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神兽裸鼹鼠能活30多年 肌肉结构终生处最佳状态ZT
avatar
神兽裸鼹鼠能活30多年 肌肉结构终生处最佳状态ZT# Animals - 动物园
h*h
1
裸鼹鼠是一种长相极其怪异的动物,乃至最早发现它的学者认为这根本不是新物种,而
是已知动物的患病个体或怪胎。它们像蚂蚁一样过着分工明确的群居生活,百来只共同
生活在复杂的地下巢穴里,鼠后、雄鼠和工鼠各司其职,这在昆虫世界非常普遍,但在
哺乳动物中却仅有两例。它们的寿命是同体型其他啮齿动物的20倍,能活30多年。而最
让科学家感兴趣的是,裸鼹鼠不会出现任何衰老迹象,其肌肉结构终生处在最佳状态,
血管弹性始终良好,繁殖能力至死都不会衰退。而最神奇的是,它天然拥有永不患癌症
的体质。最新的科学研究揭示了其中奥秘,其体内富含的透明质酸能使过度分裂的细胞
自杀。但这种生物身上未解的谜团更多,例如,它为何无毛?为何感觉不到疼痛?如何
保持青春不老?科学家们希望,裸鼹鼠的秘密最终能帮助人类活得更健康、长久。
裸鼹鼠像蚂蚁一样过着分工明确的群居生活。裸鼹鼠身体上数十根看似毛发的东西,其
实是极其敏感的触须。
上个月,纽约罗切斯特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自然》杂志发表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
声称他们查明了裸鼹鼠永远不会患癌症的原理,并表示这也许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深远影
响。
裸鼹鼠,一种分布在非洲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地的啮齿目动物,其名字直接从字面上
阐述了其两大特征----― 首先是肌肤裸露无毛的,其次是生活在地下洞穴里的。它们
能活30年以上,其寿命是同体型其他啮齿动物的20倍。而且其终生生活在地下,几乎从
来不会出现在地面上。一个典型的裸鼹鼠地下洞穴社区可覆盖足球场那么大的区域,四
通八达的洞穴网长度可达4公里,由于裸鼹鼠向后跑的速度和向前跑一样快,因此在雨
后的几周内,它们能搬运走三四吨的泥土。
19世纪,德国博物学家爱德华・吕佩尔首次发现并记录下了裸鼹鼠,但他看到这
种动物外观非常不讨人喜欢,其皮肤裸露无毛,皮肉松弛下垂,牙齿则突兀地生长,甚
至穿透了皮肤,因此认为这并非一个新物种,而是某种已知动物的患病个体或偶然出现
的怪胎。直到20世纪50年代,裸鼹鼠的奇怪习性才慢慢被人类发现。当时,内罗毕大学
研究员珍妮・贾维斯在自己的实验室成立了一个专项研究小组,但他们怎么都搞
不明白,为什么在同一洞穴网中共同生活的一大群裸鼹鼠,几乎很少发现怀孕或生育的
雌性。这个谜题一直到D N A研究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才被解开,原来,裸鼹鼠虽然是哺
乳动物,但其习性却和蚂蚁或白蚁这类昆虫一样,在整窝裸鼹鼠中,只有一只“鼠后”
负责生育,两三只有繁殖能力的雄性负责和“鼠后”交配,而其他那二三百只,则是“
工鼠”,它们只负责劳动,例如挖掘植物块茎(裸鼹鼠的食物)、看守洞穴、与偶尔入侵
的蛇战斗等。
这种完全社会性的习性,在哺乳动物中非常罕见,目前仅仅出现在裸鼹鼠及其近亲达马
拉兰鼹鼠身上。其他有些哺乳动物虽然也出现过一些社会性,例如猫鼬,但都是简化版
的。而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克里斯・福克斯博士就是通过研究猫鼬获得
了自己的动物学博士学位。但当英国于1987年首次引进裸鼹鼠之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拾
地投入到了对这种动物的研究中。
福克斯博士在过去25年中几乎天天都在和裸鼹鼠打交道,他对这种动物的爱可谓长久,
但福克斯也不得不承认,由于裸鼹鼠都是瞎子而且生活在黑暗的地底,因此,由于自然
选择的结果,它们的外貌的确不够好看。
福克斯强调他的研究对象还是有可爱之处的,并特别指出“它们小小的呢喃声,一共有
18种发音,听起来有点像雏鸟的叫声,这些声音对它们似乎很重要”。不过,虽然这些
裸鼹鼠不会给人留下优雅和美丽的印象,但它们的其他许多特点,还是会让人立即认识
到其不可思议的进化:例如非常长的寿命和一种奇特的永不会患癌症的特殊体质----―
而这可能会使其成为人类最好的朋友。
“时间从那时起就过得飞快,”福克斯说,“我想,第一个10年中,人们真正关注的是
其社会行为,‘鼠后’如何建立起自己的权威,抑制住其他裸鼹鼠的生育本能。”
之后科学家们开始关注裸鼹鼠那超长的寿命,他们发现这些研究对象都活了二十多年了
,只有几只死去的。而在美国的实验室中,已经出现活了32年依旧活蹦乱跳的裸鼹鼠。
而且,这些裸鼹鼠不但长寿,还都几乎未出现任何典型的老化迹象,“鼠后”依然继续
地和雄性交配、繁殖,丝毫没有出现繁殖力下降的趋势。其他裸鼹鼠也都似乎一直保持
在最佳状态,其血管弹性始终良好。
目前福克斯的工作重点之一是裸鼹鼠的肌肉调节----―这种动物似乎能够始终保持近乎
完美的肌肉结构,甚至是进入老年期,而且能够修复细胞中的线粒体损伤。而这种线粒
体损伤,是包括心脏衰竭等多种疾病在内的致病因素,也是人类衰老的原因。
这些特征的出现,似乎是裸鼹鼠为了适应极其恶劣的地下生存条件而进化出来的结果--
--―在氧气浓度极低(二氧化碳浓度极高)的空气中呼吸的能力,以及抑制自己皮肤疼痛
的能力(即使是被酸灼伤都不会退却),而最不寻常的,则是它们永远不会患癌症(这一
特征在哺乳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本文最初提到的发表在《自然》杂志的文章,是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维拉・
古尔布维瓦及其同事的研究成果。古尔布维瓦从2005年开始致力于研究裸鼹鼠的长寿奥
秘,其团队发现,裸鼹鼠的细胞显示出非常高程度的“接近抑制作用”----―其使得过
于接近的细胞停止生长。这种抑制作用被证明是一种叫做透明质酸(HMW-HA)的糖作用的
结果,这种透明质酸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体内,填充细胞之间的间隙,但在裸鼹鼠体内
则格外丰富,其含量是人类或其他鼠类的五倍以上,而且循环缓慢,这意味着透明质酸
构建起了一种独特的途径,使得裸鼹鼠拥有不生肿瘤的能力(恶性肿瘤就是所谓的癌症)。
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把这种途径称为“咕”(goo),他们发现“咕”的存在激活了
一个基因,而该基因可导致过度分裂的细胞自毁,使肿瘤无法形成。“咕”是一种在培
养皿中培育裸鼹鼠细胞时自然生成的副产品。古尔布维瓦建议,下一步是将之引入普通
老鼠体内,看是否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假如老鼠也出现了更长寿且不生肿瘤的特征,那
么之后就可以考虑人体试验了。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计划。虽然刊登在《自然》杂志的
文章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但却未引来资金。
此外,古尔布维瓦指出,裸鼹鼠独特的和平合作式社会结构可能也是其长寿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种和平合作的社会结构,福克斯的说法是:“对于裸鼹鼠来说,觅食是困难的,
它们巢穴附近的根茎不但分散而且相距甚远,单独个体难以在黑暗中挖掘到足够多的食
物,而合作战略则有利于整个群体。”不过福克斯仍在和南非的同事一起合作研究这种
行为是否包含遗传因素。
“关于这种引人注目且独特的生物,我们研究取得的发现越来越多,”福克斯说,“但
仍有一些谜团就是无法解开,例如,最明显的一个就是,我们实在不明白它们为什么是
裸露无毛的。”
avatar
h*t
2
两颗门牙V5!
avatar
I*i
3
世界真奇妙
avatar
h*h
4
肌肉结构终生处最佳状态,这个太牛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