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miami 物流公司招聘会计
avatar
miami 物流公司招聘会计# Accounting - 会计审计
t*c
1
请问大家,在non-resident 阶段弄了n多(5个)checking bonus.
有三个寄1099给我了,
有两个没有寄,
打电话问过bank of america客服,回答是:我们报所有年收益在10刀以上的客户给irs
,并寄1099给你,(所以即使你是f1,我们也寄1099给你)
请问各位大神,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保税?
1. 5个checking bonus都报税。
2. 3个收到1099的才保税,其他2个不报。
3. 5个全部不报。
PS:IRS网上写F1前5年不用报银行税,理应不寄税单.....
请问大家的意见,谢谢。
avatar
g*g
2
歌剧(意大利语:opera)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
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也即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1]歌剧首先出
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样,都
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戏剧不同的是
,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传统声乐技巧等音乐元素。歌手和合唱团常有一队乐器
手负责伴奏,有的歌剧只需一队小乐队,有的则需要一团完整的管弦乐团。有些歌剧中
都会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语歌剧都有一场芭蕾舞表演。歌剧被视为西方经典音乐
传统的一部分[2],因此和经典音乐一样,流行程度不及当代流行音乐,而近代的音乐
剧被视为歌剧的现代版本。
歌剧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意大利,既而传播到欧洲各国,而德国的海因里希·许茨、法
国的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兰的亨利·珀赛尔分别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开创了17
世纪歌剧的先河。一直到18世纪,意大利歌剧依然是欧洲的主流,纵然巴黎吸引了不少
外国作曲家到法国谋生,韩德尔也最终落脚英伦。
而意大利歌剧的主流一直是正歌剧,直至格鲁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革新歌剧”,以对
抗正歌剧的矫揉造作。而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纪歌剧巨匠,显然是莫札特。莫札特少年
时先以正歌剧起家,既而以意大利语喜歌剧,风行各地,尤以《费加罗的婚礼》、《唐
·乔望尼》和《女人皆如此》为人称颂。而莫氏最后一部歌剧《魔笛》,更是德语歌剧
的指标性作品。
19世纪初期是美声(bel canto)风格歌剧的高峰期,风行当时的罗西尼、多尼采蒂和
贝利尼等人的歌剧,时至今日,依然常见于舞台。与此同时,贾科莫·梅耶贝尔的歌剧
作品则成为了法式大歌剧(Grand Opera)的典范,并风行全法。
而19世纪中后叶则被誉为歌剧的“黄金时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
在德国和意大利各领风骚。而黄金时期过后的20世纪初,西欧歌剧继续演变出不同风格
,如意大利的写实主义(verismo)和法国的当代歌剧,和及后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
德·施特劳斯的作品。而在整个19世纪,在中东欧地区,尤其是俄罗斯和波希米亚,国
民乐派的崛起造就了当地和西欧平行发展的歌剧作品。
整个20世纪,现代风格元素常被尝试混入歌剧当中,如阿诺德·勋伯格和阿尔班·贝尔
格的无调性手法和十二音阶作曲法,以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音乐
和菲利普·格拉斯和约翰·亚当斯的简约音乐。随著录音技术的改善,像恩里科·卡鲁
索等歌手成为歌剧圈外人士所知的名字。随着20世纪科技的进步,歌剧也会在电台和电
视上播放,也出现了为广播媒体而写的歌剧。
目录
[隐藏]
* 1 术语举凡
* 2 简史
o 2.1 起源
o 2.2 意大利语歌剧
+ 2.2.1 巴洛克时期
+ 2.2.2 古典时期:格鲁克、对梅塔斯塔齐奥标准的批判和莫札特
+ 2.2.3 浪漫时期:美声、威尔第和写实主义
o 2.3 德语歌剧
o 2.4 法语歌剧
o 2.5 俄语歌剧
o 2.6 英语歌剧
o 2.7 其他语言的歌剧
o 2.8 近代和现代潮流
+ 2.8.1 现代主义
+ 2.8.2 其他潮流
+ 2.8.3 音乐剧重归歌剧
* 3 歌剧唱腔
o 3.1 声音分类
o 3.2 声音分类的利用
o 3.3 著名唱家
* 4 电影院播送
* 5 参见
* 6 备注
* 7 参考资料
* 8 延伸阅读和外部链接
[编辑] 术语举凡
歌剧的歌词往往纪录在“辞本”(libretto,直译为小册子)上。一些歌剧作曲家,往
往会为自己的歌剧填词,如华格纳;另一些作曲往往会和指定的作词人合作,如莫扎特
和他的最佳拍挡洛伦佐·达·彭特。歌剧有两种传统的演唱形式:宣叙调(recitativo
),不带旋律结构的演唱部分,通常用于交代剧情;咏叹调(aria),通常用于表达角
色感情,带旋律结构的唱段。二重唱(duet)、三重唱(trio)和多人重唱也很普遍。
每一种歌唱方式都辅有乐器伴奏,有时也会有合唱团伴唱。在某些形式的歌剧,如歌唱
剧(Singspiel)、喜歌剧(opéra comique)、轻歌剧(operetta)和半歌剧(semi-
opera)中,宣叙调往往被没配乐对白所代替。在其他歌剧中,宣叙调偶然也会被带旋
律结构的咏叙调(arioso)。在巴洛克和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宣叙调还分为两种:干宣
叙调(recitativo secco)是指只带有“数字低音伴奏”(continuo)的宣叙调,通常
只有羽管键琴提供若干和弦,供歌手对音;而伴奏宣叙调(recitativo accompagnato
)则有整个管弦乐队提供伴奏。在19世纪以后,伴奏宣叙调渐渐成为歌剧界的主流,管
弦乐团在歌剧中的音乐角色渐被看重。华格纳的作品更进一步“废除”宣叙调和咏叹调
之间的停顿,将歌剧化为旋律不休止的乐剧。当然,这个举动和华格纳的其他举动同样
惹人争议。有些人跟随了这个乐剧潮流,有些现代歌剧则尊重传统,保留了这些停顿,
如史特拉文斯基的《游子历程(The Rake's Progress)》。[3]
[编辑] 简史
[编辑] 起源
克劳迪奥·蒙台威尔第
歌剧在西方语言的代表字Opera来源于拉丁语“作品”的复数形式(Opus, Opera),后
经意大利文推广至其他欧洲语言,顾名思义歌剧原意不单单包括舞台上的独唱、重唱和
合唱,也包括对白、表演和舞蹈。16世纪末,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有一群人文主义学者
组成了“卡梅拉塔同好社”(Camerata)的团体,以复兴古希腊的舞台表演艺术。他们
相信古希腊的戏剧中的“合颂”部分实际上是合唱部分,甚至有人认为古希腊的戏剧实
际上就和今天的歌剧一样,全部剧情皆以歌曲交代。因此当现知历史上第一部歌剧,由
雅各布·佩里(Jacopo Peri)作曲,取材自古希腊神话的《达芙尼(Dafne)》于1597
年首演时,风评一片赞好,皆认为“成功复活了古希腊的戏剧精神”。但《达芙尼》最
终不幸失传,但佩里的另一套首演于1600年的歌剧《尤丽狄茜(Euridice)》至今仍偶
有排演。但今天歌剧界最古老的标准保留剧目的歌剧,当数1607年首演于曼都瓦宫廷的
克劳迪奥·蒙泰韦尔迪作品,《奥菲欧(L'Orfeo)》。[4]
[编辑] 意大利语歌剧
[编辑] 巴洛克时期
1733的韩德尔
很快,歌剧的观众不仅仅局限于宫廷贵族。1637年,歌剧季度购票制度在威尼斯的狂欢
节出现,令公众开始得以欣赏歌剧。蒙泰韦尔迪也在此时由曼都瓦移居到威尼斯,并为
威尼斯在1640年代创作了他最后的两套歌剧,《尤里西斯返故国(Il ritorno d'
Ulisse in patria)》和《波佩雅的加冕(L'incoronazione di Poppea)》。他最重
要的追随者范切斯科·卡瓦利(Francesco Cavalli)将歌剧传到了意大利各地。这些
早期的巴洛克时代的歌剧,往往是喜剧混和一些悲剧元素,如在歌剧中插入带喜剧成份
的“戏中戏”,以吸引文化程度不如贵族的新晋商人阶层,去欣赏歌剧。但这个现象刺
激了不少受过教育的鉴赏者。就是这些鉴赏者,发起了歌剧史上第一次革新运动。在威
尼斯阿卡迪亚学院的资助下,诗人梅塔斯塔齐奥(Metastasio)通过自己的创作,确认
了正歌剧(opera seria)的标准模式。自此至18世纪末,正歌剧便成为意大利歌剧的
主流。
而在梅塔斯塔齐奥的标准形成之际,喜歌剧(opera buffa)便成为巴洛克时代意大利
歌剧的另一模式。而部分戏中戏则渐渐发展成为日后“艺术喜剧(commedia dell'arte
)”,如同1710至1720年代流行于那不勒斯的“间场喜剧(intermezzi)”一般。无论
如何,这些喜剧往往都大受欢迎,不少得以随即单独上演。
正歌剧常带有振奋的音调和还有高度格式化的曲式,通常由干宣叙调和返始咏叹调(da
capo aria) 。这些特色给予当时的歌剧唱家很大的发挥空间,令他们成为正歌剧黄
金时代的明星。当时英雄的角色常为阉伶而设,或用女高音代替。这类唱家以阉伶法里
内利(Farinelli)和赛尼西诺(Senesino),还有女高音浮士蒂娜·波多妮(
Faustina Bordoni)最为著名,其中法里内利更是18世纪最著名的歌剧唱家。由于正歌
剧在法国以外的各国大行其道,因此这类主角在各国需求很大。
意大利歌剧一直是巴洛克时代歌剧的标准,意大利脚本最为流行,如在伦敦谋生的德国
人韩德尔都是用意大利语的脚本写歌剧。直至到古典音乐时期,意大利语脚本都是歌剧
的主流,18世纪末在维也纳谋生的莫札特也是用意大利语的脚本。其他意大利当地歌剧
的领军人物包括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和尼可拉·波波拉(
Nicola Porpora)。[5]
[编辑] 古典时期:格鲁克、对梅塔斯塔齐奥标准的批判和莫札特
1774年巴黎版《奥菲欧与尤丽狄茜》总谱封面插图
正歌剧诚然有其弱点和批判者,尤其是以壮观场景取代喜剧的纯粹性和统一性,引来不
少抨击。番切斯科·阿尔加罗蒂(Francesco Algarotti)1755年发表的《论歌剧 (
Saggio sopra l'opera in musica)》,启发了克里斯托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提出
革新歌剧的理论。格鲁克主张正歌剧应该反璞归真,无论是音乐、舞蹈和舞台布置,都
是应该为为喜剧服务。这个时期的部份作曲家如尼可洛·约梅里(Niccolò Jommelli
)和托马索·特拉埃塔(Tommaso Traetta)都曾尝试将这些观点付诸实行。但第一个
成功且青史留名的是格鲁克。格鲁克尝试达成歌剧的“简约美”,而在他的“革新歌剧
”之一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茜(Orfeo ed Euridice)》得以体现,当中的声乐部,不
如韩德尔的作品那般,富有简单的和弦和丰厚的交响乐伴奏。
格鲁克的革新影响深远,韦伯、莫札特和华格纳都深受格氏的意念所影响。莫札特在很
多方面被视为格鲁克的继承人,集合自身天赋对喜剧、和声、旋律以及对位法的敏感触
觉,和洛伦佐·达·彭特合作谱出了一系列至今依然流行、依然著名的喜剧作品:《费
加罗的婚礼》、《唐·乔望尼》和《女人皆如此》。然而莫札特虽有正歌剧的创作,如
《铁托皇的仁慈(La Clemenza di Tito)》和《依多美尼欧(Idomeneo)》,且创作
精美,但已无力回天────正歌剧的时代俨然一去不复返。[6]
*
K527
播放声音
莫札特《唐·乔望尼》序曲,K527
Der Hölle Rache
播放声音
《魔笛》之夜后咏叹调
* 播放时出现问题?请参见媒体帮助。
[编辑] 浪漫时期:美声、威尔第和写实主义
乔望尼·波迪尼笔下的朱塞佩·威尔第(1886,罗马国立现代艺术馆藏品)
19世纪初的意大利歌剧坛,几乎为美声运动和其歌剧代表作所占据,如焦阿基诺·罗西
尼、文琴佐·贝利尼、葛塔诺·多尼采蒂、乔望尼·帕契尼(Giovanni Pacini)和萨
维利奥·马卡丹特(Saverio Mercadante)等人的作品。“美声 (bel canto)” ,本
为意大利一种声乐学派,其后出现相应的歌剧作品,成为一种歌剧的风格。美声作品的
旋律往往非常华丽且复杂精细的,需要相当灵活的技巧和音高控制能力。
美声时期过后,朱塞佩·威尔第带动了一种更直接,更震撼的新风格,以圣经故事为题
材的《拿布果》便是这种风格的第一击。而深受后拿破仑时代的意大利民族主义影响的
歌剧观众,觉得威尔第通过自己的作品回应他们的诉求,令威尔第成为意大利统一运动
的代表人物之一。1850年代早期,威尔第一连推出三部最受欢迎的歌剧:《弄臣》、《
游唱诗人》和《茶花女》。此后更进一步发展他自己的风格,写下了法式大歌剧《唐·
卡洛斯》,并改编两套莎翁戏剧,《奥泰罗》和《法斯塔夫》,作为自己的收山之作,
并成功显示了意大利歌剧的复杂与精密。
威尔第以后,随着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的《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和莱翁卡瓦洛(Ruggiero Leoncavallo)的《小丑情泪(Pagliacci)》
的出现,写实主义(verismo)歌剧渐渐流行于意大利。而写实主义风格歌剧,尤其是
贾科莫·普契尼的代表作《波希米亚人》、《托斯卡》和《蝴蝶夫人》,更是一时主宰
世界各地的歌剧舞台。此后的意大利作曲家,如卢西亚诺·贝里奥(Luciano Berio)
和路易吉·诺诺都一度尝试将现代元素混入歌剧当中。[7]
*
La donna è mobile
播放声音
恩里科·卡鲁索主唱威尔第《弄臣》中的咏叹调:“女人皆善变 (La donna è
mobile)”(1908)
No Pagliaccio non son
播放声音
恩里科·卡鲁索主唱莱翁卡瓦洛《丑角》中的咏叹调:“我不再是小丑 (No
Pagliaccio non son)”
* 播放时出现问题?请参见媒体帮助。
[编辑] 德语歌剧
首出德语歌剧是德国作曲家海因里希·许茨在1627年所写的《达芙妮》,但曲谱已经散
佚。直到18世纪为止,意大利歌剧对德语地区一直有很大的影响力。不过本土形式也非
停滞不前。1644年,西格蒙德·施塔登(Sigmund Theophil Staden)首创了歌唱剧,
以音乐化的对白代替意大利歌剧宣叙调的地位。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汉堡的白鹅市场
歌剧院(Theater am Gänsemarkt)成为了德语歌剧的中心,上演了不少赖恩哈德
·凯泽尔(Reinhard Keiserin)、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和韩德尔的作品。然而
不少作曲家,如卡尔·海因里希·格劳恩(Carl Heinrich Graun)、约翰·阿道夫·
哈塞(Johann Adolph Hasse)以至后来的格鲁克,甚至韩德尔本人,都选择以外语谱
写歌剧,尤以意大利语为多。
引发华格纳创作《莱茵的黄金》的插图
莫札特的歌唱剧,1782年的《后宫诱逃(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和1791
年的《魔笛》,被视为德语歌剧在国际歌剧市场立足的重要突破。而在法国大革命思潮
的影响,贝多芬的《费德里奥》成功延续了德语歌剧的发展。而卡尔·马利亚·冯·韦
伯则成功开创德语浪漫主义歌剧的先河,成功抵抗了意大利美声歌剧的浪潮。而在1821
年首演的,充满超自然力量的气氛的《魔弹射手》,更彰显了韦伯制造戏剧效果的天赋
能力。当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还包括海因里希·马施纳(Heinrich Marschner)、弗朗
茨·舒伯特、罗伯特·舒曼和阿尔伯特·洛尔青(Albert Lortzing),然而最著名的
德语巨匠,当数理查德·华格纳。
华格纳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富革新性和争议性的作曲家。在韦伯和梅耶贝尔的风格影响
下,华格纳最终发展出混集音乐、诗词和美术于一身的“总体艺术(Gesamtkunstwerk
)”的新概念。在后期的成熟作品中,如《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
》、《尼伯龙根的指环》和《帕西法尔》,华格纳“废除”了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停
顿,将歌剧化为旋律不休止的乐剧。同时华格纳相当强调管弦乐团在歌剧中的角色和能
力,更通过在乐谱上罗织主导动机的网络,不断重复与个别角色和戏剧概念有关的主题
旋律。另一方面,华格纳更尝试突破传统的音乐理论,如音调以及和声,以求更大的表
达空间。华格纳更尝试将哲学观点嵌入自己的歌剧作品当中,常常以德意志和凯尔特传
说为基础编写歌剧。最终华格纳更在拜罗伊特修建自己的剧院,参照自己的歌剧需求设
计,专门上演自己的歌剧。
歌剧在华格纳以后便不能以同日而语,而华格纳的传奇成为了很多作曲家的沉重包袱。
但理查德·施特劳斯却能成功吸收华格纳的概念,发展出令人惊异的新方向。他先以极
富争议性的《莎乐美》声名大噪,既而以灰暗的《厄勒克特拉》把和声推到极限。但此
后施特劳斯来了个大转向,把华格纳的风格混和莫札特的风格和维也纳圆舞曲,炮制出
了巅峰之作────《玫瑰骑士》。施特劳斯其后不断推出风格各异的歌剧作品,不少
由著名诗人雨果·冯·霍夫曼斯塔尔提供辞本,直至1942年推出《随想曲》为止。20世
纪值得一提的德语歌剧作曲家还包括亚历山大·冯·策姆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保罗·兴德米特、寇特·威尔和意大利出生的费鲁西奥·布索尼(
Ferruccio Busoni)。而阿诺德·勋伯格和其弟子在歌剧方面的创新则会在现代主义一
节中讨论。[8]

Tristan und Isolde: Prelude
播放声音
华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
播放此文件时有问题?请参见媒体帮助。
[编辑] 法语歌剧
1875年《卡门》海报
在不断引入意大利歌剧的同时,意大利人让-巴普蒂斯特·吕利成功在法王路易十四的
宫廷确立法语歌剧的风格。纵然外国出生的背景,吕利成立了王家音乐学院(Acadé
mie Royale de Musique),且1627年起垄断了法语歌剧市场。吕利通过和作词人菲利
浦·基诺(Philippe Quinault)合作创作《卡德摩斯与艾米安 (Cadmus et Hermione)
》,开创了“音乐悲剧(tragédie en musique)”的先河,以着重对舞曲和合唱部分
的编写而著名。吕利作品中的宣叙调往往感情色彩丰富,以凸显法语韵律特色。而在18
世纪吕利的继承人,让-菲利普·拉莫不但创作了五套“音乐悲剧”,还尝试创作如“
芭蕾歌剧(opera-ballet)”等其他类型的作品,而且皆以丰富的配乐与大胆的和声而
著名。拉莫死后,德国人格鲁克曾在1770年代的巴黎推出过六部歌剧,带有拉莫的影子
,但简单得来更着重戏剧方面。
与此同时,“喜歌剧(opéra comique)”渐渐在18世纪中的法国兴起。和德国的“歌
唱剧”一样,喜歌剧也是以对白取代宣叙调,其中以皮耶尔-亚历山大·蒙西尼(
Pierre-Alexandre Monsigny)、弗朗索瓦·菲利多(François-André Philidor
)和安德烈·欧内斯特·莫德斯特·格雷特里(André Ernest Modeste Grétry)代
表。法国大革命期间,格鲁克的追随者,如梅于尔(Etienne-Nicolas Mehul)和凯鲁
比尼(Luigi Cherubini)尝试为喜歌剧注入庄重的元素,自此喜歌剧不只是“闹剧”
而已。
1820年代,格鲁克在法国的威力渐渐不敌于意大利的美声潮流,尤其在罗西尼迁居巴黎
后,通过大作《威廉·泰尔》,参与确立法式大歌剧这种新形式。这种新形式随即被另
一个外国移民,贾科莫·梅耶贝尔发扬光大。梅耶贝尔的作品,为唱家炫耀技术提供了
不少空间,而且着重非常的舞台效果,当中《胡格诺人》是典型代表。
与此同时,较为轻松的“喜歌剧”也大受欢迎,尤其是弗朗索瓦-阿德里安·布瓦尔迪
厄(François-Adrien Boieldieu)、丹尼尔·奥柏(Daniel Auber)、费迪南·
埃罗尔德(Ferdinand Hérold)和阿道夫·亚当(Adolphe Adam)的作品。与此同时
,法国本土作曲家,如埃克托·柏辽兹的歌剧,上演的机会都很难争取得到。纵然集格
鲁克风格之大成,柏辽兹的巨著《特洛伊人》曲谱面世后百多年才得以全剧完整上演。
19世纪下半叶,雅克·奥芬巴赫创作了不少诙谐幽默、讽刺时弊的轻歌剧作品,如《地
狱中的奥菲欧(Orphée aux enfers)》。夏尔·古诺则通过《浮士德》一举成名。而
当人们接受了乔治·比才的《卡门》当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的神奇结合后,《卡
门》一剧成为了至今最受欢迎的喜歌剧。儒勒·马斯内、卡米尔·圣桑和利奥·德里布
的作品至今仍是标准保留剧目的名单上。与此同时,华格纳的影响被视为对法式歌剧传
统的冲击,法国的乐评人不少坚持拒绝华格纳的乐剧,但法国的作曲家却是尝试模仿华
格纳的风格。其中克劳德·德彪西对华格纳风格的回应就颇为有趣。在他的唯一歌剧作
品《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1902)当中,和华格纳的乐剧一样,乐队处于歌剧音乐中
的领导地位;而且全剧皆由宣叙调组成,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咏叹调。但戏剧内容本身很
清淡但又扑索迷离,显得和华格纳风格相去甚远。
其他20世纪当中值得一提的歌剧作曲包括莫里斯·拉威尔、保罗·杜卡斯、鲁塞尔(
Albert Roussel)和达律斯·米约(Darius Milhaud)。而弗朗西斯·普朗克(
Francis Poulenc)的作品是少数战后推出的歌剧,能成为保留剧目,如《修道院里的
对话(Dialogues des carmélites)》。而奥利维埃·梅湘在1983年推出的歌剧《阿
西西的圣方济各(Saint François d'Assise)》,引来乐坛不少关注。[9]

Prelude
播放声音
比才《卡门》斗牛士之歌,1903年达姆罗施管弦乐团的演出
播放此文件时有问题?请参见媒体帮助。
[编辑] 俄语歌剧
费奥多尔·查理亚宾(Фёдор Ива́нович Шаля́пин)
出演格林卡歌《为沙皇献身》中的主角──伊凡·苏萨宁
歌剧最早在1730年代,通过意大利歌剧巡回演出的团队传入俄国,很快成为了俄国宫廷
和贵族的重要娱乐。不少外国作曲家,如巴达萨尔·加路皮(Baldassare Galuppi)、
乔望尼·派斯艾罗(Giovanni Paisiello)、朱塞佩·萨提(Giuseppe Sarti)和多莫
尼科·奇马洛萨(Domenico Cimarosa)等等,等曾获邀到俄国创作意大利歌剧。于此
同时,俄国贵族们把一些本土作曲家送到外国,学习创作歌剧,如马克西姆·别列佐夫
斯基(Максим Созонтович Березовський)和蒂米特里
·波特年斯基(Дмитрий Степанович Бортнянский)等
人。第一套俄语歌剧出现在1755年,由意大利作曲家范切斯科·阿雅以亚(Francesco
Araja)所作的《刻法罗斯和普罗克里丝(Цефал и Прокрис)》。俄语
歌剧随即获得不少俄国作曲家,如瓦西里·帕什科维奇(Васи́лий Ал
ексе́евич Пашке́вич)、叶甫奇盖尼·弗明(Евст
игне́й Ипа́тьевич Фоми́н)和亚力克斯·魏司
托夫斯基(Алексéй Николáевич Верстóвский)等人的
支持。
不过,米哈依尔·格林卡的两套歌剧:1836年的《为沙皇献身(Жизнь за ца
ря)》和1842年的《鲁斯兰和柳得米拉(Руслан и Людмила)》的推
出才被誉为俄国民族歌剧的正式诞生。格林卡以后的19世纪,俄语歌剧名作辈出,如亚
历山大·达尔戈梅日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Даргомы
жский)的《露莎卡(Русалка)》和《石像赴宴(Каменный г
ость)》、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东诺夫(Борис Году
нов)》和《霍宛斯基党人之乱(Хованщина)》、亚历山大·鲍罗丁的《
伊戈尔王(Князь Игорь)》、柴可夫斯基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
桃皇后》,以及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雪女郎(Снегурочка–В
есенняя сказка)》和《萨特阔(Садко)》。这些作品反映了俄
国国民乐派音乐的发展,也被视为泛斯拉夫主义思潮的象征之一。
在20世纪,俄语歌剧继续获得发展,如拉赫曼尼诺夫的《吝啬的骑士(Скупой
рыцарь)》和《雷米尼的法兰西斯卡(Франческа да Римини
)》,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Соловей)》、《玛伏拉(Мавра)》、《
俄狄浦斯王(Oedipus rex)》及《游子历程(The Rake's Progress)》,普罗科菲耶
夫的《赌徒(Игрок)》、《三橙之恋(Любовь к трём апель
синам)》、《火天使(Огненный ангел)》、《情定修道院(О
бручение в монастыре)》及《战争与和平(Война и ми
р)》,肖斯塔科维奇的《鼻子(Нос)》和《姆青斯科县的麦克白夫人(Леди
Макбет Мценского уезда)》,艾迪逊·丹尼索夫(Эдис
о́н Васи́льевич Дени́сов)的《岁月的泡沫(
L'écume des jours)》还有阿尔弗雷德·舒尼克(Альфре́д Га́
;рриевич Шни́тке)的《与一傻瓜为伍的生涯(Жизнь с и
диотом)》和《约翰·浮士德先生的故事(Historia von D. Johann Fausten)
》。[10]
[编辑] 英语歌剧
亨利·珀赛尔
在英格兰,歌剧被视为17世纪吉格喜剧 (jig)的延续。吉格喜剧一般是戏剧终结后的短
笑剧,内容往往语带讽刺,搬弄是非,主要是附有根据当时流行曲调改编而成的配乐的
对白组成。而到了18世纪,英格兰则是抒情歌剧(ballad opera)的天下。与此同时,
法式面具歌舞剧(masque)也在英国宫廷站稳阵脚,而且愈趋豪华,而且布景仿真度也
愈来愈高。而伊尼高·钟斯(Inigo Jones)为这种歌舞剧的舞台设计堪称经典,而且
成为英国舞台作品的设计典范达三个世纪之久。而本·庄逊1617年的面具歌舞剧《情人
造就成人(Lovers Made Men)》则曾被人形容为“整套意式风格的面具歌舞剧,满口
宣叙调(stilo recitativo)”。[11]
而在共和时期,政府强行关闭戏院,导致英语歌剧无法发展。但在1656年,桂冠诗人、
剧作家威廉·达文南特爵士(Sir William Davenant)纵然在没有演出戏剧牌照之下,
仍然以“叙事音乐(recitative music)”之名,成功推出歌剧《罗德岛之围(The
Siege of Rhodes)》,并邀得当时英国顶尖的作曲家,如亨利·罗斯(Henry Lawes)
、亨利·库克(Henry Cooke)、马修·洛克(Matthew Locke)、查理·科曼(
Charles Coleman)和乔治·哈德逊(George Hudson)等负责作曲和配乐。达文南特继
而在1658年和1659年推出歌剧《西班牙人在秘鲁的暴行纪实(The Cruelty of the
Spaniards in Peru)》和《法兰西斯·德雷克爵士的故事(The History of Sir
Francis Drake)》,且因题材为批评西班牙而备受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的推崇。
1660年王政复辟,英国再次为外国作曲家打开大门,尤其是法国作曲家。1673年,剧作
家扥马斯·沙德威尔(Thomas Shadwell)成功把两年前莫里哀和让-巴普蒂斯特·吕利
的芭蕾喜歌剧《赛姬(Psyche)》,改编上演。同年达文南特爵士在马修·洛克等人的
帮助,首次配乐演出了莎翁名剧《暴风雨(The Tempest)》[11]。1683年左右,约翰
·博罗(John Blow)的《维纳斯和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被视为第一部真
正的英语歌剧。
然而在博罗之后,亨利·珀赛尔(Henry Purcell)成为更为著名的歌剧作家。他虽有
红遍一时《蒂朵和埃涅阿斯》(Dido and Aeneas, 1689),但不少珀氏佳作乃“半歌剧
(semi-opera)”,即是在戏剧中加入的音乐和面具歌舞场景,如珀赛尔的《仙界王后》
(The Fairy-Queen, 1692),可以作为莎翁喜剧《仲夏夜之梦》所作的戏剧音乐。而往
往戏剧的主角不会在音乐场景中出现,因此珀赛尔等作曲家为能以歌曲交代主线剧情。
虽然如此,但珀赛尔和他的合伙人约翰·德莱敦(John Dryden)一直想在英国推动正
歌剧的发展,但珀赛尔的早逝,导致这一希望幻灭。

Stay, Prince and hear
播放声音
《蒂朵和埃涅阿斯》选段,当中的意式宣叙调,在英式歌剧少见。
播放此文件时有问题?请参见媒体帮助。
《日本天皇》海报
珀赛尔之后,英国歌剧坛可谓是意大利式歌剧的殖民地,韩德尔的意式正歌剧称霸了数
十年的伦敦歌剧市场,而本土作曲家,如托马斯·阿恩(Thomas Arne)和约翰·腓特
烈·拉普(John Frederick Lampe)和麦克·巴夫(Michael Balfe)都是依照意大利
的风格写自己歌剧。情况一直持续,18和19世纪依然如是,各大意大利歌剧名家,以及
风行欧陆的莫札特、贝多芬和梅耶贝尔的名作一直霸占伦敦的音乐舞台。不过与此同时
,新兴的歌剧形式,如约翰·基(John Gay)的《乞丐的歌剧》(1728),滑稽歌舞剧
(musical burlesque)、欧陆轻歌剧、特别是吉尔伯特与沙利文的萨沃伊歌剧,一度
冲击了歌剧舞台的传统。虽然沙利文声称他的轻歌剧,应该算英语歌剧学派的一部分,
当他们也承认,他们创作的其中一个目的,便是要赶走19世纪风行英国,纵使翻译奇差
的法式轻歌剧。或因如此,苏利文只曾写了一出大歌剧《艾凡赫(Ivanhoe)》[11]。
但他们的作品《皇家卫队》(The Yeomen of the Guard)则曾被《每日邮报》形容为
第一部真正的英语歌剧。[12]
20世纪,英语歌剧渐渐摆脱义式风格的影响,尤其是雷夫·佛汉·威廉斯和本杰明·布
里顿的作品至今仍是各大歌剧院的保留剧目。而与此同时,美国的作曲家,如伦纳德·
伯恩斯坦、乔治·格什温等人,也开始英语歌剧的创作,并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时至
今日,仍有有不少当代作曲家在谱写歌剧,如英国的托马斯·阿迪斯(Thomas Adès)
[13]、哈里森·比特威素(Harrison Birtwistle)、麦可·尼曼(Michael Nyman)和
美国的菲利浦·格拉斯及约翰·亚当斯。
[编辑] 其他语言的歌剧
西班牙也发展出了自己的歌剧形式,被通称为“查瑞拉小歌剧(zarzuela)”,曾将在
17世纪和19世纪中广受欢迎,但在18世纪,意大利歌剧在西班牙非常流行,几乎覆灭西
班牙的地方歌剧。
捷克作曲家则在19世纪成功推动民族歌剧得发展,成效相当不错。贝多伊齐·斯美塔那
以8套歌剧打响头炮,当中以《被出卖的新娘(Prodaná nevĕsta)》﹔以《露莎
卡》著名安东尼·德沃夏克则留下13部歌剧﹔而列奥西·扬那切克则以创新的作品,如
《继女耶奴发(Její pastorkyňa)》、《狡猾的小狐狸(Příhody liš
ky Bystroušky)》和《卡塔·卡芭娜娃(Káťa Kabanová)》。
19世纪,匈牙利民族歌剧的主要人物是,以撰写历史题材歌剧而著名的厄凯尔·费伦茨
(Erkel Ferenc)。最常见的厄凯尔包括《匈雅提·拉兹劳(Hunyadi László)》和
《邦克公爵(Bánk bán)》。而最著名的匈牙利歌剧当数巴托克·贝拉的《蓝胡子公
爵的城堡》。
而最为人熟知的波兰歌剧作曲家当数斯坦尼斯拉夫·莫纽什科(Stanisław
Moniuszko),其代表作为《闹鬼的庄园府第(Straszny dwór)》[14]而在20世纪,
还有一些波兰作曲家的歌剧作品包括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罗格王
(Król Roger)》和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的《乌布王
(Ubu Rex)》。
[编辑] 近代和现代潮流
[编辑] 现代主义
阿诺德·勋伯格,1948
不少人认为,无调性音乐(atonality)的发展,就是现代歌剧风格变迁最明显的体现
。而华格纳的特里斯坦和弦则被作移除传统音调风格浪潮的第一响。而理查·斯特劳斯
、德布西、普契尼、保罗·兴德米特和汉斯·普费兹纳(Hans Pfitzner),在他们的
音乐中运用更极端的半音和弦及更多的不和谐音。
然而阿诺德·勋伯格和阿尔班·贝尔格,这两位提倡无调性手法和十二音阶作曲法的维
也纳作曲家,才被视为现代主义歌剧的开山鼻祖。在勋伯格的早期作品,《期望》 (
Erwartung, 1909)和《幸运之手》(Die glückliche Hand)都运用了大量半音和弦和不
和谐音,而且偶会安排对白 (Sprechstimme)。
而阿尔班·贝尔格的两部歌剧,《伍采克》和《露露》,和勋伯格的作品有很多类似之
处,但他成功把勋伯格十二音阶作曲法和传统曲调手法结合成自己的风格。这可以解释
到纵使其作品的曲调和剧情富争议性,但仍能在标准保留剧目之列。而勋伯格的理论影
响了不少后来的作曲家,纵然他们并没有用到勋伯格的手法。英国的本杰明·布里顿、
德国的汉斯·维纳·亨斯(Hans Werner Henze)和俄国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都被
视为跟随勋伯格的风格的歌剧作曲家。
但十二音阶作曲法并非人人受落。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在写过极富现代主义的芭蕾音
乐《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后,便在1920年代转向新古典主义,写下《俄狄普斯王
》(Oedipus Rex)[15]而在《俄狄普斯王》之后,《游子历程》则成为他笔下第一部
新古典主义歌剧,以19世纪的编号形式所写,而且大量使用全音阶,以抗拒勋伯格的序
列音乐的影响。然而史特拉汶斯基对序列音乐的抗拒,鼓励了不少作曲家寻找序列音乐
以外的其他方向。[16]
[编辑] 其他潮流
20世纪音乐的一个潮流,无论在歌剧还是一般的交响乐,都因节省成本的原因而减少伴
奏乐团的规模。随着政府公家和私人对音乐赞助的减少,富有宏大弦乐部、多部竖琴、
额外的园号以及异域的敲击乐器的浪漫主义时期典型乐团不再容易组织,因此新作品往
往要迁就成本,往往伴奏乐团会被裁减至接近室内乐的程度,歌剧往往也只是比较短的
独。如本杰明·布里顿的作品只需要13人的伴奏乐团。
20世纪歌剧另一个潮流就是当代历史剧的出现,如约翰·亚当斯的《克林霍弗之死》(
The Death of Klinghoffer)和《尼克松在中国》,还有季克·黑吉(Jake Heggie)
的《行尸走肉》 (Dead Man Walking),都是近代的记忆戏剧化,搬上歌剧舞台的例子
,往往当中的主角在首演时依然在世[17]。而过往的歌剧往往是讲述比较远古的历史,
或改编当代的小说和流行的戏剧,或基于神话或传说改编。
根据大都会歌剧院的报告,该院的赞助人平均年龄高达60岁。然而世界各地的歌剧院都
面对类似的趋势,而这正正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典音乐听众高龄化潮流的一部分。
[18]因而各大歌剧院纷纷架设网站,或提供学生折扣优惠[19],意图吸引年轻听众。
而在面对经费紧缩方面,老牌的大歌剧院则更容易应付,因为它们可以请来歌剧界的明
星,以吸引“追星一族”的票源。然而小型的歌剧院往往比较难生存,往往依靠将国家
或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和捐款拼凑起来的款项维持经营。不过,通过电视、电台,甚至
戏院播送歌剧演出,为歌剧界带来不少新观众。[20]
[编辑] 音乐剧重归歌剧
自1930年代末开始,部分作曲家开始按照歌剧的规格来谱写音乐剧,如安排相当规模的
伴奏乐队和运用传统的音调手法来交代剧情变化,乔治·格什温带爵士乐风的《波吉和
贝丝》和伦纳德·伯恩斯坦的《憨第德》,最初都是在百老汇首演的音乐剧,继而被列
为歌剧界的保留剧目。《画舫璇宫》、《梦断城西》、《理发师陶德》、《艾薇塔》等
富旋律感的音乐剧,现在都可见于各大歌剧院。而有些音乐剧一开始,就应用歌剧的创
作手法,如以宣叙调取代对白和主导动机的运用,这类手法可见于《耶稣基督超级巨星
》(Jesus Christ Superstar, 1971)、《孤星泪》(Les Miserables, 1980)、《吉屋出
租》(Rent, 1996)和《春光乍现》(Spring Awakening, 2006)。
[编辑] 歌剧唱腔
[编辑] 声音分类
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域(tessitura)、敏捷度、力量和音色(
timbre)来分类。男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男低音、男中低音、男中音、男高音、
假声男高音(sopranist/countertenor)。女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女低音、次女
高音以及女高音。女高音也可细分为花腔女高音和抒情女高音等不同种类。基本上男声
的音域皆低于所有女声,但某些假声男高音能唱到女低音的音域。而假声男高音唱多见
于古代谱写的由阉伶所唱的角色。
在以音域分类后,往往还会加上一些关于唱腔的形容词,如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
庄严女高音(soprano spinto)、花腔女高音(soprano coloratura)、轻俏女高音(
Soprano soubrette)。这类术语,虽然不能全面形容一把声音,但往往能把不同的声
音归类,放入不同的角色当中去。某些歌手的声音会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或者在而立
之年甚至人到中年,声音才达致成熟的辉煌状态。
[编辑] 声音分类的利用
女高音向来是大部分歌剧的女主角的不二人选。然而在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以前,往往对
女高音的首要要求的声音控制的技术,而非今日要求的广阔的音域;而当时要求女高音
的最高音往往不超过高音A[21]。而女中音一词,则是一个比较新近的概念,但也不少
角色可以担纲,如珀赛尔笔下的蒂朵和华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布兰甘特(
Brangäne)[22]。女低音可唱的角色,往往比较少,行家往往开玩笑说,女低音
只可唱“巫婆、泼妇、(穿)长裤(的角色)”(witches, bitches, and britches)。
而近年,不少原来由女低音或阉伶所唱的角色,皆成假音男高音的囊中物。
而男高音,则自古典音乐时期至今,都是歌剧中的男主角。很多最具挑战性的男高音角
色,都是出自美声歌剧时期,如多尼采蒂在《联队之花(La fille du régiment)》
中写给男主角的9个连续的高音C。而华格纳则要求他的男高音主角比一般男高音的分量
更重,甚至要人们发明新字“英雄男高音(Heldentenor)”来形容这类角色;和华格
纳要求的分量相当的义式歌剧角色也有如,普契尼《图兰多》中的卡拉富。男低音的历
史也是源远流长,在正歌剧时代便作为配角,往往是娱乐观众滑稽角色。男低音可演的
角色也不少,如莫札特《唐·乔望尼》中的利波雷洛和华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
沃坦王。界乎男高音和男低音中间,便是男中音,一个直至19世纪中叶才出现的概念,
著名角色如莫札特《女人皆如此》的古烈摩和《唐·卡洛》中的罗迪戈。
[编辑] 著名唱家
著名阉伶赛尼西诺 (1735)
早期歌剧演无定时,因此没人能够单以出演歌剧维生。但17世纪中叶商业歌剧演出的出
现,导致了全职歌剧唱家的浮现。而早期歌剧中的英雄往往由阉伶担纲,而在18世纪意
大利歌剧横行欧洲的年代,技术出众的阉伶如法里内利和赛尼西诺,就是那个年代的国
际巨星。而首位歌剧的女星,安娜·任姿(Anna Renzi),活跃于17世纪中叶的意大利
各大剧院。而18世纪,意大利的女高音可谓称霸欧陆,但同行竞争激烈,甚至浮士蒂娜
·波多妮就曾试过在台上表演韩德尔作品期间,和同行范切斯卡·库松妮(Francesca
Cuzzoni)打起架来。而法国人并不喜欢阉伶扮英雄,往往安排假声男高音(haute-
contre)来担纲,而约瑟·勒格罗就是这类唱家的佼佼者。 [23]
随着音乐剧、电影、电台、电视在20世纪的发展,歌剧在社会的流行程度大幅下滑,但
当今大众媒体和唱片业依然能使歌剧唱家驰名全球,如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三大男高音
卢奇亚诺·帕瓦罗蒂、普拉西多·多明哥和何塞·卡雷拉斯。而一些21世纪的著名唱家
,如芮妮·弗莱明等人,则通过跨界合作(crossover)或在电影配乐中演唱以扩大知
名度。
[编辑] 电影院播送
近年,各大老牌歌剧院团开始录影自己院团的制作,提供给欧美各地方的电影院里播放
。2006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更开创先河,在欧美各地电影院高清放送自家的歌剧制
作。[24]而在2008年3月,旧金山歌剧院也开始了类似的电影院放送。[25]而欧洲的歌
剧院和音乐节,如米兰斯卡拉大剧院、萨尔茨堡音乐节、威尼斯凤凰剧院和佛罗伦斯五
月音乐节,自2006年都有在美国各大城市的电影院中播送他们的制作。[26][27]
avatar
S*4
3
1. ACG
ACG 是英文 Animation、Comic、Game 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通常指电玩游戏
或 GalGame)的总称。
2. 二次元
平面媒体所表现的虚拟角色,如漫画或动画中的人物,因其二维空间的本质,而被称为
“二次元角色”,以有别于现实(三维空间)的人物。而以三维电脑图像所制作的角色
,因其处于虚拟世界又具有立体性的概念,而被称为 “2.5 次元角色”。
3. FFF 团
全名“异端审问会· FFF 团”。出自轻小说《笨蛋·测验·召唤兽》,是一个异端审
判组织。服装为手持巨型死神镰刀,全身黑袍,全员面罩上有 F 的字样。
FFF 团对于那些获得幸福享受恋爱的恋人们相当嫉妒,称其为异端。同时若是 FFF 团
员内部有人妄图独自一人获得幸福的话便会对其进行审判。由于强烈的嫉妒心,以“共
同获得幸福”作为团体目标以此来约束团内的成员不允许随意脱团,但还是有成员为了
脱团不断作出努力而被团员们集火。在发现团员有不纯洁异性交往的嫌疑后会对团员进
行异端审判。同时也会对团内成员有工资和奖励的制度。
当 FFF 团的概念流传开来后,不少现实中单身的人开始自称团员(男性与女性团员都
有),但大部分团员对 FFF 团的概念仅限于流传后较为出名的“烧死异性恋”,因此
造成了 FFF 团为火系魔法师组成的单身或是同性恋团体的误解。
4. 残念
残念,由日语ざんねん(zannen)所化用的中文新词,原义为可惜、遗憾。
5. 大丈夫
源于日语词汇 だいじょうぶ [daijyoubu]的汉字写法(大丈夫),是“没有问题”、
“没关系”的意思。在网络上,多用于疑问句中,表达对某件不可思议事情的质疑和不
相信。例如:在别人葬礼上跳小苹果真的大丈夫?
6. B 站
bilibili 是中国大陆一个动画、游戏相关的弹幕视频分享网站,也被称为哔哩哔哩、B
站,其前身为视频分享网站 Mikufans,现用名来自《魔法禁书目录》中上条当麻对于
御坂美琴的昵称“ bilibili ”(放电国中妹)。网站最大的特点是悬浮于视频上方的
实时评论功能。
7. A 站
AcFun 是中国大陆的一家主要关于动画、游戏的弹幕式视频分享网站。AcFun 取意于
Anime Comic Fun。开设于 2007 年 6 月,最初为动画连载网站,2008 年 3 月模仿日
本视频分享站 NICONICO 动画做出了类似带字幕的弹幕式播放器。
8. 绅士
网络用语,意思是伪善的变态。用法源自《搞笑漫画日和》的其中一篇,熊吉强词夺理
的名言:“我不是变态;就算是变态,也只是冠有变态之名的绅士!”(変态じゃない
よ、仮に変态だとしても変态という名の绅士だよ! )
9. poi
网页游戏/动漫《舰队 collection》中驱逐舰夕立的口头禅,有“……的样子”的意思
。日语原文:「っぽい。」夕立总是喜欢在自己说话的时候句尾加上 poi,赋予不同语
气,尤其是表达情感的时候,有时表疑惑,有时表紧张,总之给人萌萌哒的样子。
10. niconiconi!
出自经典 ACG《LOVELIVE!》中矢泽妮可的台词,意思是“妮可笑眯眯” ,台版翻译为
微笑小香香。
11. 鬼畜
“鬼畜”一词源自日语,原意指像魔鬼畜牲一样残酷无情。后来被引申为施虐与受虐等
非人类虐待手段……指那些人性无法坦然接受的变态行为,原本要粪便、奸尸、兽交一
类的级数才算“鬼畜”。现在这个词有宽泛化的倾向,只要足够丧心病狂和变态,都可
能被冠上“鬼畜”的名头。有时候该词也被用来形容某人“口味重”。
后来“鬼畜” 在 ACG 爱好者中也代指通过视频(或音频)剪辑,用频率极高的重复画
面(或声音)组合而成的一段节奏配合音画同步率极高的一类视频,这类鬼畜视频多见
于 A 站和 B 站。
12. 泡面番
泡面番就是一集时间很短的动画,通常在 3 分钟到 6 分钟左右不等,相当于泡一杯方
便面的时间,等你把泡面泡好了, 动画也完了。
13. 电波
源自日语的“电波(でんぱ)”一词。在 ACG 文化中,该词多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用作
描述人物性格,特指那种好像会发出怪电波给人洗脑的怪人,电波系的妹子一般被称作
“电波女”、“电波娘”。电波系的人总让人猜不出她在想什么。
另一种是用作描述 ACG 作品的特点,包括音乐、视频等。电波系的歌曲就是指像被洗
脑般,给人犹如脑中徘徊不去的印象。
14. 无口
ACG 界用词,萌属性之一,用以喻指那些言语奇少、用词精炼,时常沉默不语的各类人
物及其外在表现。但作为一种萌属性的无口,却并非是单单的默不作声,事实上,它是
一系列以“没有需要,便不会说话;没有需要,便不作表情”为核心的外在行为和复杂
的心理活动聚合而成的性格特质的综合体。
著名代表有 《新世纪福音战士》凌波丽、《凉宫春日的忧郁》长门有希、《灼眼的夏
娜》黑卡蒂、《Angel Beats!》立华奏等。
15. 胖次
内裤日语发音的中文谐音,实际上日文里的パンツ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为追求洋化自
己以便与时俱进而引进的外来词,与英文的 pants 发音很相似,同样也有不少国家也
把内裤念成胖次。
16. V 家
VOCALOID(英文:Vocaloid,日文:ボーカロイド)是由 YAMAHA 集团发行的歌声合成
器技术以及基于此项技术的应用程序所开发的 VOCALOID 产品家族成员的统称,也就是
“虚拟歌姬” 的家族。
代表歌姬:初音未来(V2)、 洛天依 (V3)。
17. CV
声优(日语:声优,せいゆう),“主に声だけで出演する俳优”的称呼,是日本人对
配音员的称呼。“优”在日语中是“演员”“表演者”的意思。
18. 三无
三无少女,ACG 界用语且多为御宅族所使用,用以喻指那些沉默寡言、缺乏面部表情、
难以被窥知心理的内心封闭的少女。
无口指少言寡语,即使说话也就是最简单精练的回答;
无表情指没有表情,看不到悲伤也看不到喜悦,看不出内在的心理情绪,有些冰冷且不
为外界所动的感觉;
无心指无法了解其内心的感情色彩。
三无少女这个称呼最早出现于日本的动漫作品中,现在则已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动漫及其
他各类影视作品。
19. 现充
现充(リア充)是指不在网络上,而是在现实世界中生活得“充”实的人们。全称是“
现实生活很充实的人生赢家”。现充还可译为:“热爱三次元的人”。
20. 帅不过三秒在动漫中,指一个人耍帅的时间不超过三秒,下一秒就会做出搞笑脱线
的行为,增强搞笑的效果,例如一月番中《野良神》中的夜斗,就是典型的帅不过三秒
角色,还有像是《银魂》中大多数角色。。。总之这种人在二次元尤其是带有搞笑成分
的作品中是很常见。
21. 里番
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成人(R18)动漫。还有引申出来的“肉番”,是指尺度小于里
番却又大于全年龄(正常向)的动漫。
22. 高能
最早出现在高达系列中,最典型的情况是宇宙舰在侦测到前方敌方能量武器发射时候提
醒舰长进行规避,完整的对白一般为“某侦测员:侦测到前方敌舰高能反应。舰长:紧
急规避动作!”。后来引申为有非常需要注意或激动人心或决定性画面的时候提前预警
。在 A 站和 B 站的弹幕中经常有以“高能预警”出现的刷屏状况。
23. 魂
能让攻击力上升 2.5 倍的精神,原出自动漫作品中的机战系列。另一解为指带有荣耀
,奋战不懈的职业精神。
24. prpr
是日文ぺろぺろ/ペロペロ(pe ro pe ro)的缩写,意思就是舔。“呸喽呸喽”也是同
义。prpr 的对象主要是各种袜和足……当然可以扩展到萌娘使用过的一切东西以及萌
娘本身。
25. KUSO
日文“可恶”的读音。名词做为粪解释;动词则解为恶搞;形容词及副词解释为事物或
动作很恶搞、很爆笑;也可用来大声念出此字以纾发自己的情感,是为感叹词之解释,
其带有“恶搞”或“妈的”之意;此外 KUSO 也可以用做句首或句末助词。
26. 傲娇
亦常翻译为外冷内热、蛮横娇羞、恶娇、娇蛮,是指“平常说话带刺态度强硬高傲,但
在一定的条件下害臊地黏腻在身边”的人物,主要是常用于恋爱型态的词汇。本来是发
源于日本的美少女游戏业界,而在包含动画、漫画的御宅族次文化里广泛形成萌的对象
之一种类型,另一方面在、大众媒体上也会被使用到,作为譬喻有魅力的人物形象、恋
爱模范、话题人物等。
在动漫中一般以“钉宫四萌”作为傲娇的象征。
27. 冷娇
用于形容 ACG 女性角色的性格,意指平时表现冷淡,但是一和某些男性不排除百合通
常是后宫男主在一起时,就会表现得娇羞,可以算是傲娇的一个分支,即冷淡型傲娇,
但因为性格给人印象少而在 ACG 领域中不常用。代表人物: C.C. 和坂上智代。
28. 傲沉
是一种人物性格,也是衍生于傲娇的另一种萌属性。是指以高傲的态度对待他人后,因
自我厌恶很快进入低沉的心理状态。在傲(ツン)的态度后变得消沉(しゅん),与傲
娇略有不同。
典型代表角色为白鬼院凛凛蝶。漫画《百元》中铃木元的性格也与傲沉相近。
29. 女王三段笑
对于女王型角色的一种典型笑声的俗称。日语表示为“おーほほほほほ”(o-
hohohohoho)。中文可谐音作“哦-呵呵呵呵呵”(也有用“哦-吼吼吼吼吼”的)。
一开始“哦-”为长音,且是升调(哦~↗);
第一个“呵”为后半句的起始,且是一串“呵”的最高音调;
后面的“呵呵呵呵”为降调,音节不定,通常为三至五个音节。
作为搭配动作,女王三段笑的时候,往往会将手背搭在嘴角,做出遮住的动作。
30. 邪教
作为网络用语和 ACG 次文化用语的“邪教”衍生义,是指现在或曾经极为流行、粉丝
群体庞大、且由于作品本身容易打动人而使人入坑的动画、游戏作品及其衍生物,有时
亦可称某些制造公司的产品质优且受人喜爱。ACG 界公认的邪教有 VOCALOID、东方
Project、舰队 Collection 和 LoveLive!。另外,索尼产品也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邪
教。 遇到这类作品推荐使用成句“ XX大法好”。
31. 单手打字
是一种常见弹幕。一般而言,使用电脑时,打字都是由两只手完成的,只有初学者才会
单手打字。但是在视频中出现福利的时候,打字的人就只剩下一只手可以使用。另一只
手去哪里了呢?请各位开动脑筋想象吧~
引申用法还有以下几种:
1、双手/脚打字以示清白
2、X指/手打字以示清白
3、舌头打字以示清白
4、意念打字以示清白
5、JJ打字以示清白
6、双屌打字以示清白
7、语音输入以示清白
32. yooo…
是一种见到带有“基情”色彩的情景时,常用的语气拟声词。
33. 抖 S
指有严重的虐人倾向。抖是类似于倾向一类的程度词,是日文“ド”的音译,有「绝对
超强」的意思。
34. 抖 M
相对于抖 S,是指在被虐中享受快感的人。
35. GL
gl 全称 girls' love,专指女性之间的同性恋情,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动漫作品和漫
画作品等。
36. BL
BL 即 Boys’ Love 的缩写,意指男孩子们的爱(代指男性间的恋爱,但又并不完全等
同于男同性恋)。与 GAY 圈不同,这个群体大多是纯爱,一般比较纯情。
37. 腐女
源自于日语,是由同音的“腐女子(ふじょし,fujoshi)”转化而来,腐女或腐女子
主要是指喜欢 BL,也就是赞美和热衷于男男爱情的女性,也有把“腐女”当作那些致
力于同人志创作的深度宅女。
38. CP
CP 是英文 Coupling 的缩写,日文为カップリング 或者カプ,表示人物配对关系。本
意是指有恋爱关系的同人配对,主要运用于二次元 ACG 同人圈,近年来在三次元的娱
乐圈也开始广泛使用。
39. Orz
失意体前屈,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网络象形文字(或心情图示)。原本指网络流行的表
情符号:○| ̄|_, 这个形状好像是一个人被事情击垮跪在地上的样子,是用来形容被
事情打败或者很郁闷的,表示失意或沮丧的心情。还有佩服以及膜拜的意思。orz 传入
台湾后,加入中国元素囧,改编成囧rz。
40. 颜表立
用色彩表示立场,出自《RWBY》,弹幕的每一个色彩均代表剧中的某个人,所以当出现
某种色彩的弹幕时,就表示该弹幕的发出者是剧中此种色彩代表的角色的粉丝。例如:
红色弹幕表示是 Ruby 的粉丝,黄色弹幕表示是 Yang 的粉丝。
41. 语癖
简单说,语癖就是指语言癖好,通常是说一句话在前面或后面加上喜欢并经常说的一个
词或字。如《火影忍者》中的迪达拉喜欢在一句话的结尾处加上“嗯”的读音,《银魂
》中的神乐喜欢在一句话的结尾处加上“阿鲁(的说)”这个词。
42. 口古月
香港漫画用语,原本是普通的拟声词,后被引申为叹气的声音。通常用于句子开头,原
则上没有意义,不过一般人都视其为 KUSO 的象征。
“口古月”应看作是一个字,发“户”音。类似的还有“口桀”、“口弗”等。也有“
口胡”的写法,语气上比“口古月”弱一些。
43. 脑洞
由脑补衍生出来的词语。指对一些情节在脑内进行补充。“脑洞”则是指“脑袋破了很
大一个洞,用超强的想象力意淫力来填满”,也就是形容人想象力非常丰富,达到匪夷
所思的地步。
44. 中二病
中二病(又称初二症)是伊集院光在广播节目《伊集院光 深夜的马鹿力》中提出,比
喻日本青春期的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等特别言行的俗语,随后成为了网络热门用语。
中二病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中二”是日语对“初中二年级”的称呼,从字面上来理
解就是:初二年级青少年的某些病态自我意识。其实它不限于初二年级,也未必算正规
意义上的病,这只是一种谑称。
因为“中二病”并不是个严格的定义词,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它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并且褒贬皆有,争论不休。这类意识都暗暗地强化自己希望的状态(如智慧、慈悲、
优越、成熟、与众不同)、并且暗暗排斥不希望的状态(如愚蠢、恶毒、平凡、中二、
无力感)。比如:
——“我与别人是不同的。”
——“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如果有反例,就参看上面三条。”
45. 黑化
黑化,为游戏《Fate/Stay Night》带入的专有名词,后引申为“性情大变”的代名词
。黑化的意思是大体接近崩溃变坏,但程度要轻的多,指精神上的坏掉,简单来讲就是
切换至阴暗人格。
46. 触
ACG 界很强大的人称为大触或神触……起初用于游戏,后延伸至各个领域,泛指在各个
领域技术出神入化、无与伦比的人。在 2011 年的 10 月新番《侵略!乌贼娘》中,乌
贼娘可以用她的触手画出无与伦比的超级好画,但是用手只能画渣画。于是大家都把绘
画很厉害的人叫做“触手”。
47. 羞耻 play
广义的“羞耻 PLAY”是指某人在其行为中获得羞耻感,耻辱感,甚至是被侮辱感。狭
义的“羞耻PLAY”则是指主动寻求羞耻感,耻辱感,甚至是被侮辱感。 主要区别就在
于行为是否主动寻求羞耻感。
48. 赛高
赛高,源自日语,意思为“最高”。形容某样事物最好、太棒了之类的意思。
49. 死亡 flag
指某些会引向人物死亡的桥段。在游戏编程中,通常使用一个变量(称为 FLAG)来标
记接下来的剧情走向,当玩家做出影响剧情的动作时,就改写这个变量的值,在剧情分
支点则根据 FLAG 的当前值决定游戏程序运行的分支。
50. 二次元禁断综合症
二次元禁断综合症,简称二禁病或二次元控。主要表现在患者只对轻小说、漫画、动漫
、游戏中的虚构男孩子或女孩子才有性趣,而对三次元中的男性或女性没有兴趣。并反
应为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情节严重者,会有自虐,自杀倾向。
51. 萌娘百科
萌娘百科以“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以口号,向 ACGN(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
)为主题目标,收集动漫人物、内容的资料,是二次元界的维基百科。它将所有人物以
萌娘的形式转化,中国的形象是一位扎着丸子头的黑发女孩。终极目标是保存一切萌娘
的信息。尽管网站名包含“萌娘”二字,实际上不是只与“萌娘”有关,还包含某些二
次元,三次元流行用语的出处及解释,甚至于与二次元并无太大联系的手机游戏。
萌娘百科使用多种方法来增加幽默感,在条目中使用流行动漫术语及恶搞内容来刻画形
象;故意写一些文字然后使用删除线来划去;亦或者使用加黑背景来隐藏某些词语,被
隐藏的字用鼠标进行选择(反白)就可以看到。但大多数是与主条目内容无关的吐槽。
所以三次元的人类初次观看萌娘百科可能会陷入混乱,但不得不说萌娘百科是二次元人
类的通用宝典。
向所有二次元人类致以敬意!
avatar
a*o
4
第一百五十八章蓝衣女子
“住手!”一个年轻女子的娇叱声从天外传来,紧接着一道熊熊燃烧的火焰鸟从天而降
,一口就把那少年背后的青弧给吞噬个净光,然后才化为一团烈焰,消失不见。
“谁?是谁破了我的法术?”陆性青年大怒,抬头向空中望去。
只见在众人的头上,不知何时来了一位肤若凝脂,容光艳丽,犹若天仙的蓝衣女子,这
女子纤细的柳腰,修美的玉颈,一身蓝色的宫装,头梳高耸的发鬓,使人望去有种不敢
仰视的飘飘出尘之感。
“原来是聂师妹啊!我说谁有这么高的法力呢!”原本怒气冲冲的陆姓青年,见了红衣
女子后,立即神情一变,温文有礼起来,倒也风度翩翩。
“陆师兄看在小妹的面上,这场比试就此结束如何?”宫装女子脚踩法器,冷淡说道。
“呵呵,既然是聂师妹的意思,那为兄当然照办了。”青年满脸笑容的道。
宫装女子点点头,也不再说什么,直接就从天空落了下来,向慕容兄弟走去。
“聂师姐,你来的可真及时,否则我们可要吃大亏了!”刚刚逃过一劫的少年,一见蓝
衣女子立即喜笑颜开的跑了过去。而另一位也咧着嘴,绕过土墙奔过来。
“回去以后面壁思过,没练成九层功法前,不准外出。”女子清淡的道,不带丝毫的烟
火之气,一点也看不出情绪的波动。
慕容兄弟闻言,立即变得垂头丧气,全都耷拉着脑袋应承了下来。
蓝衣女子处置完兄弟俩后,转首向那位粗矮青年望去,竟突然绽颜一笑,让附近万物刹
那间黯然失色。她杏唇微张道:“多谢师兄的援手,否则慕容师弟有个意外的话,小妹
就愧对向师门了!”
“没,没什么……”
粗矮青年被对方艳丽无匹的笑容,给惊艳的一个劲儿“嘿嘿”傻笑,说话都结巴了起来。
四周男子见他所受的特殊待遇后,都不禁羡煞此人的艳遇,大为后悔刚才出手的为何不
是自己,因此嫉妒的眼神几乎将此人戳成了千疮百孔。
陆姓青年见此,眼中更是闪过了恶毒的眼神,只是极快的掩饰了过去,仍保持了温文尔
雅的样子,除了他身旁的那位女伴,和在一旁冷眼光看的韩立外,其他人都未曾发觉他
的异样。
虽然那位陈师妹也是长的千娇百媚、娇艳如花,但是与姓聂的女子一比,就显得大为逊
色,因此这位陈师妹在蓝衣女子一现身时,就生怕那位陆师兄被其所迷住,便立刻跑到
了陆师兄身侧,一把抱住青年的一只胳膊,然后用敌视的目光注视着对方。
蓝衣女子自然感觉到了对方的不善,但是毫不在意,反而在带着慕容兄弟离开之时,若
有若无轻瞥了韩立一眼,然后韩立耳边马上传来了此女悦耳的声音。
“阁下虽然法力不弱,但是这种独善其身的行径,小女子实在无法苟同!希望下次再见
之时,师弟能有所改变。”
韩立听了蓝衣女子的言语后,微皱了下眉头。看来他的躲闪举动,已被对方完全看进了
眼内,没给此女留下什么好感,甚至留有的是较坏的印象。
不过,他可不是什么圣人,明知被人利用还不远远躲开,那不成白痴了吗?粗矮的青年
倒是没有独善其身,可如今却被姓陆的家伙给盯上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挂掉了也不一
定。到时候,你这位大美女难道还能为其报仇不成。韩立嗤之以鼻的想道。
不知为何,韩立对这种风华绝代的大美人十分不感冒,倒是对那些小家碧玉型的女子顺
眼许多。因此在这位聂师姐心目中印象如何,他丝毫不在乎,只希望对方少注意些自己
就行了。
这时,蓝衣美女等人已不见了踪迹,而陆师兄狠狠瞪了粗壮青年一眼后,也和其女伴离
开了山顶。于是剩下之人见无热闹可看,就一哄而散了。
韩立也驾器离开了此地,一路飞回到了百药园。
~~~~~~~~~~~~~~~~~~~
“阁下虽然法力不弱,但是这种独善其身的行径,小女子实在无法苟同!希望下次再见
之时,师弟能有所改变。”
这位曾惊鸿一现的蓝衫女子,会在这个时候,和她的韩师弟相见吗?
不过见到也会失望,因为她的韩师弟依然没有改变,独善其身的行径贯穿韩老魔的一生!
因为老魔转性就不是老魔了!
avatar
a*d
5
HIRING NOW
Staff Accountant/Administration
Logistic Company located Miami, FL seeks staff accountant/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Job duties include AR, AP, Bank Reconciliation, calculating time
cards, payroll, managing insurance renewals, & applying accounting
principles for cost analysis. Good communication & Excel skills. Good
benefits. Send resume & salary requirement to l************[email protected]
有兴趣的mm自己投吧,我不了解情况,但知道是prefer 小中的。
avatar
t*e
6
如果你是非居民身份,已经填写了W8-BEN表格并且提交给了银行的话,并且收到的是
1099-INT,开户的目的不是做经营用途,可以不用申报这些利息性质的account
opening bonus。
如果你收到的是1099-MISC,说明银行没有把这开户奖励视作利息,而是其他收入,这
种情况下尝试联系银行看能不能改成1099-INT;如果不行,那么只能申报了。
这个问题还是挺纠结的,参考一下这篇文章。
http://tax1on1.org/open-a-bank-account-reward-points-for-gifts-
avatar
a*o
7
期待忘语小妖迅速更新。
avatar
t*e
8
还有你是part year resident还是说那一年你全年都是nr?
avatar
n*m
9
哪里挖出来的,感觉很诡异

【在 a*o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百五十八章蓝衣女子
: “住手!”一个年轻女子的娇叱声从天外传来,紧接着一道熊熊燃烧的火焰鸟从天而降
: ,一口就把那少年背后的青弧给吞噬个净光,然后才化为一团烈焰,消失不见。
: “谁?是谁破了我的法术?”陆性青年大怒,抬头向空中望去。
: 只见在众人的头上,不知何时来了一位肤若凝脂,容光艳丽,犹若天仙的蓝衣女子,这
: 女子纤细的柳腰,修美的玉颈,一身蓝色的宫装,头梳高耸的发鬓,使人望去有种不敢
: 仰视的飘飘出尘之感。
: “原来是聂师妹啊!我说谁有这么高的法力呢!”原本怒气冲冲的陆姓青年,见了红衣
: 女子后,立即神情一变,温文有礼起来,倒也风度翩翩。
: “陆师兄看在小妹的面上,这场比试就此结束如何?”宫装女子脚踩法器,冷淡说道。

avatar
t*c
10
非常感谢。
我全年都是nr.
我看到你的链接有一段:“某些没填写W8-BEN Form而且年度利息总额又超过10美金(如
Bank of America)的纳税人还是有可能会从银行收到1099-INT,只要非居民外国个人符
合W8-BEN的条件,就可以不用申报该项收入;但记得要在纳税申报时提交该W8-BEN表格
以证明身份”
补充一个问题,在保税的时候,除了附上W8-ben以外,还需要其他说明材料来证明自己
不要报利息收入吗?
题外话,如果上半年是nr,下半年是alien-resident,全年的利息收入都要保税吧?
谢谢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你是part year resident还是说那一年你全年都是nr?
avatar
wy
11
不会一辈子只穿兰衣服吧

【在 a*o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百五十八章蓝衣女子
: “住手!”一个年轻女子的娇叱声从天外传来,紧接着一道熊熊燃烧的火焰鸟从天而降
: ,一口就把那少年背后的青弧给吞噬个净光,然后才化为一团烈焰,消失不见。
: “谁?是谁破了我的法术?”陆性青年大怒,抬头向空中望去。
: 只见在众人的头上,不知何时来了一位肤若凝脂,容光艳丽,犹若天仙的蓝衣女子,这
: 女子纤细的柳腰,修美的玉颈,一身蓝色的宫装,头梳高耸的发鬓,使人望去有种不敢
: 仰视的飘飘出尘之感。
: “原来是聂师妹啊!我说谁有这么高的法力呢!”原本怒气冲冲的陆姓青年,见了红衣
: 女子后,立即神情一变,温文有礼起来,倒也风度翩翩。
: “陆师兄看在小妹的面上,这场比试就此结束如何?”宫装女子脚踩法器,冷淡说道。

avatar
z*l
12

W8-BEN is used for notifying the bank you are a nonresident alien.
when you file 1040NR or 1040NR, IRS knows you file as nonresident
depends how file your tax return?
resident for whole year, part-year, or nonresident.
Please kindly read publication 519 on www.irs.gov for more details.

【在 t****c 的大作中提到】
: 非常感谢。
: 我全年都是nr.
: 我看到你的链接有一段:“某些没填写W8-BEN Form而且年度利息总额又超过10美金(如
: Bank of America)的纳税人还是有可能会从银行收到1099-INT,只要非居民外国个人符
: 合W8-BEN的条件,就可以不用申报该项收入;但记得要在纳税申报时提交该W8-BEN表格
: 以证明身份”
: 补充一个问题,在保税的时候,除了附上W8-ben以外,还需要其他说明材料来证明自己
: 不要报利息收入吗?
: 题外话,如果上半年是nr,下半年是alien-resident,全年的利息收入都要保税吧?
: 谢谢

avatar
a*9
13
百度帖吧上有人揣测是温夫人的转世, 也有人说是辛如音的转世

【在 a*o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百五十八章蓝衣女子
: “住手!”一个年轻女子的娇叱声从天外传来,紧接着一道熊熊燃烧的火焰鸟从天而降
: ,一口就把那少年背后的青弧给吞噬个净光,然后才化为一团烈焰,消失不见。
: “谁?是谁破了我的法术?”陆性青年大怒,抬头向空中望去。
: 只见在众人的头上,不知何时来了一位肤若凝脂,容光艳丽,犹若天仙的蓝衣女子,这
: 女子纤细的柳腰,修美的玉颈,一身蓝色的宫装,头梳高耸的发鬓,使人望去有种不敢
: 仰视的飘飘出尘之感。
: “原来是聂师妹啊!我说谁有这么高的法力呢!”原本怒气冲冲的陆姓青年,见了红衣
: 女子后,立即神情一变,温文有礼起来,倒也风度翩翩。
: “陆师兄看在小妹的面上,这场比试就此结束如何?”宫装女子脚踩法器,冷淡说道。

avatar
j*l
14
转世不可能
这个小说如果再扯到转世 就要失控了
avatar
r*z
15
转世前面有好几处伏笔的,迟早要扯到的

【在 j*****l 的大作中提到】
: 转世不可能
: 这个小说如果再扯到转世 就要失控了

avatar
L*r
16
辛如音转世不是被老墨收当弟子了吗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百度帖吧上有人揣测是温夫人的转世, 也有人说是辛如音的转世
avatar
a*o
17
其实转世这回事没啥意思,没有了前世的记忆和情感,转世不过就是个路人甲。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辛如音转世不是被老墨收当弟子了吗
avatar
t*n
18
天啦,还真是(看起来像)陈师妹,而且又是通过衣服颜色被人搜出来。真服了,几千
年都不换衣服的。
avatar
wy
19
死了都,转世的,转世的这个也喜欢蓝色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天啦,还真是(看起来像)陈师妹,而且又是通过衣服颜色被人搜出来。真服了,几千
: 年都不换衣服的。

avatar
r*o
20
老魔几千年不也一直穿青袍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天啦,还真是(看起来像)陈师妹,而且又是通过衣服颜色被人搜出来。真服了,几千
: 年都不换衣服的。

avatar
w*o
21
毛毛v5
avatar
wy
22
不对阿。陈世美不是蓝衣服。兰衣服的女子不是姓聂么。你们这群
一分钟看一章的家伙

【在 w***o 的大作中提到】
: 毛毛v5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