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毛泽东的逆袭(ZZ)#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G*l
1
在中国历史上,以下三人为平民逆袭树立楷模,汉帝国的刘邦,明帝国的朱元璋,
共和国的毛泽东。他们都生逢乱世,以白身起努力奋斗,最终完成翻盘。由于长期和生
存作斗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因此在成功之时,他们身上已凝聚了强大
的能量,手段更娴熟,多疑独断也成为一种本能。
毛泽东的逆袭从一九二七年开始。时值中秋,他已将妻子送回老家,准备率三个团
发起暴动,却被民团抓获,几遭不测。逃生后继续指挥,经过沉痛失利,转而投向井冈
山。据说他只带六人,参加袁文才、王佐摆下的鸿门宴,又赠送一百条枪,以释对方之
疑,结果收服双雄。次有朱德前来会师。从此,毛泽东走上了一条白手创业的路。此前
他曾远上京沪,受业于南陈北李,也曾进入国民党部,在胡汉民手下任职。两党决裂后
,中共精英仍留恋城市,只有毛泽东走向农村。实际上,他已经洞见当世有农民、地主
、军阀、列强这一经济塔层,蒋介石出身军阀,不可能去斗地主,这就要起自底层的毛
泽东,领导农民运动来完成。二十二年后,农民运动刨尽了蒋介石的根基,其高层政府
轰然坍塌。
中原大战后,毛泽东和蒋介石在围剿上展开较量,第三次两人各任主帅,可谓一生
一次。毛泽东诱敌深入,自弱至强各个击破,遂令蒋介石受挫。然好事不终,中共精英
落难而来,解除毛泽东兵权,周恩来取而代之,也因此事谨慎半生。这是毛泽东最受冷
落的时候,每忆及此不免自嘲。几经反复,共军长征。毛泽东本不愿往,周恩来跟他彻
夜长谈,才改变主意。有了毛泽东的长征,就有了甩掉蒋介石的奇举,又有斗败张国焘
的狠辣,共军最终绝境逢生,选择陕北为落脚点和出发点。毛泽东开始筹谋全国,纵观
中国历史,秦汉隋唐都从这一带崛起,就当时情势而言,日军长驱华北,共军处于侧后
方的位置,贫瘠荒凉的陕北,只有大战略家才能洞察其价值。
抗战时中国尚未统一,从蒋介石到几家地方实力派,都盘算着消耗对方,一石二鸟
,莫不如此。经历流血教训的毛泽东,自然不会犯傻,各方都作持久战。他做了两手运
筹,从长征到整风运动,借助刘少奇、康生清理王明各派,使中共摆脱遥控成为独立的
本土党,从抗战到两党内战,以生存为至上,积蓄实力,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他的雄才
大略伴着个人崇拜,渐渐舒展。其大略农村包围城市,首要在于打野战。共军扎根乡野
,搞土改做足了军民关系,只要建制没被打掉,兵员就能迅速补充,粮草物资就地取材
。对方日军或国军则大受局限。平台不一样,林彪、粟裕到蒋介石那里未必仍胜,卫立
煌、杜聿明到毛泽东这里未必不胜。胜败不全在人,而在体制优劣。
内战之初,毛泽东三番受邀来到重庆,据说他嗜烟如命,却因见蒋介石自戒,两党
和谈终无结果,只有那首沁园春流传开来。蒋介石从陕北、山东两处作重点进攻,若换
了别人,必会重点防守,而毛泽东却以攻为守,调令刘伯承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插对方
心脏,战局自此打开。其时国军四百三十万,共军一百二十万,装备亦悬殊,对方更斩
首行动,毛泽东所在城南庄惨遭轰炸。他本人大难不死,和周恩来、朱德一起指挥三大
战役,既运筹决策,又大胆放权,以一百九十七封电报通令诸将,终将蒋介石的嫡系部
队逐个吃掉。而后,彭德怀一部端平马步芳、马鸿逵,直进半独立的新疆,刘伯承一部
收伏卢汉、刘文辉,直入独立的西藏,林彪一部力战傅作义、白崇禧,直抵海南岛,粟
裕一部驱逐英、美之驻军,直逼台海,徐向前一部直取阎锡山。至此,久经战乱的中国
重归一统。
毛泽东开创共和国时,已五十六岁。和刘邦、朱元璋相比,他所处的环境更恶劣,
当时仍是农耕社会的中国已全面落后,步入工业社会的列强则跟从美苏,待机而动。次
年即有朝鲜战争,毛泽东预判美国有三把尖刀,将从朝鲜、台湾、越南三处,分别插进
中国的头部、腰部、脚部,那样将完全被动。而他一向以攻为守,打得一拳开,免得百
拳来。朝鲜战争中,中国背靠苏联,全军全力以赴,跟美国打成平手,已是农耕世界对
抗工业世界的极限。越南战争中,中苏已经对阵,为防北线苏军和南线美军夹攻,只得
在南线帮助越南抗美,这就像二战中的苏联,为防西线德军和东线日军夹攻,而在东线
帮助中国抗日。历史在风云变幻之中,从朝战到越战,中美关系走过了一个轮回,最后
毛泽东和尼克松握手言和,改变了世界格局。
可以说,毛泽东是近代最厉害的人物,他的部属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目标走
到一起来。当中都是一时人杰,周恩来、林彪、叶剑英比萧何、韩信、陈平也不为过。
大家面对强敌自所向无敌,强敌既去之后,就难免陷入历史的成例,党内斗争骤然而起
。起初毛泽东抑制军功集团,而力挺文官集团,这势必引起军头的不满。于是,先有高
岗代表军头打头阵,悍然进击刘少奇一派,后有彭德怀亲身发难,同样指向刘少奇,因
毛泽东取舍,两次都以军头失败而告终,文官坐大。从大跃进到四清,刘少奇跟毛泽东
渐行渐远,一个自上而下维稳,一个自下而上斗争,理念和权力较量之下,终究不能相
容。文革中,毛泽东重新起用军头,以林彪取代刘少奇,文官集体湮没,军方又势不可
遏。毛泽东只好打压林彪,未料林彪出逃而折戟沉沙。
林彪的出逃,令毛泽东措手不及,身体和意志力也每况愈下。他发起文革时,游长
江十五公里以壮其志,此后只能吟咏枯树赋聊以自慰,直至一九七六年去世。毛泽东曾
有无上的权威,文革时尤甚,东西方许多人以他为领袖,而实情又十分不堪,他刚一去
世,叶剑英、华国锋即发动政变,擒其妻子亲信,举世震惊。他本人起自底层,有浓厚
的平民情结,开国后不惜再三折腾,展开三反、整风、四清、文革各运动,都指向曾经
的部属、如今的当权派。晚年的毛泽东,提倡平等又不失独裁,团结多数却刻薄寡恩,
他以个人崇拜为中心,以平民斗争政府为民主,试图跳出历史的周期律,结果则归于失
败。
最后回到大背景当中,近代中国以农耕国之力抵御工业国列强,为屡败主因。共和
国初创,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进入工业世界,然而一人转身容易,一国转身则至难。中
国在朝鲜战争中献了投名状,得以全面移植苏联工业,其中有一百五十六项重点工程,
全民更奋发苦干,力争从农耕国向工业国过渡。这期间,集权模式和公有体制起关键作
用,却又蕴藏大祸,大跃进后即有三年大饥荒,人口丧失在千万上下,恶极古今。终毛
泽东之世,人口增长三亿,生活水平也无太大提高,而国家却炼就一身钢筋铁骨,进入
工业世界的行列。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