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s*r
1
沉静的夜,习惯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电脑前,写点什么。此刻的我,思绪却有些凌乱
,苦思冥想,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面对着江山那些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
厚、见解独到而备受读者喜爱的作者,看着自己这些浅薄、苍白、空洞的文字,感觉自
己有些文思枯竭,有种“江郎才尽”之感,少了灵感的触动。
此刻的我不由自主的扭过头,扫了一下书柜里排列有序的书籍,似乎想从那里能找
到一点点灵感。我站了起来,走到书柜前,仔细的翻看书的目录,期望它们能触动启迪
我。瞬间,我看到了在书柜的一角,摆放着两本看上去似乎有些旧,书的纸张都有些微
黄了,我知道那是母亲读过的小说《我的一个世纪人生》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这
两本母亲留下的自传体小说。搬了好几次家了,我都没有舍得丢弃,因为这是我喜欢的
俩本励志的小说。她们的美丽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我前后不知看过多少遍了,故事的
情节我几乎都能背下来。但还是百读不厌。
取下书来,我慢慢的翻阅着,看到很多地方被母亲圈过的笔迹,妈妈的絮叨话又在
耳畔响起了,妈妈总是说:女孩子不一定精通诗琴书画,不一定博览群书,但一定不能
浅薄。要好好读书,多读书,才会知书达理,才会气自华,才会懂得怎样为人处世,才
会成为一个内心丰富,有智慧,有魅力的好女人。我从小受家庭影响,特别是受父母的
耳濡目染、养成读书的习惯,也喜欢藏书。虽然藏书不是很多,但是毕竟可以有书可读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喜欢书,喜欢读书,虽然谈不上博
览群书,学富五车,但我读书兴趣广泛。书一直在充实了我的生活内涵,丰富了我的人
生。
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这是董
竹君97岁时在自传小说《我的一个世纪人生》页面写的一段话。我被她的精神所感动,
所动容……这是一位世纪老人坎坷的经历。董竹君,一个洋车夫的女儿,12岁被迫沦为
青楼卖唱女,凭借她天生丽质的外表,秀外慧中,聪明伶俐的性格,偶尔的机遇,让她
结识了革命党人,从而跳出火坑,成为”督军夫人“。婚后,因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
权统治,再度冲出樊笼,只身去日本求学。一个弱女子在千里迢迢的求学路上,历尽艰
险,饱受磨难。她从一个目不识丁,胸无点墨的青楼女子,成为一个睿智,温文尔雅,
气质超脱,有着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纪的魅力女人。成为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在她97岁
高龄时发表了自己自传体小说《我的一个世纪人生》。她的成功证实了成功是分两半的
,一半在上帝手中,那是宿命;另一半在自己手中,那是拼命。
“我觉得自己犹如一只啄壳的雏鸡,用那尖尖的小嘴,不断啄破外壳,终于有一天
伸了伸脚,展翅一跳,跳到了壳外面,看到了一片葱绿。我终于不仅被周围的世界所吸
引,而且我自身的存在,也吸引了周围的世界”这是《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作者周励
在代序中这样介绍自己。1985年30岁的她,不甘心在上海外贸一份安逸的工作,带着40
美元到美国求学。在异国他乡,她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她从来不肯低
头屈服,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认真做人,做事,她一直在奋斗,
总是在设法改变命运,在艰难中仍然憧憬着未来。只有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她用自己的
努力证明自己价值。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俯瞰着纽约全城,远处一扇
扇高大的窗户,映衬着深蓝色的天空,即便是在深夜纽约也是这么美。在这里,在这个
窗口上,我找到了世界上最适合我的位置。”她在曼哈顿有自己的公司,在曼哈顿是街
心公园有自己的公寓,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周励在自传体代序中写的“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靠他的专业技术,
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这段话她引用了美国教育家卡耐尔的
话。她说:“能够从我这本书中得到一点启发,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认识到命运是
可以改变的这个道理,那对我来说是极大的安慰了。”是的!作为与作者基本同龄人的
我,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以及家庭生活上这两位魅力的女人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与激励。
虽然我这一生不一定是成功的,但我并没有遗憾——因为我努力过了……
我掩卷深思,感叹道:女人自爱,胜过所有的人爱自己。女人自尊、自重、自爱,
是女人最能摄人心魄的美丽。
avatar
M*s
2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