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新疆煤矿工人集体洗肺 一工人洗出48瓶黑水(图)
avatar
新疆煤矿工人集体洗肺 一工人洗出48瓶黑水(图)#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d*u
1
11月6日买买提遗憾地离开了乌鲁木齐。他的高烧虽然退了,但医生说目前感冒发烧的病
人比较多,对他来说现在进行肺灌洗感染风险太大,建议明年春天再来。
“唉,医院已经两次安排肺灌洗了,可身体太不争气,出去受了点凉就发起烧来……
”买买提无奈地说。他的胸闷、气短症状在逐年加剧。
同样带着遗憾离开的还有邹德森,他因活动性肺结核而不符合肺灌洗的要求。
与他们截然不同的是,另外9个人已经于11月1日带着喜悦和轻松陆续踏上归途。
他们11人是10月15日拜城县铁热克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公费送到乌鲁木齐进行职业病
治疗的最大一批工人,最小的36岁,最大的59岁,他们是单位主动送来进行职业病治疗
的。主动送职工成批进行尘肺灌洗治疗,在我区尘肺病的诊断治疗史中是罕见的。
比起开胸验肺的张海超他们要幸运的多。
肺内洗出48瓶黑水
自治区职业病医院(新疆煤矿总医院)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行尘肺病的诊断与
治疗,2004年7月被自治区卫生厅批准成为我区首批职业病诊断指定机构。
10月18日10时,该院手术室内,51岁的龙怀文已处于麻醉状态,护士给他戴好防护
眼镜开始输液。麻醉科主任吴新把硅胶的双肺气管导管从龙怀文嘴部插入,熟练地将双
腔管插入双肺之间预定部位进行双肺隔离。
“双肺隔离是肺灌洗手术中最重要的步骤,”吴新说,如果隔离不到位,就会出现
双肺同时进水,所以灌洗时必须保持一侧肺灌洗,而另一侧肺以呼吸机辅助呼吸。
半小时后,右肺先开始灌洗。护士在肺灌洗装置中倒入1000毫升透明的灌洗液,液
体从双腔管进入右肺,继而通过引流管引流出灰黑色的液体。
一次、两次、三次……12000毫升液体被输入右肺。一瓶瓶墨汁一样的黑水摆在了
手术室的窗台上。 “每个工种灌洗出的液体颜色是不一样的。煤矿工人洗出的水是黑
色的,水泥厂工人的是灰褐色的,木工的是浑黄色的……”该院职业病科副主任医师古
丽娜孜说。
“怦、怦、怦……”病人心脏跳动有力,旁边的多功能心电监护仪不断提示着病人
的血压变化……医护人员随时注意着这个“晴雨表”,生命体征一出现异常就必须立即
停止灌洗。
呼吸科医生随时给病人听诊,看呼吸声是否正常、呼吸侧肺是否有液体渗漏。
休息一小时。
12时50分左右,开始灌洗左肺。13时30分,灌洗结束。48瓶灌洗出的液体由墨黑逐
渐清亮。
这是该院实施的第400例肺灌洗手术。
尘肺病目前无法根治
“这咋可能呢?从2004年检查出尘肺病一期我就不挖煤了啊!”龙怀文拿着灌洗出
的“墨汁”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是这批病人中洗出的“墨汁”最浓最多的。
在井下工作16年后他不挖煤了,但仍担任安检工作,井下巡查并没有让他脱离粉尘环境。
此外,51岁的华秧兴在2004年查出尘肺病后也调到值班室做调度工作。他洗出的水
也是浓黑的。
古丽娜孜说:“目前国内尚无药物根治,肺灌洗是治疗尘肺病最有效的方法。如果
灌洗后能脱离粉尘环境,就不需要再次灌洗。但肺灌洗过的病人,如果继续从事接触粉
尘的工作,几年后还得再次灌洗,并不是灌洗一次就可万事大吉了。”
10月26日在病房中,看着龙怀文和华秧兴拿着肺内灌洗出的“墨汁”兴奋地谈论着
,42岁的邹德森显得很落寞。活动性肺结核使他失去了这次宝贵的机会。
“我1/2的肺已经不工作了,其余部位还有矽肺和活动性肺结核,医生建议先治疗
肺结核。”邹德森说,他1993年开始下井,2004年查出尘肺病,今年5月在阿克苏疾控
中心检查已发展到二期。
今年春节后的一个早晨,准备上工的他突然起不来床了,强撑着给老婆打了个电话
就晕倒了。“我胸口像压了块石头,腿都抬不动,拜城县医院诊断为尘肺引发肺部感染
,住了8天院,又休息了一个月。但有一天又出现发冷发热的症状,医院请新医大的专
家会诊后确诊是尘肺合并肺结核。”邹德森说。
此后,煤矿安排他做卷扬机工、机修工等地面工作,但他常常感到身体乏力,胸闷
气短,连一挑水都挑不动,上五层楼得休息六七次。
“尘肺病人差不多都有这些症状,严重时喘不上气感觉快被憋死了。”56岁的王学
桐说,“以前也想过不干了,但要生活,没办法。”
目前自治区职业病医院收治的病人很大一部分是早期发现未经治疗、症状日益加深
的。
60多名尘肺病人耗资百万
拜城县铁热克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蒋旭红说:“多年来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差,
逐年积累起来一批尘肺病人。后来煤矿几经改制,条件改善。看到尘肺病给员工带来的
危害,公司决定用3年时间对历史遗留下来60多名尘肺病人(包括疑似病例)进行分批
肺灌洗治疗。”
“去年我们已经分三批将20多名工人送到乌鲁木齐进行肺灌洗治疗,明年还将送三
批。为这些工人进行治疗公司将耗资近百万,但作为企业必须按国家和相关部门的要求
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蒋旭红说:“目前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不光发
放防尘口罩,洒水降尘设施也比以前完善。”
该院职业病科主任窦红说:“我们每年到南北疆进行职业病防治宣传接触过很多企
业,单位主动将这么大一批尘肺病人送来公费治疗,在我们医院还是首次见到。”
她还记得,2005年7月一名叫赵风(化名)的病人从南疆来进行肺灌洗。“他曾从
事过多种接触粉尘的职业。出来看病,光手续就跑了一年多,上上下下大红章子扣了7
个,最后到指定的区级医院看病,那家医院没做过这个手术,他只好自费到该院来治。
我区有1.5万尘肺病人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区累计报告职业病人1.7万多名,其中1.5万多名是尘肺病人,
据新疆职业病防治机构数据显示,尘肺病人每人仅住院治疗费约每年1.2万元,按照新
疆尘肺病人1.5万计算,仅这一项每年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达1.8亿元。
事实上,能够掏得起8000多元钱进行肺灌洗治疗的工人屈指可数,由单位承担医药
费治疗的更是寥寥无几。
截至2007年年底,我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各类型企业8218家,从业人员97.1万,其
中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从业人员近77.6万。
但全疆只有约15%的从业者做了职业健康检查,还有80%以上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没
有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还在受职业病的“威胁”。 一些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小企业频繁
更换用人,以规避责任。致使职业病防治法难以得到落实。
自治区卫生厅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说:“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缺
乏职业病防治意识,一味追求企业效益,轻视社会效益,漠视工人的身体健康。”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不按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或不按规
定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将予以警告并处2万至5万元罚款。未按规定安排职
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的,予以警告,逾期不改的处以5万至20万罚款。
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或禁忌作业的,将
予以警告并处5万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据卫生部通报,近年,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超过半数的
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业。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
例。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495例。
名词解释:尘肺病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
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患者感到胸闷、气短、咳痰,引起胸痛、呼吸困难
、咯血,极易合并呼吸道感染及肺结核,导致肺气肿、肺心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最后可
能发展为呼吸衰竭而死。
我国法定13种尘肺有:矽肺、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
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和其它尘肺。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