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1970年爆破的文艺原子弹--钢琴协奏曲《黄河》
avatar
1970年爆破的文艺原子弹--钢琴协奏曲《黄河》#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H*g
1
1966-1976年期间,中国军事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平均三年一个大杀器:氢弹人造地球
卫星核潜艇陆续开发成功。
在文艺领域,同样也有堪比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那就是被称为“四人帮在中央乐团的
代表”的钢琴家殷承宗主持并作为创作者之一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该作品也是迄今
为止中国最重要的、在世界范围传播最广和被演奏最多的钢琴作品。
殷承宗作为人民艺术家,响应毛泽东“文艺与工农兵相结合,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号
召,致力于钢琴为工农服务,与民族音乐结合。他为《红灯记》创作的钢琴伴奏曲就是
这一努力的成功尝试。
后来江青听了黄河大合唱之后,表示“《黄河大合唱》很有气势,可以写成钢琴协奏曲
。”这也激励了殷承宗和其他音乐家一道努力,在文化大革命为工农服务的大气氛下,
创做了气势磅礴的大型钢琴协奏曲《黄河》。70年2月份,黄河首次在人民大会堂小礼
堂面向中央政治局演出,周恩来总理激动地喊出“星海复活了!”。70年工人劳动节,
《黄河》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正式公演,以后还多次在国内外公演,日本甚至点名要演出
这首黄河。1973年,江青介绍殷承宗加入了共产党,并作为艺术界代表成为人大常委。
76年10月毛泽东逝世之后,殷承宗这位一心一意为工农子弟兵服务的人民艺术家却遭受
了噩梦般的遭遇。因为《黄河》是江青领导下的杰出成就,所以殷承宗就被戴上“文革
红人”的帽子,受到长达7年的政治审查,不仅不许演出,连钢琴都不许摸。一直持续
到83年才结束审查,无奈之下,殷承宗被迫带着《黄河协奏曲》谱离开祖国到美国定居

1983年的9月28日,殷承宗以该曲为保留曲目在全美最著名的音乐殿堂――卡内基音乐
厅举行了首次独奏音乐会,引起巨大的轰动。西方音乐家难以相信被媒体广泛宣传为黑
暗落后崩溃边缘的文革中国竟然还有如此气势磅礴旋律优美达到艺术巅峰的红色音乐作
品。
当然,也有美国人对《黄河》结尾处的《东方红》和《国际歌》旋律感到惶恐,要求殷
承宗加以修改。殷承宗义正言辞的加以拒绝:“《东方红》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黄
河》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使在台湾演出也不会删去”。就这样,在原创者殷承宗的
坚持下,《东方红》和《国际歌》的旋律得以保留。并且以原貌在欧美西方国家演出。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帜的改开中国却对黄河忌讳甚深宫。随
着八十年代后期殷承宗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在国际上的影响日渐扩大,而中国的交响
乐团在一些出国访问演出却不安排这个曲目,不能不说荒唐之极。西方国家对此也大做
文章,不得已国内某些人授意对《黄河》进行了阉割,和当初美国人对东方红国际歌感
到惶恐一样,这些人也对东方红感到害怕,所以把第四乐章高潮时的《东方红》音调和
《国际歌》的旋律去掉,用黄河颂代替。于是这也就是如今黄河有两根版本的缘故。一
个是“东方红版”,也是“殷承宗版”;而改开走资派的的没有东方红,称为“黄河颂
版”。
avatar
e*g
2
曾经有幸和大师同台演出过,因为是现场直播,所以上场之前和殷老师在一个休息室,
有过几句闲聊,他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平易近人,完全没有架子,而且很随意的一个人
。当时是99年左右,当时反场时候,大师演奏的是红灯记中《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
父亲他们都是站着含着眼泪听完的,掌声雷动。小弟不才,在钢琴方面有点造诣,个人
认为无论是钢协还是双钢琴,第四部分保卫黄河最完美最让人醍醐灌顶的地方就是东方
红旋律出现的时候,那种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对于我这种出生在八十年代的人尚且
有这种感觉,我想很多七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人应该会有更多的感觉...
avatar
e*g
3
殷帮助朗朗的事情,也被传为佳话...当年朗朗在中央音乐学院被排挤打击的,真是无
法形容了。中国人认比赛不认能力的恶心之处差点埋没了朗朗,还不是亏了殷...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