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女儿国有同性恋吗?(zz)#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f*l
1
走在街上,前方一对亲昵的情侣引起我的好奇,待到再仔细看,竟然是两个男生。我不
禁想起了高调宣布出柜的蒂姆库克以及李银河。
“心理疾病”、“流氓罪”,你可能不曾想到同性恋身上贴有这样的标签。虽然在2001
年4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承认同性恋的性活动并非是心理异常,但这
个群体是否真的已经被大众接纳,还是有待商榷的。
它神秘、边缘、小众,尤其在艾滋病出现之后,这个群体就一直被前者纠缠不放。谈及
他们,媒体更愿意用“同性恋问题”而非“同性恋现象”。说到它,大多数人想到的是
西方对待这个群体是如何如何开放,而处于东方的我们是异常保守的。
这样的想法恰恰错了。
《圣经·旧约·利未记》第二十章如此写道:“人若与男人苟合,像与女人一样,他们
二人行了可憎的事,总要把他们治死,罪要归到他们身上。”信奉上帝的欧洲人,对待
同性恋,判刑从苦役到监禁到火刑或者活埋不等。即便是从后来的文艺复兴一直到20世
纪,西方社会对待同性恋也一直是暧昧模糊的。
而一个可能会让现代人大跌眼镜的事实是,在古代中国,对待同性恋群体反倒开明许多。
清代学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12中说:“杂说称娈童始黄帝。”当然,这种说法可
能不靠谱,毕竟连黄帝是否确有其人还难以考证。
但无论是汉文帝宠幸邓通,让其成为中国历史上因“色”获益最多的男人。还是到宋朝
兴盛起来,男子公然为娼,聚集成风月作坊,以至于到了宋徽宗时,不得不立法:“男
为娼,杖一百,告者赏钱五十贯。”这都说明,狎昵娈童的同性恋,从君王贵族的特殊
癖好,渐渐扩散到社会民众中,并且被大众所接受。
而处于汉宋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好男风,这个时期十分讲究品性姿容,这倒跟
中世纪之前的古希腊的崇尚同性恋不谋而合。
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关于同性恋的一切似乎都是围绕男人进行的。难道同性恋仅仅是
男人之间的事吗?女人又去了哪里呢?
《西游记》里有一个女儿国,或许我们不曾想过,在一个没有男人光临的地方,她们的
性又是如何解决的,或者说女儿国里全部的人都是同性恋?不过吴承恩老先生并没有在
这个问题上纠缠,女人喝水就能怀孕繁衍后代的情节,似乎算是解决了人口繁衍的问题
,但关于“性”,似乎就这么遮遮掩掩的过去了。
这不禁让人想起另一部小说当中的虚构之地,《镜花缘》里,我们的男主角也到了一个
全是女人的国度。但是跟前者比起来,这个地方更像是一个母系氏族社会。这里有男人
存在,但统治社会的是女人,男人和女人的身份,除了怀孕这个生理因素,其他方面都
跟外面的主流社会来了一个彻彻底底的置换。
这两个虚构的乌托邦国度跟现实比对起来,又是一样的。若女儿国王不懂性,为何见了
唐御弟便拴不住心猿意马了呢?而在《镜花缘》里,男女社会身份的置换,应该算是中
国最早的关于女权主义直观的描写了——虽然这是一个虚构之地。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或许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能让你我明白一二
。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或许并不仅仅满足于异性恋,时不常的可能还有搞基的嗜好。而
处于被选择地位的女性,由于是处于一个支配的地位,她们不但失去了“性”的自由,
更不会有恋的美好。
有性,就会有生理压抑,压制不住了,就需要发泄出来。汉武帝时,由于皇后陈氏无子
,恩宠日衰,孤独苦闷之中,便命宫女穿着男子衣冠,与她同寝一室,相爱如夫妇。不
想此事被武帝发现,废除了她的皇后封号,贬至长门宫居住。看来无论是虚构的女儿国
,还是现实世界的封建社会,女同性恋的出现都是顺理成章的。
只是相较于男同性恋的公然形诸歌咏,女同性恋之间的私密性更浓厚一些。这种私密性
是迫于男性的支配地位,女子同性恋存在容忍甚至赞赏的观念,人们认为女子同性恋是
闺阁中必然存在的习俗,只要不触犯“男女之大防”,女子之间相恋无伤大雅。因此无
论是独锁深宫的女性,还是士大夫家中的大家闺秀,抑或是小家碧玉,主仆之间,发生
点什么关系,生理和心理上,都是迫切需要的,这应该就是现代科学所谓的“境遇性同
性恋”吧。
“斜街曲巷趋香车,隐约趋伶貌似花,应怕路人争看杀,垂帘一幅子儿纱。”《朝市丛
载》里的这首诗,说的是清代男同性恋坐马车过街的场景。由于清代禁止官吏嫖妓,客
观上堵住了一部分达官贵人通过异性发泄的渠道,因此,男同在这一时期颇为流行。同
样,人们对女同的态度也更加宽容,这一时期男同性恋互称契哥契弟,女同性恋则结拜
金兰。
人们或许会有疑问,为何三纲五常如此森严的国度,对待同性恋的态度却是如此宽容,
看起来不符合常理,但实际上颇符合常理。古代社会,家族延续和人们的感情生活是分
开的,更不要说女人作为男人的附庸,男人可以随时随地纳妾。在没有一夫一妻的法律
约束下,只要保证了香火的延续,其余的事情就可以随便了。再加上男女授受不亲的训
条,客观上给男男、女女的相处增加了便利和机会。
所以,处于支配地位的古代男性同性恋是潇洒的玩,女性同性恋除了性的宣泄之外,还
有一种心理上的慰藉,或者某些同性恋,仅仅就是精神恋。因此看来,在森严的封建时
代,只要不挑战男人的权威,社会就默认了女同的存在,虽然她们没有男同性恋那样好
的境遇,不能公开渲染。
时代变了,套在同性恋身上的枷锁不但松动了,而且由于女性地位的提升,使得同性恋
已经不再有男女之间的双重标准。同志一词有了另一层含义,基友等词汇在公共舆论里
自由穿行,但大众对同性恋的了解,还是遥远且模糊的,人们对他们的心理,生活等等
一切都是陌生和不成概念的。
这是因为在近代,一方面是精神病学的兴起,导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内外都把同性
恋定义为精神有问题。试想面对一个精神病人,人们难道不会感到不安和害怕吗?另一
方面,一夫一妻制法律化之后,家族延续和夫妻感情生活合二为一了,这跟西方基督教
一夫一妻的传统是一样的,自然,同性恋的社会生存土壤就消失了。这也正是为何很多
人要追求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缘故。最后,我们曾经有一段道德洁癖时期,那个时候别说
同性恋,就是异性恋在公开场合做出亲昵举动,都会被当成作风问题,并因此得付出代
价。
这一切导致我们对同性恋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化。虽然舆论空间宽容了,曾经的缄默,变
成了各式各样的调侃,道德围垣看似松动了,但实则并没变。公共环境转变了方式,改
变过去的单纯排斥,给了同性恋一片自由的天地,这片空间与主流社会是绝缘的,任其
自身自灭。
作为一个可以很大程度上被主流媒体和受众忽视的群体,对同性恋的宽容也是社会文明
进步的一个标志。媒体所能做的走出困境最基本办法是:给予同性恋者更多的保护,更
多的理解,而不是歧视,拓宽他们的生活空间。报道的时候尽量不歪曲,或者不会为了
争夺眼球而故意使用一些夸张失实的词语,少使用有色标签。公众不应该纵容媒体的歪
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看客,而应从理性的角度来解读。这大概是有效而唯一的出路。
avatar
a*i
2
扯淡,让同性恋自生自灭?同性恋可不这么认为,没看到同性恋已经渗透到学校,学校
里面大力宣扬同性恋么?对于邪恶的东西,你不与他做斗争,他就会来侵犯你,不是你
做鸵鸟就可以的。

2001

【在 f*l 的大作中提到】
: 走在街上,前方一对亲昵的情侣引起我的好奇,待到再仔细看,竟然是两个男生。我不
: 禁想起了高调宣布出柜的蒂姆库克以及李银河。
: “心理疾病”、“流氓罪”,你可能不曾想到同性恋身上贴有这样的标签。虽然在2001
: 年4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承认同性恋的性活动并非是心理异常,但这
: 个群体是否真的已经被大众接纳,还是有待商榷的。
: 它神秘、边缘、小众,尤其在艾滋病出现之后,这个群体就一直被前者纠缠不放。谈及
: 他们,媒体更愿意用“同性恋问题”而非“同性恋现象”。说到它,大多数人想到的是
: 西方对待这个群体是如何如何开放,而处于东方的我们是异常保守的。
: 这样的想法恰恰错了。
: 《圣经·旧约·利未记》第二十章如此写道:“人若与男人苟合,像与女人一样,他们

avatar
d*b
3
古今中外,屁精都是犯罪,而且同性淫乱是各类恶性犯罪的根源。
avatar
q*p
4
需要宗教原教旨主义?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