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angying(飞不起来的鹰),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题: 热血渐冷读魏延,抱负终究败给了算计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Aug 17 08:02:42 2017,GMT)
如果说,干事的不如坏事的,拼杀场的不如玩套路的,是中国历史的一大怪象。
那么,魏延就是那个攻城掠地一路刷怪、人情雷区一路猛踩的典型。
他的人生轨迹就是,不懂低头,前途无“亮”!
穿越千年,谋事与谋人、憨直与狡诈的相斗相杀一直上演,从未停歇!
一
古往今来,猛将必出于卒武,一代猛将魏延也是小兵出身,但却有着不一般的激情
和平定天下的才情。
大多数80后,都过一款街机游戏《三国志》,可选人物有关羽、张飞、黄忠、赵云
、魏延。魏延比之他人,攻守兼备,综合素质更全面。也许,这就是魏延的特点。
谁的青春不迷茫,魏延的开局比较艰难、屡屡跳槽。他最早只是刘表手下的一员偏
将,当刘备携百万百姓前来投奔,他看出刘备的人君气象,力主迎接,结果与大将文聘
产生矛盾。
刘备离去后,他看出可能要被穿小鞋,转而投奔长沙太守韩玄。关羽攻打长沙时,
韩玄认为黄忠通敌欲斩。魏延当机立断,砍杀韩玄,献城投降。
本来是奇功一件,然而,号称“卧龙”的“诸葛村夫”简直具有X光穿透功能,把
这些作为魏延莫须有“反骨”的例证。诸葛亮下令要将献长沙立了大功的魏延推出斩首
,若不是刘备苦求,这种起义的好同志,早已丢了性命。
根据生理学,仰面睡觉的人后脑勺易平,侧面睡觉的脑后易凸。这个凸起是否就是
反骨,不好说。最扯淡的是,古人头发一长就挽起来,上面插一个银簪。所以说,除非
诸葛亮亲自用手去摸,否则是绝无可能探知魏延脑后形状。
总之,这个领导的第一印象没搞好。诸葛亮一看见魏延,便贴上爱出风头、爱发牢
骚、具有反叛精神的危险分子标签,得出了“不是好鸟”的结论。
董事长认可,总经理厌恶。魏延一开始就在职场陷入危险境地。至少职业规划师会
在此处点评,跳槽不能太盲目,尤其是被老板的得力助手看不顺眼,这种公司没有发展
前途,与其继续做下去不如再次跳槽。
二
在军队,一看军功,二看门第。魏延出身并不显赫,他要想坐上蜀军将帅高位,不
立下盖世奇功是很困难的。
魏延为了洗涮出身,拼命表现,奋不顾身,开始了英武豪壮的精彩演出。
随刘备入蜀后,在刘璋的酒宴上舞剑,意在乘隙刺杀。苦战雒城,幸得黄忠所救。
瓦口关之战,援助张飞。汉中之战,曹操招降,他放箭射中对方,据说还打掉对方两颗
门牙。
刘备摸着他的齐肩大耳,乐哉乐哉地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魏大将军”。
魏延在战火铸造中脱颖而出,凭借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军功,很快被提升为与赵云平
起平坐的牙门将军。
刘备迁都成都时,需要一位大将镇守汉中,汉中郡这北门锁钥该交由谁执掌呢?
那一日,拜将台上旌旗猎猎,刀枪剑戟寒光闪,硬弓硬弩扣雕翎。汉中王刘备宣布
新任汉中太守人事任命。出乎众人意料,正是被破格提拔的后起之秀魏延。
面对众武将忿忿不平,文臣们面面相觑。
刘备明白众人心思,效仿刘邦当年登坛拜韩信为大将的故事,故意问道“魏将军,
我已把镇守汉中的重担压在你肩上,此时此刻,你准备如何镇守此地?”
魏延语出惊人:“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率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
吞之。”
注意两个数量词,“举天下”则“拒之”,如果是“十万之众至”直接“吞之”。
这是何等的气魄!听到这样的表态,刘备肯定是满意的,不过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估计连
胡子都气掉了吧?而这种张扬的表现,魏延的嘴倒是痛快了,没被受封的人心里只剩下
痛了!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魏延的军事才能在镇守汉中期间得到充分展示。“折冲外
御,镇保国境”,镇守汉中十五年,汉中郡安若泰山。刘备赞赏有加,称帝后将魏延提
升为可与关羽比肩的封疆大吏“镇北将军”。
后又一路高歌,率师大战郭淮等关西名将,被朝廷任命征西大将。
当时,蜀军将领中领授“大将军”衔者唯独魏延一人,获“假节”,可代天子巡察
,可先斩后奏殊荣者亦屈指可数。
魏延一跃成为蜀国最耀眼的帅才,成为官爵仅次于诸葛亮的重臣,已隐然成为诸葛
亮相位的继承者。
这一阶段,魏延的表现用四个字形容,“锋芒毕露”。一个人若无锋芒,则是扶不
起的“阿斗”,但殊知锋芒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如果一个人自恃有才,将才
华当成炫耀和骄傲的资本,以博取大家的赞美和羡慕,那么声望的巅峰,同时也是命运
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三
人们常讲,一手是洗具,但一转手就变杯具了!可惜魏延在刘备手下时间太短,在
诸葛亮手下时间太长。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撒手而去,诸葛亮开始全面主抓蜀国军政大事。
这是一个与魏延性情相反的一个人,很多时候,主管只愿用和自己基因相同的人,
不敢用和自己个性、特质不一样的员工。
诸葛亮自任北伐军总司令,率军进驻汉中郡,顺理成章取代魏延,成为前线最高指
挥官。出于安抚,他用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不知有意还是无意
,诸葛亮竟然忘记凉州此时尚属魏国国土,魏延的凉州刺史一职自然有名无实。
从执掌军政大权的一方诸侯,沦落为徒具虚名的凉州刺史和帐下听用的大将,魏延
开始进入一种壮志不得酬的生命状态。
四
所谓真龙潜于水,真正能藏得住、沉得住气的人,才能真正取得成功。而魏延更像
是象棋中横冲直撞的“车”,是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但这只适合用在西方人中。
魏延与诸葛亮的第一次公开冲突很快就爆发了。这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之争。
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首次北伐带有很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魏延长期驻守汉
中,熟悉地形,借鉴韩信“计出汉中”之策,提出奇袭长安的“子午谷奇谋”,要来一
次斩首行动。
从汉中出兵伐魏,要翻越秦岭,有三条路:东边的一条叫子午谷,终点在长安;中
间的一条叫驻谷,终点在武功;西边的一条叫斜古,终点在陈仓。
魏延的意思是,由他率精兵五千出子午谷,直捣长安,暗渡陈仓。兵贵神速,诸葛
则率大军自斜谷来会,举而咸阳以西可定。
诸葛亮捻着不多的胡须,本着大局、求稳、别太冒的原则,通盘否定了魏延的提议
,对他这种军事豪赌不感冒。而诸葛亮对自己的意见也十分固执,例如第一次出祁山失
败而回,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就应考虑其他的进兵路线,然而诸葛亮一生中六次北伐中
原,六次都是兵出祁山,可谓“一条道跑到黑”。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可事实上,自古以来,
更多的人却因上级不给“支点”而难有建树,终老林泉。
此后,诸葛亮还经常安排魏延跑龙套,叫他与张部作战时故意败退几十里,最后还
要作出一副丢盔弃甲的狼狈相。一次勾引司马父子进盘蛇谷,如果不是魏延自己跑得快
,很可能被孔明关进谷里一并烧了。
虽然说“革命工作无分贵贱,只有分工不同”。但诸葛亮经常给魏延安排这种“诈
败诱敌”的窝囊角色也不能不说是意味深长。
后来很多人,没学得诸葛亮的勤勉,但把他排除异己、玩权术、给小鞋穿等办法学
个通透。对于当年的诸葛亮人们可以理解,而现在人们只能说,够狠够毒!
五
诸葛亮信奉的用人标准是“又红又专”。如果不能两全,宁可取“红”而弃“专”
。而且这个“红”,也带有鲜明的裙带色彩、个人偏好,他在《出师表》里推荐的几人
工作能力不知如何,道德礼仪却常挂嘴边。总之,他不喜欢魏延。
所以蜀汉后期只有诸葛亮一尊大神,其余都是配角小丑众星拱月。魏延每每戳破神
话,质疑偶像,又自有主见,臧否人物,当然为丞相所不容。
话说诸葛亮最喜欢的人有两个,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其中一个是马谡,刘备曾告诫
过他,此人好夸夸其谈,不可大用,这个人是小马拉大车。但诸葛亮却用了,而且是大
用,派他镇守蜀军生死要道街亭。因街亭失守,马谡被诸葛亮挥泪斩了。
死了马谡,诸葛亮又得了降将姜维,这也是他十分喜爱的少年将军,把他作为接班
人来培养。从后来来看,这个人是中马拉大车,也是误国。十几年后,姜维掌握了蜀国
的军权,重新开始北伐,却因能力有限,最终把蜀国拖入万劫不复的战争深渊。
而大马拉小车的魏延处于权力的“非主流”,只能“每叹己才用之不尽”,满世界
为自己叫屈,捎带挖苦下诸葛亮的用兵策略。
有一种正反耳报神,你说的每句话,老板都会知道。很快这种埋怨传入诸葛亮耳朵
里,越是这样,越会加深诸葛亮对他的猜忌。
综观诸葛亮后期的用人和执政方式,他对政敌的打击是无情的。而被大家看作是接
班人的魏延,诸葛孔明的想法是,越是位高权重的人,越有可能成为身边的赫鲁晓夫,
就越要保持革命警惕,睡觉的时候都要睁着眼睛。
怎样面对领导的不同意见,林彪作了个示范。他是敢给毛主席提意见的,但他一个
特点是“当面敢坚持意见,顶撞毛泽东,背后喊万岁,公开场合维护毛泽东”。
从现代企业管理角度看,如果管理者都是“诸葛亮”,大权独揽、事无巨细、率必
躬亲,听不得不同意见,结果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被捆绑在一人身上,一旦其“退休”或
“调离”,企业很快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状况。
六
魏延这个赳赳武夫,对官场诸多游戏规则是不甚知之的。在官场上混,秉直、刚烈
、率真都是大忌,起码要清楚领导的好恶、清醒身边有什么样的货色。
这不,随诸葛亮北伐的文官集团中有一人蹦了出来,他就是丞相府的秘书长杨仪。
杨仪手上一兵一卒都没有,更没有过人的武艺,但他“长于规画分部,筹度粮谷”,能
保证北伐大军足粮足兵,是蜀汉后勤第一人。
这个敢对魏延说不的人,与魏延碰到一块儿就要争吵。魏延一火,就拔出刀剑,在
杨仪脸上比划,可见两人积怨很深。
杨仪作为诸葛亮的大管家,对老革命魏延不仅缺少最起码的尊敬,反与他势如水火
。这不单单是个性冲突所致,而是从诸葛亮不看好魏延的信号中,揣摩到诸葛亮有意打
压的意图,也看到培养自己为新接班人的希望。
将相和,需要有个好皇上作调和呢。如果背后的大佬都偏心了,哪里有谈和可言!
回过头来看,斗小人,尤其是领导身边人,历来不为英雄们擅长。孙悟空大闹天宫
时何等厉害,可是到了取经路上,却屡遭妖魔毒手。究其原因,不是孙悟空神力不够,
而是对手实在太厉害了。要知道,那些能让孙悟空屡遭毒手的妖魔鬼怪非同一般,他们
几乎都是神仙身边的工作人员,不是秘书就是司机,至少也是宠物。
七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按理说,魏延头上的乌云终于可以散去了吧,错、错、错,图
样图森破。
这朵乌云,临终前主持召开了最后一次军事会议。诸葛亮自感将不久于人世,便背
着魏延召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安排后事,决定“令魏延断后,姜维次
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
文件精神按规定要传达到军级干部,却偏偏把离营地只有十里之遥的军级干部魏延
,无端排除在外。诸葛亮选择杨仪指挥这次行动,而“抛弃”了魏延。
听了费祎的通告,不明真相的魏延一听自己的天敌杨仪负责工作,一跳三尺高,“
丞相虽然病故,但我自己还有主见。亲属和随从官员护送他的遗体回去安葬就行,我可
以率部独当一面,继续完成北伐大业,不能仅仅因为丞相去世就放弃既定国策。”
“宁以一人身死而废天下事那?”不过死了一个诸葛亮,就要举国退兵,荒废国家
大事?这大逆不道的话,别人可能只是心里想想,根本不会说出来,但魏延敢想敢说还
敢做,不灭你灭谁?
魏延还要求费祎也留下来,两人联名下文号令诸将,继续与魏军周旋。这事费祎肯
定不能干,他忽悠魏延说:“我完全赞成这个方案,但我应该马上回去跟杨仪解释一下
。你放心,杨仪是个文官,对军事纯粹是半瓶子醋,绝对不会阻挡你的安排。”
魏延一旦松口,费祎出了营门便奔驰而去,结果杨仪根本不给他消息了,直接开始
部署撤退。
魏延大怒,此时跟随大军撤退不仅面子上过不去,回去恐怕还有秋后算账的问题,
无论如何他违背了丞相的政治嘱托,老对头杨仪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不退吧,只有投降一途,否则主力一旦弃之不顾,魏延的军队一定会被司马懿包了
饺子,难免会被对手吞并。
扯碎龙袍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于是不等杨仪出发,他就率领所部先行撤退,且
烧绝阁道,上表奏告杨仪谋逆。
与此同时,杨仪也揭发魏延造反。一天之内,两人的表章同时送到后主案头。
于是,是忠是奸,成了人缘好坏的比拼。这桩官司离奇而且突然,后主刘禅询问侍
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两人都是丞相派,都怀疑魏延而相信杨仪。历史何其相似,韩
信被告谋反时,当时朝中都知他是冤枉,也无人为他求情。
这些兵仙、猛将可能业余时间,别人在串门喝酒时,他们都在盯地图、搞操练、研
兵法吧!
八
魏延得知上面有了定论,自己已被打入反叛的“黑名单”。他的心里是有着滔天仇
恨,如果能放秤上称一称,千斤恨万两仇啊!干脆心一横,诸葛老儿害我,我若反了又
如何?
要么不做,要做只有做绝。当得知杨仪伐木铺板,打通了栈道、撤过了秦岭后,魏
延索性派兵占据南谷口,准备攻击杨仪。
杨仪派部将王平迎击,打出一番舆论战。王平在两军阵前率先展开政治攻势:“大
胆魏延,丞相尸骨未寒,你们怎么胆敢违反丞相退军遗命而自相残杀?”
魏延的部下听出两层意思:蜀国的精神教父已仙逝,群龙无首,退军为遗命,违反
等于谋反,自己已经站错了队,成为谋反帮凶。于是,生死关口,众将士丢盔卸甲,作
鸟兽散。
魏延见众叛亲离,不战自败,只得带儿子和几个心腹杀出重围,奔赴汉中,被杨仪
派的马岱率精兵追杀。魏延寡不敌众,束手就擒。
湛湛晴空下,马岱的军刀划出一道弧线劈下,魏延身首分离,热血喷溅。
杨仪夺过魏延头颅,恶狠狠砸在地上,竭尽全身力量踩踏,咬牙切齿地骂道:“庸
奴!复能作恶不?”杨仪又以诛杀叛贼亲属为名,下令将魏延父族、母族、妻族三族全数
灭绝。
一位出生入死、勇冠三军的战将,没有死在铁马秋风的百战险地,却横死于本部营
垒的明枪暗箭之下,这实在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足以让每个人深思,深思,再深思!
九
成都武侯祠,两廊的蜀汉文臣武将众多,而惟独没有魏文长之像。讲解员解释因为
魏延是叛臣,故无其像。
据说邓小平同志于1963年亦曾来到武侯祠,面对文臣武将廊,他发表过这样的见解
:“这些塑像,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又有了。比如魏延就该有,但没有塑像。”
一千多年之后的今天,最早的《三国志》化作尘埃,哪怕有片纸也已经是衰朽残年
。但尽管如此,透过厚厚的历史风尘,依然能够体会得到魏延的悲与愤,“为什么想做
事这么难”的控诉,不马革裹尸、却死在自己人手里的悲凉。
十
人生是一场长跑,很多人往往和魏延一样猛打猛拼,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于是“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
壹权谋的一个观点是,须知,雄心的一半是耐心。在人生无处不算计的世道下,何
不把那从里烧到外、随时准备摧枯拉朽的烈火深藏心底,少一些盲动冒进的匹夫之勇,
多一些战术迂回的英雄之忍,自今天始不惧、不怨、不遭妒、不结仇,积蓄力量,把握
战机,最终成就属于自己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