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NN and new TLDs# Internet - 有缘千里一线牵
w*g
1 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70cb20102e2m1.html
原本是春节茶杯里的风波,居然演变成了龙年杯中窥人大战,这不禁让人想起大名鼎鼎
的苏联作家、以历史小说《静静的顿河》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米哈伊尔·亚历山
大维奇·肖洛霍夫。但在当时,肖洛霍夫是否是《静静的顿河》的真正作者一直被人质
疑,原因就是“如果肖洛霍夫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成这部杰作,那可真是天才。请你们
想想,他才十七岁就会如此成熟地开始写作。”“一个二十四岁的作家,他的生活经历
只限于征集粮食和写一些拙劣的作品,他的创作经验也只限于写一些故事,他怎么能勾
画出这幅时代的图画,勾画出这场战争和革命时代‘顿河哥萨克’的悲剧呢?”
这里转载1975年7月号的法国《巴黎竞赛》画报发表的一篇题为《关于〈静静的顿河〉
的风波》文章,各位参考:
在莫斯科近郊的电影制片厂,这一天正在拍摄《静静的顿河》的一个场面。突然,
一个披着黑色披巾的女人冲出群众角色的人群,张开双臂,站在摄影机面前,大声骂道
:“停下来!这都是谎言!你们是用谎言来拍电影!你们是用偷来的东西拍电影!你们
是贼!”人们冲上去,强把她拖走了。她就是作家克里乌科夫的妻子。她疯了,因为她
声称影片所根据的着名小说《静静的顿河》这部哥萨克人民中着名的传说是她的亡夫的
作品。肖洛霍夫——这部书的署名作者只不过是卑鄙下流的抄袭者。这件事发生在一九
三七年。看来,斯德哥尔摩评选委员会在一九六五年是把诺贝尔奖金授给了肖洛霍夫这
个骗子。瑞典国王也热烈地祝贺了这个贼——这个《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这个斯大林
、赫鲁晓夫和西方评论家把他捧上了天的苏联文学王子。
肖洛霍夫刚刚欢度他的七十岁寿辰,他准备在那仆人众多的别墅中安安静静地度过
他那豪华的晚年。“肖洛霍夫是骗子!”这对他可真是晴天霹雳。这四卷巨作的精华、
写作手法和内容都是他在地方主义者、天才作家费奥多尔•克里乌科夫的旅行箱
里发现的。这是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下的结论。
不仅是他,就是索尔仁尼琴在意识形态上的对手罗伊•麦德维杰夫——这个
目前苏联知识界持不同政见的首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攻击这个不可一世的肖洛
霍夫。麦德维杰夫的着作《谁写了〈静静的顿河〉》最近在巴黎出版。这本书特别可怕
,因为它引用大量文件,有根有据,而且写得层次分明。总之,麦德维杰夫提出了这个
问题:“一个二十四岁的作家(《静静的顿河》第一集出版于一九二八年),他的生活
经历只限于征集粮食和写一些拙劣的作品,他的创作经验也只限于写一些故事,他怎么
能勾画出这幅时代的图画,勾画出这场战争和革命时代‘顿河哥萨克’的悲剧呢?”
他把肖洛霍夫的文章和克里乌科夫做了对比,他例举的灵感、用词和一些夸张的描
述手法都表明肖洛霍夫充其量也不过是《静静的顿河》的合作者。麦德维杰夫强调指出
:《被开垦的处女地》这部由肖洛霍夫写成的小说水平之低,也充分可以说明他不是《
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索尔仁尼琴也对他的仇敌肖洛霍夫放了炮。在一次最近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说
:“……在俄国,所有人都知道肖洛霍夫不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这部小说用
三年时间就写成了。这不可能。如果肖洛霍夫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成这部杰作,那可真
是天才。请你们想想,他才十七岁就会如此成熟地开始写作;其次,奇怪的是肖洛霍夫
在四十五年里竟没有写过一行字。最后,任何人都没有见过他的手稿。”
四十年来,《静静的顿河》这部书成了教科书中的必选教材,它和十九世纪的伟大
杰作平起平坐。这本书的名气已流传到国外,以至巴黎塞纳河左岸的人都说肖洛霍夫是
个骗子,他还无耻地起诉西尼亚夫斯基、达尼埃利和索尔仁尼琴是骗子,这算什么!然
而,三十五年来,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哈尔科夫的人都知道肖洛霍夫没有写《静
静的顿河》。这位如他自己时常表明的那样不是哥萨克人的肖洛霍夫于一九二一年参加
红军。很快他就成了个“征粮者”。就是说,在大饥荒年代,他在部队中干的工作,是
把藏在谷包里的粮食拿出来分配给城市的劳动人民。这是很费精力的差事,使他无法从
事进修和写作工作。因此,从中得出一个十分肯定的设想:肖洛霍夫根本就没有具体时
间来写《静静的顿河》一书。更没有空来了解哥萨克的土语,而他在书中用了上千条。
那么,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呢?索尔仁尼琴、麦德维杰夫和其他人提供了以下事实
。一九二四年,肖洛霍夫和刚刚去世的作家克里乌科夫的密友的女儿结了婚。在姑娘的
“嫁妆”中,有一个藏着财宝的绿灰色军用手提箱:里面有作家未出版的手稿。于是,
肖洛霍夫马上就抄袭了这位已故作家的最精彩的故事,并加上了他自己浅薄的语汇。作
品的第一集于一九二八年问世,第二、三、四集分别于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八年和一九
四○年出版。这位“继托尔斯泰之后俄国最伟大的文豪”荣获过多次斯大林奖金。而从
一九三三年起,就没有人不知道他不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了。
到了一九三七年,关于克里乌科夫的遗孀的故事在整个莫斯科流传。但是,肖洛霍
夫并不害怕,克里乌科夫的老婆已被关押起来。从此,肖洛霍夫的伟大奇迹便肯定了下
来。《静静的顿河》被列为苏联文学史上的典范。四十年来,所有俄国文学报刊都以很
长的篇幅来赞美这本书。然而,《静静的顿河》不是一部共产主义的小说!它没有一点
斯大林和日丹诺夫制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味道。这部没完没了的故事的英雄人物几乎
都是“反面的”,或者说是群“白匪”。只有偶然的几个场面描写一个“红色”政治委
员,但这也只是一个极次要的角色。
【以上内容见1975年9月24日《参考消息》第4版】
补注:维基百科记载,1999年《静静的顿河》手稿在肖洛霍夫密友库达绍夫的远亲家中
被发现,俄罗斯文献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手稿确为肖洛霍夫手迹,目前珍藏于高尔基世
界文学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2005年为“肖洛霍夫年”。
原本是春节茶杯里的风波,居然演变成了龙年杯中窥人大战,这不禁让人想起大名鼎鼎
的苏联作家、以历史小说《静静的顿河》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米哈伊尔·亚历山
大维奇·肖洛霍夫。但在当时,肖洛霍夫是否是《静静的顿河》的真正作者一直被人质
疑,原因就是“如果肖洛霍夫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成这部杰作,那可真是天才。请你们
想想,他才十七岁就会如此成熟地开始写作。”“一个二十四岁的作家,他的生活经历
只限于征集粮食和写一些拙劣的作品,他的创作经验也只限于写一些故事,他怎么能勾
画出这幅时代的图画,勾画出这场战争和革命时代‘顿河哥萨克’的悲剧呢?”
这里转载1975年7月号的法国《巴黎竞赛》画报发表的一篇题为《关于〈静静的顿河〉
的风波》文章,各位参考:
在莫斯科近郊的电影制片厂,这一天正在拍摄《静静的顿河》的一个场面。突然,
一个披着黑色披巾的女人冲出群众角色的人群,张开双臂,站在摄影机面前,大声骂道
:“停下来!这都是谎言!你们是用谎言来拍电影!你们是用偷来的东西拍电影!你们
是贼!”人们冲上去,强把她拖走了。她就是作家克里乌科夫的妻子。她疯了,因为她
声称影片所根据的着名小说《静静的顿河》这部哥萨克人民中着名的传说是她的亡夫的
作品。肖洛霍夫——这部书的署名作者只不过是卑鄙下流的抄袭者。这件事发生在一九
三七年。看来,斯德哥尔摩评选委员会在一九六五年是把诺贝尔奖金授给了肖洛霍夫这
个骗子。瑞典国王也热烈地祝贺了这个贼——这个《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这个斯大林
、赫鲁晓夫和西方评论家把他捧上了天的苏联文学王子。
肖洛霍夫刚刚欢度他的七十岁寿辰,他准备在那仆人众多的别墅中安安静静地度过
他那豪华的晚年。“肖洛霍夫是骗子!”这对他可真是晴天霹雳。这四卷巨作的精华、
写作手法和内容都是他在地方主义者、天才作家费奥多尔•克里乌科夫的旅行箱
里发现的。这是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下的结论。
不仅是他,就是索尔仁尼琴在意识形态上的对手罗伊•麦德维杰夫——这个
目前苏联知识界持不同政见的首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攻击这个不可一世的肖洛
霍夫。麦德维杰夫的着作《谁写了〈静静的顿河〉》最近在巴黎出版。这本书特别可怕
,因为它引用大量文件,有根有据,而且写得层次分明。总之,麦德维杰夫提出了这个
问题:“一个二十四岁的作家(《静静的顿河》第一集出版于一九二八年),他的生活
经历只限于征集粮食和写一些拙劣的作品,他的创作经验也只限于写一些故事,他怎么
能勾画出这幅时代的图画,勾画出这场战争和革命时代‘顿河哥萨克’的悲剧呢?”
他把肖洛霍夫的文章和克里乌科夫做了对比,他例举的灵感、用词和一些夸张的描
述手法都表明肖洛霍夫充其量也不过是《静静的顿河》的合作者。麦德维杰夫强调指出
:《被开垦的处女地》这部由肖洛霍夫写成的小说水平之低,也充分可以说明他不是《
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索尔仁尼琴也对他的仇敌肖洛霍夫放了炮。在一次最近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说
:“……在俄国,所有人都知道肖洛霍夫不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这部小说用
三年时间就写成了。这不可能。如果肖洛霍夫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成这部杰作,那可真
是天才。请你们想想,他才十七岁就会如此成熟地开始写作;其次,奇怪的是肖洛霍夫
在四十五年里竟没有写过一行字。最后,任何人都没有见过他的手稿。”
四十年来,《静静的顿河》这部书成了教科书中的必选教材,它和十九世纪的伟大
杰作平起平坐。这本书的名气已流传到国外,以至巴黎塞纳河左岸的人都说肖洛霍夫是
个骗子,他还无耻地起诉西尼亚夫斯基、达尼埃利和索尔仁尼琴是骗子,这算什么!然
而,三十五年来,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哈尔科夫的人都知道肖洛霍夫没有写《静
静的顿河》。这位如他自己时常表明的那样不是哥萨克人的肖洛霍夫于一九二一年参加
红军。很快他就成了个“征粮者”。就是说,在大饥荒年代,他在部队中干的工作,是
把藏在谷包里的粮食拿出来分配给城市的劳动人民。这是很费精力的差事,使他无法从
事进修和写作工作。因此,从中得出一个十分肯定的设想:肖洛霍夫根本就没有具体时
间来写《静静的顿河》一书。更没有空来了解哥萨克的土语,而他在书中用了上千条。
那么,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呢?索尔仁尼琴、麦德维杰夫和其他人提供了以下事实
。一九二四年,肖洛霍夫和刚刚去世的作家克里乌科夫的密友的女儿结了婚。在姑娘的
“嫁妆”中,有一个藏着财宝的绿灰色军用手提箱:里面有作家未出版的手稿。于是,
肖洛霍夫马上就抄袭了这位已故作家的最精彩的故事,并加上了他自己浅薄的语汇。作
品的第一集于一九二八年问世,第二、三、四集分别于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八年和一九
四○年出版。这位“继托尔斯泰之后俄国最伟大的文豪”荣获过多次斯大林奖金。而从
一九三三年起,就没有人不知道他不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了。
到了一九三七年,关于克里乌科夫的遗孀的故事在整个莫斯科流传。但是,肖洛霍
夫并不害怕,克里乌科夫的老婆已被关押起来。从此,肖洛霍夫的伟大奇迹便肯定了下
来。《静静的顿河》被列为苏联文学史上的典范。四十年来,所有俄国文学报刊都以很
长的篇幅来赞美这本书。然而,《静静的顿河》不是一部共产主义的小说!它没有一点
斯大林和日丹诺夫制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味道。这部没完没了的故事的英雄人物几乎
都是“反面的”,或者说是群“白匪”。只有偶然的几个场面描写一个“红色”政治委
员,但这也只是一个极次要的角色。
【以上内容见1975年9月24日《参考消息》第4版】
补注:维基百科记载,1999年《静静的顿河》手稿在肖洛霍夫密友库达绍夫的远亲家中
被发现,俄罗斯文献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手稿确为肖洛霍夫手迹,目前珍藏于高尔基世
界文学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2005年为“肖洛霍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