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g*a
1
今天一个哥们转过来的, 和音乐没什么关系, 但我觉得写的非常非常好. 不看真的狠可惜
.
其实在这里跟你们谈音乐和谈人活着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一个书呆子留学生的心路历程
老踢
一个清华学生在香港留学受到的心灵震憾 98年本科毕业,又顺利地被保研,当时的我只
是一个憨憨的书呆子,纯洁的如同高中生,在清华这种和尚庙一般的理工学校里呆了四年
,女孩似乎是山下的老虎,神秘得让我一见就脸红心跳。未来是什么对于我就是“读完研
再说”,反正成绩还行,不读白不读。天上掉了馅饼,用我的兄弟的话来说。香港正好回
归一周年,教育部要选派一批本科毕业生去香港科技大学读研,以加强两地的教育和科研
交流。清华当然要占不少名额,系里的几个牛人去了美国,所以这个饼就掉到了我头上,
确实是个不错的饼,不用考G、考托、 全额奖学金,连什么手续都是学校和教育部包办了
,我分文不花,后来香港科大的联络人抱怨中国的办事效率和程序烦琐,至于怎样的麻烦
过程,我至今都一无所知。
香港科大
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来到了香港。依山傍海的科技大学美得如同世外桃源,现代感的建筑更
让我们爽眼。当时的一个哥们说:“妈的,就是用银子在荒山
avatar
gi
2
今天读了一篇很好的有关“幽默感”的文章,飞云将会把文章附在后面(还有曹先生的
有关里根总统幽默的文章节选)。话题转回来,先要讲自己长期以来对幽默感的看法。
飞云以为:幽默感之源,由基因、机智、自信和乐观组成。幽默感首先来自于基因,父
母或家族成员若没有幽默细胞,本人即使非常聪明、自信,其聪明、智慧与自信一般都
不由幽默感来表现。
在基因基础之上,家庭氛围之中,幽默感在孩童时期就已经扎根。
即兴发挥、预料之外、情理之中。故幽默之人必有机智,兼有智慧。幽默罕见于非机智
之人。另外,特别认真之人往往显得刻板而没有幽默感,幽默人在特别认真专注的时候
,往往也没有幽默。幽默人在认真之间隙,却常常会迸发幽默。
幽默感有一个双胞胎弟兄,它的名字叫“自信”。人若无自信,会自然而然地处于自保
、紧张状态。处在自保、紧张状态中人,放不开,没有幽默感。人若有自信,就能自嘲
。而幽默恰恰经常出自于自嘲。
一般对缺乏幽默感之人而言,幽默不大可能学来;但是幽默感强的人,却能够锤炼、强
化其幽默感。
幽默常与自信、乐观产生共鸣,幽默为生活添彩。
下面建议本文读者读引发此文之原文《幽默》,作者:xqw63
幽默
2015/02/24
当自己能够识字读书的时候,就一直没办法理解幽默的真正含义,即使年龄增长,也难
以把这个概念搞个十分明白,直到踏上美利坚土地并伴随着生活时间的延长,咱才真正
理解了其中的精髓。
说中国人缺乏幽默,很多人可能不服气,不过,当看到那些相声和小品演员在台上可劲
地咯吱您的软肋逗您一乐的时候,当比较小布什和温家宝演讲时被扔鞋决然不同的反应
的时候,不知道您是否还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幽默的民族之一。
幽默绝不是个人锻炼和培养的结果,也不是想学就可以学来的一门学问,幽默是伴随了
民族本性和豁达环境而产生的一种品质、一种沉淀、一种生活、一种社会烙印。让一个
成长于苦大仇深家庭的孩子具有幽默感,比让一个女人长胡子还难;同样,从万马齐喑
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想表达这种天生的幽默感,则同缘木求鱼一样似无可能。
一个幽默的民族,在生活中会给人一种乐观的态度,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种明
天会更美好的向往。也许这样的说法很空洞,咱就在此举几个例子。
公车上某人不小心踩到了对方,幽默的人可能会说:对不起,我只是想让您看看我今天
新买的鞋子,被踩的一方莞尔一笑;电梯超重发出噪音,走出电梯的绅士不忘回头幽默
一句:这个声音提醒了我,我该减肥了,全电梯的乘客报以感激的微笑;服务员不小心
把橙汁泼在客人身上,男士马上表示:这件衣服穿了多年,一直向太太抱怨,这下总算
找到更换的理由了......
这样的幽默在美国比比皆是。
女儿学校搞美食鉴赏活动,老师吃完后对学生道:假如您没吃午餐,建议您不要品尝,
此话的两层意思都包括了:这份食品很好吃;这是品尝,不是自助餐,学生不可以放开
肚子去吃。
随着在美国生活时间的延长,咱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人什么时候把人类这种
最值得珍惜的优秀品质遗忘了?
在国人眼里,幽默经常会给人“为老不尊”、“没大没小”、“没有教养”等偏见,这
是为什么,所谓长者,无论年龄、官职,还是学位和财富,一旦被尊为师、被称呼长、
被谓之款,就可劲地端着,可劲地装B,一副“高高在上”、“不屑一顾”、“目中无
人”的架势,弱势方只有仰视的份,这些端着的人说两句笑话,下面的人马上献上谄媚
的假笑,这是幽默吗?这是滑稽,可笑的滑稽!
幽默是发自内心的会心一笑,是一种平等的自嘲,更是一种尊重的欣赏,如果没有这样
的意识,您永远无法学会幽默的真谛。
无意中参加了一个欢送某单位CEO退休的仪式大会,来了很多重量级的客人,几位嘉宾
的发言非常有幽默感。一个90多岁老头坐着轮椅参加了会议,这个老爷子是行业里世界
最著名的医生,他创造了很多世界纪录,下面绝大部分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他的一句
话,就让著名的石油大亨捐出1000万美金,当主持人邀请他发言的时候,老爷子颤巍巍
地站起来道:“我想我还是站起来发言,因为只有这样,我的发言才不会太长,不至于
让大家感到无趣。”这句话一下引来了全场的笑声,这就是平等的人格魅力。
嘉宾们上台介绍CEO的工作经历,不吝赞美之词,什么“魄力”、“魅力”、“能力”
、“良心”、“爱心”、“专心”......人世间能使用的美丽词汇都用上了。最后,
CEO总结发言,他在含泪感谢同事们的支持外,表达了对自己在这个岗位工作20多年的
眷恋,虽然含泪,却仍不忘幽默地说道:“早知道我在同事们眼里是这么的完美,我就
不应该提出退休的啊!”全场又是一阵感动的笑声,这就是自嘲的魅力。
幽默绝不是做作,幽默是趋于天然的魅力结晶,是信手拈来的自然发挥,假如您不具备
这样的魅力结晶,您最好选择继续“苦大仇深”地活着吧。
附文2: 里根总统的伟大人生【节选】 (曹-长-青)
里根的乐观和幽默。
除了智慧和勇气之外,里根的第三个特质,是他的乐观幽默和单纯。他的反对者也承认
,他永远带着微笑,以喜悦的心情看待人生和美国。在得了“失忆症”向美国人民告别
之际,他说将开始自己生命的夕阳之旅,但“美国的前面永远是太阳升起的早晨。”所
以他最喜欢形容说,美国是“山顶那闪亮的城市”,是所有被奴役的人民的灯塔和希望。
上述里根传记作者李.爱德华兹之所以说20世纪前五十年是“罗斯福时代”,是因为罗
斯福领导美国人民走出了“经济大萧条”和二战的阴影;而20世纪后五十年之所以被称
为“里根的时代”,是由于里根领导美国人民走出了“心理大萧条”(great
psychological depression)和冷战的阴影。因为20世纪后半叶,美国发生了肯尼迪被
暗杀,马丁路德.金被暗杀,水门丑闻,越战失败┅┅而里根的乐观主义,给了人民希
望,重振了美国的信心。
爱德华兹比较说,民主党的罗斯福和里根有根本不同,罗斯福寻求扩大政府功能来解决
问题,但里根却把眼光投向人民,他的名言是,“政府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
题。”美国两党不仅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对国家现实的看法也不同。幽默的里根说,
“共和党把每一天都当成7月4日(国庆节/欢乐),而民主党把每天都看成4月15日(缴
税日/痛苦)。”而且还逼人缴税。
乐观的人,更可能富有幽默感。里根的幽默几十年来都被人津津乐道。即使在他的葬礼
上,从现任总统到他的儿女,都用里根的幽默,把哀痛变成欢笑,在欢笑中更怀念那个
给人带来快乐和信心的里根。
幽默是打破等级和尊卑的最好方式,更是人类沟通的奇妙手段。但即使在美国这种自由
的文化中,也不是很多人都有幽默感,虽然“笑星”是美国大众最欢迎的人物。里根不
仅仅是天性富有幽默感,他还刻意发展这种本领,经常拿小本记下那些笑料和轶事,在
演讲或聊天中娱乐大家。他不仅自己乐观,也要把快乐带给其他人。
他的不少经典幽默曾被电视反复播放。例如,他竞选连任时已经73岁,他的对手则是比
他年轻很多的蒙代尔。在电视辩论时被主持人问道,怎麽面对自己的年龄问题时,他一
本正经地回答道∶“我将不会占我的对手年轻和缺乏经验的政治便宜。”连蒙代尔都忍
不住哈哈大笑。
里根也开自己年龄的玩笑,有一次在英国一座15世纪的大楼里演讲,他说,“与比我更
老的东西在一起真让我感觉舒服。这次我当选总统,就是美国试图向我们的欧洲表兄展
示,我们美国也是尊重古物的。”
他遭枪击后,在被送上手术台之际,还不忘幽医生们一默∶“我希望你们都是共和党。
”而医生的回答真正体现了美国人在关键时刻是一个整体的精神,他们说,“总统先生
,今天我们都是共和党!”
里根不仅有即兴的幽默,也爱讲笑话,比如他最喜欢讲的一个笑话是,有些政治家就像
两个野营的人,遇到了一个黑熊要冲过来,他们其中一个迅速坐下来换运动鞋,他的伙
伴看着他说,难道你认为自己能跑过黑熊吗?那个换好鞋的人站起来说,我不需要跑过
黑熊,我只需要跑过你。
前国会共和党领袖金里奇说,里根的乐观和幽默,给了他独特的沟通能力。就像每个打
篮球的人都想成为乔丹,每个保守主义者都想成为里根,可惜里根的很多本事是别人无
法模仿的,那是一种气质和超凡的能力。
但左派却最愿意指责这个喜欢讲笑话的总统“不够智慧”、“头脑简单”。他们根本不
明白,单纯,不仅是里根的特质之一,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里根的心和头脑,
都更像一个孩子,永远没有成熟到长老茧,总是如童话般的世界那样,把世界分成善和
恶,黑和白(从不强调“灰色地带”),然后积极乐观地去承担“义人”的道德责任,
对抗邪恶。
从来都喜欢读书的里根,却从不像文化人那麽头脑复杂、故作高深,也对知识份子颇有
微言。前述里根演讲稿撰写人努南说,“里根并不是不喜欢知识份子,他心目中的英雄
经常是知识份子,从建国之父们,到(诺奖得主/自由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哈耶克和索尔仁尼琴。但他不喜欢自己同时代的知识份子,觉得他们基本
上都是浆糊脑袋。他认为20世纪的很多知识份子都是高智商的、悲观的小精明者。他对
奥威尔(《1984》作者)的观点有一个直觉上的认同∶一种独特而很蠢的理论,往往只
有知识份子相信它。”
努南接着写道,“里根认为,20世纪后半叶的左翼学院派知识份子们,总是倾向于把自
己缠绕进巨大而复杂的蜘蛛网中,不仅自己陷进去,还把整个人类也带进去。而那些从
马克思到布隆伯瑞(Bloomsbury,反传统的左翼象牙塔学者团体),到韦布们(
Beatrice and Sidney Webb,该夫妇创办伦敦经济学院,是费边学社要角),到20世纪
从哈佛到耶鲁的美国左派们——那些繁忙地编织复杂网络的蜘蛛们——则是在这个世界
上活过的最愚蠢的高智商者。”
avatar
a*t
3
其实如果人能有效的活100岁,能解决很多问题。
你可以40岁的时候再选择你想干什么,还有足够的
时间去干。孔子也说“40而不惑”,可是不惑以后
就省10年可以折腾了,太晚了! (这就是为什么
50能知天命,知道自己的命玩不过天了吧)
所以矛盾就来了,你得在25岁之前选择好,可25年时间
哪里够啊,再刨去你穿开裆裤那些日子。单纯怪
教育体制也不是个事。
人就是这么一种倒霉得动物,没本事活得长,
却有本事瞎想。
avatar
g*a
4
我觉得当然还是怪教育体制, 打个比方吧. 我朋友的孩子五岁来美国上学
英语一点不会, 天天在学校欺负人, 闹怪. 另外一个孩子老实一点, 也
英语不会, 但作游戏时大大方方的去亲女孩子. 你再看看二十几岁来的孩子,
每天低着头看着脚尖上学, 低着头看着脚尖回家, 每天谨小慎微的活着.
一点朝气都没有了. 我以前在国内时住过一段留学生楼. 这些人很多也不是
来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都非常开朗. 都是有各自性格的人. 中国
的教育确实是太功利了, 把孩子最后的一点个性都给磨没了. 象你如果觉得
非得真的知道干什么才是对的时候才去干, 当然就已经晚了, 因为这么想
本身就是功利性很强. 中国孩子就是小时候理想太大, 大了又理想太小. 他们
不知道活着不是为了实现理想, 而是每天每日的寻找乐趣.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如果人能有效的活100岁,能解决很多问题。
: 你可以40岁的时候再选择你想干什么,还有足够的
: 时间去干。孔子也说“40而不惑”,可是不惑以后
: 就省10年可以折腾了,太晚了! (这就是为什么
: 50能知天命,知道自己的命玩不过天了吧)
: 所以矛盾就来了,你得在25岁之前选择好,可25年时间
: 哪里够啊,再刨去你穿开裆裤那些日子。单纯怪
: 教育体制也不是个事。
: 人就是这么一种倒霉得动物,没本事活得长,
: 却有本事瞎想。

avatar
a*t
5
不同的教育体制当然会出不同的人,我没有否认这个。
我也不敢说就没有美国孩子上了大学以后为了不会解
一元二次方程而苦恼。
我是说“单纯的怪教育体制不是个事”呵呵。总之吧,
以你一己之力很难有成效的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但
生活是自己的,理想是自己的,你可以相对容易的改变
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理想,甚至影响你的下一代。
我觉得如果你的生活出了问题,90%是因为你自己,但是
往往99%的人,包括我自己,都会尽量放大那另外10%的原因。
原因很简单,自我安慰嘛。比如那些整日整日抱怨美国
生活多么多么无聊的人,到底是美国无聊,还是他们自己
无聊呢?
反正,这种事情到了这一步,争谁的对错已经不是关键,
关键是就剩那么几十年了,现在开始,我该怎么活?

【在 g*******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当然还是怪教育体制, 打个比方吧. 我朋友的孩子五岁来美国上学
: 英语一点不会, 天天在学校欺负人, 闹怪. 另外一个孩子老实一点, 也
: 英语不会, 但作游戏时大大方方的去亲女孩子. 你再看看二十几岁来的孩子,
: 每天低着头看着脚尖上学, 低着头看着脚尖回家, 每天谨小慎微的活着.
: 一点朝气都没有了. 我以前在国内时住过一段留学生楼. 这些人很多也不是
: 来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都非常开朗. 都是有各自性格的人. 中国
: 的教育确实是太功利了, 把孩子最后的一点个性都给磨没了. 象你如果觉得
: 非得真的知道干什么才是对的时候才去干, 当然就已经晚了, 因为这么想
: 本身就是功利性很强. 中国孩子就是小时候理想太大, 大了又理想太小. 他们
: 不知道活着不是为了实现理想, 而是每天每日的寻找乐趣.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