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朝鲜非主因,塌陷的中国东北只能自救
avatar
朝鲜非主因,塌陷的中国东北只能自救# China - 中国研究
b*a
1
朝鲜政策大变,重大利好从来都扮演着“热钱的吸收器”与“房价上涨推手”的角色。
“蝴蝶效应”使得中国东北板块躁动。与朝鲜一江之隔的中国丹东一时处在了风口之上
,热钱涌入房价暴涨。更有甚者认为,朝鲜开放使中国东北振兴迎来机遇,丹东或将成
为东北的“深圳特区”。表象之下似乎下一个改革开放的奇迹即将在中国东北大地重演。
纵观朝鲜历史上的“开放”,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蚊帐式开放”,外界质疑“朝鲜改革
开放”恐是“雷声大、雨点小”。
朝鲜历史上也有过改革开放的诸多尝试,但收效甚微。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朝鲜就开
展过类似中国当年采取的国企放权让利、自负盈亏,农业包产到户试点改革,以及探索
吸引外商投资的改革开放尝试。90年代初期,朝鲜也借鉴过中国建设经济特区和工业园
区的做法,在罗先地区设立了罗津、先锋、雄尚三个自由经济贸易区,罗先后又位列开
城、平壤之后的第三个特别市。后来朝鲜又陆续设立了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开城工业园
和金刚山观光旅游特区。
尤其被外界关注的是,21世纪初期朝鲜采取的被称之为“七一改革”的经济体制改革,
也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类似,对分配体制、流通体制、统购统销、金融外汇体制以及企
业自主权实施了渐进式双轨制改革。然而,其结果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大相径庭,不
但没有取得中国渐进式双轨改革的成效,反而加剧了改革中的矛盾,如不平等和腐败,
最后又退回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去了。
这是为什么呢?根本原因是朝鲜虽然表面上采取了与中国类似的渐进式双轨制改革,但
是发展战略并未从违背比较优势的军事化重工业优先战略向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转型
,流于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只能限于“活乱循坏”,类似中国改革开放前夕和初期的情
况。
因此,由于历史因素造就的隔阂以及朝鲜问题所引发的不安,这种极为不利的东北亚地
缘政治格局让东北所处的东北亚最大的经济格局优势难以发挥。例如,吉林省最近才开
始逐渐打破吉林沿边近海却出不了海的尴尬局面。又比如,朝鲜的改革开放将十分有利
于东北东部经济走廊建设,甚至可以畅想打造背靠中日韩世界最大经济体量的东北亚大
湾区。因此,朝鲜的改革开放毫无疑问是对东北振兴的重大利好,不过东北振兴的根本
依然在于自身的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