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王光美与江青的恩恩怨怨(转载)
avatar
王光美与江青的恩恩怨怨(转载)#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G*l
1
王光美和江青,同是在中国当代史舞台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她们不同的身世
、性格和学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让她们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注定了
她们不同的人生结局。她们之间的恩恩怨怨,也映射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
不同的人生经历
王光美,中国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中国女性之一,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国外
也广为人知。当王光美从一名女学生变为中共领导人的夫人后,她的命运再不仅仅是一
个中国普通女性的命运。她有着众多的、引人注目的身份: 大家闺秀、数学女王、中
国第一个原子物理的女硕士毕业生、共和国主席的夫人,12年的阶下囚、“特务头子”
、传说中的“梅花党党魁”,政协常委、“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等等。她的一生大起
大落,充满了传奇色彩。
王光美1921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开明、进步的家庭。其父王槐青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
学,曾任北洋政府农商部工商司长;母亲董洁如出身天津富商家庭,受教于北洋女子师
范大学。王光美上有6个哥哥,下有4个妹妹。董洁如不仅是贤妻良母,还很有见地胆识
,极力培养孩子读书。王光美不负父母的厚望,考取辅仁大学物理系,而且一路读完硕
士学位,成绩优异,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王光美的学生时代,正是日军侵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接连发生的时候。国难当
头、时局剧变,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冲击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王光美家族是工商世家,同
时也是拥护共产党的革命家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影响下,王光美成为爱国
的热血青年,追求革命和进步。
1946年,国共和谈,刚刚研究生毕业年仅24岁的王光美由北平地下党推荐,担任了
军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的英语翻译。当时王光美已经考上了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和芝加
哥大学原子物理系全奖学金博士,但她却放弃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到美国读博士的机会,
选择了延安。
军调处的工作结束后,王光美到了延安。当她第一次碰到刘少奇并给对方留下良好
印象时,还不是中共党员。“要求进步”的王光美与“关心刚到解放区的青年同志”的
刘少奇,最终走到了一起。1948年,她成为了刘的妻子。那年,王光美27岁,刘少奇50
岁。由此,王光美走进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她曾经的“居里夫人梦”一去不返。在随后
的几十年里,她随着中国政治舞台的大起大落而大喜大悲。
她完全可以有不同的人生,然而因为理想的激励,她让真性情替自己作了选择。如
果王光美当初不是选择去延安,而是像她原先所计划的那样出国留学的话,她后半生的
轨迹又将是怎样的呢?或许中国现代史上多了个原子物理博士。当时物理界的人都讲,
王光美实际上是最应该从事物理研究的,而且当时在荷兰的图书馆里有王光美的学习成
绩单,上面写着“数学女王”。但她选择了去延安,嫁给了刘少奇。所以,在18年后那
场中国当代最大的悲剧中,王光美也就成了一号女主角。
王光美一生最大的不幸与另一个女人密切相关,这个女人就是比她大7岁的江青。
江青,1913出生在山东诸城,原名栾淑荣,后改姓名李云鹤,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她的祖父李纯海是山东诸城拥有100多亩土地的地主。但是到了她父亲手中,已经
破落了。她的父亲名叫李德文,是个木匠。后来家境稍好,他便不做木工,在诸城城关
开了个旅店。李云鹤的生母是李德文的二房,经常受到他的虐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
,母女二人离开了李家,在诸城一个姓张的大户人家帮佣。张家的二少爷就是后来成为
党内大奸的康生。当时,张家二少爷的名字叫张少卿,在诸城县小学任校长。
小学毕业后,李云鹤跟母亲一起离开了诸城.来到天津她姐姐家。姐夫王克铭是奉
系军阀部队军官。李云鹤未上中学,在姐姐家闲住。1929年春,王克铭由天津调往济南
,李云鹤跟母亲一起来济南,住在城内按察司街27号。老是住在姐夫家吃闲饭,毕竟不
是长久之计。当时,坐落在济南的山东省实验剧院招收学员,免收学费和膳费,而且每
月有两元津贴。于是李云鹤就考进山东省实验剧院,成了一名话剧学员,开始了她的文
艺生涯。
其后,“苦孩子”出身的江青,凭借其争强好胜的个性和工于心计的天赋,开始了
在上海滩的闯荡。在与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签约时曾有人建议她改名为“蓝苹”——“蓝
色的苹果”,别出心裁!她也觉得“蓝苹”新奇,从此也就以“蓝苹”作为艺名进入上
海文艺界和电影界。
年仅21岁的蓝苹,凭借着在电影《娜拉》里的出色表现,一炮走红,成为当时上海
演艺界的明星,真正成为了风流浪漫的“蓝苹”。但是她进入上海戏剧界、电影界后,
就明显表现出了争名夺利、爱出风头、生活作风乱七八糟等毛病,她来延安之前曾经历
过4次婚变。
后来江青“进军”延安,于1938年和毛泽东结合而成为“第一夫人”。在婚后刚开
始的一段时间内,他们的生活还是比较平静的,她还扮演着“贤妻良母”型的东方女性
的角色。可是她不安分的血液和那日渐膨胀的权力欲,在地位巩固以后,便利用其“第
一夫人”的身份,充分发挥文艺专长和优势,开始干预起政治生活开来。解放后,她出
任“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因批判电影《武训传》得以崭露头脚,从此便开始越出她
应有的职权,从紧紧抓住“革命样板戏”入手,步入了政坛,直至成为“中央文革小组
”第一副组长、解放军文革小组顾问,伙同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等人,成了“四人
帮”的头子。文革中她的心狠手辣、阴险歹毒,曾使多少无辜的人蒙受灾难。“多行不
义必自毙”,她成为人民的公敌,成为历史的阶下囚,受到历史的惩罚。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