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b*c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 原文由 no 所发表 】
发信人: bluebird (子衿),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相声考略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un Jun 20 12:25:49 1999), 站内信件
相声考略
关于"相声"一词的由来,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合著《相声溯源》
和《相声艺术论集》中已作了详尽的论证,梳理出"像生--象声--相声"的发
展线索,而具体到相声的形成和成长阶段,正是从"象声"向"相声"过渡而最后
定名为相声的过程。这里仅就这一过程做粗略的回顾。
"象声",又称"隔壁相声",早在明代即已盛行。沈德符《野获编》中"李
近楼琵琶"条、帮潮《虞初新志》及清初钮(王旁秀)《坚瓠广集》中"象声"条
均有记述。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载云:
围设青绫好隐身,
象声一一妙于真。
谁知众口空嘈杂,
绝技从无第二人。
注云:"以青绫围,隐身其中,以口作多人嘈杂,或象百物声,无不逼真,亦
一绝也。"
嘉庆初年佚名《燕台口号一百首》里提到"象声":
漫说南人辨北音,
瞽儿词调未分明。
张来布幔藏身处,
板凳安排听象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