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邓亚萍教授的“四条件”能否服众?
avatar
邓亚萍教授的“四条件”能否服众?# CivilSociety - 华人政治
w*h
1
一球激起千重浪,邓亚萍女士获聘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瞬间引发大量质疑。一同
校教授声称欲逃离,誓不与邓亚萍共处法学最高学府;一本校学生上书校领导,要求公
开相关制度和程序。
大风大浪安如钟。面对此情此景,邓亚萍没有慌,校方也没有慌。昨日政法大学向媒体
公布了部分信息,根据记者拿到的《中国政法大学关于聘用兼职教授、讲座教授、客座
教授,授予名誉教授的暂行办法》,要求受聘兼职教授应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品行端正,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一般应具备博士学位
,或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是在本人从事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四是身心健康,热心并能够参与我校的教学科研活动。(新京报新媒体)
四个条件中,有一半都是虚的,譬如第一条“品行端正”和第四条“身心健康”,几乎
不具备任何客观指标,小公司聘个前台也能把这列为条件,当然通常,也都是当空话说
说。
而所谓“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社会形象”谁说了算?——如果以新闻联播为准咱们
无话可说,如果以公众口碑为准,你自己去网上看看?
邓亚萍博士学成归国后出任了一些虚职,譬如“共青团市委副书记、人民日报社副秘书
长”等,无话。只有一个掌实权的正职:“即刻搜索”总经理,其业绩如何呢?——最
终是若干亿烧没了,搜索也玩没了,邓总对此没有任何解释,上级也没有任何处置。
有始有终有担当,是自古以来的起码道德基准。公众对此意见很大,严重损毁了邓女士
的形象,本次获聘兼职教授激起非议,正是上述遗留问题的反映。还有那句“62年没有
假新闻”的大嘴名言,也令公众印象深刻,难道当年“亩产万斤”的卫星都是外媒放的
?——身为高学历公众人物无知无畏,所谓形象已成笑柄。
然而归根到底,这俩主观性条件都是虚的,而且政法大学的评语是“完全符合”。
只有第二条的学位和职称要求,是相对硬性的标准,当然,邓亚萍女士也是符合的,她
在剑桥拿了“经济学”博士。然而第三条“在专业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公众不免一头
雾水,似乎在毕业之后,邓女士忙着当官出仕为人民服务,没听说邓女士在经济学领域
继续有何建树?——当然,或许普罗大众读书少,不会看专业期刊,那么政法大学能否
就其“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做进一步说明?
最关键的是,手持世界一流名校的经济学博士,邓亚萍女士却并非去教经济学相关课程
的,根据校方声明,邓亚萍受聘的是体育教学部,主要工作是推动乒乓球队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你拿经济学博士来凑应聘教授的条件,最后却去教了乒乓球?——二者
之间不应该有关联性吗?俗话说“术业有专攻”,高校设置这些学位、职称的门槛,就
是为了保证教授们的专业水平,如果拿着文科学位应聘,然后却去教了理科,是不是显
得不太自然?杠杠是勉强能凑上,学生能服么?
根据那位勇敢学生的质询,校方抛出的《暂行办法》,之前在公开渠道查询不到。那么
就引来另一个质疑:这是否属于临时抛出的“私人定制”?——毕竟邓亚萍女士符合的
那么完美,又那么蹊跷。
昨日政法大学说明称,邓女士做兼职教授是不拿报酬的,但要保证完成讲座任务及一年
至少两次的乒乓球队指导……条件感人。都以为邓女士只有烧钱的本领,没想到还能为
人民省钱。
邓亚萍是乒坛名人,无论哪个队聘她做指导,都能把对手吓一个跟头,政法大学聘请她
入伙,无疑沾光不少。出名出力不收分文,如此感人厚爱,会不会引发各校争相聘请?
——毕竟有乒乓球队的大学太多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