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s*t
1
请版上的专业或半专业人士写点儿科普性的文章,给门外汉们浅显的讲讲自己所熟悉的
领域,一篇50伪币。版面上的钱若发完了,发我自己小金库的。也欢迎非专业人士但是
熟悉某些天文领域的同学尽情投稿。
avatar
s*n
2
那我先来胡言乱语一番吧,简短的说说,等忙完这阵再细说。细节问题不保证正确,
娱乐为主,哈哈
当下最热的领域之一是宇宙学与结构形成,即大爆炸之后,哈勃膨胀的
宇宙如何从无比均匀的状态发展成现在多姿多彩缤纷灿烂的各种天体,
从小到大依次有。。。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
20世纪中期是现代宇宙学的开始时期,涌现了一批孜孜不倦在ApJ,MN上
灌水的后来成为一代大牛们的领军人物。但是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纸上
谈兵,没有观测数据的支持。20世纪中后期,宇宙学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首先,观测上有大型巡天项目的不断涌现,从早期的cfa redshift survey到
后来的2dF,SDSS掀起了一股大尺度结构研究的热潮,很多早期的理论文章
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但是更多的理论文章遭到了无情的抛弃,其中不乏
大牛JP Ostriker等一些人的文章(不过理论牛人的牛处就在于他们能很快倒戈,
弃暗投明);与此同时,对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更是在一旁煽风点火,90年代
出COBE卫星对CMB的观测是里程碑式的,自从捧起鸭子和维尔孙在CMB上捞了
一把之后,COBE这个幕后黑手更是把马色和思慕特推上
avatar
s*t
3
我看White发了那篇文章的最大受益人是他自己,被选上了
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没有那篇controversial的文章,
谁会想起来投他一票?
我觉得很可笑的是,他居然在那篇文章里批评别人的引用率高
是搞挂名。真正的大牛谁会在乎别人的引用率,谁会提引用的
事儿啊?现在中国跟欧洲都在跟引用和H-index较劲儿,好在美国
人不太看重这个,否则我们这小领域没法活了。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我先来胡言乱语一番吧,简短的说说,等忙完这阵再细说。细节问题不保证正确,
: 娱乐为主,哈哈
: 当下最热的领域之一是宇宙学与结构形成,即大爆炸之后,哈勃膨胀的
: 宇宙如何从无比均匀的状态发展成现在多姿多彩缤纷灿烂的各种天体,
: 从小到大依次有。。。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
: 20世纪中期是现代宇宙学的开始时期,涌现了一批孜孜不倦在ApJ,MN上
: 灌水的后来成为一代大牛们的领军人物。但是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纸上
: 谈兵,没有观测数据的支持。20世纪中后期,宇宙学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 首先,观测上有大型巡天项目的不断涌现,从早期的cfa redshift survey到
: 后来的2dF,SDSS掀起了一股大尺度结构研究的热潮,很多早期的理论文章

avatar
s*t
4
其实谁专业,谁不专业啊?无非是五十步跟一百步的区别。
现在科学划分那么狭窄,大家基本上对相邻的领域都不甚了解。
三人行,则必有吾师焉,所以,只要有可取之处的文章都
应该发。
avatar
j*n
5
对于我们业余天文爱好者来说,望远镜就是半条命了。当我今年四月开始看星星时,我
决定自己做一个望远镜。在那之前,我连碰都没碰过任何天文望远镜,更别说使用过了
。到现在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会没有任何知识和经验却要去做这个,却总不能回答自己
。我想也许是有那么一种强烈的愿望要我的第一眼能够长留记忆吧.
在网上看了些东西之后,大概知道了望远镜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绝大部分业余爱好者都
选择了牛顿式反射镜作为第一次尝试,而其中最流行的又要算Dobsonian镜. John
Dobson 在从伯克利毕业后当和尚的期间摸索并完善了一套用廉价材料和简单工具制作
大口径牛顿式望远镜的方法, 其中尤以其用木板搭成的稳定而又轻巧的Alt-Azimuth 座
子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我在他创立的”人行道上的天文学家”协会的网站上找到了
一份完整的制作蓝图. 我又从公共图书馆借了他的示范录像带, 看了以后我决定干脆
DIY到底,自己磨一个8英寸的主镜. 虽然没有任何概念,我还是能够想象手工磨一个高度
精确的光学元件不是容易的事. 但我觉得这是望远镜的心脏,如果买的话,总好像不能说
最后出来的东西真正是我自己做的.
avatar
j*n
6
谢谢包子 :) 不过不知道咋发照片.
Pyrex跟普通玻璃相比最大的好处是热膨胀系数小. 因此在磨制过程中受与热有关的因
子的影响小.比如普通玻璃如果你用手指头摸一下表面,就会膨胀出一个小泡:). 如果你
马上放上架子磨,那一块就被磨掉了.等温度降下来,那儿就是个坑,也许只有几个微米深
,但已经影响成像了. Pyrex膨胀小,相对来说好控制一点. 还有就是镜子磨成后,你到晚
上去荒山野岭看星星,低温下普通玻璃变形厉害,即使你有一个完美的抛物面,也达不到
完美的影像.
如果你家的那些容器够厚,我看行.:) 对于反射镜,重要的是表面,深层有什么气泡啊什
么的,没什么大碍. 厚度的要求也是要保证你磨好的完美的曲线在你用的时候不变形.
别忘了镜子表面的精度是在光波波长的至少1/4之内.好的镜子可达到几十分之一. 传统
的观念是镜子的厚度不能小于直径的1/6.现在很多镜子都追求轻巧,达不到这个要求,因
此想方设法在支撑镜子的座子上做文章.
avatar
s*n
7
我现在在做一点地外行星相关的工作,比较零散,主要的一部分
是研究各种地外行星(extrasolar planets or exoplanets)探测手段
的效率。下面先简单讲讲一般都用什么手段来探测地外行星(新手
上路,难免有说错的地方,请不吝赐教:-)
首先是一些基本概念,所谓地外行星,是指绕母星运动的行星级别的
物体。母星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主序恒星、褐矮星、白矮星甚至中子星。
行星的定义是大到能够引力保持自身,小到不能点火成为恒星。关于
行星形成的理论虽然发展了很多,但是显然还不是很完善,有待观测
数据的检验,所以先撇开不谈。先来列举一下探测地外行星的手段。
探测地外行星的基本思想很简单,即行星绕母星的运动带来的扰动会
有各种可观测的信号,从信号类型上大致分三种类型:
astrometric,photometric,and spectral signatures。
astrometric指的是天体测量(最早的天文学观测领域之一),即天体
的位置信息。因为恒星和行星在质心系内互绕,当你观测恒星在天空
上的运动的时候,扣除恒星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之后,仍会有周期性
的位置变化(在天图上的投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请版上的专业或半专业人士写点儿科普性的文章,给门外汉们浅显的讲讲自己所熟悉的
: 领域,一篇50伪币。版面上的钱若发完了,发我自己小金库的。也欢迎非专业人士但是
: 熟悉某些天文领域的同学尽情投稿。

avatar
s*n
8
这就是所谓的nulling interferometry
Darwin就是用的这种技术对行星红外成像
TPF貌似也是。直接红外成像技术找行星我没讲,因为
现在这个还不能达到批量找行星的地步。但是以后
要研究地外行星系统的话,直接看到行星当然是最好的
另外,一般的interferometry可以提高astrometry精度
所以可以用astrometric signal找行星。
光学红外的interferometry一般要空间望远镜,无大气干扰,稳定性好
不过上次听了个dispersed Fourier Transformer Spectrmeter
的报告,号称可以增加地面望远镜interferometry的稳定性
avatar
S*n
9
photometric指的是测光。行星绕恒星的转动同样会带来恒星光度的周期性
调制。最直接的就是当行星transit恒星的时候会挡住一部分光,使得
恒星光度稍稍降低一点(对于地球和太阳来说,这个变化大概是万分之一)。
transit得看运气了:http://www.transitsearch.org/ (替Greg Laughlin做点免费宣传, hoho)
所以当你monitor一颗恒星的时候,如果发现突然光度变化了一点,然后又
恢复,可以拟合整个光变的过程,多次测量光变曲线获得周期。有多颗
地外行星是通过transit的方法找到的。还有就是行星会反射恒星的光,
因为行星在运动,反射光的贡献会带来调制,这个也是可以建模拟合的。
不管是transit还是reflected light对于测光精度的要求都相当高,目前
的仪器勉强能够达到这一要求。利用transit手段找地外行星的项目有法国
的COROT卫星(已经发射),以及NASA的Kepler卫星,预计2009年发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