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盲目模仿西方的激进改革必然失败
avatar
中国盲目模仿西方的激进改革必然失败# China - 中国研究
b*o
1
多年来,内地省份为了修正内地乡村的官僚人治作风,引入国内名校的硕士生或者
博士生来地方担任乡镇普通干部或者当地一把手,然而,却收效甚微。
为何?
我亲眼目睹了很多实际案例。几位北大、复旦的博士生有相当学生管理经验,被任命为
地方乡镇干部(后续提拔前景无限),被大家寄予厚望。结果在处理民事上却一塌糊涂。
原因是因为他们无法应付乡村之中因为缺乏法治观念而极其普遍的得寸进尺心态,他们
以为跟老百姓打交道,就是讲法制、谈道理,但实际上这个价值不大。为什么呢?
很多老百姓即便现在生活不错,但由于是苦出身,习惯被人看不起,所以他们极其看重
实际利益,极其不在乎脸面,按照一位老赖皮的话说,就是“俺就是屁民,都是个屁了
,还能丢什么人?”
所以,你以法律精神、契约道德处理乡村民事问题,肯定会被那些胆大的老百姓玩得死
死的,工作干得一塌糊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干部的工作作风慢慢变得粗暴、残酷、
野蛮,不讲法律讲拳头了,但工作成果反而增加了。
就像我所看到的那样,部分北大、复旦的博士,由于经验不足,标榜法治,不能转变思
路,其治下的乡镇往往一团糟,结果这些干部慢慢地就会被视为无能而被冷藏。对应的
是,那些粗暴但能够办事的干部,则增加了提拔的机会。在这种观念引发的逆淘汰下,
所谓人治、官治、黑社会化治理,就会慢慢出现。
与之相反的是,在上海这种大城市,当地干部为什么比较尊重法治?因为当地与西方的
商业文化往来较多,当地民众的法治意识比较强,干部只有按照法律管理老百姓,推行
政策才能不受阻挠,才能有效率,法治就慢慢会出现了。
这实际上就是当年大英帝国逐步民主化、法治化的过程。就像在穆斯林聚居区,当地基
层政府如果不以伊斯兰的方式进行管理,行政效率就会受到影响,这是一样的,观念迫
使党的干部在与教民老百姓打交道时向伊斯兰的思维靠拢。
为什么西方很多高大上的理论并不能适用实际治理?很多真正的治乱之理,只有作为干
部与民众的长久实际接触中,才能体会、感受到——是民众的观念决定政府的统治形式
。空想者不能理解统治的逻辑,一纸条文也改变不了世界。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东北的吏治改革,还是其他地方的吏治改革,都需要从观念着手。
同样,在缺乏相应观念改良的情况下,盲目模仿西方的激进改革必然失败。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