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张小平离职引争议 会成为促进国企待遇改革的契机吗?
avatar
张小平离职引争议 会成为促进国企待遇改革的契机吗?# China - 中国研究
h*p
1
27日,热传文章《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把科研人
员张小平推到了浪尖上。该文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被民企挖走
,其在中国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处在“最关键技术岗位”,但“待遇是12万(人民币
,下同)一年,跳槽后直接达百万元”。此外,文中公布的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官方
文件显示,张小平是“两型发动机研制的灵魂人物”,事关中国载人登月项目,“无法
接受因个人离职而影响到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该单位负责人随后对外证实了张小平离职一事,并坦承为挽留张小平,在前述文件中夸
大了其贡献。事实上,技术骨干很多,张的离开对全局不会产生太大影响。针对“年薪
12万”一说,也有科研人员对此辟谣,称和张小平级别相同的研究员,税后大概20万元
左右,然而,舆论的质疑却并未就此平息……
讽刺的是,也是在27日,娱乐圈综艺最新“限薪令”曝光:单期节目单人片酬不超过80
万元,常驻嘉宾一季节目总片酬不超过1000万。也就是说,张小平们埋头4年的收入大
体和一位艺人上一期综艺的片酬持平。对此,不少网民为科学家们愤愤不平:“灵魂人
物拿12万年薪?”“民企有百万年薪为何不去?一样能登月!”
当然,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张小平的离职,无论是留国企还是去民企,人才的合理流动是
社会所需。中国商业航天近年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体制内的科研人员加入商业航天的
趋势也不会因此事改变。但是,是时候严正审视体制内科研者的待遇问题了。3年前,
屠呦呦拿诺奖后,被问及奖金怎么用时直言“不够买北京半个客厅”,曾引发舆论对体
制内科学家待遇的巨大争议。3年后,不管是年薪12万还是20万,那些体制内默默奉献
的科学家仍买不起半个客厅。科学家也要“食人间烟火”,既然张小平们掌握着国之重
器的核心技术,为何未得到国之重仕的核心对待?从这个角度看,此番张小平离职一事
引发的争议或许会成为促进体制内待遇改革的契机。
这出闹剧让很多人想起了历史的悲剧: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张小平这样的金子势必走
到哪里都要发光,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其可贵。事后发公文“要人”,不如事先以礼遇
留人。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