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日方公开宣称:美日军演体现对华抑制力
avatar
日方公开宣称:美日军演体现对华抑制力#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a*3
1
日方公开宣称:美日军演体现对华抑制力
刚刚结束的美韩联合军演最终没有引发更大规模的朝韩军事对抗,但相关各方并未因此
松口气,为期8天的大规模美日联合军演于3日开始粉墨登常
“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相互炮击,持续半年多的美韩、美日连番军演,一直在使东北
亚时时处于高危状态。
超大规模军演 谁是美日假想敌
12月3日至10日这8天里,日本周边海域、空域和基地在上演“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美日联
合军演”----4.4万名官兵、60艘舰艇、400架飞机参演的规模,是刚结束的美韩军演的
6倍,而且美国的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也加入进来。
美韩几天前公开声称联合军演针对朝鲜,“向朝鲜展示武力威慑”。那么美日军演呢?
针对目标是单一的还是多重的?
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在演习开始前对媒体的说法是,军演“自然会考虑到周围安全环
境变化,但我们不针对某个特定国家”。
但日本防卫省有官员已公开宣称:“必须向中国表明,日本有能力保卫西南诸岛民。这
也是日本‘抑制力’的体现。”
《读卖新闻》解释说,作为日美联合军演的一环,因为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参加,在
一定程度上是对在东海的中国海军的牵制。
表面威慑朝鲜 实际恶心中国
日本《赤旗》报称,此次日美军演主要内容是演练对冲绳以东海域的岛屿防卫,虽然没
有明说是在撞船事件后针对钓鱼岛的特定演习,但不可否认,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演习来
彰显日美军事同盟的强大,进而对中国进行牵制。
此间有分析指出,美日军演安排在朝鲜炮击延坪岛、美韩针对朝鲜进行军演之后,表面
上是“威慑朝鲜”,而实际上则是“以中国为假想敌”,向中国展示武力,“否则,在
美韩日都评估朝鲜不愿意打、也打不起‘热战’的情况下,美日为何还展开如此大规模
、高规格的军演?”
日本鼓噪尤酣 三国同盟现形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派出军事观察员参加了此次美日军演。而日本也曾派出观察员参加
美韩7月的军演。
“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后,日本官方高调地对朝鲜表示强硬。其态度之
坚决、之强硬,甚至超过了韩美。
“延坪岛炮击”事件后,中方提出尽快召开六方会谈团长紧急磋商。最明确表示反对的
,是日本。
还有,近一年来,无论在美国白宫、国务院、国防部举行的有关朝鲜问题新闻发布会上
,还是在华盛顿国会、智库举行的相关听证会、研讨会上,日本媒体似乎表现得比韩国
媒体更加积极踊跃。有关美国对朝政策的各种“内部消息”,也是日本共同社传得最多。
一位在美交流的韩国学者对本报记者说,“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为日
韩弥合因历史问题造成的不信任提供了一个契机,也为合并美日、美韩同盟而成为美日
韩三国同盟提供了绝佳机会。
过去美国在阐述东亚安全战略时强调,“美日同盟是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的基石”。如今
,上至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国防部长盖茨,下至美国多个智库
及众多媒体,一再强调美国实践对“东亚盟友们”的安全承诺对美国亚太政策的重要性
。而这所谓“东亚盟友们”,不再是单指日本,已经也包括了韩国。
在美、日、韩冷对中方提出的“六方会谈团长紧急磋商”后,3国外长6日却要在华盛顿
开小会,“讨论朝鲜半岛最新局势及其对地区安全的影响”,充分体现出3国同盟一致
对外的紧密性。
吓不倒朝鲜 美国仍不放软
“天安号”事件后这半年多来,美、日、韩3国在中国东海、黄海等海域举行了多次军
演,大举“向朝鲜展示”武力威慑,结果朝鲜问题却丝毫没有积极进展,反而激出了朝
鲜向美国展示新的“核能力”、“延坪岛炮击”事件,以及“可能发生”的朝鲜“第三
次核试验”。
美国的不少朝鲜问题专家认为,目前美国制裁加武力威慑的对朝“战略耐心”政策,已
经“走向了死胡同”。事实证明,朝鲜在“拥有核能力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再这
样下去,半岛无核化目标将变得遥不可及,美国可能不得不面对“一个危险的核国家”。
美国官方如今一致认为,朝鲜一系列“挑衅性行动”为的是吸引注意,获得与美国进行
谈判的筹码。
那么,为什么美国不改弦更张,重新开始对朝鲜的接触呢?
美国前朝鲜问题特使普里查德对本报记者解释称,目前不是美、韩展开对朝“接触政策
”的好时机,因为两国不愿“被朝鲜胁迫回到谈判桌”,而且要避免向朝鲜发出“挑衅
行为反而被补偿”的错误信号。
有专家认为,无论美国还是朝鲜,都不会愿意把小规模“事件”升级为大规模“热战”
avatar
d*o
2
韩国搞了一把,怎么都没人关注小日本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