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最近逛街发现很多衣服都不是made in china了
avatar
最近逛街发现很多衣服都不是made in china了# Fashion - 美丽时尚
R*n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lexsung (Keep your feet on the grou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耶鲁教授:为何有些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3 09:49:27 2017, 美东)
(原标题:耶鲁教授:为什么有些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有两件事再次引发了我对中国教育的担忧。
一个是,跟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时,他说他们今后可能不
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
这不是种族歧视问题,他自己也是中国人,而是因为过去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
绩都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还可以,可是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
教职岗位时,表现都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
中国学生了。
实际上,不只是他们大学有这个打算,我所在的耶鲁和其他大学,也讨论过同样的问题
。虽然我们没有决定完全停招中国学生,但有意识地少招或者偶尔不招。
以2015年为例,美国的前30名金融系毕业的博士中,来自中国的不少,但找教职岗位最
成功的是去了加州理工学院,那个大学当然不错,可是,这么多中国博士生中没有一个
被前10名或前15名金融系招聘。
由于这些博士都毕业于顶尖金融院系,这一结果很让人失望,各学校投入的资源和教授
精力那么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第二是,在美国金融和硅谷高科技行业中,印度裔高管远超华裔。
大家熟悉的谷歌、微软、Adobe、软银、花旗集团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在这种级别
的美国公司中似乎想不起一个中国人CEO。公司副总裁一级的印度人就更多了。
而且,不只是美国企业界里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反差这么大,在大学里也如此。比如,几
年前美国主要商学院中,有12个在选拔招聘商学院院长,其中有10个给了印度裔聘书,
没有一个给中国裔。尽管后来一些印度裔谢绝了,但这本身也反映出中国和印度之间在
教育、文化上的差距。
中国人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为什么结果会如此令人失望,跟美国、印度和其他国家
的人差别那么大呢?
答案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另一
方面是与中国文化鼓励“听话”“顺从”紧密相关,这些文化烙印实际上是中国人一辈
子的包袱,走到哪里都无法丢掉,到哪里都吃亏。
先谈教育
张三(匿名)出生于国内某大城市,高中毕业轻松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国内顶尖名校,
等他到耶鲁读博士时,哪怕再难的数理经济模型对他来说都太容易。在我的博士生课堂
上,他毫无疑问一直是最优秀的,即使在耶鲁这样的世界各地天才汇聚的地方,他的聪
明才华照样遥遥领先。
可两年后的一天,正当他全力以赴深入做研究而且已经有出色成果的时候,张三找我私
聊,说他在考虑是否退学回国去做PE投资基金,因为他父母好友愿意出资5000万美元由
他去负责管理,机会难得。
我问他:“你的天赋如此出色,我一直认为你最有希望出类拔萃,出一流学术成就。告
诉我,你是否真的对学术研究、学术生涯有兴趣、有激情?”
多年的经历让我清楚,一个人如果对他从事的工作没兴趣、无激情,尤其当他做的是学
术研究时,那么,要他做好、要他做出别人想不到的创造性成绩,那等于是赶鸭子上架
,难!每天做自己没兴趣的事情,只会是应付,不会钻进去的,那样他自己也会痛苦、
很累。
张三回答说:“对学术研究谈不上有兴趣。我可以做,也可以写学术论文,但这不是我
的兴趣与激情所在。”这下好了,我跟同事原来期许厚望的博士生,对我们的专业也就
是如此。我接着问他:“那你为什么要申请金融博士研究生呢?”他的回答不奇怪:“
因为父母要我这样做,而且看到其他同学都这样做。”
很多年来教过的中国学生中,真正因为自己喜欢而研读经济学、金融学的是极少数,绝
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的压力和安排。
既然他们都不是因为自己真实的兴趣而为,出现上面我们谈到的,那么多读金融博士、
经济学博士的中国学生最后在职场上表现一般甚至较差,就不足为奇。赶鸭子也许可以
上架,但上不了高架的。
我见过的很多父母可能从来没有问过,更没有想过“什么是最好的学校”“什么是最好
的教育”。学过优化理论的人都知道,“好”“不好”“较好”“最好”这些价值判断
都只能是相对的,必须首先搞清楚的是“相对于谁”“相对于什么”,因为不存在没有
度量指标、没有参照系的“好”和“最好”。
很多人往往是根据父母自己认为“好”的标准去选择“最好”的学校和专业,等于让子
女去过一种父母认为好但子女自己未必认为好的职业和生活。有时候,这实际上是迫使
子女去实现父母自己没有能实现的专业梦。
有得人是随大流,去追求大家都认为最好的哈佛、耶鲁或者北大、清华。如果你问他们
“为什么哈佛耶鲁好、北大清华好”时,他们也说不上来。
好与不好,只有基于子女的个人兴趣、偏好、个性和天赋才有意义。
否则,不仅没有意义,而且很容易造成天赋与人才的浪费,结果只会是子女学习、工作
没有热情,无精打采,每天因为在做自己没有感觉的学习或工作而特别累,而且会时常
抱怨,对生活、工作失去兴趣。
在任何社会中,人才资源是各项资源中最为重要的,因此,把每个人的兴趣和天赋跟其
专业尽量配置得一致,是整个经济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整体资源配
置效率的最关键因素。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做自己并没有兴趣但为了养家糊口又不得不做
的事,而且每件工作都是由那些并没有兴趣的人在做;在另一个社会里,每个人都选择
做自己有激情的事情,而且每份工作都是由对其有兴趣的人在做。那么,这两个社会中
,哪个社会的整体幸福感更高、效率和创造力也更高呢?
耶鲁教授:为何有些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不同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人和印度人的不同表现
“耶鲁校长理查德·莱文也曾提出学习的用途,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职业,而是追寻自己
的价值。
理查德·莱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任
耶鲁大学校长,上一位任满20年耶鲁校长的还是1899年就任的亚瑟·哈德利(Arthur
Twining Hadley)。
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
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因为,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
自己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那大学教育有什么用呢?
理查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中这
样提到,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在莱文看来,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
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通识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
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
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这,才是莱文心目中耶鲁教育的目的。
正如《大学的观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的作者约翰·纽曼(John
Henry Newman)所说:“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
认识,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阐明观点时有道理,表达时有说服力,鼓动时有力量。教育
令他看世界的本来面目,切中要害,解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无关
的细节。教育能让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职业和做人
下面这个故事很流行:一家硅谷公司招来三个实习生,分别是中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
。美国实习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好,一到下班立马走人。他对一些问题尽管一知半解但
也能侃侃而谈,一分钟可以讲完的问题,能讲五分钟。中国实习生很努力,活干得最多
最好,但不爱多说话。
印度实习生工作做得没有中国实习生精细,但也不差。虽然讲话带有口音,但最爱发问
,擅长表达自己。在实习期间,学到东西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是,最后人们最能记
住的是那位印度学生。
这个故事当然是中国人喜欢讲的,因为中国人看重“硬本事”、看轻“软本事”;按照
这种我们熟悉的价值观,这个故事实际是想抬高中国人、贬低印度人,也包括贬低美国
人,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因为我们这种看重“硬本事”的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国人只能干
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硅谷和美国大学等领域成为领袖人物;也正因为美国和印
度社会既看重“硬本事”也看重“软本事”,所以,反馈到文化和教育领域,就变成了
不只是要强调数理化,也要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在判断人才时不只是看他的硬技能,也
看他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看他是否是一个风趣的人。
比较极端的是,不少中国父母在子女好不容易到美国大学读书后,又偏偏要他们花大学
四年学会计,这的确是“硬技术”,对找工作最便利。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实际上中
国会计规则跟美国不完全相同,学完美国会计规则,到了国内还要补课才能做会计。而
且像会计这种职业性这么强的专业,根本不需要到美国大学去花钱学四年,在国内的技
校就可以学到,然后在国内考会计资格,那样既省钱又更实用。
这些朋友说,他们担心子女毕业后不好找工作,会计好找工作。如果是这样,国内技校
不是更好吗?而且,退一步讲,如果只是为了找工作,麦当劳不是有很多工作机会吗?
实际上,这里关键还是在于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问题。教育有两项主要功能:一是
为了职业,一是为了做人,尤其是为了做一个有意思、有趣味、有意义的人。职业培养
是为了饭碗,而“做人”的教育是为了让人不只是职业工具,而更重要的是做人。
许多朋友一听到自己子女想学历史、文学、艺术,或者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就很
生气,认为这些“软本事”没任何用,不便于找工作,等等。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
“软本事”恰恰是使一个人更加有意思、有趣味的基础。
世界需要有“硬本事”的人,但世界是由那些能说会道、知识渊博的人领导的。即使我
们走出企业领导、政府领导阶层,在社会生活中,那些除了职业以外还了解我们历史、
社会、政治和经济是怎么来的人也是更加有趣的人,同时更可能是社会中的成功人士。
随着互联网资源的丰富膨胀,各类专业技术通过谷歌随时随地可以查到,获得“硬本事
”的方式可以是技校、大学,也可以是通过上网就行。所以,“硬本事”的相对价值在
降低。但,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对于软知识、软本事的需求比以前大增。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国人不在“软本事”方面追赶美国和印度,我们可能只能继续
以苦力活、以低利润活为主,而高利润、高收入的工作则继续由美国和印度人控制。
就每个人的生活而言,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和大学都应该强化通识教育,也是为了让
自己能一辈子活到老幸福到老。通识教育不仅能让一个人增加“软本事”,而且还会让
你接触了解各种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激发你方方面面的好奇心和兴趣。
一旦你对许多东西有好奇和兴趣后,一辈子中的不同时段总会有让你感兴趣、让你激动
的追求和话题,不会过得枯燥,而会充实生命中每个阶段的生活内容,最大化一辈子的
幸福感。
耶鲁教授:为何有些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中国文化鼓励“听话”和“顺从”
之所以中国人跟美国人、印度人的差别这么大,也当然跟中国文化鼓励“听话”“顺从
”紧密相关。在中国长大的过程中,父母等周边的人都教你“乖乖听话”、听长辈的话
。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见到比自己年长的,都要小声讲话,要顺从听话,不能挑战长者
和权威的言论。
正因为从出生开始,二三十年之内,周边大多数人都比自己年长,都是自己必须要顺从
听话的对象,所以,每个人在成长的二三十年里都会被驯化得乖乖的,没机会锻炼讲话
辩论。长大后即使想学习辩论、学习作报告演讲技巧,也很难改变从小被迫养成的“听
话不作声”习惯。
在中国,别人说“你的孩子好听话”是对你子女的表扬,父母也会因此而欣慰。而我在
美国生活的30年里,从来没有听到美国人以这种话去夸奖人家孩子的,因为美国人会认
为“听话”“顺从”是贬义,是没有个性的表现,因此,没有人愿意被这样评价的。
美国学校更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看,正因为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现在我跟女儿讨
论问题时,她们一听到任何话,很自然地就会去怀疑、审视,然后就看能否找到证据来
证明这个话逻辑上或者事实上、数据上站不住脚。
这种习惯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大学毕
业以后,不只是简单地听领导的话的机器,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的开端。
当然,思辨对于美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是很自然的,有时候我也想,美国这个社会
真的蛮有意思,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的人,不管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人,每
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厉害,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对什么事都会有一番高论
avatar
d*h
2
现在站着坐着都屁股都疼,很痛苦。。。
话说这个艾皮丢好是好,打在我背上,现在背上有点酸,但是还能忍受。
看来麻药真不是十全十美的。
谢谢!
avatar
f*i
3
有印度,菲律宾,还有一些小国家的
avatar
n*s
4
2015年的数据不skew吗?
尼玛人不想当教授也是错, 草。
爱找印度人就找印度人被。
下这个结论前最好去前20名的金融学校统计个金融PHD都从哪个国家来的, 这很难吗?
avatar
d*h
5
自己顶一下。
有没有姐妹有这样的经历?
avatar
S*a
6
中国劳动力好贵的呀

【在 f*******i 的大作中提到】
: 有印度,菲律宾,还有一些小国家的
avatar
g*y
7
这一看就知道是国内人写的吧
avatar
q*o
8
对我来说两周

【在 d*****h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站着坐着都屁股都疼,很痛苦。。。
: 话说这个艾皮丢好是好,打在我背上,现在背上有点酸,但是还能忍受。
: 看来麻药真不是十全十美的。
: 谢谢!

avatar
f*i
9
现在衣服质量越来越差了,加上烘干机太粗暴
记得中学的时候,牛仔裤是穿不破的,现在的牛仔裤一两年居然能磨出洞来
avatar
h*1
10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中国人自古读书就是为了功名不是为了学术,几千年
都是这样子,又不是今天才这样的。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alexsung (Keep your feet on the ground.),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耶鲁教授:为何有些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3 09:49:27 2017, 美东)
: (原标题:耶鲁教授:为什么有些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 有两件事再次引发了我对中国教育的担忧。
: 一个是,跟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时,他说他们今后可能不
: 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
: 这不是种族歧视问题,他自己也是中国人,而是因为过去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

avatar
x*6
11
一周了,感觉缝的线都掉了,还是疼,不过还可以忍受。我就前两天吃了两片止疼药。
不行就吃止疼药吧。吃了舒服好多。
avatar
l*3
12
of course .
avatar
n*d
13
求摘要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alexsung (Keep your feet on the ground.),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耶鲁教授:为何有些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3 09:49:27 2017, 美东)
: (原标题:耶鲁教授:为什么有些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 有两件事再次引发了我对中国教育的担忧。
: 一个是,跟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时,他说他们今后可能不
: 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
: 这不是种族歧视问题,他自己也是中国人,而是因为过去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

avatar
e*l
14
医生做侧切了吗?我的OB给我做了。我怎么两次都没觉得疼。
MM生了?后来是自己发动的还是打催产素了?
http://www.mitbbs.com/article0/NextGeneration/33300741_0.html

【在 d*****h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站着坐着都屁股都疼,很痛苦。。。
: 话说这个艾皮丢好是好,打在我背上,现在背上有点酸,但是还能忍受。
: 看来麻药真不是十全十美的。
: 谢谢!

avatar
p*9
15
总体觉得中国产的强与其他小国。斯里兰卡和土耳其的也不错。越南 印度的不行

【在 f*******i 的大作中提到】
: 有印度,菲律宾,还有一些小国家的
avatar
l*0
16
从学校出来捐款的少吧,教育也是要回报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