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JT叔叔: [药势] 古典本草药理学及其於经方之应用举隅
avatar
JT叔叔: [药势] 古典本草药理学及其於经方之应用举隅# ChineseMed - 中医
L*D
1
http://jtarticle.blogspot.com/
「药势」(上篇)
JT叔叔
「药势」──古典本草药理学及其於经方之应用举隅(上篇)
案:本文为未成之草稿,或有不合实际之处,拜大家务必不要留手,重骂下来即可,这
样我也才有一个反省订正的机会。谢谢大家。
楔子
在中医的学习之路上,不只一次听见老前辈对学习者的提醒:「要明白一味药的药性、
药理、效用,若走上西方化学的『成分分析』这条路,就完蛋了。」
那麽,一味药的药性,自然就该照中国传统的看法:性味如何,归於某经……等等论述
了?这,就一般学中医的同好而言,是对的。但,如果是对於学「经方」也就是学《伤
寒杂病论》的学习者而言,光以《本草备要.药性总义篇》的理论作基础,而详熟该书
中的诸般药性,恕我撂下一句恶毒一点的风凉话:你对《伤寒杂病论》的理解,就会是
「时方医」的领域,想不通的,就认为那是错字、错简,而与「经方派」的出手工夫有
所出入。
时方派的本草学,和经方派的本草学,有著根本上不同的「认识观」,而讲难听一点,
经方派之所以会堕落成今日的时方派,「本草理论」的改变,亦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因
素之一。
即使去中国医药学院,也
avatar
L*D
2
药势(2)
JT叔叔
经方、时方药理学之差异──其之一
和人论医,有时会被反问一句:「既然你说经方派的方子这麽有效,那为什麽还会处在
完全的弱势呢?怎麽可能医生不晓得要用经方呢?」
这当然有许许多多的原因啦……好比说,「如果」如今是一个「经方盛行」的时代,若
有医生开药吃坏人,保證可以被告翻。因为拿《伤寒杂病论》来一对,就会晓得他哪里
诊断错误,没处可逃的。
可是,如今的中医是「百家横行」,於是乎曾在西医卫生署管事的JT的爸爸也曾笑说
:「中医医坏了怎麽告?除非是他开砒霜!」真的,毫无标准可言的,为了自身好存在
,经方派还是消灭算了。这是略举一例。
不过,在本文中,我想专注在「本草学」领域的一个大因素。
一个人解释事物的标准,会影响到他看待事物价值的结果。
如今的「经方不盛行」,在「本草学」而言的原因,就是「医生变成诺贝尔文学奖评审
」!
什麽叫做「诺贝尔文学奖评审」?
就是,他们只会自己所熟悉的那一两种语文,任何外文作品却要英译了才能送审,你我
们所熟悉的中文著作中,觉得好看得不得了的小说,或是动人得不得了的诗,哪一样翻
成英语、德语还能维持它原来的文学力道的?不可能,中国人的单音节
avatar
L*D
3
药势(3)
其实,当到了中医,学会了把脉,对「气」就会有一种感觉、直觉,讲神话一点,和各
种草木动物可以做出某种程度的沟通,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开悟的大圣人,根本用
感应的就会晓得一味药的药性了?)。可是,在这个故事里,偏偏大神医华佗和芍药朝
夕相处,却也「感觉不出」它的药性。也就是说,芍药这种东西,很会「把自己的气敛
藏起来」。
这个药性,在临床上是真有其事的。如果以仲景方而论,叁两芍药对叁两桂枝,刚好可
以把「桂枝汤」的作用範畴圈在人身的体表轮廓之内,让它不要太散。而如果是桂枝汤
證误用了下法,邪气内陷而胸口胀满时,那就要用「桂枝去芍药汤」,解掉这一层封印
,桂枝汤才会有衝力把邪气顶出去。但如果是到了《太阴篇》,风邪已完全入了里了,
那就用「桂枝加芍药汤」,把力量都束回来,纯打内战就好。
而在补剂的「小建中汤」中,桂枝汤加倍芍药再加麦芽糖(饴糖),因为造酒的时候,
是上面那层液体蒸馏出酒,所以酒可以「引诸药至至高之分」,而下面的余渣最底下可
以提炼出麦芽糖,因此饴糖的药性除了补脾胃之外,更可说是把桂枝汤的药性黏住,然
後压到腹部以及肚脐以下。原本入心的桂枝,就被拉了一些药性到小肠
avatar
L*D
4
药势(4)
同的甘草用量中,可以看出该方所「取用」的不同层面。
伤寒方中,甘草有用四两的(甘草干姜、芍药甘草、甘草泻心、炙甘草汤等),有用叁
两的(理中、小柴胡汤、柴芍草枳汤〔四逆散〕),有用二两的(桂枝汤系、四逆汤、
白虎汤、桔梗汤等),有用一两的(麻黄汤、调胃承气汤等)。
最简单可以看出来的是:如果只是要它「缓诸药」的药性,那放一两就可以了。
而如果主力是要用它补中焦,通常是叁两起跳(当然还是有例外,如〈厥阴〉黄连茯苓
汤,人虚者加甘草二两)。
於是,许多方剂中的「二两」就变得有些不可解了。是「要补又不能太补,要缓又不可
太缓」的意思吗?当然这麽想也是可以的。
但,在不少「二两炙甘草」的方剂中,更可以从中揣摩出甘草除了前述药性之外的另一
种特殊药性──「定方位」。
什麽是「定方位」呢?
就是,有了这二两甘草的「土」气,其它的药物,就会以此为坐标轴,而分得清「上下
」的方向,药性轻於甘草的就向上,药性重於甘草的就向下,整个方的作用点,会变成
「先以脾胃为集合点,再各自出发去做各自的事」。
也就是说,二两及二两以上的甘草,使用的时机,多半是「能抓得准病邪的位置」的情
况。如果某种病、證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