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人生的四种未来 (转载)#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n*c
1
(转载)龙树菩萨揭秘人生的四种未来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6日
来源:2016-05-16 密法之光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533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训练能让我们在死亡来临时内心平静,远离痛苦,甚至能让我们化恶心为善业,做
到内心平静、毫不后悔。然而,只做到不后悔还远远不够,还要能做到死后有一个好的
前途。死亡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死后的生活却是极其漫长的,我们要努力争取死后能
投生到一个光明的地方。
龙树菩萨说,人有四种未来:从光明到光明;从光明到黑暗;从黑暗到光明;从黑暗
到黑暗。
从光明到光明
菩萨便是属于拥有这种未来的人。他们一生身口意的行为,对佛法是如法的,对众
生是有利益的,现在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光明的,死后也会去到光明的地方。
现代社会有这样一种人,生活环境、衣食住行、亲人眷属等各方面都很有福报,同
时,他们的所言所行也都是善良的,一心一意地修行禅法,大公无私地利益他人,这样
的人不但这辈子活得很幸福,死后所去的地方也是光明的。这里的光明不仅是指人天善
果,更主要是指解脱轮回,或是往生净土,或是证得佛果。
从光明到黑暗
世间有一类人,他们过去世做过很多好事,累积了很多福报,所以此生获得了令人
羡慕的美满生活——身体健康、荣华富贵、眷属如意等等。但是他们一生都沉溺于享乐
,没做过什么利益他人的事,常常挥霍钱财,甚至常年泡在赌场、夜总会一类的场所之
中,染上诸多恶习,更没有机会修习佛法。这种人虽然这一生光明,过的是幸福快乐的
日子,但他们死后就会堕入恶道,感受无穷无尽的黑暗和痛苦,所以叫做从光明到黑暗。
从黑暗到光明
有些人在这一生中,由于过去世的恶业积累,生活或是贫穷困苦,或是经常生病,
或是眷属不合,总之处处皆不如意。但是他们明白这些现状都是因为自己过去世的善行
不够所造成,于是便在这辈子尽力做好事,努力学佛修行。虽然他们这辈子过得很艰苦
,但由于此生善行的积累,死后就会去到光明的地方,这就是从黑暗到光明。
还有一类人,虽然此生做过很多坏事,但是后来他们感到深深的后悔,真诚地回心
转意,变得一心向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也属于从黑暗到光明。从这个角度说
,忏悔心是更重要的,行为是次重要的。
我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修行者在山上闭关苦修,他有一个很好的猎人朋
友,生活都由这个猎人供养。猎人每天猎到什么动物就供养什么,这个修行者每天也就
吃什么。闭关房有一扇窗户,修行者每天会把吃剩的骨头丢到窗外,久而久之,窗外的
骨头已经堆得跟窗户一样高了。
有一天,猎人看到这些骨头,心想,“我已经杀了这么多动物,而且还让修行者也
吃这些动物,我造的恶业实在太多太大,看来以后只能堕入地狱,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
了。”猎人越想越后悔,非常痛心,就不想再活了,因为这样活下去意味着还会杀更多
的动物、造更多的恶业。于是他就跑上悬崖,跳下去自杀了。
因为猎人的忏悔心太强烈,在他还没有摔落在地时就飞升而上,投生到了天界。
这件事被修行者知道,他心想:“猎人朋友一辈子杀了那么多动物,都能飞上天界
,我闭关苦修这么久,就更应该能飞上去。”于是他跑到猎人跳崖的地方,跳了下去,
结果被摔得粉身碎骨。
所以,忏悔心是特别重要的,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特别重要的,这位猎人就是从黑
暗到光明,修行者就是从光明到黑暗。
从黑暗到黑暗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解释。从因上来看,有些众生与生俱来就爱好
造业,伤害生命等等,无论投生到何处,都会自然而然地喜欢造恶业,这就是因上的黑
暗。从果上来看,有些众生从生下来就会遭受痛苦,由于不会行善断恶,所以不论投生
到任何一道,都只能生生世世与痛苦相伴,无法自拔,难以解脱,这就是果上的黑暗。
标签:命运|人生|愿力|业报|龙树|未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a class="__cf_email__" 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 data-cfemail="1cf9bfa62f2c2b2d242b29252e5c6d6d327f7371">[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QQ:437786417 307187592 佛教佛法新闻交流群:340208684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
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
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
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
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
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
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
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
。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
航”。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