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广彩超小碗,口径5cm, 15grams. 光绪?# Collectibles - 收藏
f*e
1 楼
二三流的杂志Editor如何判断一流科学家的稿件质量?
最近查了一些Nature sister journals的editor的简历(研究经历、发表文章记录等)
,发现这些Editors做科研方面其实都不是很牛(比如从phd开始到博士后结束,一般为
6-10年时间,也就发表10篇论文左右,而且不一定有CNS)。这些人有的具有较diverse
的研究领域,有的也就研究过1-2个不同体系而已。
而当我们投稿Nature sister journals的时候,很多文章基本就被editor直接拒了,包
括editor不怎么懂的领域。
那这就出现问题了,这些二三流的杂志Editor如何判断一流科学家的稿件质量,尤其对
自己不太熟知的领域(如这篇稿件相对于已有文章的创新)?(PS:我不算一流,但他
们肯定据过不少一流科学家的稿件)? 不知道他们依靠的标准是什么?
换句话说,这些editor是否绑架了科学?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nature sister journals (如Nature Communications)最近新
招的editor,很多都是英国教育背景的。
最近查了一些Nature sister journals的editor的简历(研究经历、发表文章记录等)
,发现这些Editors做科研方面其实都不是很牛(比如从phd开始到博士后结束,一般为
6-10年时间,也就发表10篇论文左右,而且不一定有CNS)。这些人有的具有较diverse
的研究领域,有的也就研究过1-2个不同体系而已。
而当我们投稿Nature sister journals的时候,很多文章基本就被editor直接拒了,包
括editor不怎么懂的领域。
那这就出现问题了,这些二三流的杂志Editor如何判断一流科学家的稿件质量,尤其对
自己不太熟知的领域(如这篇稿件相对于已有文章的创新)?(PS:我不算一流,但他
们肯定据过不少一流科学家的稿件)? 不知道他们依靠的标准是什么?
换句话说,这些editor是否绑架了科学?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nature sister journals (如Nature Communications)最近新
招的editor,很多都是英国教育背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