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药材GAP认证,并非放而不管,还有后续措施(转)# ChineseMed - 中医
f*e
1 楼
2月15日,CFDA官网消息显示,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的
决定》(国发〔2016〕10号),规定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
中药材GAP作为一项旨在推动药材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材质量的非强制性行业标准,自
2002年起至今,已有10余年。采访中,有业内人士推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还将继续推
行,取消中药材GAP认证后,监管仍会加强,相信还有其他后续管理措施出台。
中药难为“无米之炊”
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中药材GAP基地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中药材GAP认证从2004年至2012年5月7日,发布了16个公告,共有70余家
企业(不计重复)、95个基地、60多个中药材品种通过中药材GAP认证。
有专家认为,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后,将由中药生产企业(包括饮片
、中成药生产企业)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保证负责,确保供应临床、医药市场的所
有药品质量信息可溯源。
“谁向市场供应药品,谁就该对药品质量负全责。取消认证,是简政放权的举措之一。
但作为相关生产企业,要保证药品质量稳定可控,药材质量稳定是关键,这是必须进行
规范化种植的意义所在。中药生产企业对自己所使用到的所有药材质量负全责:药材质
量信息可追溯,药材有稳定可控的来源。比如还在征求意见中的《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
法(征求意见稿)》要求,生产所使用的药材信息备案是必须的。”某大型药企研发中心
博士陈周全分析认为。
在他看来,对于存在资源瓶颈的药材,企业必须自建或共建规范化种植基地,确保可持
续生产。现在从政府到监管机构,到行业,都强调生产的可追溯质量保证体系。药材没
有稳定可控的来源,药品的生产将会是无米之炊,可能也就自动退出了。
记者留意到,在近期不少地区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中,基地建设成为重要发展
目标。《贵州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设1个
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个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5个省级
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申报国家认证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累计达8个以上。《云
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实施意见》
发展目标明确,到2020年,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将在现有600万亩的基础上,增至
1000万亩,并建设100个以上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00个以上省级中药材种植养殖
科技示范园,以及申报国家认证单品种中药材GAP种植基地。
中药材种植不是“大棚种菜”
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中药材生产与中药标准化和现代化所应关注的问题值得深入
探讨。
在记者此前参加的一个有关中药材GAP研讨会上,权威专家周荣汉教授表示,在实施中
药材GAP过程中,有一大问题就是传统中药材生产与农业现代化。尽管GAP建设取得一定
成效,但充其量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组合,形成有进步意义的标准操作规
程(SOP),在改革、创新方面却并不显著。
此外,少部分企业完成GAP建设后疏于管理、流于形式,把中药材GAP基地当作向外推介
、展示形象的招牌,只做表面文章,“重建设、轻管理”,建设之初能做到合理规划,
对照标准,严格把关,一旦建成,后期管理出现松懈,这样违背科学、不注重后期管理
的中药材GAP基地自然不会长久,也没有任何实施意义,因此建议提出复检制度。
“企业规范化种植不是为了GAP而GAP,而是为了保证自己的重点产品,核心产品有合格
的药材可用。为保证中药药效,对于药材的种植,业内有不少同仁强调采用仿野生种植
,而不是像‘大棚种菜’一样。”前述药企人士表示。
那么,如何保证药材质量?规范化生产如何实施?中药现代化之路如何更加理性与科学
?都是传统中医药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另悉,除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外,国务院还决定取消从事第三方药
品物流业务批准等7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项。
根据CFDA官网消息,本月初,国务院印发《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
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规定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批准、对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研究立项审批的初审、国产保健食品
注册的初审、特殊用途化妆品审批的初审、处方药转换非处方药申报资料的初审、药品
注册补充申请的初审、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注册的初审等7项省级食品药品
监管部门实施的审批事项。
决定》(国发〔2016〕10号),规定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
中药材GAP作为一项旨在推动药材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材质量的非强制性行业标准,自
2002年起至今,已有10余年。采访中,有业内人士推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还将继续推
行,取消中药材GAP认证后,监管仍会加强,相信还有其他后续管理措施出台。
中药难为“无米之炊”
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中药材GAP基地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中药材GAP认证从2004年至2012年5月7日,发布了16个公告,共有70余家
企业(不计重复)、95个基地、60多个中药材品种通过中药材GAP认证。
有专家认为,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后,将由中药生产企业(包括饮片
、中成药生产企业)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保证负责,确保供应临床、医药市场的所
有药品质量信息可溯源。
“谁向市场供应药品,谁就该对药品质量负全责。取消认证,是简政放权的举措之一。
但作为相关生产企业,要保证药品质量稳定可控,药材质量稳定是关键,这是必须进行
规范化种植的意义所在。中药生产企业对自己所使用到的所有药材质量负全责:药材质
量信息可追溯,药材有稳定可控的来源。比如还在征求意见中的《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
法(征求意见稿)》要求,生产所使用的药材信息备案是必须的。”某大型药企研发中心
博士陈周全分析认为。
在他看来,对于存在资源瓶颈的药材,企业必须自建或共建规范化种植基地,确保可持
续生产。现在从政府到监管机构,到行业,都强调生产的可追溯质量保证体系。药材没
有稳定可控的来源,药品的生产将会是无米之炊,可能也就自动退出了。
记者留意到,在近期不少地区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中,基地建设成为重要发展
目标。《贵州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设1个
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个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5个省级
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申报国家认证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累计达8个以上。《云
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实施意见》
发展目标明确,到2020年,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将在现有600万亩的基础上,增至
1000万亩,并建设100个以上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00个以上省级中药材种植养殖
科技示范园,以及申报国家认证单品种中药材GAP种植基地。
中药材种植不是“大棚种菜”
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中药材生产与中药标准化和现代化所应关注的问题值得深入
探讨。
在记者此前参加的一个有关中药材GAP研讨会上,权威专家周荣汉教授表示,在实施中
药材GAP过程中,有一大问题就是传统中药材生产与农业现代化。尽管GAP建设取得一定
成效,但充其量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组合,形成有进步意义的标准操作规
程(SOP),在改革、创新方面却并不显著。
此外,少部分企业完成GAP建设后疏于管理、流于形式,把中药材GAP基地当作向外推介
、展示形象的招牌,只做表面文章,“重建设、轻管理”,建设之初能做到合理规划,
对照标准,严格把关,一旦建成,后期管理出现松懈,这样违背科学、不注重后期管理
的中药材GAP基地自然不会长久,也没有任何实施意义,因此建议提出复检制度。
“企业规范化种植不是为了GAP而GAP,而是为了保证自己的重点产品,核心产品有合格
的药材可用。为保证中药药效,对于药材的种植,业内有不少同仁强调采用仿野生种植
,而不是像‘大棚种菜’一样。”前述药企人士表示。
那么,如何保证药材质量?规范化生产如何实施?中药现代化之路如何更加理性与科学
?都是传统中医药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另悉,除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外,国务院还决定取消从事第三方药
品物流业务批准等7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项。
根据CFDA官网消息,本月初,国务院印发《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
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规定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批准、对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研究立项审批的初审、国产保健食品
注册的初审、特殊用途化妆品审批的初审、处方药转换非处方药申报资料的初审、药品
注册补充申请的初审、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注册的初审等7项省级食品药品
监管部门实施的审批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