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马云遭逼捐,别一味指责道德绑架(转载)
avatar
马云遭逼捐,别一味指责道德绑架(转载)#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A*3
1
自8月12日天津塘沽爆炸发生以来,各界人士发动爱心捐款对其进行援助,而马云
动静如何成为媒体和网友关注的焦点。目前,马云微博已沦陷,微博评论被清一色的“
逼捐款”留言所覆盖。不少网友指责马云“为什么不给天津捐款”,“首富就应该捐1
个亿”,“你捐了就等于我捐了”,“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了”……
每到特定时刻,诸如逼捐、比较捐款额的多少之类的事,似乎总会发生,而且每每
成为舆论热点。好在逼捐的网友声势浩大,反对逼捐的人也不在少数。比较有代表性的
说法是,马云的钱也是自己努力挣来的,动辄逼捐是在道德上强奸马云,并且这种道德
绑架在中国似乎越来越流行,简直就是一种勒索。这种舆论交锋,大体可以视为慈善意
识进步的一种表现。
无论是逼捐者还是反对逼捐者,其实都可能操了不该操的心。2014年胡润慈善榜显
示,马云以145亿元捐赠额成为“2014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同时成为“2014大中华
区最慷慨的慈善家”。资料显示,马云一直热心公益事业,成立阿里巴巴基金会和马云
公益基金会,并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灾难中多次捐款,帮助受灾地区。
以马云一贯的表现来看,此次天津塘沽爆炸事件,应该也不会甘于人后。
“你有钱就得多捐”,在逻辑上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慈善的首要原则就是自愿,而
非富人的法定义务,哪怕你是中国首富,也完全有权利决定捐与不捐、捐多少,无人可
以强迫,更没必要挥舞道德大棒。根本上,就是一个私有财产权处置的问题。如果根据
一个人财富的多少来决定其慈善义务,首先要面临一系列的技术性困境:拥有多少财富
才算是富人?捐多少才算合格?恐怕很难达成共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舆论而形成的外
在道德压力,会让做慈善变成一种规定动作,而每个人都不愿意按照别人的意愿来生活
,这将挫伤富人做慈善的积极性和源动力。
不过尽管如此,我也不认同用“道德绑架”、“道德强奸”的字眼来形容网友的逼
捐之举。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富人阶层为慈善多做些贡献,是一个文明社会基本的价
值观,也符合公众的道德期待。问题在于,这种约定俗成、无须用言语来表达的道德自
觉,很多富人并没有意识到。现实而言,中国富人阶层的慈善热情和慈善贡献,与其财
富并不能匹配。在慈善方面颇有建树的马云此番被逼捐,很有点无辜“躺枪”的味道,
网友是借“马云”这个最具财富辨识度的符号,来表达对整个富人阶层的不满。
“逼捐”当然是不值得提倡的行为,但其形成却有着内在的社会根源。很多人都注
意到,每到发生大灾大难的时候,我们的慈善事业就显得格外的热闹和发达,从企业家
到大小明星个个奋勇争先,唯恐落于人后,原因很简单,这个时候公众人物特别容易受
到关注,捐款成了一种站队表态。做慈善不是不能有个人诉求,但久而久之,就会给社
会造成一种思维定势,似乎富人们只有这个时候才会想到做慈善,因而捐与不捐、捐多
少,就直接决定了公众对富人形象的评价。而事实上,慈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
事业,功夫在平时,如果我们的慈善机制足够健全,慈善资金足够丰沛,富人们把慈善
当成一种自身的责任,并没有必要毕其功于一役。
马云遭网友逼捐,与富人阶层在慈善方面不够积极主动,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对
于此事,网友需要反思,富人也需要反思。高喊“你有钱就得捐”,或者一味指责和批
判道德绑架,都有失偏颇。
avatar
l*5
2
不捐款不淘宝的节奏吗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