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模式就好像打在印度模式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 (转载)
avatar
中国模式就好像打在印度模式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 (转载)#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t*k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rld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tenbank (pine), 信区: WorldNews
标 题: 中国模式就好像打在印度模式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 17:45:13 2010, 美东)
发信人: tenbank (pin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模式就好像打在印度模式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 17:22:05 2010, 美东)
西班牙《先锋报》9月8日文章,原题:《印度无法同中国相比》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正在快速发展成为要求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占有相应地位的
两个经济巨人。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而中国和印度将是主角。
然而,只要在北京和新德里,或者上海和孟买的街头走一走,就不难看出这两个大国的
崛起程度是大相径庭的。事实上,中国不再是一个处在襁褓当中的大国,而是一个货真
价实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印度当然也是一个巨人,但他却是一个“泥腿子”,其经济
规模甚至赶不上西班牙。
中印差距就像地中海两岸无法弥合
我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印度科学家也一再向我强调,中国
的经济发展规模比印度提前了至少15年。这一时间上的差距与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政
策与1991年时任印度财政部长的曼莫汉·辛格发起的改革在时间上的差距相近。
这种说法其实就是自欺欺人。
北京与新德里、上海与孟买之间的鸿沟差了至少有25年到30年的时光。打个比方,中国
与印度的经济差距就像遥远的地中海两岸一样无法弥合。
说中国的农村地区极其落后也没用,因为印度农村更加落后,那里的儿童营养不良
和文盲现象与非洲一样。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差距非但没有逐渐缩小,反而越来越大了,
两国经济都在增长,但印度的增速是5%到6%,而中国是8%至9%。
也许有的人会想,无论是带有皇家气息和傲慢感的北京,还是兼具了世界性与现代
化于一身的上海都是橱窗里展示给别人看的样本。
但是,如果乖坐快速城际火车到南方小城苏州看一看,你同样能感受到一样的发展速度
。更大规模和更快发展速度的城市在中国不下几十个。透过火车车窗,你能看到四处都
有正在兴建的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想要借此来弥补出口产业增长的减速。
如果谁想要用印度从英国殖民者那里继承下来的铁路、火车和行车速度与中国相比
的话,我劝他还是省一省吧。又有谁敢亲身体验盂买的火车,挑战身体的极限呢?当然
,新德里的地铁比北京或上海的都更现代化,可它刚刚投入使用6年,盂买甚至到现在
都没有开始建设地铁。
从马可·波罗开始,中国就不断给欧洲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印度的城市丛林
里走出来,中国城市的良好管理明显更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的方式似乎更有效。中国城市也有污染,水和能源也得不到合理消费,但与印度相
比,中国的城市管理方式却的确奏效。在巴塞罗那可以看到比北京还多的自行车,但是
北京的出租车服务相比印度的黄包车来说,那简直没的说,而且车车都有空调。
印度有的是无序、肮脏和流浪汉生活,在这里秩序、整洁和控制只是法律上的说辞
,甚至连警察也只是看上去是警察,而不是专门敲诈勒索的流浪汉。
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但不管在北京、上海、西安还是苏州
,中国人看上去更加幸福,特别是他们更加平等。更不要说两国在男女平等问题上的差
距了,在印度这是个突出问题,而在中国却很少感受得到。
印度是一个民主国家这样的说法也过于简单化了。在中国时常会报道一些腐败丑闻
,但如果说中国的官员侵吞的是一个项目10%到20%的资金的话,那么在印度,任何一项
公共计划的资金只有20%用到了实处,其余的70%到80%都落入了政客、官僚和中间商的
口袋。更糟糕的是,印度所谓的言论自由没有报道过一例官员腐败案件。
相对于中国,印度尚未苏醒
印度根本无法像北京那样承办一次奥运会。毫无保留地捍卫印度的人认为印度保留
了它的根基,而中国在发展中却牺牲了这一点。
但是在步入现代化的过程中,印度除了让英语成为自己的语言之外别无选择。印度本国
的语言印地语在互联网上是一门比加泰罗尼亚语还要稀有的语言,印地语的翻译作品也
是风毛麟角。
中国则为汉语自豪。中国并不是在一味地迎合世界,而是世界必须逐渐适应中国。印度
由于精英阶层使用英文而使这个国家与我们有了更多的相似性,然而,宗教解放、务实
主义、平等主义、现代化等方面却让中国人更接近于我们的思维。
客观地说,中国模式就好像打在印度模式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这一点在发展中世
界表现得愈发明显。相对于中国,印度尚未苏醒。
尽管有以上诸多不同,但同样处在发展中阶段的两个国家在很多方面仍然非常相似
。至少在一代人中间,文化都将在两国占据次要地位,因为他们的口号都是“经济增长
”。
(作者:霍尔迪·霍安·巴尼奥斯)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