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avatar
a*y
2
I am inviting my Dad to visit me. I have less than 10,000 in my bank account
. My salary is definitely
more than enough to support him. My question is do I need to borrow money to
have higher
amount of money in my bank account? If yes, how much is enough to get the
visa.
Thanks!
avatar
r*s
3
还有h1b transfer 485被reference的清RE
统计一下
avatar
x*3
4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作者挪威龙王
(1)长安奇地聚奇人 (2)隐藏的背景让人惊讶 (3)各界生命之体系 (4)道行和档次
(5)泾河龙王之堕落 (6)天意计中计
PDF TXT订阅 PDF订阅 mp3播客 mp4播客
(1)长安奇地聚奇人
第九回题目说的是无私与自私,智慧和愚昧。但是开篇却就是在称赞这长安城。长安城
的确是个风水宝地。多少人研究风水,认为中华最大龙脉的龙尾之梢就是长安之地。唉
……其实长安是龙脉龙头口里的明珠!这不西游记中都说得明白无误:“华夷图上看,
天下最为头。”
有山走的地带肯定有地脉。反之不亦然。地脉可以走地表,也会走地下,还会游动。而
到昆仑山那里汇聚一处之后,去哪里了?进入微观的时空去了。按照中国古代的说法,
日本的国名就牵连着中国上一季的文明,日本,本是树与根的意思,日是太阳的意思。
日本的意思就是太阳升起的树,古称博桑,意思就是巨大的桑树。博桑后人讹传成了扶
桑。
中国古代文化的地域划分,从另外空间的层面来说,东边的界限是博桑,西边的界限是
昆仑。据我个人观点,博桑之外的海域,在那些空间的层面,漂浮着三座仙山,他们跟
我们这一季文明已经脱钩了。上一季的末尾,他们对应在人类层面的人也没啦。有残留
的臣民,到得北美,到得中国广东福建沿海,到得再往西的埃及那边。也有在现在日本
那儿避难的。
中国古代的修道人很厉害,修到一定境界,就能跟听风声一样听到大地的脉络。这些脉
络的穴位上,通常是他们选择来做修道位置的地方。当然不能说他想选就选,得经过山
神的同意,得确定是连着他修的那一门的脉络。
可是像长安这么龙珠之地,却反而没有了修道人独占,成了天底下最繁华的大都市。唐
代时期的长安城,堪称世界第一大都市。
然而这里,就像小说中描述的:“多少帝王兴此处,古来天下说长安。”“有安邦定国
的英豪。与那创业争疆的杰士。”甚至是,这儿远郊的平民百姓中,也是高人隐伏、贤
者潜藏。
却说长安城外泾河岸边,有两个贤人:一个是渔翁,名唤张稍;一个是樵子,名唤李定
。小说说他两个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唤作后世人的话,那就是布衣卿相。
一个砍柴卖柴度日,一个打渔售鱼糊口,怎么作者对他俩评价这么高?乃是因为他们不
是名利中人。看这张稍所说的话,联想一下现世的堕落,真是惊心动魄。张稍道:“李
兄,我想那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
而走。算起来,还不如我们水秀山青,逍遥自在;甘淡薄,随缘而过。”
然后作者借这二位的口,大肆吟诵野渡山居的诗词。你一首,我一首,读起来浅显又让
人悠然神往,起码是让我倾心不已。十二首四言短诗,两首长诗,加起来一共八百余字
。加上相关铺垫文字,几乎占据了本回的四成篇幅。
这俩人的日子,的确是粗茶淡饭,但是也实在是无忧无虑、真逍遥啊。如果能像他俩这
样生活,那估计一个星期简直就像一年一样的细长细长、活个七八十年,也跟活上上千
年一样的悠长悠长的了。
但是天底下大多数人是不能像他俩这样生活的。如果都他俩这样,这五千年的历史也不
会积淀下多少灿烂的文化遗产、文物遗产了。他俩这些话儿,是说给咱们这些有道心的
人品味的。那八百多字的诗儿,就是详细的描述如何的淡泊悠然、以及敬畏神明。
你看这乡野村夫都能如此贤明,大唐王国实在是天朝啊。人贤明了,那水里的龙王,却
反而愚昧的很了。
这两位吟诗,落脚点落在了修行的定力之上。然后他俩话锋一转,定力不见,争执起来
人生莫可名状的祸福、不可测度的风云。说到这福祸难测,却说到有一个能精准预测未
来、预测风云的卖卦先生来。
张稍说,这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一个卖卦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
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今日我又去买卦,他教我在泾河湾头东边下网,西岸
抛钓,定获满载鱼虾而归。然后发生的故事你都知道的,龙王要跟这个修道人对着干,
结果成了给自己下套,自己歇菜了。
我觉得有问题的是那个算卦精准的袁老先生。以他如此绝高的卜课水平,他一定知道张
稍按照他的吩咐捕鱼的结果、是泾河中的鱼儿虾儿迅速减少;以他的绝高智商,他一定
知道这会惊动泾河龙王;以他神鬼莫藏的犀利天眼,他一定知道这个泾河龙王会来找他
麻烦。然后,泾河龙王的下场,对他来说,几乎是想都不用想的。
袁老先生为什么要告诉张稍天机,让张稍大肆捕捞泾河鱼虾?那定是泾河龙王它们水族
的罪愆大了,要么捞光鱼虾,或者捞光大部分鱼虾,要么──那就是龙王杀头。
既然龙王不愿意它的水族遭殃,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泾河龙王是到了该遭天杀的时候
了。从他对袁老先生的反应,以及后来被魏征诛杀后死缠着唐太宗不放的事情上,应该
很容易推断出来泾河龙王这货是啥性格,已经堕落到了那一步来……
(2)隐藏的背景让人惊讶
且说泾河边上的渔樵问对,没曾想河里有一个巡水夜叉一直在狗仔队一样,躲在水里跟
听呢。
就跟地上神按照不同的地气版图划分分管区域一样。却原来这河水也是按照河道不同,
跟人间一样分省设府。中国过去每个朝代的官府设置,跟三界内其它时空层面的生灵、
天人的官府设置是同步变化的,并非完全一样,但结构大体一样。天上的星象一变,三
界内天地人的各个层面的运作机理就要调整变化了。新的规则运作之下,新的生命升降
开始,人们思想中吃喝玩乐的想法都一起跟着调整。以前喜欢星象,“研究”每个朝代
的天文志、天官书、礼乐律、药方等等,就意外发现了这个规律。并且,每个朝代留下
的文学作品,内在的气息也都有独特的各自朝代的味道。嗅觉灵敏的同学,我相信你仔
细品品的话,一定能很容易的感触到。
每个地方的地气、山气都有所不同,到得每一个地方,情绪也跟着会感触到各种各样的
东西。这些地方人的脑袋中,想法观念跟那地方的地气、山气、水气有关联。越是偏远
偏僻的地方如云贵一些地方,这种感触应该是更加明显的。
这泾河之水不知怎么的奇怪气息,养育了一群脑袋发木的水族。这夜叉,估计是跟随两
个沿着河边离城回家的渔樵老长时间了。前面一大堆闲云野鹤的话儿,他肯定都听到耳
朵里了,说不定正是听得津津有味儿,才一直粘乎乎的躲在河里跟着人家屁股后头。
但是您看到事情发展的突兀没有。这老哥儿俩,刚刚抒发完淡泊宁静知足长悠然的高尚
情怀,突然就峰回路转的互相言语掐架起来了!他二人既各道词章,又相联诗句,行到
那分路去处,躬身作别。张稍道:“李兄呵,途中保重!上山仔细看虎。假若有些凶险
,正是‘明日街头少故人’!”李定闻言,大怒道:“你这厮惫懒!好朋友也替得生死
,你怎么咒我?我若遇虎遭害,你必遇浪翻江!”……既然本回开章就点出此二人乃是
不登科的贤人,名利之外的上士,怎么这俩人忽然就开始用实际行动驳斥作者对他们的
赞誉了?自谦也没有这么种方式来自谦的吧……
然后俩人急躁噪的话头就引出了卜课卖卦的袁守诚,然后就吓跑了夜叉,惊动了泾河的
龙王,事情终于越闹越大,结果导致这龙王送了小命。
当然我不认为这俩人是故意说给夜叉听的,他俩还没有这能力。如果有这能力,估计也
不需要买卦捕鱼了。我觉得他俩突然转换话题争执,一定是被上神操控的结果,天界上
神已经意定要这泾河龙王伏法。你看那龙王前前后后的思想行径,早已是一个性格乖张
、喜欢打打杀杀的家伙了。
一听到有人卜课让张稍捕鱼百下百着,这夜叉就像被火烧了尾巴的猫一样,喵的一声就
窜开了。胆颤心惊的夜叉跑回水晶宫找龙王汇报这天大的祸事,认为这老先生卜课教人
打渔百下百着,依此下来,他们水族有亡国亡种的灭顶之灾。这夜叉你报告你的就完了
,末了他还进了一句谗言来明里是诉说委屈、暗里是激怒龙王,他说“若依此等算准,
却不将水族尽情打了?何以壮观水府,何以跃浪翻波,辅助大王威力?”
这龙王的乖张、跋扈、没头脑,看来是它水族上上下下都摸透的了,夜叉这一说他果然
中招,立码儿就盛怒之下拔剑就要去杀人。这不高兴夜叉与这没头脑龙王,吓慌了手下
的群臣。他们知道,要是这龙王没头没脑的怒冲冲而去,估计还没到得长安城,就被天
神就地诛杀了。但是这群家伙谁也不敢直说大王您真是大木瓜一个。他们说话很婉转,
一边削弱夜叉话儿的真实性,一边用上天压压他的怒火,一边称赞他变化莫测的神通,
要他先低调点,低调一些去核实核实再杀人不迟。
龙王听了,估计想想是这个理儿,就小孩子赌气一样气哼哼扔了宝剑,变了一个白衣秀
士去长安了。你看这龙王,脑筋基本不是用来思考的,智商基本都在别人那里。别人一
句话,能让他生气,别人一句话,能让他不生气。这哪是什么王的水平,简直是傀儡一
个。并且,从夜叉的撺掇中、群臣的劝说中,不难觉察到,这龙王经常被下属利用来砍
砍杀杀,应该丧命在他手中的生命不在少数了。从这一番情节中,足以感觉到这泾河龙
王不是个善类。
这龙王明明是粗人一个,众臣却要他变作一副文人的模样,估计是他们不敢明谏此君,
只好希望他自己能变一个读书人模样,体会体会斯文和礼貌,最好能醒悟过来。那是呀
,你变作儒生文人,就得有文人的仪态举止,以及那种心境。
小说中还为他这副变化特意赋诗一首:丰姿英伟,耸壑昂霄。步履端祥,循规蹈矩。语
言遵孔孟,礼貌体周文。身穿玉色罗□服,头戴逍遥一字巾。如果龙王真的是一个合格
的神,应该走着走着,就能醒悟过来。一个神么,就是应该有这样的智慧、有这样的自
省能力。
这泾河龙王要送命,是名至实归的该死,你就从他将来死后不去天堂不投胎,却是下了
地狱见阎王,你就知道,他的确作恶多端。只是他死就死吧,却用了他的心胸狭隘爱计
较的特点,死之后还让他立了一功,借他的骚扰引出了太宗的地府之游,引出了太宗超
度天下孤魂野鬼恶道亡灵的慈悲心怀,引出了玄奘的京师相会。
(3)各界生命之体系
这个神课先生袁守诚,是以算卦先生的面目出现的。并且,一般情况下他也只玩易算、
八卦、麻衣相这等一般算卦先生玩的卜测技术。作为唐朝著名人物的袁天罡,是个历史
上在易数和预测领域赫赫有名大人物。黄石公、张良、京房、袁天罡、诸葛亮、邵康节
刘伯温这几位,凡是研究过易数、预测、奇门遁甲的人都必然熟知的。因为这几门行当
的理论,就是在这几个人的手里不断变化的。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名人志士、帝王将相
多不胜数,能把过去未来在手上捏来捏去的,声名显赫,也就是这几个人了。
因此这个袁守诚作为袁天罡的叔父出现的事情,我怀疑其实是袁天罡的师父。历史传说
也好,正史野史也好,易数的流传天下皆知,但是真传呢,我相信奇门遁甲中的说法,
是一线单传的,前面罗列的这几位人物,就是这一线上几个最有影响力的。
为什么这么认识?因为每个朝代的变化,是天地人齐变,变得太大了,以前的易理就不
能跟现实符合,就得有人出面,在人类这个层面上来修改易学理论。
小说提到这个袁老先生,说他“那先生果然相貌稀奇,仪容秀丽;名扬大国,术冠长安
。”术冠长安,那就是长安城内他是最厉害的。那么他的侄儿袁天罡、他侄儿的同事李
淳风,自然在他老人家之下。水平比袁天罡高,辈分比袁天罡高,如果是他的师父,以
袁天罡叔父的面目出现,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为如果以师父的名分出场,那袁天罡是
大唐重臣,入朝事君,会让袁天罡的同僚们不好应对他。易数真传不像其他技术一样是
家传的。这个是跟修行法门一样的不认亲缘的。
一般的算卦先生,没有能力识破神仙的变化、鬼怪的变化也识不破。大多数算卦先生没
有所谓的阴阳眼,跟你我凡人无任何区别,无非是掌握了一门预测技术而已。有阴阳眼
的算卦先生,只能看到阴间、胡黄白柳之类的下等物质空间的东西,看不到神仙的。能
看到神仙的算卦先生,他的能力绝不是算卦这么低档了。
这袁守诚老先生,泾河龙王怎么变化都瞒不过他的眼睛。算卦么,只是给别人看的手艺
表演而已,其实以他的水平,完全就不需要起卦、纳甲等等低档的手续了。
并且,遇上这泾河龙王,作为一个只需要好好读书的书生,却呆头呆脑的上来就只问预
测阴晴下雨之事,并且还发狠跟人家下赌注,要砸人家场子。就算你没有袁守诚的水平
,也会觉得这家伙脑袋有毛病,不是个正常人了。
面对傻气腾腾的龙王,老先生不气不恼,欣然说:“这个一定任你。请了,请了。明朝
雨后来会。”然后龙王就踏踏实实的回家了,高兴的不得了,认为遇见一个只会耍嘴皮
子、见了狗狗就喊旺财、见了拳头就脚软的江湖老油子。
龙王阖府都皆大欢喜,什么七点开始布云,九点开始打雷,11点开始落雨,下午一点雨
歇,什么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你看着算卦的老油条,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居然不知
道这阴晴雨雪是我们大王说了算。
但是看过小说的谁都知道,一向未雨绸缪的龙王失算了。他忽然就接到了玉皇大帝圣旨
,要求他明天就降雨,并且时辰、降雨量完全符合袁老先生的预测。泾河龙王的小性子
一上来,不甘心输给这老先生,就更改降雨过程和雨量。然后又跑去长安西门里大街的
卦铺,红卫兵一样的打砸抢,并且还散布恐怖言论,恐吓人家老先生。老先生冷笑着说
了几句让龙王比剜心还痛苦的话:“我不怕!我不怕!我无死罪,只怕你倒有个死罪哩
!别人好瞒,只是难瞒我也。我认得你,你不是秀士,乃是泾河龙王。你违了玉帝敕旨
,改了时辰,克了点数,犯了天条。你在那‘剐龙台’上,恐难免一刀,你还在此骂我
?”然后龙王就一滩烂泥一样堆在了地上。
上面的故事情节中,有几个故事。第一个就是这龙王是河龙,跟海龙、天龙、地龙都不
是一个体系的。如果说海龙还是神仙的话,这个河龙就是俗人了。你看他一家子上上下
下,七情六欲俱全,净是些市井市侩之辈,满脑子算盘珠子。这是怎么回事,对于人类
来说,这河龙也是地上仙人的,怎么会跟人一样七情六欲的?这地上河流湖泊中的水族
仙,档次跟西方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各类仙人是同档次的。西方神话中的奥林匹亚山上最
高的神宙斯,也不过是个地球上纵横的小神仙。他们比我们人类高档,而且很有能力。
但是远远达不到长生,一样在三界内轮回。属于比我们人类强一点的人。他们这一界,
在人类的眼里是神仙,在神仙的眼里是人类。
第二个就是这三界内的各种龙王,都是归属玉皇大帝来管辖的。玉皇大帝,是三界所有
神王、人王、鬼王的王,王上之王,所以名号叫玉皇大帝。
第三个就是,三界内的生命,由玉皇大帝来决定。其他的王,尤其是非人类之王轻易不
能决定一个生命的生死的。你看那西海龙王的儿子小白龙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西海龙王
无权处死或定罪,要禀告到玉皇大帝那里来定罪和量刑。这个泾河龙王之所以要遭诛,
应该就是作为一个反面典型,他杀过一些生命,但是却是他无权杀的。当初孙悟空大闹
地府,阎王、地藏王菩萨,也是把情况反映到玉皇大帝那儿,让玉皇大帝来决定孙悟空
是否应该被搞掉,因为生命的与夺,不在他们的权力范围。阎王他们只是根据一个生命
的业力大小进行惩罚,而剥夺一个生命,把他抛到九幽之外、脱离轮回、乃至彻底销毁
,这是更高的天神才有权力决定的。
这么说来,这三界内,唯独人王可以随意杀人杀生了?
(4)道行和档次
且说那泾河龙王,在群臣的劝说之下,气哼哼、牛哄哄的离了水晶宫爬到岸上,去长安
西门大街寻找那个让他讨厌的要死的算命老头。见到袁先生,立下赌博的赌注,就是他
输了赔五十两黄金,袁守诚输了就要被他“即时赶出长安,不许在此惑众!”
袁守诚算得第二天落雨时辰雨量,泾河龙王故意拖延时辰、减少了雨量。然后龙王又兴
冲冲的跑到袁守诚的卦铺,马上履行他许下的打砸抢誓言,还一边忙着乱打乱砸一边嘴
里不闲着的骂袁老先生,要求他立码儿卷铺盖跑路。
还记得么?龙王第一次来找袁老先生,带着的任务是核实了他算卦的身份之后就砍人的
。但是他来到袁守诚这里之后,却不提砍人之事了,只是瞎说一通,要求袁老先生打赌
输了的话离开长安城,别让他看着心烦。龙王降雨耍了手段,他第二次来袁守诚这里驱
赶人的时候,也只是说“趁早去,饶你死罪!”
莫非是这龙王忽然良心发现,所以决定不砍人了?恐怕他并没有这样的胸怀。你就看他
,袁守诚都看到了他的死期,他都被吓得毛骨悚然、哀求人家了,居然还撒泼耍浑的说
如果人家不救他的话“我死也不放你。”诸位,你见过这么求人的吗?无赖到这种程度
的泼皮倒是见过,只是这种人是没有良心发现的时候。
其实,袁守诚的道行比他高得不知道有多少了,估计他脚丫子还沾着河水刚出来的时候
,人家就已经知道了他正在赶过来。是他一到袁守诚的铺子里,人家的凛然之正大光明
的气场,就笼罩了他,抑制住了他狂烈的杀心。这不是他良心变好了,是他到了人家身
体的范围内,人家抑制住了他那些恶劣的念头。这可不是一般武夫狂人的那种豪气干云
,却是那种气贯山河的威势。
还有一个趣事,龙王克扣了雨数后,跑到人家卦铺里就骂到:“这妄言祸福的妖人,擅
惑众心的泼汉!你卦又不灵,言又狂谬!”
龙王自己行为乖张,还指责袁守诚是妖人、泼汉。他用“妄言祸福的妖人,擅惑众心的
泼汉”来把袁守诚对号入座,显示在他的观念里,“妄言祸福的妖人,擅惑众心的泼汉
”是骗子、妖孽,神人鬼都瞧不起的东西,他这是在骂人呢。
他说的“妄言祸福的妖人,擅惑众心的泼汉”是什么人呢?显然也是一类会算卦、能做
点预测的人,但是这类人,一种是“擅惑众心的泼汉”,就是依靠危言耸听来赚取关注
的家伙,比如现在动不动就说西方反华势力的那种。这种人自然招不来有头脑的人附和
,但是天底下没头脑的人多的是,于是这种泼汉明明智商不高,手段不咋样,但是总是
能吸引大量的僵尸粉儿。
另一种就是有点本事的了,“妄言祸福的妖人”。预测一下祸福损益呀,卜算一下命运
前途呀,这种人样样会玩,而且在那些近期你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上,他的确说得准。但
是大的事情,远的事情他可是算不中的。这种人为什么被称为妖人呢?这种人有两种来
源。
一种就是聊斋志异中记述颇多的那种妖魅变化成人形,就是它们,这种东西自然是妖人
。一种就是被这种妖邪、狐狸、黄鼠狼、蛇、刺猬之类的附体的人,这种人也是被称作
妖人。如果真是这两种妖人,那泾河龙王自然是看不起的,他的确可以一刀就砍掉的。
他如砍掉了这种妖人,不但不是犯罪,还是成绩呢,为民除害啊!
现在香港有一些演艺人员就偷偷的养小鬼,为求名、为发财、为骗色,这种人按照泾河
龙王的说法就是一种妖人,只是这种妖人不去给别人算卦。养小鬼的妖术来自东南亚,
现广东境内有N多的官官、有钱人也偷偷的养小鬼、求狐黄,嘿嘿。
这泾河龙王牛皮哄哄的大放厥词,唾沫星子都喷到袁老先生的脸上了,门板子都快敲到
老先生脑门上了,人家非但不惧分毫,却仰面朝天冷笑道:“我不怕!我不怕!我无死
罪,只怕你倒有个死罪哩!别人好瞒,只是难瞒我也。我认得你,你不是秀士,乃是泾
河龙王。你违了玉帝敕旨,改了时辰,克了点数,犯了天条。你在那‘剐龙台’上,恐
难免一刀,你还在此骂我?”
老先生不但知道这龙王将面对死刑,连时辰、斩官是谁、斩杀地点都一并早就知晓。甚
至更厉害的是,作为一个神仙的龙王都不知道如何解开这死套,老先生都知晓,告诉他
应该去央求唐太宗。于是龙王连家都不敢回,也不敢直接去皇宫找唐太宗,却等到半夜
托梦去了。为什么?
按照天理,这神仙是轻易不能跟常人这样面对面接触的,除非他变化人形,完全以常人
的面目出现。不但神仙要这样,那妖怪想进入世间也得如此。要接触,那一般是通过意
念直接影响常人的大脑思想,这样常人会以为自己想的,或者是“天启”、“灵感”。
第三种就是托梦这种形式了。
通过这个事情,你就知道,神人之间是有界限的。
(5)泾河龙王之堕落
话说这泾河龙王为什么会出现渎职行为。作为一个下界的仙,龙王有缺点、会误杀、有
失德之事发生,不算是意外的。因为他就在下界人间,整天虽然甚少直接接触人类,但
是他的工作职务却是为人类服务,整天满脑子考虑的都多是为了人类的如何如何。
作为一个神仙,他考虑人类的事情,就得把自己的身体和思想跟人类这个大界连在一起
,建立脉络的渠道来做沟通。这一连接,可就不得了了,对他来说,他就无法避免的要
接受很多人类下界的东西传输过来,好的不好的都一股脑儿的会过来。
那么,时日长了,泾河龙王自然不免会档次下降的。好在,这个问题老天早就有所安排
解决,河府龙王只是一个职位,要定期更换,就跟人间的官员有任免差不多。所以,地
上的神仙们一方面要遵守做神仙的规则,尽量避免来自下界的污染,一方面,要定期换
人。
这个事情一说,可能有读者会吃惊的。其实如果阅读范围广的读者,应该马上会想起来
同类的事情。并且小说中魏征也是这样的情况。魏征是什么情况?他是白天在人间做事
,梦里兼职做神。
在民间传说中,经常发生有正直善良的人,死后去任职阎王、接替之前阎王的职务;也
有人晚上睡觉去兼职做判官,审判亡人们的因果业报。三十多年前,我们家乡就有这种
事情发生,一个老农民,大字不识一个,忽然向子孙们说自己会在某日某时去世,要他
们都到时候赶过来。到了时候人都来齐了,他坐在那儿,就说自己这么多年,经常在睡
梦中去做兼职判官,阴间的人手不够。现在他阳寿满了,要正式上任去了,说完就断气
了。他满堂的儿孙邻里们大惊。
你看那沙和尚,也是修道人上去,任职卷帘大将,那么他之前肯定也有人任职卷帘大将
,他之后也有人任职卷帘大将。再看那猪八戒,他也只是一任的天蓬元帅,天蓬元帅的
职务肯定不只是他一个人担任过。
这些人的离任,要么是因为到期了,要么是因为被污染的撑不住了,这两种情况都不会
治罪,找个有同样档次神通的神仙接替就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渎职、意外的犯了不该
犯的罪过,因此而被撤职查办,泾河龙王、沙和尚、猪八戒他们就是这种情况。
前面说到沙和尚、猪八戒他们是因为修的时候没修好、凡根未断,上天了又没遇到带业
往生的好运气,结果被下界阴邪入侵而系统崩溃。这个泾河龙王,莫非是一样的情况?
跟您说,的确如此。
龙王见得唐太宗,变作人相,上前跪拜。声称自己“犯了天条”。这说明,他对自己更
改上天降雨一事,是知道性质和后果的。莫说袁守诚跟他说他才知道,当他自己脑袋清
醒过来的时候也是断然知道的。他干兴云布雨这一行,纵然没有个千儿八百年,也有个
几十年了吧?上任之初,肯定对自己的职责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你看那一干水族之臣给
他出馊主意的时候,居然满族满庭没有一个觉得理所不当然的,似乎全都忘记了这是严
重的渎职行为。这龙王直到法
力高强的袁守诚当面喝醒了他,他才慌了手脚,明白过来。
这个迷糊、犯罪、又醒过来的过程,跟孙悟空偷吃仙丹的过程,何其相似。整个这个过
程,对于一个修道人来说,一看就知道是他“着了魔”了。这个龙王,在袁守诚喝醒他
之前,应该是已经迷糊了不少时日了,乃至积累犯下了必死之罪。
龙王拜见太宗,口称陛下。并称:“陛下是真龙,臣是业龙。”这可奇了,龙王自己的
确是一条龙,却不认为自己是真龙。他说本来是人类的唐太宗是真龙,自己却是业龙。
并且他本人也是一个王,见了太宗却纳首称臣。
懂点古文化的人都知道,自从秦汉以来,皇帝总是称“龙”,他明明有爹妈的,却又称
天子。但是中国古文化中又从来没有“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说法。这可是怎么回事?
各种说法乱糟糟的纠结在一起。
中国大地上有龙脉,一个时期一个走形走势,支配这龙脉的神仙,必须有龙形的身体,
不然他支配不了,运作不了一朝江山。对于投胎到人间来执行这个运作江山之任务的家
伙,就是皇帝,要让他有成为皇帝的本领,要给他构造一层身体来支配江山,控制山川
河流之脉络。这层身体就是龙形。皇帝本人基本上甚少知道自己这一层身体,但是他每
天脑袋里想的事情,做的事情,无不牵连着这一层身体在运作,从而也影响着天下的运
势。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地上的神仙灵异、妖魔鬼怪、幽冥地府,无不在这个龙形之身的
掌控之下,龙形么,就是脉络之主宰的形像化。那么这个龙王见了太宗,必然要称臣的
。这帝王他的气运一到定数,这龙脉就变化了,又构造了新的龙形大脉,给了新的命中
之主,他就马上失去了主宰天下的威力。
你看那学者研究皇帝为什么称龙,又是易经、又是图腾的,他们只是在研究学问,在猜
测,却不知,古代人言辞的后面,往往有真家伙。
过去发生灾害、异象,皇帝要颁布罪己诏,向天上和天下谢罪。的确是因为他没有好好
的管理好这个巨大的龙形之身,导致天下之身出现病恙的。
孔子教导帝王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来很多儒生都傻不楞登的以为是个简单的事
情,历来帝王能真悟这个事儿的也不多。修身作为皇帝来讲,是个终身的功夫,他的确
是要修筑好每一层身体,才可以做好皇帝这个活儿。
帝王要有帝王的范儿,他这个范儿不光是为了别人参观瞻仰和崇拜用的,他符合了这个
范儿,才能调动的好这个号令天下的身体。他这个身体不只是号令人,简直是天地之间
的神灵都可以调动起来。
(6)天意计中计
唐太宗是什么人物?给全天下帝王树立规仪的就是他,千古一帝,再无二人。他就是《
帝范》的作者,告诉后世帝王怎么样才算一个合格的帝王。
当你有容纳天下的胸襟,才能品尝到其中言辞的滋味。当你日渐发现天下的走势沉浮跟
随你的决定和心态而动,就自然明白了孔子所言修身与治国平天下,断然不是空话套话
。你看那小说如何称赞这大唐太宗朝:“君臣相契同尧舜,礼乐威严近汉周。”
当您看完前面的话,再看唐太宗所著《帝范》为什么开篇第一篇是:君体第一了。再看
这君体内容,细细琢磨一下,相信您有完全不同以往的感受:“夫人者国之先,国者君
之本。人主之体,如山岳焉,高峻而不动;如日月焉,贞明而普照。兆庶之所瞻仰,天
下之所归往。宽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断。非威德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
怀人。抚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礼。奉先思孝,处位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此乃君
之体也。”
尤其是序言中的一句,可能看起来再也不是理论虚言了:“先皇以神武之姿,当经纶之
会,斩灵蛇而定王业,启金镜而握天枢。”
太宗梦中,就答应了这龙王。这梦境太清晰真实了,所以唐太宗醒来之后,就念念不忘
。等上了早朝,两班文武官员都上来了,查看一下,果然是魏征魏丞相出了点小问题,
他没来。然后唐太宗就跟这一班人中的徐世绩(也就是着名的军师徐懋功)说了自己的
梦境和诺言。没想到一世英武的徐大军师,居然给唐太宗出了一个俗不可耐的馊主意:
“此梦告准,须臾魏征来朝,陛下不要放他出门。过此一日,可救梦中之龙。”。并且
这时候,一世英武的唐王居然大喜,觉得这弱智的主意真高明,马上就传旨招呼魏丞相
入朝。
唐太宗不知道,魏征夜观天象,目透九霄,出离三界,他已经获得玉皇大帝的直线安排
,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你就想吧,泾河龙王又不是凡人的罪犯,一定要午时
问斩。再者说了,梦中公差,不安排夜里更合适么,干嘛非要在大太阳底下做?
通过这个安排,我就觉得,这泾河龙王的一举一动,玉皇大帝在天上都是看得清楚。至
于唐太宗他们,还没想出来怎么救这个龙王的时候,玉皇大帝他们早就知道徐大军师要
出什么主意、唐太宗要怎么做了。于是人家玉皇大帝早就料事如神──不对,人家的确
就是神,应该说人家本来就神机在握。人家早就定了魏征入梦离体,而不是入定离体。
看清楚了,袁守诚都亲口告诉龙王是午时三刻杀他,这龙王跑到唐太宗那儿的时候,却
偏偏忘记告诉唐太宗时间、也没说清楚大白天的这魏征会如何杀他。要命的事儿、偏偏
忘了最要命的要害。
盖世聪明的唐太宗,耍起了小聪明,他召来魏丞相,不直说想要挽留泾河龙王一命,就
招呼魏丞相下棋。
到这时候,两条线已经很清晰了。一条是玉皇大帝定下要杀泾河龙王,处处机关都走向
一个结果。一条是控制了泾河龙王的黑业,也是处处要拖他下地狱。
不是徐懋功、唐太宗忽然变笨了,既然天意已决,他俩就受了上界神灵的抑制,耍的计
谋反而是在上天的算计中,他们断然不能改变天意。
不是泾河龙王的本尊很坏,要不然他也当不了龙王。他的每一念每一举动,都被罪业控
制着了,越是折腾越是自找麻烦。他的本尊自尊心受到袁守诚的冲击,顶多只想赶老袁
走人;他的黑业却想要控制他杀掉人家。他的本尊哀求老袁救命;他的黑业却想要威胁
拖老袁一起死。他被杀之后,虽然唐太宗没能救得了他,但人家已经尽力了,但他的黑
业却追着唐太宗死缠烂打,毫无感谢不说,也是要拖人家一起下地狱。
(第九回完)转自天涯论坛
avatar
a*8
5
唱K只需2个喇叭,估计用它会很弱。
作家庭影院还可以。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