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回眸“兰亭论辨”-- by 郑重# ChineseClassics - 中华古典文化
i*e
1
回眸“兰亭论辨”
郑 重
(原载11月26日《文汇报》)
站在乌衣巷口,看着那在斜阳中的朱雀桥,再也闻不到野草闲花
的幽香了。一切都为水泥制品所代替,历史的烟尘也随着消失,但历
史本身毕竟是无法割断的。当年在乌衣巷生活的人建构的一个个故事,
仍然在一代一代地牵动世人心绪,似乎是永远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
今年八月十七日,新华社发了一条电讯称,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
东郊挖掘六朝古墓群,出土了两方砖质墓志,是东晋侍中、广陵人高
崧及其夫人谢氏的合葬墓。这条电讯的作者写道:“据专家介绍,六
十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根据其对南京出土的几方东晋早期墓志基本
上是隶书体的考证,推论流传至今的王羲之所书《兰亭序》是他人的
依托之作,并与以高二适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展开了《兰亭序》行书帖
的真伪之辩。如今,与王羲之同时代的高崧楷书墓志的出土,为史学
界和书法界对《兰亭序》真伪的学术争鸣,提供了重要佐证。”
我虽然不相信一块墓志就能证明一个时代,但它关系到六十年代
的那次学术争鸣,还是使我饶有兴趣地站在乌衣巷口,领受一下它带
着从泥土中透露出来的历史气息。
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二日,郭沫若写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
avatar
f*d
2
前几天我曾在本板问过为什么郭在其"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说
兰亭序是伪托之作(郭书中并没有给出处), 当时板上诸网友
并没有谁能解答, 此文解答了我的困惑,原来当年有过这样一
场争论, 而郭是始作俑者.
至于本文的point是并不难看出的.当年的争论是一场摆事实
讲道理解决问题的正常学术争论么?今日郭高二人已如乌衣巷的
王家谢家一样化为泥土了, 当年的真相也象乌衣巷的碑石一样
渐渐出土, 虽不完整, 却也足供吾人回味反思.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