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古有击鼓喊冤,今有上访被毙
avatar
古有击鼓喊冤,今有上访被毙#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w*g
1
汉高祖刘邦登基不久,他的一个侄儿依仗皇威,胡作非为,欺压百姓。有一次皇侄
当街调戏美女苏小娥。一个男子见状,仗义救助弱女。皇侄大为恼怒,命令家奴大打出
手。家奴举剑刺向男子,不料失手,宝剑刺向皇侄,并致他当场丧命。打手们诬陷男子
刺死皇侄,将他关在了监牢里。 苏小娥和妹妹各持一面小鼓和小锣,边走边敲来到金
銮宝殿,一边击鼓敲锣,一边高喊“冤枉”。鼓声和喊声惊动了皇帝刘邦。刘邦勃然大
怒道:“是何人胆大,击鼓鸣锣?扰乱朝堂,拿来问罪!” 苏小娥理直气壮地回答说
:“小民若不击鼓,怎能面君?我的冤情怎么能伸?”刘邦垂问:“你有什么冤情,向
朕道来。”苏小娥于是讲述了皇侄胡作非为的许多情况,并说明了打手陷害救助自己的
男子的实情。刘邦立即提审男子和打手,并最终处死了打手,释放了男子。 鉴于此,
刘邦传旨,各级衙门必须在衙门口各设一鼓一钟,便利百姓喊冤鸣屈,并规定,钟鼓一
响,官必上堂问案,以显示他的爱民德政。从此,击鼓鸣冤的制度就流传了下来。
击鼓喊冤这个制度历朝历代有之, 相传尧舜之时,就有“敢谏之鼓”了。凡欲直
言谏诤或申诉冤枉者均可挝鼓上言。周时悬鼓于路门之外,称“路鼓”,由太仆主管,
御仆守护,百姓有击鼓声冤者,御仆须迅速报告太仆,太仆再报告周王,不得延误。这
“路鼓”就是后来的“登闻鼓”。 晋以后,历朝都设“登闻鼓”。北魏时,“阙左悬
登闻鼓,人有穷冤则挝鼓,公车上表其奏。”隋朝“敕四方辞讼……有所未惬,听挝登
闻鼓,有司录状奏之。”唐代规定:“有人挝登闻鼓,……主司即须为受,不即受者,
加罪一等。”宋代则专设登闻鼓院(鼓院)和登闻鼓检院(检院),两院均受理吏民申诉之
状。元、明、清也都有鼓院或鼓厅。
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府取消了击鼓喊冤的制度,用上访制
度取而代之。随之而来各种截访黑幕屡见不鲜,访民们上访经常被截访, 截访维稳成
了各地政府驻京办的主要功能。
到了中国梦时代,从依法12枪到潜江四枪,再到庆安车站的徐纯合一枪毙命,已经
有三位访民命丧人民警察枪下,每次枪响都引起轩然大波,每次政府都说是依法击毙。
此次庆安枪响,政府说是徐纯合袭警抢枪,现在问题来了:一个病人,带着白发老母和
三个孩子去车站坐车,他为什么要袭警抢枪呢?
此次事件有视频,新华社记者就见到了视频,现在问题又来了:既然有视频,既然
官家认为是依法击毙歹徒,既然官家认为自己占理,何不公开视频让我等不明真相群众
了解真相,何不公开视频平息舆论,你们不公开视频到底怕什么?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