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 asian language 求高人指点!!# Windows - 看得见风景的窗口
i*n
1 楼
记者:一开始学戏的时候学的是武旦,而现在你是当今梨园界梅派青衣的代表,既有武
旦的底子,又有梅派青衣的艺术风格,是不是要比其他人付出的更多,更辛苦?
史依弘:肯定辛苦的,因为武旦本来就很辛苦。我学梅派的经过和别人不太一样,因为
我跟卢文勤老师学的戏曲声乐,这个路走的比较艰难,因为没有人认你,也没有人理解
。我觉得有两样东西一直支持我在这个路上继续,一是坚持,另一个是相信。
我常常在想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到了两位那么好的老师。使我在艺术道路上
没有走一丝弯路。比如张美娟老师虽然教的是武旦,手眼身法步这些的,但我又觉得绝
不是纯粹的武旦,她是教我一切从人物出发,虽然武旦是很技术性的,但她绝不是只要
求你技术。她很注重传递人物的内心情感,哪怕一个出场,一个眼神,在塑造人物这方
面我受了她很大影响。
在戏校的时候我也学过唱腔,但因为嗓音条件不好,后来才跟了张美娟老师学习武旦。
但是张老师特别无私,没有把我揽为她自己的学生,她把我推荐给了卢文勤老师,让我
加强嗓音部分。其实一开始大家都没有把握,但是卢老师很有意思,他见了我两次就对
张美娟老师说:你放心,我以后一定送给你一个很好的梅派人才。一开始谁都不相信,
唱武旦的嗓子都没有,怎么还能成为梅派人才?能开口唱两句就不错了。我当时跟卢老
师学习的时候很多人都笑我,说你学什么声乐啊?因为我们这行里没有人认声乐,一直
是口传心授这种最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实在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半信半疑的。因为没有
人信他,我们这个行业没有人信声乐。
对武戏的领悟是临近毕业的时候,七年了,那次我演《火凤凰》,之前张老师一直开玩
笑说我是“天下第一笨”,别人学的都比我快,他们都比我聪明。但是他们不肯练。也
许老师这么说是激励我的一种方式,她特别爱我,但是觉得不满意。一直到那次演完火
凤凰,张老师对我说:啊呀,你终于开窍了。文戏的开窍是我跟卢老师学了估计有七八
年以后,终于有一天,我去老师家里,他以前一直觉得我没有捕捉到那个东西。因为声
乐是很抽象的,它不是每天堆积就慢慢能积累到的,它是不稳定的,随时会跑掉。和练
功不一样,皮肉的痛苦是可以熬过来的,但是捕捉不到的东西是最痛苦的。记得那天是
小年夜,老师还是坚持让我去练习。那天一唱觉得特别痛快,我感觉我突然找到了。然
后我说:我再唱一段给你听。于是唱了《西施》,卢老师说:恩,今天果然不错。他终
于认可了我。也就是从那一天我突然开窍了。
记者:你小时候练过体操和武术,你觉得这些兴趣和爱好和你以后从事京剧艺术有什么
联系吗?
史依弘:我觉得小时候学习体操和武术对于以后我做京剧演员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急的考戏校的时候,老师问我问什么要当京剧演员?我记得在体操队的时候老师常常
告诉我们说要为国争光,我就跟戏校老师这么答了。后来我回家后告诉我爸爸,我爸爸
说:你答错了,体操是为国争光的,京剧么你要说为人民服务。但是觉得特别好笑,但
是现在想想我确实也为国争光了。我们把京剧带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去日本的舞台上
征服了日本的观众。
小时候我先学了两年武术,后来武术队解散了,我就报名去学体操,但是体操老师说我
一直蹲马,勾脚的,整个身体是往下的,而体操要求身体往上拔。老师说,你把脚面绷
直了我就教你。然后我回来就用沙袋绑住我的脚背,天天在家里练。绑了一段时间后,
我的脚面比谁都好,然后教练说我不得不教你了,这些都是自愿的,也没有人逼我。我
就是有这股劲,也说明我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强。
我体操队的同学的父亲是戏校拉京胡的老师,姓曹,每次都来接女儿就在旁边看着我们
。然后有一天他突然就跑到我的教练那里说:史敏这个孩子不是吃你们这行饭的,她是
吃我们这行饭的。他不止一次和我们教练这么说:你就让史敏去唱戏吧,你看她的脸多
古典,扮上戏一定好看。他是伯乐。真的是我的伯乐。然后我就去报名考戏校了,几千
人的初试我通过了。因为没有看复试通知的时间我还耽误了复试,后来有一天课上到一
半,班主任找我出去,原来戏校老师等我复试等了好久没有来,就打电话到我的学校去
找我,就这样一路考上了戏校,那年我十岁,读小学四年级。
记者:我们经常在舞台上看到你塑造的各种端庄典雅的角色,那生活中的你又是怎么样
的,和舞台上反差大吗?
史依弘:其实我的个性应该再往前推一点看,俗话说三岁看老,其实我觉得我的性格还
是很开朗外向的,尤其小时候可能更开朗外向一点。我小时候就很英雄主义,我们这一
代人受的英雄主义教育很多。记得小时候看了一出歌剧《江姐》,演员在台上唱,我就
趁父母不注意溜到舞台下方,我爸妈还没注意就发现台下观众乐翻了天,原来是我在台
下跟着演员一板一眼的表演。我爸觉得特别没面子,对我妈说:快把你女儿拉下来。我
妈就弯着身子跑到舞台下面把我抱住。可我挣扎着不肯走,还要继续我的表演,把观众
笑得不行。这种与生俱来的表演欲在小时候反而比现在更加强烈。进了戏校以后会有一
种紧箍咒把我禁锢住,很多天性被一点点磨掉了。因为那种传统的教育模式相对于其他
的教育机构还是相当刻板的。会束缚住孩子的很多天性,几乎是把所有人往一个磨子里
刻,渐渐会把人变得不像真实的自己了。老师会把你心中归为他心中那类美人,用那个
标准来严格要求你。后来我想到如果我没进戏校,会变成一个无法无天的野孩子,我天
性中有不羁的一面。但因为进了戏校,从事了表演,让我的性格很早沉了下来。当然那
份天真开朗还是存在的,是无论如何都拿不掉的。这是根里的东西。所以我有很明显的
双重性格,有时候很开朗,有时候又很闷;有时候为一件事闷闷不乐,钻在里面出不来
,有时候又很豁达,什么都不计较。典型的双子座性格。
记者:在你塑造的众多角色中,哪一个角色和你最贴近?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史依弘:白娘子,王昭君这两个是我最喜欢的,这两个角色都很饱满。当然虞姬,杨贵
妃我也很喜欢。我觉得不是像我的问题,这个可能还要说到我的星座,我觉得双子座真
的很多面,我觉得我甚至能感受到每一个人物的内心,我能跟每一个角色进行穿越时空
的交流。我能体会虞姬为什么会为一个男人去死,我能体会杨贵妃为什么会为一个男人
借酒消愁,我也能明白白娘子为什么能对一个男人一见钟情并且奋不顾身。
每一次演出我都会用心去演,如果不用心去演我会觉得这样的事情对我是毫无意义的。
这样就变成了一件不好玩的事情。所以说我很难说我像哪一个角色。我觉得每一个角色
我起码要懂她。
记者:你特别乐意尝试新鲜的艺术样式,用现在流行的词汇来说叫“跨界”,这对一个
从事传统艺术表演的人来说很大胆,会担心被人说“出格”吗?
史依弘:我从来不担心。假如冲着名利和别人眼光的话,我22岁拿到梅花奖以后就可以
什么都不干的。也许因为这些东西来的很早,所以我现在反而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在艺
术追求上我几乎没有什么紧箍咒,我一直很洒脱。对于这些所谓的跨界,我有一点始终
很清楚,我对于自己始终是有估量的。我知道这个我行,我才去做。如果我知道这个我
不行,我一定不会去做。如果有天让我去说段清口,我肯定傻了,这个不是我的强项,
我绝对不去跨这个界,我做不了。
我为什么去舞林大会,因为我的武戏基础好,又练过体操,舒展度很好,这点我是绝对
有自信的,所以我才去玩。玩的还很开心。还有一点是当时我确实想学点舞蹈,用到《
圣母院》里去,所以就毫不犹豫的去玩了。
各种艺术我都愿意去接触一下,从中吸取各种的养料。在当下京剧艺术只靠京剧本身是
不够的,因为它是在不断流失的。
记者:还有哪些你想尝试的跨界?
史依弘:想要尝试的还有很多,但是归根到底都和京剧有关,京剧是我的根本,离开它
我什么都不是。其实我所玩的跨界也是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把京剧推给更多的人看甚至
推向世界。
记者:还想和哪些艺术家合作?
史依弘:这个还没想过,不过以前和焦晃老师合作朗诵过一首诗,我觉得很过瘾。有机
会的话我希望和其他领域的艺术家多多合作。
记者:你认为什么样的女人是有魅力的女人?你觉得自己有魅力吗?
史依弘:我觉得相信快乐,并把快乐的气息传递给别人的女人是有魅力的女人。我觉得
我具备这部分的特质吧,不过还不完整。有魅力的女人除了快乐还要有很多其他部分,
比如女人要经历婚姻,以后还要经历生孩子。有魅力的女人还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和付出
的愿望,这几点都很重要。
记者:你觉得自己哪里最美?
史依弘:外表上我从来不觉得自己美,别人觉得我美那是别人的感受。一定要说一种特
质可能是善良吧。
记者:现阶段最想做的是什么?
史依弘:想做的很多,慢慢来,希望一件一件都可以实现吧。排在首位的最想做一部京
剧音乐剧。
记者:你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
史依弘:其实我爱好挺多的,喜欢欣赏各种各样的艺术;各种展览,画展,话剧,音乐
剧,芭蕾,现代舞,我什么都去看。是真的喜欢看,不纯粹为了业务去看。不过多多少
少也和业务有些联系。
记者:如果没有演出和排戏的时候会做些什么?
史依弘:基本睡到自然醒,看看碟,学学戏,联络朋友和朋友聚会。
记者:平时喜欢到哪里逛街?日常生活中的衣着风格是怎样的?怎样搭配?
史依弘:喜欢逛小店淘衣服,像长乐路茂名路复兴路一带,或是让我的朋友帮我设计并
量身定做。平时喜欢穿让自己最舒服最放松的休闲装,因为在舞台上我的装扮是截然相
反的。
记者:你现阶段的爱情观或者婚姻观?
史依弘:我认为爱是付出与包容,我是从婚姻中走出来的,更多了一些感悟。其实婚姻
就是柴米油盐,在婚姻中应该经历这样一些东西,不能光有浪漫虚无的感觉。还有女人
在付出的时候是最美的,经营爱情和婚姻需要双方都去付出,双方互相理解和替对方去
感受。我觉得比较稳定的婚姻还是需要女人付出相对多一些吧。这就是我现阶段的婚姻
观。
史依弘:我热爱舞台,但我并不迷恋舞台。如果再好的年华,并能带给大家美好的感受
,我就在台上;如果自己都觉得力不从心,唱戏对自己和对观众都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我就绝对不唱了。现在我唱着是因为我很享受,同时也令观众享受着。
旦的底子,又有梅派青衣的艺术风格,是不是要比其他人付出的更多,更辛苦?
史依弘:肯定辛苦的,因为武旦本来就很辛苦。我学梅派的经过和别人不太一样,因为
我跟卢文勤老师学的戏曲声乐,这个路走的比较艰难,因为没有人认你,也没有人理解
。我觉得有两样东西一直支持我在这个路上继续,一是坚持,另一个是相信。
我常常在想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到了两位那么好的老师。使我在艺术道路上
没有走一丝弯路。比如张美娟老师虽然教的是武旦,手眼身法步这些的,但我又觉得绝
不是纯粹的武旦,她是教我一切从人物出发,虽然武旦是很技术性的,但她绝不是只要
求你技术。她很注重传递人物的内心情感,哪怕一个出场,一个眼神,在塑造人物这方
面我受了她很大影响。
在戏校的时候我也学过唱腔,但因为嗓音条件不好,后来才跟了张美娟老师学习武旦。
但是张老师特别无私,没有把我揽为她自己的学生,她把我推荐给了卢文勤老师,让我
加强嗓音部分。其实一开始大家都没有把握,但是卢老师很有意思,他见了我两次就对
张美娟老师说:你放心,我以后一定送给你一个很好的梅派人才。一开始谁都不相信,
唱武旦的嗓子都没有,怎么还能成为梅派人才?能开口唱两句就不错了。我当时跟卢老
师学习的时候很多人都笑我,说你学什么声乐啊?因为我们这行里没有人认声乐,一直
是口传心授这种最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实在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半信半疑的。因为没有
人信他,我们这个行业没有人信声乐。
对武戏的领悟是临近毕业的时候,七年了,那次我演《火凤凰》,之前张老师一直开玩
笑说我是“天下第一笨”,别人学的都比我快,他们都比我聪明。但是他们不肯练。也
许老师这么说是激励我的一种方式,她特别爱我,但是觉得不满意。一直到那次演完火
凤凰,张老师对我说:啊呀,你终于开窍了。文戏的开窍是我跟卢老师学了估计有七八
年以后,终于有一天,我去老师家里,他以前一直觉得我没有捕捉到那个东西。因为声
乐是很抽象的,它不是每天堆积就慢慢能积累到的,它是不稳定的,随时会跑掉。和练
功不一样,皮肉的痛苦是可以熬过来的,但是捕捉不到的东西是最痛苦的。记得那天是
小年夜,老师还是坚持让我去练习。那天一唱觉得特别痛快,我感觉我突然找到了。然
后我说:我再唱一段给你听。于是唱了《西施》,卢老师说:恩,今天果然不错。他终
于认可了我。也就是从那一天我突然开窍了。
记者:你小时候练过体操和武术,你觉得这些兴趣和爱好和你以后从事京剧艺术有什么
联系吗?
史依弘:我觉得小时候学习体操和武术对于以后我做京剧演员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急的考戏校的时候,老师问我问什么要当京剧演员?我记得在体操队的时候老师常常
告诉我们说要为国争光,我就跟戏校老师这么答了。后来我回家后告诉我爸爸,我爸爸
说:你答错了,体操是为国争光的,京剧么你要说为人民服务。但是觉得特别好笑,但
是现在想想我确实也为国争光了。我们把京剧带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去日本的舞台上
征服了日本的观众。
小时候我先学了两年武术,后来武术队解散了,我就报名去学体操,但是体操老师说我
一直蹲马,勾脚的,整个身体是往下的,而体操要求身体往上拔。老师说,你把脚面绷
直了我就教你。然后我回来就用沙袋绑住我的脚背,天天在家里练。绑了一段时间后,
我的脚面比谁都好,然后教练说我不得不教你了,这些都是自愿的,也没有人逼我。我
就是有这股劲,也说明我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强。
我体操队的同学的父亲是戏校拉京胡的老师,姓曹,每次都来接女儿就在旁边看着我们
。然后有一天他突然就跑到我的教练那里说:史敏这个孩子不是吃你们这行饭的,她是
吃我们这行饭的。他不止一次和我们教练这么说:你就让史敏去唱戏吧,你看她的脸多
古典,扮上戏一定好看。他是伯乐。真的是我的伯乐。然后我就去报名考戏校了,几千
人的初试我通过了。因为没有看复试通知的时间我还耽误了复试,后来有一天课上到一
半,班主任找我出去,原来戏校老师等我复试等了好久没有来,就打电话到我的学校去
找我,就这样一路考上了戏校,那年我十岁,读小学四年级。
记者:我们经常在舞台上看到你塑造的各种端庄典雅的角色,那生活中的你又是怎么样
的,和舞台上反差大吗?
史依弘:其实我的个性应该再往前推一点看,俗话说三岁看老,其实我觉得我的性格还
是很开朗外向的,尤其小时候可能更开朗外向一点。我小时候就很英雄主义,我们这一
代人受的英雄主义教育很多。记得小时候看了一出歌剧《江姐》,演员在台上唱,我就
趁父母不注意溜到舞台下方,我爸妈还没注意就发现台下观众乐翻了天,原来是我在台
下跟着演员一板一眼的表演。我爸觉得特别没面子,对我妈说:快把你女儿拉下来。我
妈就弯着身子跑到舞台下面把我抱住。可我挣扎着不肯走,还要继续我的表演,把观众
笑得不行。这种与生俱来的表演欲在小时候反而比现在更加强烈。进了戏校以后会有一
种紧箍咒把我禁锢住,很多天性被一点点磨掉了。因为那种传统的教育模式相对于其他
的教育机构还是相当刻板的。会束缚住孩子的很多天性,几乎是把所有人往一个磨子里
刻,渐渐会把人变得不像真实的自己了。老师会把你心中归为他心中那类美人,用那个
标准来严格要求你。后来我想到如果我没进戏校,会变成一个无法无天的野孩子,我天
性中有不羁的一面。但因为进了戏校,从事了表演,让我的性格很早沉了下来。当然那
份天真开朗还是存在的,是无论如何都拿不掉的。这是根里的东西。所以我有很明显的
双重性格,有时候很开朗,有时候又很闷;有时候为一件事闷闷不乐,钻在里面出不来
,有时候又很豁达,什么都不计较。典型的双子座性格。
记者:在你塑造的众多角色中,哪一个角色和你最贴近?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史依弘:白娘子,王昭君这两个是我最喜欢的,这两个角色都很饱满。当然虞姬,杨贵
妃我也很喜欢。我觉得不是像我的问题,这个可能还要说到我的星座,我觉得双子座真
的很多面,我觉得我甚至能感受到每一个人物的内心,我能跟每一个角色进行穿越时空
的交流。我能体会虞姬为什么会为一个男人去死,我能体会杨贵妃为什么会为一个男人
借酒消愁,我也能明白白娘子为什么能对一个男人一见钟情并且奋不顾身。
每一次演出我都会用心去演,如果不用心去演我会觉得这样的事情对我是毫无意义的。
这样就变成了一件不好玩的事情。所以说我很难说我像哪一个角色。我觉得每一个角色
我起码要懂她。
记者:你特别乐意尝试新鲜的艺术样式,用现在流行的词汇来说叫“跨界”,这对一个
从事传统艺术表演的人来说很大胆,会担心被人说“出格”吗?
史依弘:我从来不担心。假如冲着名利和别人眼光的话,我22岁拿到梅花奖以后就可以
什么都不干的。也许因为这些东西来的很早,所以我现在反而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在艺
术追求上我几乎没有什么紧箍咒,我一直很洒脱。对于这些所谓的跨界,我有一点始终
很清楚,我对于自己始终是有估量的。我知道这个我行,我才去做。如果我知道这个我
不行,我一定不会去做。如果有天让我去说段清口,我肯定傻了,这个不是我的强项,
我绝对不去跨这个界,我做不了。
我为什么去舞林大会,因为我的武戏基础好,又练过体操,舒展度很好,这点我是绝对
有自信的,所以我才去玩。玩的还很开心。还有一点是当时我确实想学点舞蹈,用到《
圣母院》里去,所以就毫不犹豫的去玩了。
各种艺术我都愿意去接触一下,从中吸取各种的养料。在当下京剧艺术只靠京剧本身是
不够的,因为它是在不断流失的。
记者:还有哪些你想尝试的跨界?
史依弘:想要尝试的还有很多,但是归根到底都和京剧有关,京剧是我的根本,离开它
我什么都不是。其实我所玩的跨界也是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把京剧推给更多的人看甚至
推向世界。
记者:还想和哪些艺术家合作?
史依弘:这个还没想过,不过以前和焦晃老师合作朗诵过一首诗,我觉得很过瘾。有机
会的话我希望和其他领域的艺术家多多合作。
记者:你认为什么样的女人是有魅力的女人?你觉得自己有魅力吗?
史依弘:我觉得相信快乐,并把快乐的气息传递给别人的女人是有魅力的女人。我觉得
我具备这部分的特质吧,不过还不完整。有魅力的女人除了快乐还要有很多其他部分,
比如女人要经历婚姻,以后还要经历生孩子。有魅力的女人还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和付出
的愿望,这几点都很重要。
记者:你觉得自己哪里最美?
史依弘:外表上我从来不觉得自己美,别人觉得我美那是别人的感受。一定要说一种特
质可能是善良吧。
记者:现阶段最想做的是什么?
史依弘:想做的很多,慢慢来,希望一件一件都可以实现吧。排在首位的最想做一部京
剧音乐剧。
记者:你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
史依弘:其实我爱好挺多的,喜欢欣赏各种各样的艺术;各种展览,画展,话剧,音乐
剧,芭蕾,现代舞,我什么都去看。是真的喜欢看,不纯粹为了业务去看。不过多多少
少也和业务有些联系。
记者:如果没有演出和排戏的时候会做些什么?
史依弘:基本睡到自然醒,看看碟,学学戏,联络朋友和朋友聚会。
记者:平时喜欢到哪里逛街?日常生活中的衣着风格是怎样的?怎样搭配?
史依弘:喜欢逛小店淘衣服,像长乐路茂名路复兴路一带,或是让我的朋友帮我设计并
量身定做。平时喜欢穿让自己最舒服最放松的休闲装,因为在舞台上我的装扮是截然相
反的。
记者:你现阶段的爱情观或者婚姻观?
史依弘:我认为爱是付出与包容,我是从婚姻中走出来的,更多了一些感悟。其实婚姻
就是柴米油盐,在婚姻中应该经历这样一些东西,不能光有浪漫虚无的感觉。还有女人
在付出的时候是最美的,经营爱情和婚姻需要双方都去付出,双方互相理解和替对方去
感受。我觉得比较稳定的婚姻还是需要女人付出相对多一些吧。这就是我现阶段的婚姻
观。
史依弘:我热爱舞台,但我并不迷恋舞台。如果再好的年华,并能带给大家美好的感受
,我就在台上;如果自己都觉得力不从心,唱戏对自己和对观众都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我就绝对不唱了。现在我唱着是因为我很享受,同时也令观众享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