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USB generic driver for NT4# Windows - 看得见风景的窗口
b*n
1 楼
华奥星空广州11月22日电 (新浪华奥广州亚运联合报道组记者 敖铭) 真正的体育迷已
经数不清中国体育代表团迄今在广州亚运会夺得了多少枚金牌,但男足、女足、男排的
失利却让人们痛彻心肺。大多数人总是从国家队本身去找问题,但问题的根源不在塔尖
,而在塔基。
我们的习惯思维是,把国家队那二三十人进一步提高,请进来走出去,这样似乎就
代表这个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就提高了。其实,很多球迷与主管部门的思维是一样错误的
。足篮排水平的提高首先是群众基础的提高,全国1000万业余踢球者的水平都提高了,
会有更多高水平的青少年球员进入职业联赛,甚至到国外真正的职业联赛进一步提高,
那么国家队的水平自然会提高,这才是基本道理。
国奥0-3负于韩国,未能进入男足八强;女足0-2负于韩国,仅列第四名,创造了中
国女足征战历届亚运会最差战绩;男排0-3负于日本,连四强都没进。女排亚运会夺冠
问题不大,但世锦赛第10的36年来最差战绩更让人伤心。男篮在广州亚运会上优势明显
,但连续两次奥运会第八名的辉煌不再,亚锦赛输给伊朗的阴影依然笼罩。过去我们期
待的是男篮在奥运会拿第几名,而现在却要为2012奥运门票而担心。女篮是三大球中受
到批评最少的国字号球队,因为她们已经几乎被人们遗忘,一场亚运会小组赛甚至只有
5名记者去采访,与男篮的400多名记者形成鲜明对比。
女排姑娘不应该再继续承载“顽强拼搏,振兴中华”的巨大心理压力,中国排球已
经丧失了再现五连冠辉煌的现实基础。女足姑娘也最好让人们忘记“铿锵玫瑰”这震撼
人心的词汇,年轻的国脚已经无法像20年前那样还要阐释足球运动以外的意义。1988年
汉城奥运会是中国男足专业时代最后的辉煌,闯入2002韩日世界杯是中国最优秀的一批
职业球员集体爆发的结果,当中国的伪职业联赛开始腐烂的时候,中国男足甚至要与亚
洲三流队伍为伍,也就并不奇怪了。
三大球国内联赛均为“伪职业”
中国男子足球要想获得2012伦敦奥运会和2014巴西世界杯参赛资格,几乎就是痴人
说梦。我们必须肯定王俊生那一批足球人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但1994年开始的职业联
赛从一开始就成了伪职业。经历了16个赛季之后,如今的中超已经被J联赛和K联赛甩在
了后面。早期的甲A是部分国企养专业队,加上部分民企掏钱赞助跟地方政府要“政策
”,16年后的今天,我们惊诧莫名,这两种模式没有任何改变。而勉力支撑的女超联赛
,更是无赞助、无转播、无观众,这样的联赛也能称之为职业联赛?中国的职业足球联
赛说到底还是用广告赞助的幌子蒙蔽球迷的双眼,所谓中超、女超联赛,不过是依然在
进行的专业队联赛而已。
至于男排联赛和女排联赛,遇到的问题比足球更为严峻。排协刚刚进行了2010-
2011赛季的排球联赛准备工作会议,新赛季抛出了九大特点,但这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排球联赛的惨淡境地。陪伴中国排球走过多年的安踏告别,排球联赛迎来了361,更换
赞助商并不会带来任何新意。与足球的中超联赛相比,排球联赛让球、让分等违反规则
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只是没有足球那么多的假丑恶现象而已。
中国男子篮球的CBA联赛一度让人们看到真正的职业化希望,李元伟曾引进了很多
国际篮球发展的先进理念,但到了这个赛季,一下子又回到了10年前。现在的国家男篮
实际上还是靠几名老将在支撑。在姚明和易建联这两名现役NBA球员缺阵的情况下,在
NBA打过球的王治郅和孙悦是这支男篮的支柱,CBA联赛相对健康时代培养出来的刘炜还
是组织核心。相比他们,近几年CBA联赛培养出来的年轻人水平差了许多。现在中国男
篮的比赛,全部主力在场还能与亚洲队抗衡,只要上了几个替补,就乱成了一锅粥。
30年前,甚至20年前,专门从事女足运动的“职业”运动员每个月的工资与她们的
亲朋好友比起来没有太大差距。而到了2010年,女足国脚的朋友、同学可能会每个月收
入5000元,而女足国脚却只有区区600元。如果拿不到奥运冠军,可以说她们这一辈子
的努力就白费了。我们在羡慕刘翔的存款数字时,是否去认真调研过10万、或者100万
名“职业”运动员的生存状态呢?
英超、NBA都是职业体育联赛的典范,运动员把从事足球或篮球运动作为职业,既
然是职业,每天的训练和比赛就是上班,就要赚钱。而中国体育的伪职业在于,这些运
动员也在“上班”,但一定程度上缺乏“上班赚钱”的基本意识和素质,也更无法赚到
应得的钱。现在中超职业俱乐部大多数球员每个月也就3000,部分俱乐部奖金高些,而
一些边缘球员甚至还不如去业余比赛给一些企业队踢野球赚的多。至于过去甲A时代男
足球员的暴富并不代表甲A是“真职业”,而中超时代出现的很多千万富翁就更值得怀
疑。
于是中国三大球的伪职业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身在其中的“职业”运动员不挣钱
(部分男子足球球员赚的黑钱不算),根本算不上找到了一份赚钱的工作;电视台也不挣
钱,很多电视台如果要转播,必须跟协会要技术费,因为转播一场比赛还赔本;赞助商
并没有获得他想要的推广品牌效果,因为观众少,电视收视率低。缺乏基础的情况下,
硬生生拔出来的伪职业联赛最终的结果也只能如此。
举国体制面临的困境
现在,我们面临两个选择。举国体制,或者,真正的职业化。
举国体制在培养个人项目奥运冠军方面的确非常有优势,尤其当你把重金投入多数
国家的非重点项目时,你的优势就更为明显。但集体项目,尤其三大球项目,现在即使
是举国体制,也面临着巨大困难。
问题来自于地方体育局。即使国家体育总局,或者足篮排三个运动管理中心想抓好
三大球,但苦于国家队选材面太窄,三大球的年轻人身体素质差、技术水平低,这就是
近年来我们国内的三大球伪职业联赛酿成的苦果。而地方体育局其实并不愿意把资金用
于集体项目,某省体育局花掉5000万发展女足,能在国家队占几个名额?而女足也没法
在奥运会获得金牌,这样全运会一分也加不上。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各地体育局更多
愿意把重金投入到个人项目的发展上。比如男子20公里竞走是田径的冷门项目,中国很
可能取得奥运突破,于是在这个项目上,不仅内蒙古,云南等多个省份均有接近世界水
平的高手。
国家体育总局发展三大球的决心很大,但如果各地执行情况打折扣,恐怕希望以举
国体制快速提升三大球水平的愿望会落空。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考虑问题总是盯着
2012伦敦奥运周期,2016里约奥运周期,我们总是谈“奥运周期”,却从不把提高全民
身体素质,全民三大球的群众基本水平放到第一位。
国家体育总局虽然在发展群众体育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学校体育的开展,体育
场馆的开放等很多方面,也并非一个部门都能解决。
其实很多习惯于批评主管机构的人自己本身也没有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对比沉迷
于网络游戏和“偷菜”的时间,自己投入体育锻炼的时间少得可怜。另外,近年来老百
姓参与体育运动的方式和项目也在发生变化,各地的徒步大会(也就是走步)逐步取代了
跑步,不知道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
职业化前提是群众基础
在体育职业化最发达的美国,为什么最火的是NFL、NHL、MLB和NBA,而不是后来才
有的MLS(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呢?因为30年前、20年前,美国孩子踢足球的很少,缺
乏群众基础。如今美国青少年踢足球的慢慢多起来了,女足国家队率先发展起来了,如
今男足国家队也是世界杯常客,并且经常有出色表现。
另外一个例子是,英国篮球男队和女队很可能无法因为东道主优势直接获得2012伦
敦奥运会参赛资格。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篮联还需要协商,理由是,英国国家队都不是常
设国家队,经常今天有,明天没有。国家队的不固定是因为英格兰并没有成熟的篮球职
业联赛。英超都那么火,为什么篮球不行?因为英国人打篮球的少,群众基础决定了职
业化进程。
三大球在中国,曾经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即使在挨饿年代,即使在广大的农村,
你都不难发现一块破旧的篮板,很多人会用一个破旧的篮球玩得很开心。
但现在,情况似乎在悄然转变。
二、三十年前,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放学后会在操场踢球、打篮球、很多女孩
子都会打一会排球;即使不在放学后,也会在晚自习前,或者午餐后的一段时间。而现
在,大多数孩子一放学就会坐上父母的汽车回家,到家就开启电脑偷菜和玩网游。即使
是在学校的时候,更多孩子会通过手机上QQ聊天,而不是一起在运动场挥洒汗水。其实
很多孩子渴望踢球、打球,但他们会被告知,踢球危险,校长不让踢!
“校园足球”在各地也只是部分学校开展,远未普及,甚至这项工作也成了部分地
区的面子工程而已。如果你希望得到印证,这个周末就去你所在的城市的高中、初中、
小学操场,看看踢球的人是谁。他们不是本校的学生,也不是居住在附近的孩子,而是
一群35-45岁的成年人,他们是对足球痴迷的最后一代人了。
铁榔头时代的中国女排曾让学校、机关单位、企业的排球比赛开展热烈,尤其女孩
子更愿意参与到排球比赛中。但近年来高个子的女孩似乎更热衷于选美当模特,而不是
去排球场摸爬滚打,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中国排协、国家体育总局所能解决的吧。
另一个困境是体育场馆和设施的缺失。体育局系统所拥有的场馆是给专业队训练用
,社会民间自建场馆几乎没有,剩下的就是学校场馆了。国家曾号召学校体育场馆对社
会开放,但学校往往以保证学生安全为由而大锁一上,让人们隔着铁栏杆眼巴巴望着空
荡荡的操场发呆。即使你想绕着跑道跑一个800米,看门老大爷也会跟你说,“不许进
”! 周末难道也不可以吗?重点好学校不可以,因为即使是周末,这里也有学生上课
。少数对外开放的是一些技校、职业高中,而这些学校的场地也被“倒腾场地的人”把
持,他们所服务的对象就是那群35-45岁踢球的中年人。
现在人们更多参与羽毛球、网球、游泳等运动,这三个项目的塔尖发展也不错。但
如果你想打排球,你将面临两个困难,第一很难找到队友和对手,第二,你几乎找不到
室外的排球网子,更别奢望室内排球馆了。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中国民间篮球比赛,最普遍的赛制不是三对三,而是四对四。
主要原因是,打球的人比较多,场地太少,三对三太浪费,四对四打一个篮板正合适。
而篮球运动也是目前中国青少年基础最好的体育运动,一方面有CCTV和地方电视台转播
NBA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是学校基础设施决定的。一般好学校都处于市内,操场不大仅
够做操,大多摆放了几个篮球架子。至于足球场和排球场,那是极为罕见的。
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还是要先提高群众参与度,然后走俱乐部发展道路,既而才
是职业联赛。
一个美好的愿景
你酷爱足球,那么你可以组织小区里10多个7岁孩子进行一个5人制小足球比赛,而
你在小区附近就可以很方便找到(或租到)一片场地,孩子们的家长也都会来参与,大家
度过一个阳光的、健康的、快乐的星期六上午。这似乎比一堆家长押送孩子去学什么奥
数,更让孩子开心吧。
伴随这些孩子慢慢长大的,是他们其中有的孩子对足球发生了浓厚兴趣,部分孩子
参加了社区附近的一个业余足球俱乐部,每个周末参与球队的训练和比赛。
有一天,你的孩子在U15年龄段的社区间的比赛中表现出色。在你赛后夸奖儿子的
时候,看台上一位穿西装的家伙过来说,你是否愿意让孩子加入某某职业俱乐部,对,
没错,他就是一个球探。
于是你和儿子展开讨论,是放弃上大学当一名航天工程师的梦想,还是继续对足球
的热情,把足球作为职业。你的孩子选择了足球。
之后你的孩子成为职业球员,效力于北京的一支职业队,拿到了不错的年薪,同时
也在业余时间完成了意大利语的学业,因为他即将要去国际米兰踢球了。
日本球星本田圭佑走过类似的道路。
留洋不是中国足球的出路,出路在于基础设施和群众基础。
最近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中体产业集团正在酝酿体育局系统场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
计划。如果这个计划在各地能得到有力的实施,可以部分解决场馆缺失的问题。这个时
候另一个问题会出现,场馆开放了,老百姓宁愿玩网络游戏也不来玩三大球,那怎么办?
如果你在你居住的小区方圆5公里找不到一个球场,找到一个球场后即使花钱也无
法带着孩子踢球、打篮球、打排球,那么还是对中国三大球保持沉默吧。当我们这一代
人逐渐老去,也没有培养起儿女那一代对于三大球的热爱,那么我们可以预见中国三大
球的未来。
(From Sina)
经数不清中国体育代表团迄今在广州亚运会夺得了多少枚金牌,但男足、女足、男排的
失利却让人们痛彻心肺。大多数人总是从国家队本身去找问题,但问题的根源不在塔尖
,而在塔基。
我们的习惯思维是,把国家队那二三十人进一步提高,请进来走出去,这样似乎就
代表这个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就提高了。其实,很多球迷与主管部门的思维是一样错误的
。足篮排水平的提高首先是群众基础的提高,全国1000万业余踢球者的水平都提高了,
会有更多高水平的青少年球员进入职业联赛,甚至到国外真正的职业联赛进一步提高,
那么国家队的水平自然会提高,这才是基本道理。
国奥0-3负于韩国,未能进入男足八强;女足0-2负于韩国,仅列第四名,创造了中
国女足征战历届亚运会最差战绩;男排0-3负于日本,连四强都没进。女排亚运会夺冠
问题不大,但世锦赛第10的36年来最差战绩更让人伤心。男篮在广州亚运会上优势明显
,但连续两次奥运会第八名的辉煌不再,亚锦赛输给伊朗的阴影依然笼罩。过去我们期
待的是男篮在奥运会拿第几名,而现在却要为2012奥运门票而担心。女篮是三大球中受
到批评最少的国字号球队,因为她们已经几乎被人们遗忘,一场亚运会小组赛甚至只有
5名记者去采访,与男篮的400多名记者形成鲜明对比。
女排姑娘不应该再继续承载“顽强拼搏,振兴中华”的巨大心理压力,中国排球已
经丧失了再现五连冠辉煌的现实基础。女足姑娘也最好让人们忘记“铿锵玫瑰”这震撼
人心的词汇,年轻的国脚已经无法像20年前那样还要阐释足球运动以外的意义。1988年
汉城奥运会是中国男足专业时代最后的辉煌,闯入2002韩日世界杯是中国最优秀的一批
职业球员集体爆发的结果,当中国的伪职业联赛开始腐烂的时候,中国男足甚至要与亚
洲三流队伍为伍,也就并不奇怪了。
三大球国内联赛均为“伪职业”
中国男子足球要想获得2012伦敦奥运会和2014巴西世界杯参赛资格,几乎就是痴人
说梦。我们必须肯定王俊生那一批足球人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但1994年开始的职业联
赛从一开始就成了伪职业。经历了16个赛季之后,如今的中超已经被J联赛和K联赛甩在
了后面。早期的甲A是部分国企养专业队,加上部分民企掏钱赞助跟地方政府要“政策
”,16年后的今天,我们惊诧莫名,这两种模式没有任何改变。而勉力支撑的女超联赛
,更是无赞助、无转播、无观众,这样的联赛也能称之为职业联赛?中国的职业足球联
赛说到底还是用广告赞助的幌子蒙蔽球迷的双眼,所谓中超、女超联赛,不过是依然在
进行的专业队联赛而已。
至于男排联赛和女排联赛,遇到的问题比足球更为严峻。排协刚刚进行了2010-
2011赛季的排球联赛准备工作会议,新赛季抛出了九大特点,但这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排球联赛的惨淡境地。陪伴中国排球走过多年的安踏告别,排球联赛迎来了361,更换
赞助商并不会带来任何新意。与足球的中超联赛相比,排球联赛让球、让分等违反规则
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只是没有足球那么多的假丑恶现象而已。
中国男子篮球的CBA联赛一度让人们看到真正的职业化希望,李元伟曾引进了很多
国际篮球发展的先进理念,但到了这个赛季,一下子又回到了10年前。现在的国家男篮
实际上还是靠几名老将在支撑。在姚明和易建联这两名现役NBA球员缺阵的情况下,在
NBA打过球的王治郅和孙悦是这支男篮的支柱,CBA联赛相对健康时代培养出来的刘炜还
是组织核心。相比他们,近几年CBA联赛培养出来的年轻人水平差了许多。现在中国男
篮的比赛,全部主力在场还能与亚洲队抗衡,只要上了几个替补,就乱成了一锅粥。
30年前,甚至20年前,专门从事女足运动的“职业”运动员每个月的工资与她们的
亲朋好友比起来没有太大差距。而到了2010年,女足国脚的朋友、同学可能会每个月收
入5000元,而女足国脚却只有区区600元。如果拿不到奥运冠军,可以说她们这一辈子
的努力就白费了。我们在羡慕刘翔的存款数字时,是否去认真调研过10万、或者100万
名“职业”运动员的生存状态呢?
英超、NBA都是职业体育联赛的典范,运动员把从事足球或篮球运动作为职业,既
然是职业,每天的训练和比赛就是上班,就要赚钱。而中国体育的伪职业在于,这些运
动员也在“上班”,但一定程度上缺乏“上班赚钱”的基本意识和素质,也更无法赚到
应得的钱。现在中超职业俱乐部大多数球员每个月也就3000,部分俱乐部奖金高些,而
一些边缘球员甚至还不如去业余比赛给一些企业队踢野球赚的多。至于过去甲A时代男
足球员的暴富并不代表甲A是“真职业”,而中超时代出现的很多千万富翁就更值得怀
疑。
于是中国三大球的伪职业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身在其中的“职业”运动员不挣钱
(部分男子足球球员赚的黑钱不算),根本算不上找到了一份赚钱的工作;电视台也不挣
钱,很多电视台如果要转播,必须跟协会要技术费,因为转播一场比赛还赔本;赞助商
并没有获得他想要的推广品牌效果,因为观众少,电视收视率低。缺乏基础的情况下,
硬生生拔出来的伪职业联赛最终的结果也只能如此。
举国体制面临的困境
现在,我们面临两个选择。举国体制,或者,真正的职业化。
举国体制在培养个人项目奥运冠军方面的确非常有优势,尤其当你把重金投入多数
国家的非重点项目时,你的优势就更为明显。但集体项目,尤其三大球项目,现在即使
是举国体制,也面临着巨大困难。
问题来自于地方体育局。即使国家体育总局,或者足篮排三个运动管理中心想抓好
三大球,但苦于国家队选材面太窄,三大球的年轻人身体素质差、技术水平低,这就是
近年来我们国内的三大球伪职业联赛酿成的苦果。而地方体育局其实并不愿意把资金用
于集体项目,某省体育局花掉5000万发展女足,能在国家队占几个名额?而女足也没法
在奥运会获得金牌,这样全运会一分也加不上。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各地体育局更多
愿意把重金投入到个人项目的发展上。比如男子20公里竞走是田径的冷门项目,中国很
可能取得奥运突破,于是在这个项目上,不仅内蒙古,云南等多个省份均有接近世界水
平的高手。
国家体育总局发展三大球的决心很大,但如果各地执行情况打折扣,恐怕希望以举
国体制快速提升三大球水平的愿望会落空。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考虑问题总是盯着
2012伦敦奥运周期,2016里约奥运周期,我们总是谈“奥运周期”,却从不把提高全民
身体素质,全民三大球的群众基本水平放到第一位。
国家体育总局虽然在发展群众体育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学校体育的开展,体育
场馆的开放等很多方面,也并非一个部门都能解决。
其实很多习惯于批评主管机构的人自己本身也没有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对比沉迷
于网络游戏和“偷菜”的时间,自己投入体育锻炼的时间少得可怜。另外,近年来老百
姓参与体育运动的方式和项目也在发生变化,各地的徒步大会(也就是走步)逐步取代了
跑步,不知道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
职业化前提是群众基础
在体育职业化最发达的美国,为什么最火的是NFL、NHL、MLB和NBA,而不是后来才
有的MLS(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呢?因为30年前、20年前,美国孩子踢足球的很少,缺
乏群众基础。如今美国青少年踢足球的慢慢多起来了,女足国家队率先发展起来了,如
今男足国家队也是世界杯常客,并且经常有出色表现。
另外一个例子是,英国篮球男队和女队很可能无法因为东道主优势直接获得2012伦
敦奥运会参赛资格。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篮联还需要协商,理由是,英国国家队都不是常
设国家队,经常今天有,明天没有。国家队的不固定是因为英格兰并没有成熟的篮球职
业联赛。英超都那么火,为什么篮球不行?因为英国人打篮球的少,群众基础决定了职
业化进程。
三大球在中国,曾经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即使在挨饿年代,即使在广大的农村,
你都不难发现一块破旧的篮板,很多人会用一个破旧的篮球玩得很开心。
但现在,情况似乎在悄然转变。
二、三十年前,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放学后会在操场踢球、打篮球、很多女孩
子都会打一会排球;即使不在放学后,也会在晚自习前,或者午餐后的一段时间。而现
在,大多数孩子一放学就会坐上父母的汽车回家,到家就开启电脑偷菜和玩网游。即使
是在学校的时候,更多孩子会通过手机上QQ聊天,而不是一起在运动场挥洒汗水。其实
很多孩子渴望踢球、打球,但他们会被告知,踢球危险,校长不让踢!
“校园足球”在各地也只是部分学校开展,远未普及,甚至这项工作也成了部分地
区的面子工程而已。如果你希望得到印证,这个周末就去你所在的城市的高中、初中、
小学操场,看看踢球的人是谁。他们不是本校的学生,也不是居住在附近的孩子,而是
一群35-45岁的成年人,他们是对足球痴迷的最后一代人了。
铁榔头时代的中国女排曾让学校、机关单位、企业的排球比赛开展热烈,尤其女孩
子更愿意参与到排球比赛中。但近年来高个子的女孩似乎更热衷于选美当模特,而不是
去排球场摸爬滚打,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中国排协、国家体育总局所能解决的吧。
另一个困境是体育场馆和设施的缺失。体育局系统所拥有的场馆是给专业队训练用
,社会民间自建场馆几乎没有,剩下的就是学校场馆了。国家曾号召学校体育场馆对社
会开放,但学校往往以保证学生安全为由而大锁一上,让人们隔着铁栏杆眼巴巴望着空
荡荡的操场发呆。即使你想绕着跑道跑一个800米,看门老大爷也会跟你说,“不许进
”! 周末难道也不可以吗?重点好学校不可以,因为即使是周末,这里也有学生上课
。少数对外开放的是一些技校、职业高中,而这些学校的场地也被“倒腾场地的人”把
持,他们所服务的对象就是那群35-45岁踢球的中年人。
现在人们更多参与羽毛球、网球、游泳等运动,这三个项目的塔尖发展也不错。但
如果你想打排球,你将面临两个困难,第一很难找到队友和对手,第二,你几乎找不到
室外的排球网子,更别奢望室内排球馆了。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中国民间篮球比赛,最普遍的赛制不是三对三,而是四对四。
主要原因是,打球的人比较多,场地太少,三对三太浪费,四对四打一个篮板正合适。
而篮球运动也是目前中国青少年基础最好的体育运动,一方面有CCTV和地方电视台转播
NBA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是学校基础设施决定的。一般好学校都处于市内,操场不大仅
够做操,大多摆放了几个篮球架子。至于足球场和排球场,那是极为罕见的。
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还是要先提高群众参与度,然后走俱乐部发展道路,既而才
是职业联赛。
一个美好的愿景
你酷爱足球,那么你可以组织小区里10多个7岁孩子进行一个5人制小足球比赛,而
你在小区附近就可以很方便找到(或租到)一片场地,孩子们的家长也都会来参与,大家
度过一个阳光的、健康的、快乐的星期六上午。这似乎比一堆家长押送孩子去学什么奥
数,更让孩子开心吧。
伴随这些孩子慢慢长大的,是他们其中有的孩子对足球发生了浓厚兴趣,部分孩子
参加了社区附近的一个业余足球俱乐部,每个周末参与球队的训练和比赛。
有一天,你的孩子在U15年龄段的社区间的比赛中表现出色。在你赛后夸奖儿子的
时候,看台上一位穿西装的家伙过来说,你是否愿意让孩子加入某某职业俱乐部,对,
没错,他就是一个球探。
于是你和儿子展开讨论,是放弃上大学当一名航天工程师的梦想,还是继续对足球
的热情,把足球作为职业。你的孩子选择了足球。
之后你的孩子成为职业球员,效力于北京的一支职业队,拿到了不错的年薪,同时
也在业余时间完成了意大利语的学业,因为他即将要去国际米兰踢球了。
日本球星本田圭佑走过类似的道路。
留洋不是中国足球的出路,出路在于基础设施和群众基础。
最近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中体产业集团正在酝酿体育局系统场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
计划。如果这个计划在各地能得到有力的实施,可以部分解决场馆缺失的问题。这个时
候另一个问题会出现,场馆开放了,老百姓宁愿玩网络游戏也不来玩三大球,那怎么办?
如果你在你居住的小区方圆5公里找不到一个球场,找到一个球场后即使花钱也无
法带着孩子踢球、打篮球、打排球,那么还是对中国三大球保持沉默吧。当我们这一代
人逐渐老去,也没有培养起儿女那一代对于三大球的热爱,那么我们可以预见中国三大
球的未来。
(From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