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杨维傑: 花粉症的預防與改善方法
avatar
杨维傑: 花粉症的預防與改善方法# ChineseMed - 中医
L*D
1
http://drweichiehyoung.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8417.html

杨维傑
每當花粉症流行的季節,感染此症者真是痛苦異常。不但藥房為此生意興隆,求診問醫
者為數亦眾。花粉症的病因症狀到底如何?耍怎樣預防及治療呢?茲略述如下:
『花粉症』早年曾稱為『枯草熱』(Hay Fever),此名稱係英國醫生John Bostock於一
八一九年提出。但由於枯草並不是花粉症的病因,且該病又無熱的併發症,因此以後的
醫學界改稱之為『花粉症』(Pollionosis)。
花粉是引起人類速發型超敏感反應的抗原或變應原,它對絕大多數人無害。但有易感性
的個體在吸入或接觸花粉後,即可引起過敏反應。
花粉症發病率的增高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植物生長的增多,尤其是雜草叢生的時
期;二、過敏病人大量地接觸這些植物花粉。由於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植物,授粉期也各
異,所以花粉症的發生率和主要花粉致敏原亦不盡相同。
花粉症的發病率以美國為最高,亞裔新移民患病者為數亦眾,且其病狀較美國本土出生
的人更為嚴重。花粉症一般多見於十五至四十歲,少年患者也不少。花粉症最早可發生
於四至六個月嬰兒。六十歲以上得此病者不常見,但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周圍環境中
花粉濃度的增加,這類患者已不罕見。據統計,男女兩性患花粉症的機會幾乎相等。本
病在不同種族中,反應也不同。白種人得此病的較多,黑種人和黃種人得此病相對的較
少,純粹的美國印第安人種,卻很少患花粉症。花粉症有遺傳性,並具有家族史。
花粉症的症狀:輕者有鼻塞、流鼻水、眼淚、咳嗽、眼睛癢、耳朵癢、喉嚨痛等症狀。
重者則有胸肺疼痛和重咳嗽等症狀。特別當胸部伴有壓迫感或呼吸困難時,即可能是哮
喘病的前驅症狀。花粉症鼻炎患者中有相當比例,如不及時治療,就有發展為哮喘病的
可能性。
風速、陽光、雨水和溫度均能影響空氣中花粉的含量,引起更多的花粉症症狀。授粉季
節前,長期過量的降雨可促進植物生長,致使大氣層中花粉含量大大升高,花粉症也隨
之增多。之後長期性連續性的乾旱,由於陽光充足,可以導致很多花粉的破裂,會釋放
出更多的花粉。因此,花粉症的病情在炎熱、乾燥有風的氣候下更易惡化,而在陰天則
會緩解。
此外,花粉囊在清晨也易破裂,釋放大量花粉,故一般病人在早晨四至九時症狀較重。
大抵而言,高樓大廈或人多的地區,因花草較少,罹患率較低。許多患者,在台灣、香
港和中國大陸沒有這種毛病,來到美國卻深受其苦,主要便是因為美國地廣人稀所引致
的。
現代醫學對花粉症採用免疫治療或脫敏治療,其過敏狀態和症狀得以減輕,但由於致敏
原往往難以正確找出,而且在發作季節治療,不若季節前治療,因此療效有一定限制。
故筆者堅決主張季節前防患甚於一切治療。
中醫認為花粉症為過敏性鼻炎的一種,過敏性鼻炎屬中醫『鼻鼽』之範疇。一般認為與
肺、脾、腎虛皆有關。治療可針對肺、脾、腎虛檢驗,待確定何臟為虛後,再加以調治
,肺氣虛弱者以溫補肺臟,祛散風寒為主,選用溫肺止流丹,臨床上亦常用玉屏風散合
蒼耳子散加減運用。或以桂枝湯合玉屏風散加減療效亦佳。此型據經驗,為數較多,用
此方頗有效。若脾氣虛,可用四君子湯加補肺斂氣之藥。若腎陽虧虛,可用溫肺止流丹
配入補腎的納氣的藥物。若腎陰虛,則應以滋養腎陰為主,可選用左歸丸。臨床上還根
據鼻塞、噴睫、流涕何者為重而對症加入各種藥物,配合針灸,療效更佳。
花粉症雖與過敏性鼻炎略有不同,但基本症狀如噴嚏、鼻塞、流涕、流淚等仍然是一致
的,基本上這與中醫所講的衛氣虧虛及水飲、溢飲相似,因此以固衛化飲為主要的治療
原則,症狀平息後再就肺、脾、腎中何臟為虛加以調補,增加免疫機能,以防再發。一
年四季皆鼻過敏而於花粉季節嚴重者,據經驗較單純發於花粉季節之治療來得容易。
要迅速治療此病並防止復發,還需要注意下列幾點:
1) 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早晚宜多加衣服,防止受涼。
2) 避免或減少過敏原引起的刺激。關於此點應注意下列幾項:
1. 在花粉季節時,有風的日子應避免在草地、公園運動、徒步旅行或在野外活動。
2. 減少清晨的戶外活動。花粉通常在日出至上午時間散放,在這段時間駕車上班時
,應將車窗搖上。
3. 應該使用中央空調或窗型冷氣,可將窗戶關上,而使室內的空氣流通。
4. 不要在室內擺放植物,室內植物比較濕,容易聚生黴菌,會引起過敏反應。
5. 庭院中的草不可長過一吋,這樣可以避免青草的花粉引起過敏。
6. 儘可能在家中安置空氣調節器。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