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Bellini and Norma# Arts - 艺术殿堂
n*n
1
贝里尼(Vincenzo Bellini)生于意大利的西西里,是与罗西尼(Rossini)、
唐尼采第(Donizetti)齐名的早期意大利歌剧作家。他一生作品不多,只有
十部,这和他英年早逝也有关。他的代表作有诺玛(Norma),梦游女人 (La
sonnambula),和清教徒(I Puritani)。
我只听过诺玛全剧,其他听的都是片段,所以这儿只灌诺玛。:)
Norma在歌剧中是占有很重要地位,但被搬上舞台的机会却不多,因为这出
戏对声音的要求太高了,需要极有实力的歌手的演出。记得一位唱过此剧的
女高音(不记得名字了)曾说她宁愿唱三场瓦格纳,不愿唱一场贝里尼的诺
玛。为什么这出剧这么难演?先看看剧情吧。
(以下译自CD的说明)
故事发生在公元五十年,高卢(现法国)为罗马帝国统治,民不聊生,痛恨
暴政。但当时盛行路得教,教会的女祭司长诺玛(女高音)的情人波利昂
(Pollione 男高音)就是当地总督,她假借神谕,力劝教民稍安勿躁,静待
罗马帝国自取灭亡。但她同时已违犯了教规,为波利昂生了两个孩子。波利
昂后来爱上诺玛手下的女祭司阿达吉萨(Adalgisa 女中音),并希望和她
avatar
i*e
2
我还没去过歌剧院,接触到的都是录音带和唱片上的标本,也很少能耐
着性子听完整一出。在这只能说些外行话。
大体上讲,意大利歌剧更富旋律性,这大约与他们的传统有关,早期的
歌剧院跟“旧中国”的戏园子、茶楼差不多,一样的嘈杂。贵族们听到
好的,便要演员再唱一遍。演员要出人头地,一定要有看家的歌,有所
谓“一曲成名”的。很长一段时间,歌剧只强调“歌”,而“剧”的因
素则被抛在了一边。歌剧院成了diva们卖弄嗓子的地方。这种情况大约
到了Bellini和Donizetti时代才有所改观。相比之下,起步较晚的德国
歌剧则戏剧性较强。Mozart和Beethovon都有不俗剧作传世。瓦格那的歌
剧布景豪华,故事冗长(《尼柏龙根指环》竟要用15张CD)。曾在杂志上
见到拜洛依特歌剧院里的一些剧照,布景特前卫。瓦和尼采的恩恩怨怨
也是个long story.前面讨论的R.Strauss也写了不少歌剧,最流行的是
喜剧《玫瑰骑士》。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