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2 楼
2018年08月02日09:39
吴水根,1966年生,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塘坝村人。2006年5月20日,苗族银饰锻制技
艺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吴水根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吴水根来自银饰世家,祖上都是做银饰的工匠,手艺传到他这里已是第八代。吴水根十
岁左右接触银饰锻制,当时父母和村里许多老师傅都会制作银饰,他便经常看他们制作
,逐渐对制银手艺产生了极大兴趣。
虽然成长于银饰锻造世家,但在吴水根的记忆里,学习银饰制作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想干好就要下苦功夫,不仅要有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还要对工艺美术有深入的认识
。一直到15岁的时候,他才真正开始从事银饰锻制,后又花了三年时间,才真正掌握这
门手艺。
苗族是个爱“银”的民族,有关苗族银饰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在对外交往中
,苗族人民把银饰作为礼品赠送友人,和藏族的哈达、汉族的珠宝一样珍贵。其中贵州
黔东南施洞苗族银饰因造型华丽、工艺精湛尤为著名。(图为施洞镇塘坝村一隅)
苗族用银,一是彰显审美,二是昭示富有,三是祛灾避邪。苗族银饰的创制技艺充分体
现了苗族人民聪明能干、智慧机巧、善良友好的民族性格。银饰洁白可爱、纯净无瑕、
质地坚硬,正是苗族精神品质的体现。其样式有银插花、银帽、项圈、耳环、手镯和戒
指等,全套银饰可重达二三十斤。
苗族银饰图纹的主要题材来源是民族图腾,其中水牛、枫树、龙等图腾是最常出现在银
饰上的造型。此外,还有大量以苗族族群故事、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图形和纹饰,像“八
仙过海”、“龙凤呈祥”等表达神通广大、男女恩爱含义的故事也常出现在苗族银饰上
。(图为吴水根展示苗族银镯)
苗族银饰锻制工序十分复杂,其最大的特点是纯手工制作。从绘图到制作共包含30道大
大小小的工序,主要包括银料的铸炼、捶打、焊接、编织和洗涤等环节。(图为吴水根
在设计好的模块上对银饰进行捶打塑形)
铸炼时,要将银料放在风箱炉上的坩埚内,用木炭盖好,后鼓风增温,待其溶成液体后
,倒入钢槽内待其凝固。根据需要,把熔过的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然后用压、缪
、刻、镂等工艺对银片进行加工,制出精美纹样;或对银丝进行掐丝,形成不同艺术造
型。
苗族银饰制作的传统技法中,银饰焊接不用焊条,而是用空心的铜制导管吹火焊接。如
今,这种嘴吹焊接的古老技法已不多见。可吴水根始终认为,传统的银饰文化,要用传
统的技法来制造才会完整。
制作银饰的最后一步是将整件饰品放入特制的溶液中,在用高温煮沸后,去除污渍,再
用清水将银饰品表面洗涤干净。至此,一件极具特色的苗族银饰品才最终完成。(图为
吴水根展示银饰图案完成品)
整套银饰系列之首是银凤冠和银花帽,这也是头饰中的主要饰品。银凤冠和银花帽素有
龙头凤尾之美称。其制作较为复杂,使用的小件饰品少则一百五十余件,多则达两百余
件,价值昂贵。这件吴水根亲手制作的苗族银饰头冠重达三斤,耗时两个月才完成。
施洞型银角是银冠的重要部分,又称“银扇”,因其在分叉的两角间均匀分布四根银片
扇骨而得名。银角扇形底面中,作为主体的U形银片效仿水牛角的形状,粗壮挺拔,反
映出苗族崇拜水牛的传统。银角主体纹饰为二龙戏珠,辅以双凤朝阳、仙人骑风、鱼跃
龙门等图案。(图为施洞型银角)
在吴水根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幅妻子和女儿合影照片,照片里女儿身穿着一套华丽的传统
苗族银饰服装。这套服装由吴水根亲手打造,最后被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收藏。
吴水根的工作室也在家中。对他来说,苗族银饰锻造不仅仅只是一项传统工艺,同时也
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苗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吴水根认为,苗族银饰与其它地区银饰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独特的民族图案。比如在首
饰上经常能看到的蝴蝶、锦鸡、鱼和麒麟等,这些图案在苗族地区都是吉利的象征,代
表了苗族人自己的文化。(图为吴水根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苗族银饰成品)
苗族银饰技艺有“传男不传女”的规矩,吴水根则打破这一传统,把手艺传给了女儿。
他认为,只要能将经验传授给愿意学习银饰锻制的人,无论男女,只要感兴趣,他都愿
意教。至今他已有18名弟子,全部学成出师。(图为吴水根与儿子在工作室里交流银饰
制作经验)
吴水根在从事银饰锻造的三十多年间,曾获得过很多大大小小的奖项,这些荣誉铺满了
家里的墙面。不过最令他自豪的,并不是自己在银饰领域的优秀成绩,而是他通过传授
技艺,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这一成就。
吴水根家中的墙上除了各类奖状,还挂满他在世界各地参加博览会的照片。他认为技艺
传承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让更多人了解银饰锻造文化,如何把传播做好。他希望能
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银饰锻制技艺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吴水根,1966年生,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塘坝村人。2006年5月20日,苗族银饰锻制技
艺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吴水根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吴水根来自银饰世家,祖上都是做银饰的工匠,手艺传到他这里已是第八代。吴水根十
岁左右接触银饰锻制,当时父母和村里许多老师傅都会制作银饰,他便经常看他们制作
,逐渐对制银手艺产生了极大兴趣。
虽然成长于银饰锻造世家,但在吴水根的记忆里,学习银饰制作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想干好就要下苦功夫,不仅要有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还要对工艺美术有深入的认识
。一直到15岁的时候,他才真正开始从事银饰锻制,后又花了三年时间,才真正掌握这
门手艺。
苗族是个爱“银”的民族,有关苗族银饰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在对外交往中
,苗族人民把银饰作为礼品赠送友人,和藏族的哈达、汉族的珠宝一样珍贵。其中贵州
黔东南施洞苗族银饰因造型华丽、工艺精湛尤为著名。(图为施洞镇塘坝村一隅)
苗族用银,一是彰显审美,二是昭示富有,三是祛灾避邪。苗族银饰的创制技艺充分体
现了苗族人民聪明能干、智慧机巧、善良友好的民族性格。银饰洁白可爱、纯净无瑕、
质地坚硬,正是苗族精神品质的体现。其样式有银插花、银帽、项圈、耳环、手镯和戒
指等,全套银饰可重达二三十斤。
苗族银饰图纹的主要题材来源是民族图腾,其中水牛、枫树、龙等图腾是最常出现在银
饰上的造型。此外,还有大量以苗族族群故事、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图形和纹饰,像“八
仙过海”、“龙凤呈祥”等表达神通广大、男女恩爱含义的故事也常出现在苗族银饰上
。(图为吴水根展示苗族银镯)
苗族银饰锻制工序十分复杂,其最大的特点是纯手工制作。从绘图到制作共包含30道大
大小小的工序,主要包括银料的铸炼、捶打、焊接、编织和洗涤等环节。(图为吴水根
在设计好的模块上对银饰进行捶打塑形)
铸炼时,要将银料放在风箱炉上的坩埚内,用木炭盖好,后鼓风增温,待其溶成液体后
,倒入钢槽内待其凝固。根据需要,把熔过的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然后用压、缪
、刻、镂等工艺对银片进行加工,制出精美纹样;或对银丝进行掐丝,形成不同艺术造
型。
苗族银饰制作的传统技法中,银饰焊接不用焊条,而是用空心的铜制导管吹火焊接。如
今,这种嘴吹焊接的古老技法已不多见。可吴水根始终认为,传统的银饰文化,要用传
统的技法来制造才会完整。
制作银饰的最后一步是将整件饰品放入特制的溶液中,在用高温煮沸后,去除污渍,再
用清水将银饰品表面洗涤干净。至此,一件极具特色的苗族银饰品才最终完成。(图为
吴水根展示银饰图案完成品)
整套银饰系列之首是银凤冠和银花帽,这也是头饰中的主要饰品。银凤冠和银花帽素有
龙头凤尾之美称。其制作较为复杂,使用的小件饰品少则一百五十余件,多则达两百余
件,价值昂贵。这件吴水根亲手制作的苗族银饰头冠重达三斤,耗时两个月才完成。
施洞型银角是银冠的重要部分,又称“银扇”,因其在分叉的两角间均匀分布四根银片
扇骨而得名。银角扇形底面中,作为主体的U形银片效仿水牛角的形状,粗壮挺拔,反
映出苗族崇拜水牛的传统。银角主体纹饰为二龙戏珠,辅以双凤朝阳、仙人骑风、鱼跃
龙门等图案。(图为施洞型银角)
在吴水根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幅妻子和女儿合影照片,照片里女儿身穿着一套华丽的传统
苗族银饰服装。这套服装由吴水根亲手打造,最后被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收藏。
吴水根的工作室也在家中。对他来说,苗族银饰锻造不仅仅只是一项传统工艺,同时也
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苗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吴水根认为,苗族银饰与其它地区银饰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独特的民族图案。比如在首
饰上经常能看到的蝴蝶、锦鸡、鱼和麒麟等,这些图案在苗族地区都是吉利的象征,代
表了苗族人自己的文化。(图为吴水根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苗族银饰成品)
苗族银饰技艺有“传男不传女”的规矩,吴水根则打破这一传统,把手艺传给了女儿。
他认为,只要能将经验传授给愿意学习银饰锻制的人,无论男女,只要感兴趣,他都愿
意教。至今他已有18名弟子,全部学成出师。(图为吴水根与儿子在工作室里交流银饰
制作经验)
吴水根在从事银饰锻造的三十多年间,曾获得过很多大大小小的奖项,这些荣誉铺满了
家里的墙面。不过最令他自豪的,并不是自己在银饰领域的优秀成绩,而是他通过传授
技艺,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这一成就。
吴水根家中的墙上除了各类奖状,还挂满他在世界各地参加博览会的照片。他认为技艺
传承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让更多人了解银饰锻造文化,如何把传播做好。他希望能
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银饰锻制技艺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b*e
3 楼
Title: Elastomer Nanocomposites
Rubber Chem. Technol. 81, 384 (2008); doi:10.5254/1.3548215 (86 pages)
Authors: Madhuchhanda Maiti, Mithun Bhattacharya, and Anil K. Bhowmick
Link: http://www.rubberchemtechnol.org/resource/1/rctea4/v81/i3/p384_s1?isAuthorized
=no
非常感谢!
如要邮件发送,请发到y*********[email protected],thanks a million!!
Rubber Chem. Technol. 81, 384 (2008); doi:10.5254/1.3548215 (86 pages)
Authors: Madhuchhanda Maiti, Mithun Bhattacharya, and Anil K. Bhowmick
Link: http://www.rubberchemtechnol.org/resource/1/rctea4/v81/i3/p384_s1?isAuthorized
=no
非常感谢!
如要邮件发送,请发到y*********[email protected],thanks a million!!
s*8
12 楼
Good weekend
s*n
21 楼
心上人弟弟看来happy哈?
@[email protected]下周好几个deadline T____T,先run了。。。哎,又要周一了,多么丧感~~ wv
wv
【在 s**********8 的大作中提到】
: Good weekend
@[email protected]下周好几个deadline T____T,先run了。。。哎,又要周一了,多么丧感~~ wv
wv
【在 s**********8 的大作中提到】
: Good weekend
相关阅读
anyone going to pittcon this year wanna a weekend stay at a florida beach?有人了解西北大学的Lin X. Chen教授吗?求paper,感激不尽!求审稿机会,小弟物理博士,方向是纳米材料生长表征,磁性材料,纳米器件应用,多谢!求转让审稿机会Paper wanted: Synthesis 1998 910-914求文献, 谢谢。Paper Help什么纳米颗粒是带正电的?Postdoctoral Positions求问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找工作的问题 (转载)化合物小分子的水溶性好不好怎么判断?审稿转让 RSC Advances--------Paper help!-----悼化学人求几篇paper,多谢!同济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方向招聘助理教授 (转载)发表多篇文章就可以改变命运吗?paper help (Analytical Methods)一天不来 天下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