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年俗,暗藏哪些“真面目”?
avatar
中国年俗,暗藏哪些“真面目”?#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r*u
1
常说,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春节的种种讲究更是五花八门,虽说大同小异,但是
仍有许多“祖上遗传”的年俗令人不敢恭维。比如我的老家:河北中部——深武饶安一
带的平原地区,始终在流行的“三大年俗”实在怪异

(1)腊酒难咽。
古道热肠似乎就是“丰年留客足鸡豚”,“家家扶得醉人归”。冀中农村的酒风还
不算最疯狂的,起码不像邯郸人那样,为了劝酒抽签、掷筛子,或者石家庄人那样磕头
下跪强按头。但是,喝得非常没有来头,酒场越聚越大,人越来越芜杂,难免有过节的
人冲突起来,弄得举座不欢。最要命的是“农家腊酒”与诗歌里的赞颂远不一样,又没
有烧锅,又不会酿酒,都是从小摊上批发来的劣质产品。一瓶三两块钱,怎么可能是好
东西呢?即便如此,也是豪饮不止,不醉无归。给你一汤碗一块钱的劣质烧酒,不喝,
伤感情;喝,伤身体。从腊月到正月,的确极为难过。

(2)拜年磕头。
连说相声的都嚷嚷:“连民国都过了,别磕头打千儿地玩‘老礼儿’了。”但是,
冀中农村依然顽固地保持着初一到十五倒身下拜的风俗。这不是象征性的鞠躬,也不是
虚情假意地耍嘴皮子——必须真地双膝跪到,跟长辈说好听的。为了表示尊敬,磕几个
头也没啥。要命的是,对那些关系平平的,甚至来往极少的人,也要下跪。跪不跪是态
度问题。拜年的问题上有疏漏,将直接影响两个家庭的阴晴冷暖。马虎不得。还有一条
,再恶劣的天气也不能组织这项无聊的活动。为了应付差使,很多人根本不敢穿新衣服
上街;而是事先预备一条旧裤子来抵挡泥水或者杂物。磕头是碰到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
跪,可不像电视剧里那样预备几个锦绣的拜垫。早就有人倡议取消磕头,可是,直到现
在依然非常盛行

(3)初一上坟。
大概这一条各地差异很大,有三十去的,也有其他日子去的。新年到了,慰劳一下
长眠地下的列祖列宗。本是追念先贤、亲近族人的大好事,但是大年初一,天才蒙蒙亮
就集体怕哦到坟地里祭拜,似乎过于紧张了。尤其数九隆冬,那些老人和孩子非常不方
便,乃至闹出许多病症来。可惜,死人不会说话,活人也不好意思通融,否则就是对先
人不敬。死后哀荣无限,哪比生前尽享天伦之乐啊?有趣的是,那些曾对父母抑或先人
态度恶劣,不尽孝道的家伙,往往以祭祖宗花钱多少、排场大小而津津乐道。这类舍本
逐末的做法成为一种舆论,实在有些滑稽。
并不是说以上种种本身有什么不好。相聚小酌、拜年问候、祭拜祖先,都是情理之
中的美德。问题是,一旦和顽固而死硬的乡俗联姻,就有了无可奈何的色彩。形形色色
的年俗最好应保持,不成为当代人巨大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才好。否则,所谓年俗,
也太怪异太令人讨厌了。

又要过年了,真是又想又怕。但愿普天之下,春光遍撒,每个人都过一个平安、愉快的
春节。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