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的孩子究竟该不该过万圣节呢 zt
avatar
中国的孩子究竟该不该过万圣节呢 zt#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h*g
1
据中国新闻网的消息说,近日,西方传统的“万圣节”着实在国内受到一番热捧:
网上出现各种过节攻略、年轻人乃至孩子兴致勃勃制作南瓜灯……不知何时起,国内也
开始流行过万圣节,商场里挂起万圣节标识,年轻人狂欢……甚至“传染”到了孩子们
中间。孩子的幼儿园很早就开始组织要过万圣节,同时有家长担心,这样的风气会影响
孩子们的价值观。而知名阅读推广人、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袁晓峰表示,孩子们可以过万
圣节,也应当乐于吸纳优秀外来文化,但需要规避其中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
万圣节是一个西方节日,日期为每年的10月31日。万圣节期间,西方国家的公共场
所乃至居家院落,都会布置一些万圣节特有的装饰,诸如各式鬼怪、南瓜灯,孩子们会
穿上万圣节服装,拎着南瓜灯的提篓挨家挨户讨糖。也有不少地方的家长因学校要求帮
孩子准备万圣节的服装道具或制作道具而感到不满,认为学校这样的要求不仅增加了家
长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家长的任务。而有家长则认为不应该提倡过“万圣节”这样的
西方节日,因为有忌讳。
对于此事却也有家长分享了自己的遭遇,晚上带着年幼的孩子出去散步,路上遇上
了一群打扮成吸血鬼的人,孩子顿时被吓得哇哇大哭。也有不少家长认为“不给糖就捣
蛋”的恶作剧不应该鼓励。有评论者认为,这西方节日对孩子并没有太多的教育意义,
引导不当甚至可能让孩子产生心理问题。毕竟在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很美好的,对孩
子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中秋节告诉孩子家人团圆的重要性,春节告诉孩子要敬畏万事
万物,重阳节告诉孩子们要尊老敬老,即使是清明节,也在告诉孩子们要谨记先人、怀
念故去的亲人。
但是反观流入中国的西方节日,除了人们在一起狂欢,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这
些节日多与西方的宗教有关,与我国国情不太符合。即便孩子们可以过万圣节,我们也
应该乐于吸纳优秀外来文化。但是,要注意规避那些对孩子成长不好的因素,善于引导
孩子,比如“撞鬼”的环节不要学,不能让孩子产生恐惧感。而此前就有英国媒体称,
中国某地拒绝万圣节装扮的女生乘车事件,引起网友是否应该庆祝西方节日的广泛议论
。一些网友则反问到过个万圣节就崇洋媚外了都。
不可否认,不少“洋节”的优点是轻松、娱乐、互动性比较强,传统节日的特点是
内涵比较丰富。万圣节的活动原来是在教堂里进行。但如今,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
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但国内幼儿园开展宣扬外国鬼神的万圣节活
动,毕竟与我们传统文化宣传有冲突,也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无益。如果幼儿园一定要
过万圣节的话,应挖掘万圣节中一些能激发孩子兴趣、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看得见的节
日元素更好,比如让孩子在家长指导下,亲自动手制作南瓜灯等。
当然,也可以选择孩子们自己喜欢的一些嘻哈角色来扮演,还孩子们以本真,表达
“童眼看世界”的主题。而不是放大万圣节中妖魔化、装鬼搞怪的恐怖元素,让幼小的
心灵产生莫名的警惕和恐惧视觉体验。而且在最近几天,家长和老师们为过万圣节很费
心思——除了场景布置之外,还编排活动,包括相关的手工制作、教唱英文童谣歌曲以
及做游戏等。即便以节日为契机让孩子们理解文化的多元性,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清
楚,开展这个活动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不能一味跟风,只重形式,应注重挖掘节日文
化的内涵,如活动中注重培养合作与交往,不植入恐怖、暴力等不良的内容。
看了相关的评论说,若从万圣节,到即将到来的圣诞节,这“洋节”在国内似乎总
能受到关注。也有人认为,不能简单判定热衷过万圣节便是“崇洋媚外”,但在某种程
度上可算作“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当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不畅,异域文化就会
轻易地俘虏人们。那么,幼儿园里究竟要不要过“万圣节”?怎么过?对于幼儿园借助
万圣节等西方节日作为载体,开展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这无可厚非,但还是不
提倡逢洋节必过的做法。
由此希望游戏玩乐的方式去触及“生死”这个敏感话题,没那么沉重。一般还是赞
成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参加派对,在“扮鬼扮马”中探讨“生死“话题。而且家长可以
讲述一片树叶的枯荣,或者动植物的四季变化等,和孩子一起感受生命的节律。家长一
方面传达生命可贵但有限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要教导孩子学会承受丧失感。因此,家长
不应回避和孩子谈论生死,更不应胡乱编造故事,让孩子产生心理恐惧。万圣节正是和
孩子谈论生死这个沉重话题的好时机为好。诸如此类。
avatar
M*s
2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