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杀野生动物黑幕:林场开枪无人管# Animals - 动物园
i*s
1 楼
晨报记者 余志辉 综合央视报道
一片本该是动物天堂的山谷,一座本该平静的小镇,却因为人们的口舌之欲,成为
残忍杀戮的据点。中枪后吐血抽搐的猕猴、铁笼中惊惶失措的竹鼠、堆满野生动物的冷
库、挂着“公务消费定点商家”的野味餐馆……近日,这些画面通过央视记者的镜头呈
现在观众眼前,一条捕杀、交易、食用野生保护动物的产业链终于曝光。
林场内开枪猎猴无人管
江西省资溪县位于武夷山脉的西麓,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7%,有一个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五个国有林场,因此生活着众多野生动物。其中,高阜林
场是资溪县拥有50年历史的国营林场。据林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生活着上千只国家二
级保护动物——猕猴。然而,就在记者近日的探访中,山谷中传来的一声枪响,掀开了
这里长期大量捕杀、交易野生保护动物的黑幕。
记者循着枪声走去,发现一只中枪的猕猴躺在地上,口吐鲜血,身体还在抽搐。紧
接着,枪声与狗吠不断传来,记者又在地上找到一只中枪死去的年幼猕猴。此时,3名
盗猎者出现了,他们带着两条猎犬,手里还提着好几只猎物。据他们介绍,当天共打到
7只猕猴,其中有3只幼猴。盗猎者称,由于当地野味市场上的猕猴供不应求,好几家餐
馆都直接通过电话向他们“订货”,因此这7只猕猴根本不愁销路,大概能卖3000元。
在三四个小时的盗猎过程中,并没有任何林区管理人员前来阻止,也没有人报案。
盗猎者戴强光灯半夜杀麂
而在资溪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盗猎者会趁夜潜入。他们头戴类似矿
工用的强光灯,携带填充火药和钢珠的土铳。由于动物在夜间忽遭强光照射时通常会愣
住,这便给了盗猎者瞄准射击的时间。
此外,包括麂子在内,不少动物的眼睛在夜间会反射出亮光,这成了引来杀身之祸
的关键。“麂子就是吃了眼睛的亏。如果它闭上眼睛,夜间还真不容易发现它。”盗猎
者竟不无得意地说。
舌头是有底线的
生物圈最饕餮的猎食者,也不会在果腹之外,如此放纵爪牙。文明的民族,舌头是
有底线的。商周时代,先祖就开始以成文法保护野生动物:不焚林而猎,不竭泽而渔,
不杀孕兽和小兽。难道今天,我们反而只剩下嘴巴,没了灵魂?吃进去的是野味,露出
来的是野蛮。
——央视微评
[黑色产业链调查·野味餐馆]
“猴子肉280元一斤”公务消费定点店供应大雁
“老娄龙虾”餐馆位于资溪县中心城区,白天大门紧闭,入夜才开始营业。
据悉,这家餐馆已经在此经营了十余年,虽然挂着“龙虾”的招牌,但这里真正的
“招牌菜”却是野味。记者通过熟人介绍,获得了老板老娄的接待。“猴子肉280元一
斤,你一般吃不到的。”为了证明自己出售的是真猴肉,老娄从冰柜里拿出一个口袋,
打开之后令人大吃一惊:里面是一只完整的冰冻猴尸,猴眼紧闭,龇牙咧嘴,形象十分
狰狞。“这是前天刚杀的,大概有十几斤。”老娄说,猴头是单卖的,800元一个。对
于猴肉的销路,老娄自信地说:“在这个县城不愁卖不掉”、“一年能卖掉几十只猴子
”。
记者随后来到离县城四五十公里远的一家名叫“珍味农家乐”的农庄,发现此处虽
然地处偏僻,但门口却停满了车辆,前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老板娘正在向客人兜售大
雁,“大雁400元一只,一雁四吃。”记者看到,这里除了大雁,还有野鸡、竹鼠、獾
猪等野生动物。农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几乎每天都客人爆满。在该店的收银台上
方,记者发现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抚州市公务消费定点商家”。
[黑色产业链调查·野味收购店]
冷库堆满野生动物“死的发湖南 活的发广州”
据盗猎者介绍,活的野生动物售价比死的贵两三倍,因此现在市场上九成野味是通
过捕兽夹捕获的,枪打的只占一成。在资溪县城,不仅有叫卖猎枪的广告,更有许多店
铺出售金属制成的捕兽夹。一家店铺的老板介绍,冬天是捕猎旺季,该店有时一天能卖
几百只捕兽夹。据悉,盗猎者通常将捕兽夹安放在山中野生动物出没的主要通道。据一
名盗猎者介绍,目前资溪县的山上铺设的捕兽夹至少有好几万个。
据悉,盗猎者捕获猎物后,一般有3条销售渠道,一是卖给当地的餐馆,二是卖给
农贸市场上的摊贩。但前两者的销量有限,最好的销售渠道是第三条:野味收购店。
资溪农贸市场是资溪县最大的农贸市场,这里设有专门的野味区,商贩们明目张胆
地叫卖野味。在这里,野鸡卖28元一斤,麂子40元一斤,果子狸100元一斤,此外还有
野兔、野山羊、野猪等出售。
目前,资溪县城规模较大的野味收购店有3家,每天一清早,盗猎者就把夜里捕获
的野味卖到这里。
据一家收购店的郑老板介绍,他每天能收购到一二十只麂子、十几头野猪,野味收
购量是全资溪县城最大的,他还有一座冷冻仓库,里面储存了成堆的野生动物。郑老板
自称在当地经营野味二十余年,不仅在当地销售,还发货到外地,“死的(动物)发到湖
南,活的发到广州。”
另一家野味收购店的胡老板则自称冷库里储存了两千余斤的麂子、三千余斤野猪。
记者发现,该店的墙上悬挂着“江西省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经营许可证”,老板称,只要
持有该证,就能保证其在江西省安全地开展野味生意。但事实上,该证上明确注明,只
允许持有者销售“捕猎限额内调拨的野猪”,并非交易野生保护动物的“保护伞”。
一片本该是动物天堂的山谷,一座本该平静的小镇,却因为人们的口舌之欲,成为
残忍杀戮的据点。中枪后吐血抽搐的猕猴、铁笼中惊惶失措的竹鼠、堆满野生动物的冷
库、挂着“公务消费定点商家”的野味餐馆……近日,这些画面通过央视记者的镜头呈
现在观众眼前,一条捕杀、交易、食用野生保护动物的产业链终于曝光。
林场内开枪猎猴无人管
江西省资溪县位于武夷山脉的西麓,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7%,有一个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五个国有林场,因此生活着众多野生动物。其中,高阜林
场是资溪县拥有50年历史的国营林场。据林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生活着上千只国家二
级保护动物——猕猴。然而,就在记者近日的探访中,山谷中传来的一声枪响,掀开了
这里长期大量捕杀、交易野生保护动物的黑幕。
记者循着枪声走去,发现一只中枪的猕猴躺在地上,口吐鲜血,身体还在抽搐。紧
接着,枪声与狗吠不断传来,记者又在地上找到一只中枪死去的年幼猕猴。此时,3名
盗猎者出现了,他们带着两条猎犬,手里还提着好几只猎物。据他们介绍,当天共打到
7只猕猴,其中有3只幼猴。盗猎者称,由于当地野味市场上的猕猴供不应求,好几家餐
馆都直接通过电话向他们“订货”,因此这7只猕猴根本不愁销路,大概能卖3000元。
在三四个小时的盗猎过程中,并没有任何林区管理人员前来阻止,也没有人报案。
盗猎者戴强光灯半夜杀麂
而在资溪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盗猎者会趁夜潜入。他们头戴类似矿
工用的强光灯,携带填充火药和钢珠的土铳。由于动物在夜间忽遭强光照射时通常会愣
住,这便给了盗猎者瞄准射击的时间。
此外,包括麂子在内,不少动物的眼睛在夜间会反射出亮光,这成了引来杀身之祸
的关键。“麂子就是吃了眼睛的亏。如果它闭上眼睛,夜间还真不容易发现它。”盗猎
者竟不无得意地说。
舌头是有底线的
生物圈最饕餮的猎食者,也不会在果腹之外,如此放纵爪牙。文明的民族,舌头是
有底线的。商周时代,先祖就开始以成文法保护野生动物:不焚林而猎,不竭泽而渔,
不杀孕兽和小兽。难道今天,我们反而只剩下嘴巴,没了灵魂?吃进去的是野味,露出
来的是野蛮。
——央视微评
[黑色产业链调查·野味餐馆]
“猴子肉280元一斤”公务消费定点店供应大雁
“老娄龙虾”餐馆位于资溪县中心城区,白天大门紧闭,入夜才开始营业。
据悉,这家餐馆已经在此经营了十余年,虽然挂着“龙虾”的招牌,但这里真正的
“招牌菜”却是野味。记者通过熟人介绍,获得了老板老娄的接待。“猴子肉280元一
斤,你一般吃不到的。”为了证明自己出售的是真猴肉,老娄从冰柜里拿出一个口袋,
打开之后令人大吃一惊:里面是一只完整的冰冻猴尸,猴眼紧闭,龇牙咧嘴,形象十分
狰狞。“这是前天刚杀的,大概有十几斤。”老娄说,猴头是单卖的,800元一个。对
于猴肉的销路,老娄自信地说:“在这个县城不愁卖不掉”、“一年能卖掉几十只猴子
”。
记者随后来到离县城四五十公里远的一家名叫“珍味农家乐”的农庄,发现此处虽
然地处偏僻,但门口却停满了车辆,前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老板娘正在向客人兜售大
雁,“大雁400元一只,一雁四吃。”记者看到,这里除了大雁,还有野鸡、竹鼠、獾
猪等野生动物。农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几乎每天都客人爆满。在该店的收银台上
方,记者发现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抚州市公务消费定点商家”。
[黑色产业链调查·野味收购店]
冷库堆满野生动物“死的发湖南 活的发广州”
据盗猎者介绍,活的野生动物售价比死的贵两三倍,因此现在市场上九成野味是通
过捕兽夹捕获的,枪打的只占一成。在资溪县城,不仅有叫卖猎枪的广告,更有许多店
铺出售金属制成的捕兽夹。一家店铺的老板介绍,冬天是捕猎旺季,该店有时一天能卖
几百只捕兽夹。据悉,盗猎者通常将捕兽夹安放在山中野生动物出没的主要通道。据一
名盗猎者介绍,目前资溪县的山上铺设的捕兽夹至少有好几万个。
据悉,盗猎者捕获猎物后,一般有3条销售渠道,一是卖给当地的餐馆,二是卖给
农贸市场上的摊贩。但前两者的销量有限,最好的销售渠道是第三条:野味收购店。
资溪农贸市场是资溪县最大的农贸市场,这里设有专门的野味区,商贩们明目张胆
地叫卖野味。在这里,野鸡卖28元一斤,麂子40元一斤,果子狸100元一斤,此外还有
野兔、野山羊、野猪等出售。
目前,资溪县城规模较大的野味收购店有3家,每天一清早,盗猎者就把夜里捕获
的野味卖到这里。
据一家收购店的郑老板介绍,他每天能收购到一二十只麂子、十几头野猪,野味收
购量是全资溪县城最大的,他还有一座冷冻仓库,里面储存了成堆的野生动物。郑老板
自称在当地经营野味二十余年,不仅在当地销售,还发货到外地,“死的(动物)发到湖
南,活的发到广州。”
另一家野味收购店的胡老板则自称冷库里储存了两千余斤的麂子、三千余斤野猪。
记者发现,该店的墙上悬挂着“江西省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经营许可证”,老板称,只要
持有该证,就能保证其在江西省安全地开展野味生意。但事实上,该证上明确注明,只
允许持有者销售“捕猎限额内调拨的野猪”,并非交易野生保护动物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