科学),现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教授。
2006年:陶哲轩 (1975- ), 英文名字:Terence "Terry" Chi-Shen Tao,数学家,现
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教授,2006年菲尔兹奖得主(数学中的诺贝尔)
2007年: 沈伟,1968年出生于我国湖南一艺术之家,1995年来美,编舞者,视觉艺术家
,导演,现居美国纽约。
2009年:何琳(1975- ), 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2003年史丹福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
位,现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助理教授。
2010年:李翊雲(1972- ), 美籍华裔作家,她的经历可谓有点传奇,也是来自中国大
陆的美国留学生中的非典型(尤其是理工出身的),她成长于北京,1996年本科毕业于
北京大学生科院,后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获得免疫学硕士学位,也在该校获得一个写作方
面的硕士学位,开始了她的成功转行,其英文小说在美国有一定影响, 这对于一个理工
出身,又在中国大陆接受大学教育的留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很罕见的,我还
没有听说过第二个这类的成功例子。同年获得该奖的还有另一一位毕业之清华大学(
1996,本科)的女科学家宋晓东(Dawn Song), 知名计算机安全专家,2002年毕业于加
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为该校副教授。
综上所述,除了没有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的姚鸿泽和陶哲轩和大陆教育背景不详的盛宗
亮外,迄今至少有9人(而非饶毅说的5个)获得麦克阿瑟奖,这其中3人来自同一个大
学,即中国科技大学,这三位是:萧强,陈路和庄小威,还有三位毕业于清华和北大。
在饶毅的博文中,提到获得麦克阿瑟奖的有" 三位自然科学的,一位是不该得的现在大
家不会知道的", 这“三位自然科学的”则可能是四位女科学家陈路、庄小威、何琳和
宋晓东,再加上管坤良,而庄和管两人,饶文都提到了,而那位最为神秘的“不该得的
现在大家不会知道的”最可能指陈路或何琳(搞计算机的宋晓东,饶自然不熟悉人家的
工作),饶毅和陈路都是搞神经科学的,相信饶应该更熟悉陈路的工作,我想饶一定有
他自己的看法或者理由认为陈路或何琳“不该得”这个奖,但是两人显然也非泛泛之辈
,比如陈路在2005年获得麦克阿瑟奖同年,还获得另一一个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影响
的奖项(基金),即: 2005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in Medical Research by
the W.M. Keck Foundation,Keck基金会提供陈5年共计一百万美元的科研经费。
另外,说几句题外话,在饶毅的博文中还提到管坤良的一位合作者,管俊林,两者有太
多的共同或相似之处,似乎值得一提:1)年龄相仿;2)大学都上的早,管坤良是15岁
上大学(记得是原杭州大学),管俊林上的中科大少年班,所以肯定也在15岁之前;3
)搞的研究领域非常接近,可谓是小同行,都是有关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其中管俊林的
工作,我还比较熟悉,他的论文和书我都看过不少,管俊林对于一种重要蛋白激酶(
FAK)有开创性贡献,两人都是在美国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华人科学家;4)两人都
曾经或现在在密歇根大学工作,现在加州的管坤良曾经在密歇根大学工作了至少15年;
5)最后,但是也是最重要的,两人都姓“管”,我原来一直以为两人是兄弟,据说不
是,不知是否有熟悉两人的网友澄清一下,谢过了先。另外,在饶毅的博文后面有人曾
提到管坤良已经海归浙大,事实上,那个合作院长,并非全职,他现在仍然是UCSD的全
职教授,所以不影响他以后海归北大的可能性,所以饶毅的说法当然没有问题,饶毅对
管坤良的熟悉程度,我相信远非绝大多数科学网网友可比。
后记:经仔细查询,确认管坤良确实是中国大陆大学毕业的第一位获得麦克阿瑟奖的。
在他之前,自从1981首次颁奖以来,共有两位华人(非中国大陆背景)曾获得该奖:即
1985年获奖的著名的丘成桐(Shing-Tung Yau),另外一位是Stephen Lee, 系康奈尔
大学教授,化学家,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的儿子。
主要参考资料:
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http://en.wikipedia.org/wiki/MacArthur_Fellows_Program
(王守业写于2013年6月2日,特别感谢曹聪老师对本文的贡献以及魏东平老师的补充
。本文无意挑起任何人之间的恩怨,只是出于好奇才写此文,所以敬请勿过度解读。文
首麦克阿瑟奖的logo链接自网络)
avatar
F*y
29
re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多老中,一上来就这个奖那个奖没啥的,尼玛,有本事你tmd的去拿一个?连麦克阿
: 瑟奖都说没啥,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撸管和灌水多了,把脑门给浇了。。老张是个实在
: 的做学术的人,值得尊重和敬佩。

avatar
l*s
30
unbelievable !
avatar
n*b
31
佩服他的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精神,以他的智商,当个码工轻而易举,可他认可打工,
如果他有老婆,也佩服他老婆没逼他成为码工
avatar
d*o
32
...他曾任多年会计,并且一度在快餐连锁店赛百味(Subway)工作过,期间也曾担任
中餐外卖员,到汽车旅馆打零工。这段期间内,张益唐仍然专心于研究数学,并未寻找
正职工作..
自从发表了著名论文后获得一系列奖项。
2014年9月,张益唐获得了该年度的麦克阿瑟奖(俗称“天才”奖),将在未来5年得到
62.5万美元的资助。
牛!
avatar
j*i
33
这么大年纪,没孩子就是loser。在有钱,再有地位也还是loser
avatar
H*r
34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大年纪,没孩子就是loser。在有钱,再有地位也还是loser
avatar
f*p
35
表面的工作没有挡住他真正对数学的热爱和研究 ,所以才有现在的结果和荣誉。

【在 d**o 的大作中提到】
: ...他曾任多年会计,并且一度在快餐连锁店赛百味(Subway)工作过,期间也曾担任
: 中餐外卖员,到汽车旅馆打零工。这段期间内,张益唐仍然专心于研究数学,并未寻找
: 正职工作..
: 自从发表了著名论文后获得一系列奖项。
: 2014年9月,张益唐获得了该年度的麦克阿瑟奖(俗称“天才”奖),将在未来5年得到
: 62.5万美元的资助。
: 牛!

avatar
n*g
36
撞大运.

【在 d**o 的大作中提到】
: ...他曾任多年会计,并且一度在快餐连锁店赛百味(Subway)工作过,期间也曾担任
: 中餐外卖员,到汽车旅馆打零工。这段期间内,张益唐仍然专心于研究数学,并未寻找
: 正职工作..
: 自从发表了著名论文后获得一系列奖项。
: 2014年9月,张益唐获得了该年度的麦克阿瑟奖(俗称“天才”奖),将在未来5年得到
: 62.5万美元的资助。
: 牛!

avatar
c*l
37
撞大运?在买卖提他就表现出不一般吧

【在 n****g 的大作中提到】
: 撞大运.
avatar
b*6
38
这世界上有无数人的表面的工作没有挡住他们真正对数学的热爱和研究,你看不到而已

【在 f****p 的大作中提到】
: 表面的工作没有挡住他真正对数学的热爱和研究 ,所以才有现在的结果和荣誉。
avatar
P*5
39
强人
avatar
u*q
40
张教授用什么ID?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撞大运?在买卖提他就表现出不一般吧
avatar
m*t
41
还来得及, 回国会有好多人想为他生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大年纪,没孩子就是loser。在有钱,再有地位也还是loser
avatar
d*i
42
张汤姆是实至名归,
境界甩撸管锁男几条街。
趁着上升期还有活力弄个崽子,
人生方能完整。
avatar
c*l
43
数学1978呀

【在 u****q 的大作中提到】
: 张教授用什么ID?
avatar
r*t
44
想到老邱了

【在 f****p 的大作中提到】
: 表面的工作没有挡住他真正对数学的热爱和研究 ,所以才有现在的结果和荣誉。
avatar
g*s
45
你肿么知道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数学1978呀
avatar
m*1
46
陈景润第二?

【在 d**o 的大作中提到】
: ...他曾任多年会计,并且一度在快餐连锁店赛百味(Subway)工作过,期间也曾担任
: 中餐外卖员,到汽车旅馆打零工。这段期间内,张益唐仍然专心于研究数学,并未寻找
: 正职工作..
: 自从发表了著名论文后获得一系列奖项。
: 2014年9月,张益唐获得了该年度的麦克阿瑟奖(俗称“天才”奖),将在未来5年得到
: 62.5万美元的资助。
: 牛!

avatar
c*m
47
要看人家的具体情况,遇上了个那样的导师没学鲁刚就已经够好。华人社会应该有一种
机制使自己的精英不要惨到这种地步。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大年纪,没孩子就是loser。在有钱,再有地位也还是loser
avatar
h*x
48
ding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大年纪,没孩子就是loser。在有钱,再有地位也还是loser
avatar
f*b
49
最佳回复。

关键是他用铁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在 f****p 的大作中提到】
: 表面的工作没有挡住他真正对数学的热爱和研究 ,所以才有现在的结果和荣誉。
avatar
M*s
50
avatar
d*o
51
麦克阿瑟奖是很难的。一般人拿了这个奖基本上去top 5找个教授职位没问题。
你说的这个可能是nsf的career award,如果在非teaching school拿不到可以准备去
teaching school混日子了。

2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张是大大牛,不过这个奖好像没啥。记忆中我很多朋友都得过,一般都是毕业后1-2
: 年拿的。

avatar
c*d
52
好多老中,一上来就这个奖那个奖没啥的,尼玛,有本事你tmd的去拿一个?连麦克阿
瑟奖都说没啥,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撸管和灌水多了,把脑门给浇了。。老张是个实在
的做学术的人,值得尊重和敬佩。
avatar
T*t
53
你四大牛人很多啊

2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张是大大牛,不过这个奖好像没啥。记忆中我很多朋友都得过,一般都是毕业后1-2
: 年拿的。

avatar
c*8
54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多老中,一上来就这个奖那个奖没啥的,尼玛,有本事你tmd的去拿一个?连麦克阿
: 瑟奖都说没啥,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撸管和灌水多了,把脑门给浇了。。老张是个实在
: 的做学术的人,值得尊重和敬佩。

avatar
c*8
55

2
谣言都是你这么起来的
还"朋友“,还”记忆中“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张是大大牛,不过这个奖好像没啥。记忆中我很多朋友都得过,一般都是毕业后1-2
: 年拿的。

avatar
i*0
56
楼上说很多朋友得过的,请先在网上做做功课,看看这个奖到底是什么。
avatar
G*h
57
+1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多老中,一上来就这个奖那个奖没啥的,尼玛,有本事你tmd的去拿一个?连麦克阿
: 瑟奖都说没啥,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撸管和灌水多了,把脑门给浇了。。老张是个实在
: 的做学术的人,值得尊重和敬佩。

avatar
p*m
58
麦克阿瑟奖(MacArthur)及获该奖的华人 精选
已有 14991 次阅读 2013-6-3 04:30 |个人分类:乱弹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
:麦克阿瑟奖 华裔获奖人

今天看到饶毅教授的最新博文朋友好中提到“坤良好像是获得McArthur天才奖的
首位大陆华人。粗略统计好像有五位大陆华人得过,一位是北大生科院到美国转行做作
家的、一位是人权组织的人,三位自然科学的,一位是不该得的现在大家不会知道的,
一位是哈佛的庄小威,而1998年第一位获McArthur的是我们的管坤良。”由于名单不全
,并且对有的获奖者闪烁其词,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就在网上查了一把,本文力图揭开
其神秘的面纱。
麦克阿瑟奖的英文正式名字为 “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又被称为Genius Grant(即天才奖)。该奖由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基金会设立,每年颁发给20-40名不限任何年龄、任何领域的美国公民
或居民(即在美国居住的外国人),条件是获奖者要 "show exceptional merit and
promise for continued and enhanced creative work"(这个我译不好,大意是要有
过人的创造性工作?)。根据上述基金会的网站,麦克阿瑟奖不是奖励过去的成就,而
是对一个人的原创性、洞察力和潜力的投资。现在的奖金额是每人50万美元,截至2007
年,已经有756人获得该奖,总金额为3.5亿美元,获奖者的年龄从18岁到82岁的都有。
该奖被认为是真正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最重要的奖之一。
和诺贝尔奖类似,该奖也不接受个人申请,而是由一些匿名提名人推荐获奖人选给
约10人左右的选举委员会最后拍板确定最终获奖人选。所以,绝大多数获奖人只是在接
到祝贺电话才知道自己获了该奖。由于饶毅在其博文中提到管坤良1998年第一位获得该
奖的,所以,我就从1998年以后查起,除了管坤良首次获颁该奖后,还有如下华人在如
下年份获得该奖:
1999年:徐冰(1955年- ),中国现代艺术家,现居北京,以创造了汉字式的西方
书法“天书”而著称。
2000年:姚鸿泽 (1959- ),英文名为Horng-Tzer Yau, 数学家,出生于台湾,
1981年本科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1987年博士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现为哈佛大学
教授。
2001年:萧强,人权领袖,1980年代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1989年获美国
圣母大学天文物理博士学位,毕业当年由于北京的那场重大事件(官方说法先是“风波
”,后又说是“动乱”),开始成为一名全职人权活动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于
他的介绍就此打住,不给科学网编辑添麻烦。另外,经曹聪老师提醒,同年,还有一位
华人获奖:盛宗亮(Bright Sheng), 1955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来美,美籍华裔作曲家
、指挥、钢琴家。
2003年: 庄小威,生物物理学家,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其简介可参见我的
另一博文:哈佛大学两位牛教授大PK: Stephen Elledge vs 庄小威。
2005年:陈路,神经生物学家,199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8年博士毕
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神经科学),现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教授。
2006年:陶哲轩 (1975- ), 英文名字:Terence "Terry" Chi-Shen Tao,数学家,现
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教授,2006年菲尔兹奖得主(数学中的诺贝尔)
2007年: 沈伟,1968年出生于我国湖南一艺术之家,1995年来美,编舞者,视觉艺术家
,导演,现居美国纽约。
2009年:何琳(1975- ), 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2003年史丹福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
位,现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助理教授。
2010年:李翊雲(1972- ), 美籍华裔作家,她的经历可谓有点传奇,也是来自中国大
陆的美国留学生中的非典型(尤其是理工出身的),她成长于北京,1996年本科毕业于
北京大学生科院,后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获得免疫学硕士学位,也在该校获得一个写作方
面的硕士学位,开始了她的成功转行,其英文小说在美国有一定影响, 这对于一个理工
出身,又在中国大陆接受大学教育的留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很罕见的,我还
没有听说过第二个这类的成功例子。同年获得该奖的还有另一一位毕业之清华大学(
1996,本科)的女科学家宋晓东(Dawn Song), 知名计算机安全专家,2002年毕业于加
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为该校副教授。
综上所述,除了没有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的姚鸿泽和陶哲轩和大陆教育背景不详的盛宗
亮外,迄今至少有9人(而非饶毅说的5个)获得麦克阿瑟奖,这其中3人来自同一个大
学,即中国科技大学,这三位是:萧强,陈路和庄小威,还有三位毕业于清华和北大。
在饶毅的博文中,提到获得麦克阿瑟奖的有" 三位自然科学的,一位是不该得的现在大
家不会知道的", 这“三位自然科学的”则可能是四位女科学家陈路、庄小威、何琳和
宋晓东,再加上管坤良,而庄和管两人,饶文都提到了,而那位最为神秘的“不该得的
现在大家不会知道的”最可能指陈路或何琳(搞计算机的宋晓东,饶自然不熟悉人家的
工作),饶毅和陈路都是搞神经科学的,相信饶应该更熟悉陈路的工作,我想饶一定有
他自己的看法或者理由认为陈路或何琳“不该得”这个奖,但是两人显然也非泛泛之辈
,比如陈路在2005年获得麦克阿瑟奖同年,还获得另一一个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影响
的奖项(基金),即: 2005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in Medical Research by
the W.M. Keck Foundation,Keck基金会提供陈5年共计一百万美元的科研经费。
另外,说几句题外话,在饶毅的博文中还提到管坤良的一位合作者,管俊林,两者有太
多的共同或相似之处,似乎值得一提:1)年龄相仿;2)大学都上的早,管坤良是15岁
上大学(记得是原杭州大学),管俊林上的中科大少年班,所以肯定也在15岁之前;3
)搞的研究领域非常接近,可谓是小同行,都是有关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其中管俊林的
工作,我还比较熟悉,他的论文和书我都看过不少,管俊林对于一种重要蛋白激酶(
FAK)有开创性贡献,两人都是在美国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华人科学家;4)两人都
曾经或现在在密歇根大学工作,现在加州的管坤良曾经在密歇根大学工作了至少15年;
5)最后,但是也是最重要的,两人都姓“管”,我原来一直以为两人是兄弟,据说不
是,不知是否有熟悉两人的网友澄清一下,谢过了先。另外,在饶毅的博文后面有人曾
提到管坤良已经海归浙大,事实上,那个合作院长,并非全职,他现在仍然是UCSD的全
职教授,所以不影响他以后海归北大的可能性,所以饶毅的说法当然没有问题,饶毅对
管坤良的熟悉程度,我相信远非绝大多数科学网网友可比。
后记:经仔细查询,确认管坤良确实是中国大陆大学毕业的第一位获得麦克阿瑟奖的。
在他之前,自从1981首次颁奖以来,共有两位华人(非中国大陆背景)曾获得该奖:即
1985年获奖的著名的丘成桐(Shing-Tung Yau),另外一位是Stephen Lee, 系康奈尔
大学教授,化学家,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的儿子。
主要参考资料:
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http://en.wikipedia.org/wiki/MacArthur_Fellows_Program
(王守业写于2013年6月2日,特别感谢曹聪老师对本文的贡献以及魏东平老师的补充
。本文无意挑起任何人之间的恩怨,只是出于好奇才写此文,所以敬请勿过度解读。文
首麦克阿瑟奖的logo链接自网络)
avatar
F*y
59
re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多老中,一上来就这个奖那个奖没啥的,尼玛,有本事你tmd的去拿一个?连麦克阿
: 瑟奖都说没啥,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撸管和灌水多了,把脑门给浇了。。老张是个实在
: 的做学术的人,值得尊重和敬佩。

avatar
l*s
60
unbelievable !
avatar
n*b
61
佩服他的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精神,以他的智商,当个码工轻而易举,可他认可打工,
如果他有老婆,也佩服他老婆没逼他成为码工
avatar
c*m
62
也不能什么都有,遇见了困难挺过来了就好。没去杀导师系主任就没输太多。更何况还
取得了成绩。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大年纪,没孩子就是loser。在有钱,再有地位也还是loser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