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神农氏凭什么赢得后世歌颂?
avatar
神农氏凭什么赢得后世歌颂?#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A*s
1
摘要: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从因病早夭到终其天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神农氏制作耜耒,勇尝百草,可谓智勇皆备,仁义双修,堪为千古传诵。他以身体力行
传教天下:后世人主,须有抚育万民的责任和谦退自敛的德量。
原文: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都于陈,迁曲阜。初植五谷、尝百草。古者民茹草
木之实,食禽兽之肉,而未知耕稼。炎帝因天时,相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始教
民植五谷,而农事兴焉。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
,辨其君臣佐使之义。 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
矣。复察 水泉甘苦。令人知所避就,繇是民居安食力。而元夭折之患。天下宜之,故
号神农氏。
大意是,炎帝神农氏顺应火的德性应时治世,建都于陈,后又迁都于曲阜。最一开
始种植五谷、尝百草,那是因为上古之人,都只采草木的果实,与取鸟兽之肉当作吃的
,而不知 耕种稼穑的农事。炎帝顺应春夏秋冬四时与及天地闭藏的规律,又相度地势
,高下燥湿,各有所宜,于是斫削树木做个耜,又把木揉得弯曲了,做耜之把柄,叫做
耒,教百姓每将这器具去耕田种谷,农业由此大为兴盛。上古时期,百姓有病,不知用
药医治,于是炎帝将各样草木的滋味,件件都用口尝过,并审查其性,以其“寒、燥、
凉、平”分门别类,以备救人之用。又辨别那药味中,可为主以治病的,借名为君;可
随着别药治病的,借名为臣;可配伍别药的,借名为佐;可用作药引的,借名为使。辏
合将来,以为治病之法。炎帝因尝辨药味,曾于一日之内,遇着七十样毒药,他懂得各
药之间相生相克的药理,就把相制的药味,全部化解,使毒药不能为害。他唯恐后人不
知道这等法则,就把所得经验造为治病的方书,以疗治百姓的疾病,从此医药之道,得
以创立。他又审察地上的水泉,有味甘而养人者,有味苦而损人者,使人避苦就甘,便
于取汲。而后,老百姓均能自食其力,免于饥饿;同时又通晓对症下药之法,摆脱了夭
亡早折之患,天下皆蒙其便。因他首创耕种务农之事,用来养活天下的人,这事先前并
无他人想到,独是他制造出来,就如通神的一般,故称为神农氏。
丹阳讲评: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从因病早夭到终其天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
步。神农氏制作耜耒,勇尝百草,可谓智勇皆备,仁义双修,堪为千古传诵。他以身体
力行传教天下:后世人主,须有抚育万民的责任和谦退自敛的德量。
所以老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其意在告诫当涂,想要持盈保泰,必须“取地财而节用,抚万人而利诲,历日月而
迎送”。
北面之术,在乎蹈黄中之妙理,韬亚圣之懿才。苟德之未著,功其未匹,而妄言明
王、酷心虐下,未有不丧国殒身者也。鉴哉!
故曰:王者之道,降心服志,礼法合用,德主刑辅。zz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