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说《少年天子》
看见版上几位大拿最近在讨论这本书,我新丁,巧的是我也刚看完这本书。说起来我先看的《北方佳人》,再看的《少年天子》,北方佳人还是我的大马华人室友介绍我看的,刚开始看这名字就被雷了一下没准备看,后来发现凌力得过茅盾文学奖就借来看了,觉得北方佳人写得还是可以的,虽然主要是描述我们不熟悉的蒙古文化,但是里面的人物比较不偏完美化,而且说到历史小说,这个是不是比少年天子更像历史一些?虽然杜撰的成分都很多了。
不说北方佳人了,说说少年天子。我一个八十年代后期出生的人看八十年代的文字还是有些距离感的。茅盾文学奖作品我看的第一本是《尘埃落定》,当时年纪也小,上初中来着,看完惊为天人,发觉茅盾文学奖的水平相当之高啊,因为同一期的还有王安忆的《长恨歌》,文字是非常漂亮的。当然还有《抉择》这种跟政治挂钩的就不说了。 后来高中的时候看《穆斯林的葬礼》,介绍这本书给我看的MM爱惨了这本书,看一次哭一次,后来也去了北大,我看了之后就没那么震动了,里面对伊斯兰教和玉的描写还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在我不熟悉这些东西的情况下。但是里面对人物的描写有点脸谱化,就是坏的忒坏,好的就是完美的。韩新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圣母型女猪,没有缺点的主角可能是那个时代的通病吧,董鄂妃有同样的问题。然后韩新月的妈妈,或者说姨妈,其实是个很悲情的女人,成了大反派,现在很多人都批这本书三观不正,我看我看的时候那些微小的不适感跟这个有关,呵呵。作为大奶,养大了小三(还是自己的亲妹妹)的孩子,可能少点关怀,但是基本上该做的都做了,还能要求什么?这个地球上不是人人都是圣母的,韩新月的亲妈在最后时刻出现有点拣果子的意思,不认同。不说穆斯林的葬礼了,这一系列的茅盾文学奖知名获奖作品我也没看多少,除了这些就是《平凡的世界》了。
平凡的世界是无数师长级人物吐血推荐的,N多人说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书,但我看完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失望。可能看之前的期望值太高了。要说是年代隔得有点远吧,我大学室友MM很喜欢这本书,而我看的时候也是大一,可能有点晚,要在人生观更不巩固的时候去看看可能更有感悟。我理解的是这是一个青年的奋斗史,这个人自尊,上进,有着不可多得的理想,而现实又很残酷,不过他还是奋斗不息,可是真的只有有限的共鸣。我看过一些书评,很多人都是高中的时候看这本书然后觉得很受启发,我可能是自己已经有一些想法了,再来看这些书,感触就没那么深。相比之下,《活着》的篇幅非常之短,我也是最近才看(惭愧)。但是给心灵的触动要深的多。那的确是一本关于死亡的书,却教人怎么活着。
这些都扯完了,再回头说少年天子。少年天子讲故事的时期现在被穿越小说写烂了,但是这个比那些小说要高很多个等级。文章的主线似乎是顺治想满汉一统的治理国家,而凌力也被盛赞为女作家里很大气的写历史制度什么的很好的。可惜在谈到制度这些,文中没有具体着力写太多,只写了几个满清开始不好的制度,圈地,逃人法什么的,在描写这些制度的时候也只写了对普通民众的生活的影响,那就是社会学效应了,要是能从经济政治等别的角度写写就更好了。而除此之外,只看见顺治觉得朱元璋定下的制度很好,尤其是文官治国方面,但明亡有明亡的道理,制度的弊病很多,文章没有写。甚至明制的具体做法,权衡等等具体的也没有特别的写。说到这一点《万历十五年》非常好,不过一本是小说,一本是历史读物,这么比有点不公平了哈。但这么说来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局限性的。说她大气,可能是说她的着力点不在爱情上,但是在我看来,女作家们可以做的更好。现在晋江上有很多后起之秀,绝大多数是不值得一看的,但是有几个人,胸襟在那里,如果能严肃的写,也许有可能。
而文中的爱情也是另外一条线,这里又涉及到女猪是个完美的人了,并且也是圣母。可能女作家写女人都有这个倾向?或者说年轻的女人……《北方佳人》里的洪高娃也是,不过她除了超级美之外有些做法还是很接近常理的,而董鄂妃过于完美了,除了某些极微小的地方可以看出了她有委屈之外,其他的方面都是好的。这个女人过于懂事了。可能这是她死了的原因吧:)。太完美的女猪注定要挂掉的。而顺治这个人的刻画相对好很多,可以看出来这个人比较情绪化,然后喜怒无常,脾气急躁,而优点也是很多很多的。他们两个的爱情始于相貌,终于思想上的共鸣,还是比较完美的。
但是小说的进程有点突兀,中间的过度不融洽,顺治对佛教的偏好出现的比较急,没有很多的铺垫,好像跟和尚讲了两回经就信佛了一样。而在董鄂妃病倒后他突然说要剃度那一段很突兀,前半篇还信心满满要建立一个稳固的制度,突然他就累了要出家,这中间心理过程什么的描写都很少,没有人看出来他有这样的想法和倾向。这里我觉得是小说收的有点急了。突然他就信佛了,突然他就剃度了,然后他就死了。按说叫少年天子,他一直是有着雄心壮志去改变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一路挫折不断,不过也没看出来他要放弃,除了郑成功打金陵他狂奔说要逃到关外那一段,结果突然他就累了撂挑子不干了。而文中埋了很多很多伏笔都草草结束,看来是要为《暮鼓晨钟》服务的,我还没有看,所以没有发言权,但这些都让收尾显得非常仓促。我原以为柳同春是作为小人物这条线来反映平民的命运的,但是他的命运太戏剧化了,什么倒霉事都让他们家碰上了,而最后也没看出来想表达个神马,相比之下满人老费一家这条线反而好的多。
不过看一本书实在不能看这些缺陷的地方,要看好的地方。少年天子好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对顺治对国事和感情的阐述,我实在是不相信一个皇帝是会为了一个妃子的死而出家的,尤其是知道自己责任重大的皇帝,所以文中说的更多的是为满汉矛盾国家制度建立心力交瘁,最后他累了,不玩了,这个合理性好很多。
还有其他的,汉人文人的心理变化什么的,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写得都很好。毕竟吃饱饭是硬道理。罗里啰嗦写了一大堆,想到的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