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二代的smart cover伴侣背壳,牛排应该也可以用
avatar
二代的smart cover伴侣背壳,牛排应该也可以用# Apple - 家有苹果
g*a
1
有没有大侠给推荐一些好听的电影主题曲
本人特别喜欢泰坦尼克,往日情怀,这个杀手不太冷...
avatar
s*h
2
大念住经:
。。。。。。(7)於是他持续地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持续地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
时持续地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
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
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石记:
依经,在断除烦恼之前,要观察。超越执著之后,还是只有觉照。
问题:
超越执著之前的“观察”与“如实知道”跟超越执著之后的“了知与觉照”是一样的吗
?是同一种觉照吗?
avatar
m*n
3
牛排发布前几天,MIC有个视频,说是ipad3,几乎所有参数都一致,外壳也是厚一点,
然后三款smart cover伴侣背壳依次试验,都能用在牛排上,所以我毫不犹豫地订了,
期待不要发生意外。。。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7.51 - iPad Lite
avatar
f*r
4
hans zimmer还行。我比较喜欢他给勇闯夺命岛、角斗士配乐的这个风格。不过这俩电
影的theme听着也太靠了,以至于我一度以为这是一稿两投。
好多曲子虽然不洪大,但是在特定的时候听,可以很有味道。这些曲子有的时候可能比
电影本身知名度还高。比如猎鹿人、日瓦戈医生、教父等。
特别提一个曲子,杀死比尔刘玉玲出场一段的配乐是一绝。虽然不是电影原创,而是照
搬过来的,但在片中毫无违和感。恰似量身定做一般。同样的套路,还有阳光灿烂的日
子套用乡村骑士间奏曲。
avatar
c*h
5

我以为你看了大念住经,会想问
何谓内身、外身、内外身? 如何观察? 如何超越对身体的执着、我见、烦恼?
阿含,佛陀几乎不解释没做与做的境界差异,只说要有这样正见,这样观察,这样做。
这是因为是讲给要修行的比丘听的。与后世多数人想逻辑上搞清楚境界的差异,需求是
不同的。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念住经:
: 。。。。。。(7)於是他持续地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持续地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
: 时持续地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
: 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
: 现象。
: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 石记:
: 依经,在断除烦恼之前,要观察。超越执著之后,还是只有觉照。
: 问题:

avatar
D*o
6
颐和园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里面伊朗人创作的主题音乐
昆汀是玩音乐的高手,选取都很惊艳
水平低的就是赵薇,陈可辛最近两部片子的音乐

【在 f*********r 的大作中提到】
: hans zimmer还行。我比较喜欢他给勇闯夺命岛、角斗士配乐的这个风格。不过这俩电
: 影的theme听着也太靠了,以至于我一度以为这是一稿两投。
: 好多曲子虽然不洪大,但是在特定的时候听,可以很有味道。这些曲子有的时候可能比
: 电影本身知名度还高。比如猎鹿人、日瓦戈医生、教父等。
: 特别提一个曲子,杀死比尔刘玉玲出场一段的配乐是一绝。虽然不是电影原创,而是照
: 搬过来的,但在片中毫无违和感。恰似量身定做一般。同样的套路,还有阳光灿烂的日
: 子套用乡村骑士间奏曲。

avatar
s*h
7
噢,那么加上一问:
何谓内身、外身、内外身? 如何观察? 如何超越对身体的执着、我见、烦恼?
请您不吝开示。谢谢!
avatar
u*a
8
Tron: Legacy的ost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电影音乐之一了, 至少要看过一次电影之后听
起来才带感...音乐和画面结合的很好.

【在 g****a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没有大侠给推荐一些好听的电影主题曲
: 本人特别喜欢泰坦尼克,往日情怀,这个杀手不太冷...

avatar
S*U
9
没成熟的观,对四圣谛、无常、无我还没有达到「无疑」。只是有时「随顺」。
成熟的观,与四圣谛、无常、无我相应,无疑。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念住经:
: 。。。。。。(7)於是他持续地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持续地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
: 时持续地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
: 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
: 现象。
: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 石记:
: 依经,在断除烦恼之前,要观察。超越执著之后,还是只有觉照。
: 问题:

avatar
s*p
10
先把Hans Zimmer的全听一边
不仅电影的,还有游戏的

【在 g****a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没有大侠给推荐一些好听的电影主题曲
: 本人特别喜欢泰坦尼克,往日情怀,这个杀手不太冷...

avatar
s*h
11
在本质上,没成熟的观与成熟的观是同一种吗?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成熟的观,对四圣谛、无常、无我还没有达到「无疑」。只是有时「随顺」。
: 成熟的观,与四圣谛、无常、无我相应,无疑。

avatar
G*1
12
同喜欢颐和园的音乐,每次看我都不忘回放几遍。好的主题音乐太重要了

【在 D**o 的大作中提到】
: 颐和园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里面伊朗人创作的主题音乐
: 昆汀是玩音乐的高手,选取都很惊艳
: 水平低的就是赵薇,陈可辛最近两部片子的音乐

avatar
J*s
13
显然不是!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在本质上,没成熟的观与成熟的观是同一种吗?
avatar
s*n
14
颐和园里面有一首歌(郝蕾唱的那首)是话剧恋爱的犀牛的歌,郝蕾也是有一把好嗓子
avatar
s*h
15
为啥?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显然不是!
avatar
q*z
16
向你推荐(spotify都可以听)
1. X-men first class,极好。
2. Transformers: The Score, 极好。
3. Man of Steel,大部分很好。
4. Gladiator, 有些很好。
5. 加勒比海盗,有点听太多次了
avatar
c*h
17

请问你看过大念住经吗?
对于何谓内身、外身、内外身? 如何观察? 如何超越对身体的执着、我见、烦恼?
有何初步见解?
我的看法不见得是对的。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噢,那么加上一问:
: 何谓内身、外身、内外身? 如何观察? 如何超越对身体的执着、我见、烦恼?
: 请您不吝开示。谢谢!

avatar
M*t
18
菊次郎的夏天

[发表自未名空间手机版 - m.mitbbs.com]

【在 g****a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没有大侠给推荐一些好听的电影主题曲
: 本人特别喜欢泰坦尼克,往日情怀,这个杀手不太冷...

avatar
c*h
19

请教SeeU法友,何谓外身? 内外身?
外身,指别人的身体,或外在物质、外色 吗? 应该是。
尸体应属于外身,观墓园时,如何于内身观身而住?
这时,我还没死,身体没有腐败,就不是观察当下的变化,
而是推理自己身体死后也如此呀。
那观墓园时,内外身又指何意? 此时与观内身似乎相同?
就是观察到外身腐败,推理内身以后也会腐败。
观察外身的用意,是否主要是认知,别人的身体或外在物质也一样?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问你看过大念住经吗?
: 对于何谓内身、外身、内外身? 如何观察? 如何超越对身体的执着、我见、烦恼?
: 有何初步见解?
: 我的看法不见得是对的。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avatar
W*s
20
Re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q***z 的大作中提到】
: 向你推荐(spotify都可以听)
: 1. X-men first class,极好。
: 2. Transformers: The Score, 极好。
: 3. Man of Steel,大部分很好。
: 4. Gladiator, 有些很好。
: 5. 加勒比海盗,有点听太多次了

avatar
s*h
21
感谢你的回复。
我的问题在我看来,关系到知见正与不正,很重要。
内外身:
庄春江,阿含辞典:
1.以自身為準,自身內在的稱「內、內身」,自身外在的稱「外、外身」。2.主動的(
能;能取)稱為「內」,被動的(所;所取)稱為「外」。(相關詞「內身外身」「內
法」)
我理解,观内身,外身,内外身,其实道理都是一样,就是如实知其无常。如此自然而
住。此外求得任何住,任何灭,任何修,证,乃至认为有涅槃可取,如果不是方便说法
,就是凡夫知见。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教SeeU法友,何谓外身? 内外身?
: 外身,指别人的身体,或外在物质、外色 吗? 应该是。
: 尸体应属于外身,观墓园时,如何于内身观身而住?
: 这时,我还没死,身体没有腐败,就不是观察当下的变化,
: 而是推理自己身体死后也如此呀。
: 那观墓园时,内外身又指何意? 此时与观内身似乎相同?
: 就是观察到外身腐败,推理内身以后也会腐败。
: 观察外身的用意,是否主要是认知,别人的身体或外在物质也一样?

avatar
s*p
22
我来给你个list吧
Time(Inceptio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pjcvEwcMUY
A watchful guardian(Dark knigh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yjc_-qcbc8
Rain Ma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HsQUGjC1NA
The roc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PtPxqTdkig
Madagascar 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Rbea0y8_V4&list=PL1F48F082E9C83
Call of dut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A6zH7gKSr4
最后一个不是电影但是也很经典
如果喜欢Hans Zimmer可以直接听合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KuZ_3XjbA0
欢迎大家补充,最好带上youtube链接就可以直接欣赏了

【在 g****a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没有大侠给推荐一些好听的电影主题曲
: 本人特别喜欢泰坦尼克,往日情怀,这个杀手不太冷...

avatar
c*h
23

身念处实际修法要请教SeeU法友,他是专家,我也要请教他。
如果你修行的目标确定只是熄灭烦恼、熄灭贪嗔痴,熄灭苦,
那么佛陀原始对声闻弟子的教义教法,可以参考看看,
因为佛陀第一个提出来。
等亲身验证的确熄灭你的烦恼在决定要不要相信,千万别一开始理论搞通了就信。
如果还有其它目标,就要另外找其它的高手了。
我还有亲戚修行的目标是通灵,现在越修,通灵越多神仙了。
我认为,确定目标是很难的事。通常根本是没目标,好玩,乱试一通。
为何要观外身? 理由是什么?
我认为可能是了知外身也一样,都是无常。
但内身比较好深刻了解,达震撼地步,禅定稍深就观察得了。
那外身呢? 有办法深刻观察而达震撼地步吗? 似乎没有办法。
为何要观内外身? 这时要观什么? 内外如何互动吗? 或内外身都一样无常吗?
佛陀的教义、教法,每一步都有理由,都是当下如实现观。
所以,我觉得观尸体,那内身又是什么,自己的尸体? 内外身又是什么?
那么观呼吸? 观外身,是观别人的呼吸吗? 观别人的呼吸的长短温热,遍布别人全身?
内外身这时又是要观什么? 观别人与自己的呼吸都是无常? 都是长短温热?
有很多疑问。
这个对我太玄妙,都是后话。不如说这一步要观什么,为何要这样观,效果是什么。
通常随着禅定深入,自然会越观越多,但是仍然有很多疑问。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谢你的回复。
: 我的问题在我看来,关系到知见正与不正,很重要。
: 内外身:
: 庄春江,阿含辞典:
: 1.以自身為準,自身內在的稱「內、內身」,自身外在的稱「外、外身」。2.主動的(
: 能;能取)稱為「內」,被動的(所;所取)稱為「外」。(相關詞「內身外身」「內
: 法」)
: 我理解,观内身,外身,内外身,其实道理都是一样,就是如实知其无常。如此自然而
: 住。此外求得任何住,任何灭,任何修,证,乃至认为有涅槃可取,如果不是方便说法
: ,就是凡夫知见。

avatar
k*a
24
同意.

【在 s******p 的大作中提到】
: 先把Hans Zimmer的全听一边
: 不仅电影的,还有游戏的

avatar
s*h
25
如果你修行的目标确定只是熄灭烦恼、熄灭贪嗔痴,熄灭苦,
那么佛陀原始对声闻弟子的教义教法,可以参考看看,
因为佛陀第一个提出来。
等亲身验证的确熄灭你的烦恼在决定要不要相信,千万别一开始理论搞通了就信。
如果还有其它目标,就要另外找其它的高手了。
我还有亲戚修行的目标是通灵,现在越修,通灵越多神仙了。
我认为,确定目标是很难的事。通常根本是没目标,好玩,乱试一通。
》》》我还没有什么修行,只是有兴趣。我的兴趣也不是要熄灭什么或者求得什么神通
之类(以前也许有)。在理智层面,我的着眼点在于,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最根本的
,人的一切认知到底是什么,“我”是什么?这个目标对我来说,很重要也很明确。
为何要观外身? 理由是什么?
我认为可能是了知外身也一样,都是无常。
但内身比较好深刻了解,达震撼地步,禅定稍深就观察得了。
那外身呢? 有办法深刻观察而达震撼地步吗? 似乎没有办法。
为何要观内外身? 这时要观什么? 内外如何互动吗? 或内外身都一样无常吗?
佛陀的教义、教法,每一步都有理由,都是当下如实现观。
所以,我觉得观尸体,那内身又是什么,自己的尸体? 内外身又是什么?
那么观呼吸? 观外身,是观别人的呼吸吗? 观别人的呼吸的长短温热,遍布别人全身?
内外身这时又是要观什么? 观别人与自己的呼吸都是无常? 都是长短温热?
有很多疑问。
》》》看来你已经有经验了。我没有经验。我的体会是,外身内身,其实是一身。其中
的辩证关系,如果你不抱一般南传修习者的成见,看一看楞严经的前两章,应该有帮助
。那里边的辩证分析,会颠覆我们一般对于是与非,内与外的看法,而对于语言与意识
的局限有更好的自觉。
avatar
r*y
26
汉斯的都不错 还有个末代皇帝结尾的 星河舰队主题曲 纳尼亚传奇第一部的战斗音
乐 亚历山大大部分都不错 另外士兵突击里面用了大量的电影音乐也都很好听
avatar
S*U
27
楞严经我上个世纪就读过了,也听法师讲过,后来才接触南传。
我现在是否定楞严经的观点。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修行的目标确定只是熄灭烦恼、熄灭贪嗔痴,熄灭苦,
: 那么佛陀原始对声闻弟子的教义教法,可以参考看看,
: 因为佛陀第一个提出来。
: 等亲身验证的确熄灭你的烦恼在决定要不要相信,千万别一开始理论搞通了就信。
: 如果还有其它目标,就要另外找其它的高手了。
: 我还有亲戚修行的目标是通灵,现在越修,通灵越多神仙了。
: 我认为,确定目标是很难的事。通常根本是没目标,好玩,乱试一通。
: 》》》我还没有什么修行,只是有兴趣。我的兴趣也不是要熄灭什么或者求得什么神通
: 之类(以前也许有)。在理智层面,我的着眼点在于,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最根本的
: ,人的一切认知到底是什么,“我”是什么?这个目标对我来说,很重要也很明确。

avatar
r*y
28
补充下还有壮志凌云 记得不是主题歌 而是主题曲,,
avatar
S*U
29
外身也是我们贪爱、执著的对象,如亲人、财产等,所以要观它们无常、不可靠。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身念处实际修法要请教SeeU法友,他是专家,我也要请教他。
: 如果你修行的目标确定只是熄灭烦恼、熄灭贪嗔痴,熄灭苦,
: 那么佛陀原始对声闻弟子的教义教法,可以参考看看,
: 因为佛陀第一个提出来。
: 等亲身验证的确熄灭你的烦恼在决定要不要相信,千万别一开始理论搞通了就信。
: 如果还有其它目标,就要另外找其它的高手了。
: 我还有亲戚修行的目标是通灵,现在越修,通灵越多神仙了。
: 我认为,确定目标是很难的事。通常根本是没目标,好玩,乱试一通。
: 为何要观外身? 理由是什么?

avatar
s*h
31
:)
楞严经是什么观点啊?
或者你的观点是否定楞严经的什么观点啊?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楞严经我上个世纪就读过了,也听法师讲过,后来才接触南传。
: 我现在是否定楞严经的观点。

avatar
l*r
32
同喜欢,久石让真棒~~~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菊次郎的夏天
:
: [发表自未名空间手机版 - m.mitbbs.com]

avatar
c*h
33

我认为,除非你的观察的很仔细,
不然如果只是一般人性质的观察,然后探讨认知,收获有限。
随着观察深入,然后再辩证探讨认知;
观察再深入,然后再辩证探讨认知,
收获较大。
观察角度或深度不同,得到结论可能就不同。
根据佛陀说(如果他是对的)
观察到最深,就是”我”就是nothing。
不过我们现在说这些都太早,也没意义。
因为不在佛陀观察的角度与深度,说这些没用。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修行的目标确定只是熄灭烦恼、熄灭贪嗔痴,熄灭苦,
: 那么佛陀原始对声闻弟子的教义教法,可以参考看看,
: 因为佛陀第一个提出来。
: 等亲身验证的确熄灭你的烦恼在决定要不要相信,千万别一开始理论搞通了就信。
: 如果还有其它目标,就要另外找其它的高手了。
: 我还有亲戚修行的目标是通灵,现在越修,通灵越多神仙了。
: 我认为,确定目标是很难的事。通常根本是没目标,好玩,乱试一通。
: 》》》我还没有什么修行,只是有兴趣。我的兴趣也不是要熄灭什么或者求得什么神通
: 之类(以前也许有)。在理智层面,我的着眼点在于,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最根本的
: ,人的一切认知到底是什么,“我”是什么?这个目标对我来说,很重要也很明确。

avatar
f*r
34
我个人的评判标准,好的电影音乐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很好地配合情节
2,能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适合在电影以外的场合欣赏
大片中的配乐,满足第一条问题不大。尤其是近年的好莱坞大制作,电影配乐已经不仅
仅是音乐,甚至可以起到“音效”的作用。但单独拿出来听,不配画面,总觉得还不如
听点别的。即使zimmer的作品也有这个遗憾。而单独满足第2条,很多电影里所配插曲
(歌曲)就比其主题成绩好。但就配合剧情来说,歌曲往往不如主题音乐来得有针对性
。所以能同时做到这两点不是很容
易。
再列举两个实例,一中一外,一个纯器乐一个是歌曲,算是电影配乐中的上品。上甘岭
,叶塞尼亚。
音乐剧歌舞剧因为其特殊性,要另算。
avatar
s*h
35
你是实干派,我是耍嘴派:)
看杂含,佛说一通道理,提问者就证阿罗汉果了。可知理论分析也不是没有用,就是要
契机契理。
我不认为我能契机契理地讨论问题。但佛说的道理多看一些,总有好处。所谓的“无我
”,在道理上是可以论证的,不必入定,也能明白。先明白后证,还是证了才明白,我
觉得只是方式差别。
avatar
S*U
36
见法、证果是观的结果,被你无视了。八正道以正定为必要条件。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实干派,我是耍嘴派:)
: 看杂含,佛说一通道理,提问者就证阿罗汉果了。可知理论分析也不是没有用,就是要
: 契机契理。
: 我不认为我能契机契理地讨论问题。但佛说的道理多看一些,总有好处。所谓的“无我
: ”,在道理上是可以论证的,不必入定,也能明白。先明白后证,还是证了才明白,我
: 觉得只是方式差别。

avatar
J*s
37
无我是不可能完全仅仅从道理上得到的,论证说服你自己或者别人仅仅是形式上的而已
不可能彻底明白了去证的,或者说明白是分层次的,理论上的非常肤浅
必须最后实证!!!
不是方式的区别,是本质的区别!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实干派,我是耍嘴派:)
: 看杂含,佛说一通道理,提问者就证阿罗汉果了。可知理论分析也不是没有用,就是要
: 契机契理。
: 我不认为我能契机契理地讨论问题。但佛说的道理多看一些,总有好处。所谓的“无我
: ”,在道理上是可以论证的,不必入定,也能明白。先明白后证,还是证了才明白,我
: 觉得只是方式差别。

avatar
J*s
38
不是观察,佛陀的所有理论都是实际解脱以后的文字表述而已
佛陀本人是实证后才表述出来的
不是观察到最深,是修习观到比较高层次,就可以明白什么是无我
闻思有很大的意义,闻思本身对智慧的提高也有作用
佛陀成佛之前也不是成佛之后的高度,lol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为,除非你的观察的很仔细,
: 不然如果只是一般人性质的观察,然后探讨认知,收获有限。
: 随着观察深入,然后再辩证探讨认知;
: 观察再深入,然后再辩证探讨认知,
: 收获较大。
: 观察角度或深度不同,得到结论可能就不同。
: 根据佛陀说(如果他是对的)
: 观察到最深,就是”我”就是nothing。
: 不过我们现在说这些都太早,也没意义。

avatar
J*s
39
学习佛法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就是灭尽贪嗔痴,彻底解脱
达到涅磐,断除无明,不堕轮回
这个就是学习佛法的终极目标,基本上这个目标没有什么可含糊的
但是每一个人今生可以做到的也许距离这个目标差距很大很大
没有明确的目标,直接结果就是态度和方法不正确,越走越远!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为,除非你的观察的很仔细,
: 不然如果只是一般人性质的观察,然后探讨认知,收获有限。
: 随着观察深入,然后再辩证探讨认知;
: 观察再深入,然后再辩证探讨认知,
: 收获较大。
: 观察角度或深度不同,得到结论可能就不同。
: 根据佛陀说(如果他是对的)
: 观察到最深,就是”我”就是nothing。
: 不过我们现在说这些都太早,也没意义。

avatar
c*h
40

推论了解一下何谓”无我”,确实也无妨,
如果仅就一般的观察,的确可以推论了解一些何谓”无我”,
这也会有所收获,但这个收获可能对你一生没太大用处,仅是知识。
我所见,杂阿含中佛陀说要具备怎样的正见(观察角度)
包含四圣谛、无常、苦、无我,但不详细解释何谓”无我”。
再详细解释下去也许就没意思了,不如告诉比丘观察方法,让比丘自己体验。
也许是这样吧?
后世人倒解释很多,而且不同派解释有差异,例如如来藏怎么解释”我”(要问SeeU)
探明佛陀所谓”无我”的角度(不是细节),也是有益,不是完全无益。对修行者来说,
可以如是观察,是谓”正观”。对学者来说,可以与现代心理学的”我”做比较。
杂阿含33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
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
.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若无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
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实观
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如是观察。于诸世间都无所取。
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盘。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
有”
这是杂阿含中佛陀常说的对话与解释。
讨论佛陀对”我”的可能观察角度:
-- 主宰、恒常
“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
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我”的这样的核心,具有主宰性、完全控制性,想干麻就干麻,不会有阻碍,毕竟它
是核心了。
如果还会对那东西发出命令--欲令如是、不令如是,那个东西就不是核心了,
是”我”的外围附属品,不是真的”我”。”我”是那个发出命令的那个核心东西。
就像剥洋葱,层层剥去附属品,探明核心(也就是一般人以为的真的”我”)到底是什么。
如果,对那东西发出命令--欲令如是、不令如是,结果还做不到,那东西肯定不是核心
那个”我”
(必须先认同这一点,然后底下才能证明”色”非”我”)
当然,预告最后的结论是,这个非我,那个非我,”我”于是,是nothing,无我。
如果”色”有病苦,而色是”我”的一部分,那么我想干麻就干麻,
让色没有病苦。但是,做不到。所以,”色”不是”我”。
还会对”色”发出命令----欲令如是、不令如是。”色”显然不是发出命令的那个东西。
”我”会对附属品---欲令如是.不令如是。而且还做不到。
就像房子是我的,房子是”我”的附属品,不是真的”我”。
所以,当房子老旧,”我”会对房子进行主宰控制,其中一个欲望可能是让房子不老旧
。但是,做不到。
因此,房子不是”我”。
于是,身体(内色)、房子(外色),都不是”我”。
此外,
“我”还有恒常性。如果会变来变去,那肯定不是”我”,
为什么? 这可能识别性吧? 或是还有其它原因,佛陀没解释,看谁能补充。
如果一个人的特性是可以变来变去,那谁是谁?
cpath的特性可以变成stonebench的特性,那两人的”核心那个东西”是同一个喽?
两人是同一人喽?
总会分出不同的什么吧,那个不同的东西,总会有不会变的特性以兹识别吧?
有人说,变来变去很正常,何以说变来变去就不是”我”。
当你变了一些特质、个性、用语、习惯时,别人会说,”你换了一个人”、”不是以前
的xxx了”
正是如此,特质全换了,就是另一个人。
还留有一部份特质没换,那就还可识别那是以前的"我”。
(必须先认同这一点,”我”有恒常的特质,然后底下才能证明”色”非”我”)
那"色”是恒常的吗? 不是,是无常。
所以色非”我”。
再继续深入观察,受? 想? 都无常,都不是”我”
那个最核心很难观察的行、识呢? 还是无常,不是”我”。
谁认知到有”我”、无我”? 我个人以现代科学角度认为,可能是右脑认知。(也许不
对)
右脑负责识别(识),不负责思惟、语言、下命令,
左脑负责思惟、语言、下命令,左脑会下个有”我”(或无我)的习惯(行)、思惟(想)、
命令(欲望),
(可以纠正,我只是初步探讨)
右脑,会识别(识)出来,不断识别每一个活动。
六识中有对六根活动的识别,其中意根,应该算是左脑思惟、语言、下命令的脑活动。
左脑因为习惯,发出有”我”的意志,
右脑,是对左脑活动的识别(观察)中,识别到有”我”这样的现象。
又回馈给左脑,影响左脑的思维(想)、感受(受)、命令(欲望)。
这仅是一般人观察深度的一种解释,也不见得对。
就算对了,那只是知识,对我们的一生也没什么帮助。
修定,观察更仔细,又会有另一种解释,
例如 心的活动的不连续性,因为活动太快,造成有连续假象,
因为连续的假象,可能造成”我”的认知。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实干派,我是耍嘴派:)
: 看杂含,佛说一通道理,提问者就证阿罗汉果了。可知理论分析也不是没有用,就是要
: 契机契理。
: 我不认为我能契机契理地讨论问题。但佛说的道理多看一些,总有好处。所谓的“无我
: ”,在道理上是可以论证的,不必入定,也能明白。先明白后证,还是证了才明白,我
: 觉得只是方式差别。

avatar
s*h
41
除了左右脑的那一段,我全同意:)
你的思维如此细密踏实,为什么不去看楞严经呢?不喜欢神通故事的成分就忽略,单看
其中辨理的部分。不必假设那是不是佛经,或者是不是佛说,就当是一个不认识的人记
录的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文字,完全不带任何成见地看,一定会有收获的。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推论了解一下何谓”无我”,确实也无妨,
: 如果仅就一般的观察,的确可以推论了解一些何谓”无我”,
: 这也会有所收获,但这个收获可能对你一生没太大用处,仅是知识。
: 我所见,杂阿含中佛陀说要具备怎样的正见(观察角度)
: 包含四圣谛、无常、苦、无我,但不详细解释何谓”无我”。
: 再详细解释下去也许就没意思了,不如告诉比丘观察方法,让比丘自己体验。
: 也许是这样吧?
: 后世人倒解释很多,而且不同派解释有差异,例如如来藏怎么解释”我”(要问SeeU)
: 探明佛陀所谓”无我”的角度(不是细节),也是有益,不是完全无益。对修行者来说,

avatar
S*U
42
楞严经的观点是离蕴有如来。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楞严经是什么观点啊?
: 或者你的观点是否定楞严经的什么观点啊?

avatar
s*h
43
那这个如来又如何理解呢?
你可以说出世间心是虚设,为什么离蕴有如来不可以是虚设呢?
avatar
S*U
44
在佛陀时代,如来的意义是实在的,不是虚设。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那这个如来又如何理解呢?
: 你可以说出世间心是虚设,为什么离蕴有如来不可以是虚设呢?

avatar
s*h
45
可能你已经忘了楞严经是怎么说的了吧:其中有一句话“凡有言说,都无实义”。
断章取义或者道听途说张冠李戴不可取啊:)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在佛陀时代,如来的意义是实在的,不是虚设。
avatar
S*U
46
楞严经另一个意思,是∶实者,离言说。
这实者,是神我见,佛法无我要破的。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可能你已经忘了楞严经是怎么说的了吧:其中有一句话“凡有言说,都无实义”。
: 断章取义或者道听途说张冠李戴不可取啊:)

avatar
s*h
47
噢,前次向你请教,你说出世间心说有说无都是戏论。你的是“正见”。
楞严经说“实者,离言说”,就是神我见。为啥涅?
avatar
S*U
48
有“实者”,就是神我见。
“离言说”不能改变它是神我见。
出世间心并没有主宰作用,所以说它是法性,不是心性。它是心解脱的结果,所以叫心。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噢,前次向你请教,你说出世间心说有说无都是戏论。你的是“正见”。
: 楞严经说“实者,离言说”,就是神我见。为啥涅?

avatar
s*h
49
离言说而有的“实者”是什么?
avatar
s*h
50
你和runsun一面抨击汉传“真如说”,一面又标榜南传“涅槃态”。这让我很困惑:就
算你认同的涅槃境界是正见,而神我说是邪见。我还是看不出来你扣有任何理由把神我
的帽子扣在真如/如来藏说上。
给我的感觉是,要么你或者你们不理解汉传的体系;要么就是在刻意地摆弄文字,制造
这种所谓的“根本”差别。
看过大乘经典,听过法师讲解等等经验,并不能等同于理解。
avatar
J*s
51
解释一下你下文里的
真如说
涅磐态
涅磐境界
神我
真如
如来藏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和runsun一面抨击汉传“真如说”,一面又标榜南传“涅槃态”。这让我很困惑:就
: 算你认同的涅槃境界是正见,而神我说是邪见。我还是看不出来你扣有任何理由把神我
: 的帽子扣在真如/如来藏说上。
: 给我的感觉是,要么你或者你们不理解汉传的体系;要么就是在刻意地摆弄文字,制造
: 这种所谓的“根本”差别。
: 看过大乘经典,听过法师讲解等等经验,并不能等同于理解。

avatar
J*s
52
你从来没有看过别人到底在说什么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可能你已经忘了楞严经是怎么说的了吧:其中有一句话“凡有言说,都无实义”。
: 断章取义或者道听途说张冠李戴不可取啊:)

avatar
b*l
53
你以为他们真的知道什么是真如/如来藏么。
有些人连真如和般若都分不清,
都能把所谓'导师'认为最了义的般若空性 当成 如来藏来打风车。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496253_0.html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和runsun一面抨击汉传“真如说”,一面又标榜南传“涅槃态”。这让我很困惑:就
: 算你认同的涅槃境界是正见,而神我说是邪见。我还是看不出来你扣有任何理由把神我
: 的帽子扣在真如/如来藏说上。
: 给我的感觉是,要么你或者你们不理解汉传的体系;要么就是在刻意地摆弄文字,制造
: 这种所谓的“根本”差别。
: 看过大乘经典,听过法师讲解等等经验,并不能等同于理解。

avatar
s*h
54
如果你不想就问题本身发言,J大法官就可以离开本楼了。恕不远送:)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从来没有看过别人到底在说什么
avatar
s*h
55
听起来他们都自信,好像只有他们的经验是真实的。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以为他们真的知道什么是真如/如来藏么。
: 有些人连真如和般若都分不清,
: 都能把所谓'导师'认为最了义的般若空性 当成 如来藏来打风车。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496253_0.html

avatar
b*d
56
我觉得他们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一点。 我认为,按照佛经上的修行方法,实证出来
是什么就是什么。 不管是如来藏,神我,还是无我,涅磐,whatever。 都还没修呢,
什么都不知道,就开始吵啦,不算如实求证。
不是他们的经验而是他们读到的书是真实的。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听起来他们都自信,好像只有他们的经验是真实的。
avatar
b*d
57
说不准神我才是真理呢? 谁说无我就是真理的?那只是个信仰。 没证到就批判实在是
不合理。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他们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一点。 我认为,按照佛经上的修行方法,实证出来
: 是什么就是什么。 不管是如来藏,神我,还是无我,涅磐,whatever。 都还没修呢,
: 什么都不知道,就开始吵啦,不算如实求证。
: 不是他们的经验而是他们读到的书是真实的。

avatar
J*s
58
你把概念都给替换了,还没有搞清楚别人的概念,就开始批判别人的动机和态度
就问题本身发言还有意义麽?至少我没看出来你觉得有意义。lol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不想就问题本身发言,J大法官就可以离开本楼了。恕不远送:)
avatar
r*n
59

外身包含任何外在的色法。
而且在修观的时候,要包含着推理的,而且相当重要!没有推理,你不可能形成深入的
观智的。这种推理叫做类智,或者比量智,
在观察外在的色法时,观察移动也就是风大比较容易有机会观到苦圣谛,但这也需要慧
的,否则会觉得很平淡。
其实风大在修内观的时候也是最容易的一个目标之一,马哈希尊者的观腹部起伏就是以
风大为主。
行禅也主要是风大。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推论了解一下何谓”无我”,确实也无妨,
: 如果仅就一般的观察,的确可以推论了解一些何谓”无我”,
: 这也会有所收获,但这个收获可能对你一生没太大用处,仅是知识。
: 我所见,杂阿含中佛陀说要具备怎样的正见(观察角度)
: 包含四圣谛、无常、苦、无我,但不详细解释何谓”无我”。
: 再详细解释下去也许就没意思了,不如告诉比丘观察方法,让比丘自己体验。
: 也许是这样吧?
: 后世人倒解释很多,而且不同派解释有差异,例如如来藏怎么解释”我”(要问SeeU)
: 探明佛陀所谓”无我”的角度(不是细节),也是有益,不是完全无益。对修行者来说,

avatar
s*h
60
您走好:)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把概念都给替换了,还没有搞清楚别人的概念,就开始批判别人的动机和态度
: 就问题本身发言还有意义麽?至少我没看出来你觉得有意义。lol

avatar
r*n
61

其实是认为他们的‘脑想’是真实的。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听起来他们都自信,好像只有他们的经验是真实的。
avatar
s*h
62
(六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
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比丘。若沙门.婆罗门计有我。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计
有我。何等为五。诸沙门.婆罗门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见
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计我.无明.分别如是观。不离我所。不离我
所者。入于诸根。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从是生
此等及余。谓六触身。云何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比丘。有
意界.法界.无明界。无明触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
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复次。比丘。多闻圣弟子住六触入处。而能厌离无
明。能生于明。彼于无明离欲而生于明。不有.不无.非有无.非不有无.非有我胜.
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见。作如是知.如是见已。所起前无明触灭。后明触
集起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祝好!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是认为他们的‘脑想’是真实的。

avatar
f*8
63
你是谁啊,贴的经还都不错么。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六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
: 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比丘。若沙门.婆罗门计有我。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计
: 有我。何等为五。诸沙门.婆罗门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见
: 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计我.无明.分别如是观。不离我所。不离我
: 所者。入于诸根。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从是生
: 此等及余。谓六触身。云何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比丘。有
: 意界.法界.无明界。无明触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
: 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复次。比丘。多闻圣弟子住六触入处。而能厌离无
: 明。能生于明。彼于无明离欲而生于明。不有.不无.非有无.非不有无.非有我胜.
: 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见。作如是知.如是见已。所起前无明触灭。后明触

avatar
s*h
64
你能欣赏这些经文,就一定知道经中“是文殊”与“真文殊”的不同:)
所以,此问不当:)
avatar
b*l
65
信这个,而不信那个,这大概就是宿缘和现世利益的影响。
就像信上帝有人只信旧约,有人信摩门,有人特意信原教旨。
而且信什么都能或真或自我安慰的找到支撑,信上帝的也照样有圣灵满满的体验。
未证之前议论真假也许都是攀附心态和自我高尚。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他们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一点。 我认为,按照佛经上的修行方法,实证出来
: 是什么就是什么。 不管是如来藏,神我,还是无我,涅磐,whatever。 都还没修呢,
: 什么都不知道,就开始吵啦,不算如实求证。
: 不是他们的经验而是他们读到的书是真实的。

avatar
c*h
66

你看得出来,这是佛陀对弟子实修的指导吗?
不是哲学知识。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六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
: 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比丘。若沙门.婆罗门计有我。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计
: 有我。何等为五。诸沙门.婆罗门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见
: 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计我.无明.分别如是观。不离我所。不离我
: 所者。入于诸根。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从是生
: 此等及余。谓六触身。云何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比丘。有
: 意界.法界.无明界。无明触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
: 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复次。比丘。多闻圣弟子住六触入处。而能厌离无
: 明。能生于明。彼于无明离欲而生于明。不有.不无.非有无.非不有无.非有我胜.
: 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见。作如是知.如是见已。所起前无明触灭。后明触

avatar
f*8
67

呵呵有点意思。
更有文殊是文殊耶?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能欣赏这些经文,就一定知道经中“是文殊”与“真文殊”的不同:)
: 所以,此问不当:)

avatar
b*l
68
套用他们类似的话:就是信根太强而不自知。
虽然有些人喜欢自认为慧根强。
其实这个信根强也是好事,只要这个信是净信。
杂阿含 647
何等为信根。若比丘于如来所起净信心。根本坚固。余沙门、婆罗门、
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世间。无能沮坏其心者。是名信根。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听起来他们都自信,好像只有他们的经验是真实的。
avatar
s*h
69
信仰这东东,想找就“总有一款适合你”。
各人有各人的路,我是有点儿瞎着急:)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套用他们类似的话:就是信根太强而不自知。
: 虽然有些人喜欢自认为慧根强。
: 其实这个信根强也是好事,只要这个信是净信。
: 杂阿含 647
: 何等为信根。若比丘于如来所起净信心。根本坚固。余沙门、婆罗门、
: 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世间。无能沮坏其心者。是名信根。

avatar
s*h
70
你说说实修与哲学知识的差别吧:)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得出来,这是佛陀对弟子实修的指导吗?
: 不是哲学知识。

avatar
s*h
71
freeman,自由人:)

【在 f*******8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有点意思。
: 更有文殊是文殊耶?

avatar
b*l
72
是啊,对于信仰,对于初信者,只要不执到鼓吹自己信的是唯一真理都OK。
怕就怕信了什么之后就自我高尚,没那个能力还要靠打风车来“护法”。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信仰这东东,想找就“总有一款适合你”。
: 各人有各人的路,我是有点儿瞎着急:)

avatar
s*h
73
打风车其实也不干我事:)
avatar
b*l
74
真妄同二妄,扯到胜义上其实什么都不干事,
只不过回到世俗上还是免不了应物罢了。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打风车其实也不干我事:)
avatar
s*h
75
还以为本版“沦陷”了呢。原来有这么多同道,握手:)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真妄同二妄,扯到胜义上其实什么都不干事,
: 只不过回到世俗上还是免不了应物罢了。

avatar
b*l
76
“沦陷”谈不上,不少人应该是对他们吹拉弹唱的车轱辘话见怪不怪了,
而且这些争论有二妇争子的味道。
以前有网友说的话很直白: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500795.html
“其实经典就是靠信,如果站定了立场后挑话出来说事,那无论什么宗教,什么经典
都能被挑出很多“问题”,佛教也就是慈悲忍辱赚来点面子,否则管你哪一派自以为
真理的人家不信的都能给你讲理讲出一堆“问题”,有人老拿大乘说事就是吃定了
你们不会回击他们所用的工具,喜欢骂人的要是骂了谁而对方只敢辩解却不回嘴那
有多爽啊。他们怎么见到道教的基督教的就一声不吭不度人了呢,因为人家不吃那一套
。”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还以为本版“沦陷”了呢。原来有这么多同道,握手:)
avatar
s*h
77
谢谢考古:)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沦陷”谈不上,不少人应该是对他们吹拉弹唱的车轱辘话见怪不怪了,
: 而且这些争论有二妇争子的味道。
: 以前有网友说的话很直白: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500795.html
: “其实经典就是靠信,如果站定了立场后挑话出来说事,那无论什么宗教,什么经典
: 都能被挑出很多“问题”,佛教也就是慈悲忍辱赚来点面子,否则管你哪一派自以为
: 真理的人家不信的都能给你讲理讲出一堆“问题”,有人老拿大乘说事就是吃定了
: 你们不会回击他们所用的工具,喜欢骂人的要是骂了谁而对方只敢辩解却不回嘴那
: 有多爽啊。他们怎么见到道教的基督教的就一声不吭不度人了呢,因为人家不吃那一套
: 。”

avatar
r*n
78

这‘计有我’的无明如何灭阿?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六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
: 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比丘。若沙门.婆罗门计有我。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计
: 有我。何等为五。诸沙门.婆罗门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见
: 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计我.无明.分别如是观。不离我所。不离我
: 所者。入于诸根。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从是生
: 此等及余。谓六触身。云何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比丘。有
: 意界.法界.无明界。无明触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
: 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复次。比丘。多闻圣弟子住六触入处。而能厌离无
: 明。能生于明。彼于无明离欲而生于明。不有.不无.非有无.非不有无.非有我胜.
: 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见。作如是知.如是见已。所起前无明触灭。后明触

avatar
s*h
79
(六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尔时。世尊晡bu1时从禅起。出
讲堂。于堂阴中大众前。敷座而坐。尔时。世尊叹优陀那偈
法无有吾我  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当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脱此  则断下分结
时。有一比丘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无吾我。亦无有
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
计色是我.异我.相在。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
.异我.相在。不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见者。此色
是无常。受.想.行.识是无常。色是苦。受.想.行.识是苦。色是无我。受.想.
行.识是无我。此色非当有。受.想.行.识非当有。此色坏有。受.想.行.识坏有
。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当有。如是解脱者。则断五下分结。时。彼比丘白佛言
。世尊。断五下分结已。云何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
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
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
无我无我所  二俱非当生
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
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比丘。识于此处。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
。增进广大生长。若作是说。更有异法。识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若增进广
大生长者。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所以者何。比丘。离色界贪
已。于色意生缚亦断。于色意生缚断已。识攀缘亦断。识不复住。无复增进广大生长。
受.想.行界离贪已。于受.想.行意生缚亦断。受.想.行意生缚断已。攀缘亦断。
识无所住。无复增进广大生长。识无所住故不增长。不增长故无所为作。无所为作故则
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脱。解脱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
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比丘。我说识不住东方.南
.西.北方.四维.上.下。除欲见法。涅槃灭尽。寂静清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
佛所说。欢喜奉行
生灭以不乐  及三种分别
贪着等观察  是名优陀那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计有我’的无明如何灭阿?

avatar
r*n
80

‘住故知足’,怪异。为啥‘住故知足’?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六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尔时。世尊晡bu1时从禅起。出
: 讲堂。于堂阴中大众前。敷座而坐。尔时。世尊叹优陀那偈
: 法无有吾我  亦复无我所
: 我既非当有  我所何由生
: 比丘解脱此  则断下分结
: 时。有一比丘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无吾我。亦无有
: 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
: 计色是我.异我.相在。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
: .异我.相在。不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见者。此色
: 是无常。受.想.行.识是无常。色是苦。受.想.行.识是苦。色是无我。受.想.

avatar
s*h
81
相應部的經文是:
“。。。識無所依止,不增長、不造作而解脫;從解脫而穩固;從穩固而滿足;從滿足
而不戰慄;不戰慄就自證涅槃,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
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str=64%E7%B6%93&pat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住故知足’,怪异。为啥‘住故知足’?

avatar
r*n
82

阿`。‘稳固’的确可以‘满足’。这个好。

【在 s********h 的大作中提到】
: 相應部的經文是:
: “。。。識無所依止,不增長、不造作而解脫;從解脫而穩固;從穩固而滿足;從滿足
: 而不戰慄;不戰慄就自證涅槃,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
: 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str=64%E7%B6%93&pat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