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艾未未:鼠兔首拍卖 中国人最应该反省的是自己 (转载)
avatar
艾未未:鼠兔首拍卖 中国人最应该反省的是自己 (转载)#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s*j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tantj (斯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艾未未:鼠兔首拍卖 中国人最应该反省的是自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0 11:32:24 2011, 美东)
艾未未:鼠兔首拍卖 中国人最应该反省的是自己
2月25日,两件中国艺术品--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分别以1400万欧元的高价被佳士得
拍卖行售出。此举在中国的律师界、艺术界及网络间引起了强烈抗议。而中国当代艺术
家艾未未则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博文称:"圆明园的鼠兔不是中国的文化,也没有艺术
价值。相反人民应该追讨的是新中国几十年来被战争和中国人自己毁掉的艺术珍品。"
德国之声记者与正在北京的艾未未进行了电话联线。

艾未未:鼠兔首拍卖,中国人最应该反省的是自己

圆明园兽首似出自外国工匠之手(资料图片)

鼠兔首拍卖:中国人最应该反省的是自己

德国之声:艾未未先生,从您的博文中不难看出您在两件艺术品"鼠首兔首"铜像被
拍卖这件事上似乎与中国大多数人持不同观点,其中也包括中国官方对外界的表态,官
方认为:"拍卖圆明园文物有悖于相关国际公约的基本精神"。请问您在这件事上的立场
是什么?

艾未未:首先我们并不知道大多数人的真正观点是什么,另外,大多数人的观点实
际上也并不重要。我觉得被拍卖的这两件文物更像是一个连艺术品都算不上的建筑品的
装饰件。

我觉得,任何人不能够真正的面对自己的问题,自己的历史,而是仍然在歪曲历史
、制造一本假的历史,这个对于今天国人的损害远远大于对文物的损害。

德国之声:您在博文中提到圆明园的鼠兔不是中国的文化,也没有艺术价值的原因
是什么?

艾未未:首先,它们并不是中国人制造的,我估计可能是外国工匠的作品。因为它
和中国传统的艺术造型完全是不一样的。另外,这两件作品又是在圆明园,又是在大清
的园林里,所以我不觉得它是一个可以成为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东西。

德国之声:2月28日,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馆长马丁·罗特先生发出警告
说:"中国不应该把艺术品收藏上升为政治外交问题。"他认为,北京的反应过于激烈。
您怎样看待中国官方的表态呢?

艾未未:当然政府和别有用心的人希望把这类事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或者爱国主义
引导的一种方式。而实际上,从这件事情之后我们更容易看到,在这一个月之内中国就
发生了很多更值得关注的事情。比如说:俄罗斯击沉中国商船、中央电视台烧了50亿元
的大楼、云南监狱将囚犯虐待致死,以及还有很多应该被追究的事情没有放在头条新闻
上。唯独这两个工艺品拍卖事件被当作一种煽情的事件来做。这真是太可笑的事情。

这也可以看得出来,由国家控制的宣传机器--媒体的作用实际上没有起到监督社会
的职能,而是一个愚化机器。我觉得中国媒体的审查制度完全不及它的愚化制度。例如
:传播给受众误导的信息、偏差的信息或者是有限的信息。

德国之声:您在博客中呼吁,中国的律师应该在人权和其他社会问题上多"发声"。而此
前中方派出了67位律师组成的律师团试图阻止拍卖活动,您对此怎么看?

艾未未:中国在过去的一年中,无论是受三聚氰胺毒害的几十万患者,汶川地震中
因豆腐渣工程倒塌的房屋,还是在历次骚动中需要得到维权的人,这些时候我们的律师
是从来不出声的。这也是中国律师的一个奇特的特点。

当然在中国有非常少的律师不是这样的,但是大多数律师在这些问题上没有站在法
律的一边。同样中国的公检法在很多问题上出现偏颇的时候,律师们仍然是不会说话的。

德国之声:造成这种"律师不说话"的现象是他们想说不敢说,还是因为社会体制的
问题想说不能说?

艾未未: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是一致的,由于社会体制变成这样他们才不敢说话,也
不能说话。这就更说明中国的社会体制、司法改革出现了问题。这种困难来自于一个非
常极端的,单一化的权利,而这种权利给每一个想说话的人造成了威胁。

德国之声:文物收藏专家马丁·罗特先生曾对德新社记者举例说,为了避免文物所
有权的复杂问题,德累斯顿博物馆是拒绝收藏或购买原本属于犹太人的文物的。这样看
来佳士得拍卖行本身的做法是否妥当?

艾未未: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当。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这两件文物现在
是作为一个商品被人买卖。当然,它们是被从中国掠夺来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但
是它的归属问题和归属的方式在国际上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我反对的不是文物归属问题,而是利用文物归属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因为没有比新中国
建立六十年来毁坏文物更严重的事情了。文革时期我们砸掉了很多东西,今天改革开放
我们仍然在毁坏很多东西,我觉得对文物毁坏最严重的正是我们自己。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