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生物老博后准备自学Java,求指教!
avatar
生物老博后准备自学Java,求指教!# Java - 爪哇娇娃
a*o
1
亲们,过几天就要回国发展了,因此急需出售一些带不走的留学物品。以下的物品都只
用了半年,都是从宜家新买的,所以 看起来都很新,现在大甩卖了。
1.三合一打印机(另外还有一辆mini奶白色的,13款的1.6排量刚开19200公里价钱方面
可以详谈)
2.购物必备小推车
3.女士自行车(8-9成新)5下图尼康d3s相机
4.ZOOM全新山地车(带原装配件)
5.9成新苹果笔记本电脑(ipad3 32G)
6.苹果(iphone6 64G)土豪金 9成新
7.BF专业全套学习资料及CFA原装教材
8.双层可折叠餐桌
9.(奥特朗)0即热式电热水器
10.佳能Power shot A620相机
11.洗衣机,吸尘器等全套床上用品
12.9普联0便携式3G转Wifi路由器
13.我囤了一套雅思语法、预测、阅读等书籍
14.九阳新款豆浆机(直接打干豆)
15.(瑞美特)折叠餐桌椅,1桌2椅(送餐具)
16.13 英寸 MacBook Air (基本都是8 9成新
17.(安娜苏Anna Sui)(奥利ORLY)(迪奥Dior)
18.asio PX-130电钢琴,含琴桌,琴凳
19.课堂必备索尼数码录音笔(SONY)ICD-TX50金属质感
20.台式电脑,型号X64,主板华硕,处理器 英特尔
21.Logitech(罗技)Z323音响
22.三星高清平板电视50寸.
23.8成新山地车一辆,牌子为ZOOM,买车者送山地车配件,打气筒,防盗车锁,和雨披。
24.三菱冰箱,目前为止性能良好,并且一点都不臭,容量也不小,物品太多不能一一上传
,物品实物图片和价格和我联系号码已经全部上传在本人主页里了,有意的朋友可以进
去看看直接点击或手工粘贴到浏览器地址栏 http://160972.cclang.gq
avatar
p*m
2
同一歌名,远有李达涛曲,近有李健和SHE(非原词),还是感觉林宥嘉唱来的最受用
。仔细听会发现他们改动了诗作的顺序,放歌段落被拆在两段副歌中呼应,倒也算有趣。
avatar
q*i
3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o*e
4
生物千老绿卡在即,抹罢眼泪,看未来依旧惨淡,老婆孩子依旧等我买米下锅……有意
自学Java(年纪40了,上学的话还得考G考T,不是我的强项,而且没时间折腾了),特
来贵地,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看未名不时有人发帖讲述自己的暴力转IT经历,好生羡慕。摸爬滚打几十年,终于意识
到一个人最好能找到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并以此为生。而我自认为适合编程。我记忆力
和和英语听力不佳,但逻辑性和洞察力天赋异禀。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想法,还望各位行
家达人指点,同时也帮我鉴别一下,我所谓的“适合编程”真的存在,还仅仅是一厢情
愿抑或狂妄自大。
感觉近5、6年来计算机技术没什么革命性的进步,越来越像水电、公交等成为生活的一
个组成部分。在美国,种种问题导致大部分美国人干不了这个,白白把相对高薪的工作
机会拱手让给老中老印。我既然准备花时间学习IT,那就学个比较难的Java,因为据说
Java功能强大、应用面广————虽说是学Java,其实Java也只占整个学习的1/3左右
,还要学习数据库、互联网工作原理、开发环境工具等等(我想做web方面的工作)。
至于学习方法,倾向于看视频,美国coursera上的教学视频比较水,那些讲师不见得做
过project。国内残酷培训市场筛选出一些优秀的教学视频,全套解决方案,不藏着掖
着。唯一缺点是讲课时故意拖时间,因为他们几万块钱把学生招来了,如果授课时间短
怕学生觉得不值。全程中文学习的话,以后交流会成问题,所以还得看些简短英文
tutorial。反正学编程没啥门槛,弄个laptop自己鼓捣吧。
至于以后找工作……这个心里没底,不知道编程市场到底缺人到什么程度,实在不行就
当自己的业余爱好吧。未来4-6个月先学着,或许以后就业出现危机,会逼迫我孤注一
掷。
先给各位鞠躬,万望赐教,谢谢!
avatar
r*2
5
COW,这么难听的歌。简直败坏了《再别康桥》在我心中的形象。
avatar
Y*e
6
文字不能等同人本身。不过这是读者经常犯的错误。
从文字去判断一个人是比较冒险的事情。
avatar
g*n
7
能不能把舌头收拾利落再唱歌
avatar
s*y
8
第一段太好玩了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
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
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
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
两眼放光手舞足蹈,说是发现了一个真正能让人兴奋的作家。那一篇让他如此激动,后
来让我如此激动,也让所有我身边的朋友如此激动的小说,叫做《桃花灿烂》。那是一
群懵懂着憧憬着爱情的少年
阳路上度过了四年青春。大一暑假的时候,我去了武汉, C带我去了武大。面对珞珈山
,就好像是看着星子,想着北京的那个“水香”,在七月江城,竟是觉得有些悲凉。我
的武汉情结,我的因方方而
无声乐章,而《祖父在父亲心中》则随着我的渐长取代了《桃花灿烂》,成为我每向他
人谈及方方必提的小说。于我而言,“祖父”是心中的理想,而“父亲”则是眼前的现
实。生活总是在理想和现实
没有理由的。而在爱上之后,则会贪婪地阅读每一个文字。在爱过后,即便是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D*6
9
我回来看,马上要出门了。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
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
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
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 诔林氐墓叵担业笔辈⒚挥型耆
炊遣⒉豢暗摹白娓浮痹谫寥嗣媲暗暮缆跞慈梦胰妊刑谛砭谩?: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
《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
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
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
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行云流水》,
赶在下午第一节课开始之前走回了学校。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q*i
10
恩,我这里的方方,是“方方”,其实是指方方的文字,

【在 Y*********e 的大作中提到】
: 文字不能等同人本身。不过这是读者经常犯的错误。
: 从文字去判断一个人是比较冒险的事情。

avatar
wh
11
谢绝居然写成谢觉了,你的错别字越来越离谱了……
写得很感性哎,“有些文字,有些名字,是用来感动的而不需要批评的”。我怎么就不
是这样。我从小喜欢张承志,但现在常常看不下去。我回头想想我有没有喜欢得盲目的
作家。
很喜欢写《桃花灿烂》的那段。我先要出门了,回头再来说。哎咱们版改成文学版吧,
我昨晚还写了个迟子建读后感。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
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
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
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wh
12
《辽宁青年》好不好?不一定是文学杂志吧。我最近又看了几篇挺喜欢的中短篇是东北
作家写的,好像是辽宁。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
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
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
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wh
13
你可以看方方的《春天来到昙花林》呀,我贴过电子版的。
还有我看到方方的百度吧上有人分享《桃花灿烂》的电影版,只要给个信箱他就寄过来。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
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
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
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q*i
14
you did not get it.
辽宁青年是很通俗的杂志,根本不是文学杂志。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辽宁青年》好不好?不一定是文学杂志吧。我最近又看了几篇挺喜欢的中短篇是东北
: 作家写的,好像是辽宁。
:
: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
: 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
: 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
: 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

avatar
s*y
15
文豪又被批评了,哈哈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you did not get it.
: 辽宁青年是很通俗的杂志,根本不是文学杂志。

avatar
n*o
16
真的?
看样子要多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啊。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wh
17
什么是北京的那个“水香”?
什么还君明珠?
什么杨丽娟?
背景知识太多了……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
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
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
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wh
18
你们中学整个班都喜欢文学?我们班喜欢文学的也不少,有几个现在还是作家。但全班
性的喜欢哪个作家好像从来没有。只有几个要好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其中一个男孩,
很喜欢张承志,我最先读《北方的河》是他推荐的。我读不太懂,不过很能感觉到横游
黄河的豪气,也很惋惜结尾他的女朋友不要他了。我自己特别喜欢的是徐小斌的《对一
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其实也不是很看得懂,但很神叨叨。另外还有一个女孩读书奇
多,初一时她读《人啊人》被老师没收,说那么小的年纪不该看这本书。另外还有些武
侠书友。当时看武侠书倒是全班风靡的。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
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
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wh
19
我很get it呀,当年给你订辽宁青年的话,你就不会像现在那么清高了,哈哈。
话说我觉得置顶和首页是分类不当+重复修辞,置顶的必然是首页,所以你只需说谢绝
首页,就包括谢绝置顶的意思了。或者写谢绝首页或转载,这两个没有overlap.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you did not get it.
: 辽宁青年是很通俗的杂志,根本不是文学杂志。

avatar
q*i
20
水香典故来自于桃花灿烂
还君明珠是滥俗古诗
杨丽娟是著名andy 粉丝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什么是北京的那个“水香”?
: 什么还君明珠?
: 什么杨丽娟?
: 背景知识太多了……
:
: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
: 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
: 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

avatar
wh
21
水香是粞的女朋友?和北京有啥关系?
哪个andy啊,我只知道浙版的andy.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水香典故来自于桃花灿烂
: 还君明珠是滥俗古诗
: 杨丽娟是著名andy 粉丝

avatar
s*y
22
就是,其他两个不知道也就罢了,连杨丽娟都不知道,wh太过分了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水香典故来自于桃花灿烂
: 还君明珠是滥俗古诗
: 杨丽娟是著名andy 粉丝

avatar
wh
23
还君明珠查不到古诗,只查到一个电视剧。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水香典故来自于桃花灿烂
: 还君明珠是滥俗古诗
: 杨丽娟是著名andy 粉丝

avatar
q*i
24
我是说武汉大学是我的星子,我读书的那个学校是水香
著名的andy就是唱给我一杯忘情水的那个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水香是粞的女朋友?和北京有啥关系?
: 哪个andy啊,我只知道浙版的andy.

avatar
wh
25
你多半知道还君明珠吧?你以前说乐子是个什么东西来着,什么慧啊什么珠,也是个电
视剧,你还贴过歌。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其他两个不知道也就罢了,连杨丽娟都不知道,wh太过分了
avatar
wh
26
哈哈,哈哈,got it. 你就是简洁;要是我写,肯定很啰嗦,我一定要向大家介绍一下
粞、水香、星子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敢拿来做比喻。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说武汉大学是我的星子,我读书的那个学校是水香
: 著名的andy就是唱给我一杯忘情水的那个

avatar
q*i
27
电视剧来自于小说,小说的名字来自于古诗,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还君明珠查不到古诗,只查到一个电视剧。
avatar
q*i
28
对于WH来说,不知道杨丽娟我是可以理解的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其他两个不知道也就罢了,连杨丽娟都不知道,wh太过分了
avatar
wh
29
最后这段,我自己的感受是,我第一次看就强烈喜欢或强烈讨厌的作品,事隔多年再看
,“还是能清晰回忆起当初的心跳”。但如果是同一作家的别的文字,就未必有初读时
的感觉。就像我读张承志现在的东西,就觉得太理想主义,太美化伊斯兰教。但读当年
喜欢的黑骏马,还是很喜欢。
哎哎,你第一次给方方留了什么言?她怎么回信啊?

读书和恋爱,实在是孪生兄弟。爱上一个作家,爱上一个作家的文字,是没有理由的。
而在爱上之后,则会贪婪地阅读每一个文字。在爱过后,即便是在多年不读方方文字之
后,当别人说起的时候,还是能清晰回忆起当初的心跳。自走马出国门以来,繁重的课
程荒谬地让文学博士无暇看文学,最后一次看方方的小说,似乎还是 01年左右的《乌
泥湖年谱》。一年多以前,偶然发现了方方的博客,第一次感觉距离方方是如此之近,
于是激动而紧张地给方方留言。翌日,便收到了方方的“纸条”。那天对我来说像个节
日,以至于对“杨丽娟”都多了一份同情。在习惯以批判的眼光去阅读文字以后,看见
方方的名字,还是会让我回忆起少年时纯粹的感性的阅读。有些文字,有些名字,是用
来感动的而不需要批评的。对于我,方方就是这样的一个名字。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于WH来说,不知道杨丽娟我是可以理解的
avatar
s*y
30
那个是电视剧珍珠传奇吧,吴兴才女沈珍珠还是什么来着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多半知道还君明珠吧?你以前说乐子是个什么东西来着,什么慧啊什么珠,也是个电
: 视剧,你还贴过歌。

avatar
s*y
31
那古人没法写诗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哈,got it. 你就是简洁;要是我写,肯定很啰嗦,我一定要向大家介绍一下
: 粞、水香、星子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敢拿来做比喻。

avatar
q*i
32
我就是这个意思,虽然我一直不觉得黑骏马很好,太矫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最后这段,我自己的感受是,我第一次看就强烈喜欢或强烈讨厌的作品,事隔多年再看
: ,“还是能清晰回忆起当初的心跳”。但如果是同一作家的别的文字,就未必有初读时
: 的感觉。就像我读张承志现在的东西,就觉得太理想主义,太美化伊斯兰教。但读当年
: 喜欢的黑骏马,还是很喜欢。
: 哎哎,你第一次给方方留了什么言?她怎么回信啊?
:
: 读书和恋爱,实在是孪生兄弟。爱上一个作家,爱上一个作家的文字,是没有理由的。
: 而在爱上之后,则会贪婪地阅读每一个文字。在爱过后,即便是在多年不读方方文字之
: 后,当别人说起的时候,还是能清晰回忆起当初的心跳。自走马出国门以来,繁重的课
: 程荒谬地让文学博士无暇看文学,最后一次看方方的小说,似乎还是 01年左右的《乌

avatar
s*y
33
赫赫,就是开个玩笑,再说杨丽娟是西北名人阿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于WH来说,不知道杨丽娟我是可以理解的
avatar
q*i
34
不是,还君明珠是相对新的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是电视剧珍珠传奇吧,吴兴才女沈珍珠还是什么来着
avatar
wh
35
对对对,我就记得个珠,哈哈。那还君明珠你知道伐?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是电视剧珍珠传奇吧,吴兴才女沈珍珠还是什么来着
avatar
wh
36
哈哈,我去查了查,原来是你老乡,哈哈。我好像在买卖提上看到过她的事,但哪里记
得住这些八卦新闻的人名。qicheji这个大八卦。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赫赫,就是开个玩笑,再说杨丽娟是西北名人阿
avatar
s*y
37
不是,我就是回文豪那个问题,还君明珠这个词听过,电视没看过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还君明珠是相对新的
avatar
s*y
38
你成天说人清高,人都知道这些八卦,你却不知道,赫赫,说明你更清高
你要改正啊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我去查了查,原来是你老乡,哈哈。我好像在买卖提上看到过她的事,但哪里记
: 得住这些八卦新闻的人名。qicheji这个大八卦。

avatar
q*i
39
对阿,其实我是个俗人,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成天说人清高,人都知道这些八卦,你却不知道,赫赫,说明你更清高
: 你要改正啊

avatar
s*y
40
都是相对的,你们都很文人化,赫赫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对阿,其实我是个俗人,
avatar
wh
41
用典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踏雪无痕吧,让人看不出是在用典,或者说不用知道任何背景知
识,就能理解。
写诗用典太多也会有弊病,熟悉诗词的人看得爽,不熟的人很隔膜,久而久之读者面就
窄了。我们以前上课教waste land,荒原,是t.s. eliot的名诗,几乎每句话都有注解
,学完觉得写得是好,但理解起来太费事了。t.s. eliot别的诗,如果上课没有教过,
我就一点都看不懂了。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古人没法写诗了
avatar
wh
42
那北方的河呢?荒芜英雄路呢?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就是这个意思,虽然我一直不觉得黑骏马很好,太矫揉
avatar
s*y
43
这个看得出看不出是两个境界吧,看不出也可以喜欢,但是看得出就有更深刻的理解,
当然前提是用典用得好,用得恰当,而不是为了用典而用典
对了,你说猫究竟是说什么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用典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踏雪无痕吧,让人看不出是在用典,或者说不用知道任何背景知
: 识,就能理解。
: 写诗用典太多也会有弊病,熟悉诗词的人看得爽,不熟的人很隔膜,久而久之读者面就
: 窄了。我们以前上课教waste land,荒原,是t.s. eliot的名诗,几乎每句话都有注解
: ,学完觉得写得是好,但理解起来太费事了。t.s. eliot别的诗,如果上课没有教过,
: 我就一点都看不懂了。

avatar
s*n
44
看到还君明珠俺首先想到仙剑四里的那个支线,汗……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对对,我就记得个珠,哈哈。那还君明珠你知道伐?
avatar
q*i
45
你看,雪叔分明是在说古诗,你却来英文诗歌,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用典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踏雪无痕吧,让人看不出是在用典,或者说不用知道任何背景知
: 识,就能理解。
: 写诗用典太多也会有弊病,熟悉诗词的人看得爽,不熟的人很隔膜,久而久之读者面就
: 窄了。我们以前上课教waste land,荒原,是t.s. eliot的名诗,几乎每句话都有注解
: ,学完觉得写得是好,但理解起来太费事了。t.s. eliot别的诗,如果上课没有教过,
: 我就一点都看不懂了。

avatar
q*i
46
我记得以前我在这里说过,张承志和张炜是2大装13的作家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北方的河呢?荒芜英雄路呢?
avatar
s*y
47
哈哈,阿J同学很皿啊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记得以前我在这里说过,张承志和张炜是2大装13的作家
avatar
wh
48
我这不是清高,我是无知……哈哈。哎我就是没兴趣看新闻或八卦。我看到最近买卖提
首页常有浙大海归学者怎么怎么的帖子,浙版还有好几个帖子,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昨
天在哪个学术版上看到人说以后不敢海归了,才知道那人好像是自杀?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成天说人清高,人都知道这些八卦,你却不知道,赫赫,说明你更清高
: 你要改正啊

avatar
s*y
49
嗯,浙大害死了我们一个小师弟,太可惜了
可惜网上很多讨论脱离问题的实质,网络实在是很可怕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这不是清高,我是无知……哈哈。哎我就是没兴趣看新闻或八卦。我看到最近买卖提
: 首页常有浙大海归学者怎么怎么的帖子,浙版还有好几个帖子,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昨
: 天在哪个学术版上看到人说以后不敢海归了,才知道那人好像是自杀?

avatar
wh
50
因为用典一直是很有争议的topic,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而用典最有争议的是艾略特的
荒原,所以我就拿他来说事。我们外教以前还说中国人的用典和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要
注明出处,不然就是plagiarism。中国诗词从来不写出处,化为己有才是真功夫。荒原
是受中国诗的影响,初版也没有任何注解。大家都看不懂,艾略特才加注。大家还是嫌
少,又添加了别的注解,才能大致明白这首诗。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雪叔分明是在说古诗,你却来英文诗歌,
avatar
wh
51
我记得你说的是张炜和另一个谁,不是张承志,但现在想不起来是谁。而且不是在这里
说的,是浙版。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记得以前我在这里说过,张承志和张炜是2大装13的作家
avatar
wh
52
钱钟书的猫?讽刺林徽因的那个?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看得出看不出是两个境界吧,看不出也可以喜欢,但是看得出就有更深刻的理解,
: 当然前提是用典用得好,用得恰当,而不是为了用典而用典
: 对了,你说猫究竟是说什么的?

avatar
q*i
53
其实我觉得典故这个事情很简单,喜欢用典的,本来写的东西就不是给所有人看的,所
以并不在乎看不出典故人的看法,呵呵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用典一直是很有争议的topic,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而用典最有争议的是艾略特的
: 荒原,所以我就拿他来说事。我们外教以前还说中国人的用典和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要
: 注明出处,不然就是plagiarism。中国诗词从来不写出处,化为己有才是真功夫。荒原
: 是受中国诗的影响,初版也没有任何注解。大家都看不懂,艾略特才加注。大家还是嫌
: 少,又添加了别的注解,才能大致明白这首诗。

avatar
wh
54
皿是什么,血口喷人?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阿J同学很皿啊
avatar
wh
55
噢,清华的啊。浙大还杀人啊。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浙大害死了我们一个小师弟,太可惜了
: 可惜网上很多讨论脱离问题的实质,网络实在是很可怕

avatar
wh
56
写作本来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balance啊,脾气好的像我这样的人,就很easy-going
,很为读者考虑,哈哈。像你这种脾气恶劣、自命清高的人,当然就不管别人看不看得
懂了。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我觉得典故这个事情很简单,喜欢用典的,本来写的东西就不是给所有人看的,所
: 以并不在乎看不出典故人的看法,呵呵

avatar
q*i
57
me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皿是什么,血口喷人?
avatar
s*y
58
no, musical Cats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钱钟书的猫?讽刺林徽因的那个?
avatar
s*y
59
me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皿是什么,血口喷人?
avatar
K*N
60
惭愧啊,我初中还看少年文艺,童话大王啥的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s*y
61
杀人不见血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噢,清华的啊。浙大还杀人啊。
avatar
s*n
62
我初中看科幻世界……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惭愧啊,我初中还看少年文艺,童话大王啥的
avatar
wh
63
科幻世界也是我迄今一直看不进的东西。also detective fiction. 福尔摩斯我大概一
本都没看过。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初中看科幻世界……
avatar
s*n
64
小四要对农失望了,伊素Holmes f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科幻世界也是我迄今一直看不进的东西。also detective fiction. 福尔摩斯我大概一
: 本都没看过。

avatar
K*N
65
我羞愧死了,我读研时候还看科幻世界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初中看科幻世界……
avatar
wh
66
我没看过啊,好可惜,我刚到伦敦的时候在演猫,等我settle下来就没了。到美国从来
没时间看戏。奇怪啊这个戏为啥英国人不演呢,当时在伦敦演的也是美国剧团。我只知
道猫是艾略特的诗改编的是吧,我看过那首诗,没看出什么名堂。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no, musical Cats
avatar
wh
67
我当初拉你去浙版当板斧的时候,小四就对我非常失望了。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小四要对农失望了,伊素Holmes fan
avatar
wh
68
仰慕一下。看科幻的人都聪明。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羞愧死了,我读研时候还看科幻世界
avatar
s*y
69
对呀,我就是问你那首诗有什么名堂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看过啊,好可惜,我刚到伦敦的时候在演猫,等我settle下来就没了。到美国从来
: 没时间看戏。奇怪啊这个戏为啥英国人不演呢,当时在伦敦演的也是美国剧团。我只知
: 道猫是艾略特的诗改编的是吧,我看过那首诗,没看出什么名堂。

avatar
D*6
70
我好像看方方和池莉是同一个时间段,都是从小说选刊上看来的,当时对武汉有莫名的
崇拜。。。觉得武汉一定是一个热热闹闹非常有人情味的地方,就象方方和池莉小说里
的人物。迟子健也是那个阶段。
我也是上初中以后要求家里给订个小说杂志,订过十月,收获,中国作家,最后定格在
小说选刊——十月收获什么的有些特别文学的东西我看着觉得没有意思。我喜欢看的是
故事,赫赫,当时我也看少年文艺,故事会什么的。郁闷得很的是,象十月红楼梦学刊
这样的杂志我经常收不到。因为都是从爸妈工作的学校订,红楼梦学刊也是那个时期订
的,这样的杂志好像除了我家订就是图书馆订,邮局不知道怎么回事,经常就送一份,
就给图书馆了。。。十月好像是双月刊也不是季刊,一共没有几本,还收不到,郁闷死
了。图书馆的人倒是客气,都认识,我妈妈去找杂志,图书馆的人也就把杂志给我了。
但是我还是气愤邮局收了钱竟然不送来!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q*i
71
十月是双月刊,呵呵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好像看方方和池莉是同一个时间段,都是从小说选刊上看来的,当时对武汉有莫名的
: 崇拜。。。觉得武汉一定是一个热热闹闹非常有人情味的地方,就象方方和池莉小说里
: 的人物。迟子健也是那个阶段。
: 我也是上初中以后要求家里给订个小说杂志,订过十月,收获,中国作家,最后定格在
: 小说选刊——十月收获什么的有些特别文学的东西我看着觉得没有意思。我喜欢看的是
: 故事,赫赫,当时我也看少年文艺,故事会什么的。郁闷得很的是,象十月红楼梦学刊
: 这样的杂志我经常收不到。因为都是从爸妈工作的学校订,红楼梦学刊也是那个时期订
: 的,这样的杂志好像除了我家订就是图书馆订,邮局不知道怎么回事,经常就送一份,
: 就给图书馆了。。。十月好像是双月刊也不是季刊,一共没有几本,还收不到,郁闷死
: 了。图书馆的人倒是客气,都认识,我妈妈去找杂志,图书馆的人也就把杂志给我了。

avatar
wh
72
我根本不知道musical讲的是什么。据说只是借用一丁点的原诗,很面目全非了。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呀,我就是问你那首诗有什么名堂
avatar
wh
73
哎十月我觉得很不好看啊……不如收获,我最喜欢收获。其次花城。后来出了份大家,
是不是韩少功在海南还是南方哪里办的?也挺喜欢。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好像看方方和池莉是同一个时间段,都是从小说选刊上看来的,当时对武汉有莫名的
: 崇拜。。。觉得武汉一定是一个热热闹闹非常有人情味的地方,就象方方和池莉小说里
: 的人物。迟子健也是那个阶段。
: 我也是上初中以后要求家里给订个小说杂志,订过十月,收获,中国作家,最后定格在
: 小说选刊——十月收获什么的有些特别文学的东西我看着觉得没有意思。我喜欢看的是
: 故事,赫赫,当时我也看少年文艺,故事会什么的。郁闷得很的是,象十月红楼梦学刊
: 这样的杂志我经常收不到。因为都是从爸妈工作的学校订,红楼梦学刊也是那个时期订
: 的,这样的杂志好像除了我家订就是图书馆订,邮局不知道怎么回事,经常就送一份,
: 就给图书馆了。。。十月好像是双月刊也不是季刊,一共没有几本,还收不到,郁闷死
: 了。图书馆的人倒是客气,都认识,我妈妈去找杂志,图书馆的人也就把杂志给我了。

avatar
wh
74
真奇怪邮局怎么会送错,收信人完全不同啊。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好像看方方和池莉是同一个时间段,都是从小说选刊上看来的,当时对武汉有莫名的
: 崇拜。。。觉得武汉一定是一个热热闹闹非常有人情味的地方,就象方方和池莉小说里
: 的人物。迟子健也是那个阶段。
: 我也是上初中以后要求家里给订个小说杂志,订过十月,收获,中国作家,最后定格在
: 小说选刊——十月收获什么的有些特别文学的东西我看着觉得没有意思。我喜欢看的是
: 故事,赫赫,当时我也看少年文艺,故事会什么的。郁闷得很的是,象十月红楼梦学刊
: 这样的杂志我经常收不到。因为都是从爸妈工作的学校订,红楼梦学刊也是那个时期订
: 的,这样的杂志好像除了我家订就是图书馆订,邮局不知道怎么回事,经常就送一份,
: 就给图书馆了。。。十月好像是双月刊也不是季刊,一共没有几本,还收不到,郁闷死
: 了。图书馆的人倒是客气,都认识,我妈妈去找杂志,图书馆的人也就把杂志给我了。

avatar
wh
75
对了你有没有想过去文联当专业作家?这样可以不用做学术研究。就是不知道进文联有
什么要求。也不知道工资多少。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q*i
76
呵呵,我就是个混日子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了你有没有想过去文联当专业作家?这样可以不用做学术研究。就是不知道进文联有
: 什么要求。也不知道工资多少。
:
: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

avatar
D*6
77
哦,我们那地方没有邮箱很多年。。。我们订杂志报纸信件都是从我爸妈单位来。邮局
把所有个人的和学校的杂志和信件都放在学校传达室。比如本来是2份红楼梦学刊,我
家一份,学校图书馆一份,但是他们只送一份来,传达室想当然就给了图书馆了,不会
给我爸妈这个工科系。。。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真奇怪邮局怎么会送错,收信人完全不同啊。
avatar
l*r
78
某人说,在用典方面,艾略特还不如古代二三流的诗人,从汉诗淘弄了一招半式就把西
人震蒙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用典一直是很有争议的topic,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而用典最有争议的是艾略特的
: 荒原,所以我就拿他来说事。我们外教以前还说中国人的用典和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要
: 注明出处,不然就是plagiarism。中国诗词从来不写出处,化为己有才是真功夫。荒原
: 是受中国诗的影响,初版也没有任何注解。大家都看不懂,艾略特才加注。大家还是嫌
: 少,又添加了别的注解,才能大致明白这首诗。

avatar
l*r
79
为啥我现在就提不起兴趣看故事呢?
书店里一排一排的fiction扫过去,一点兴趣都没有。。。是不是要完蛋了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好像看方方和池莉是同一个时间段,都是从小说选刊上看来的,当时对武汉有莫名的
: 崇拜。。。觉得武汉一定是一个热热闹闹非常有人情味的地方,就象方方和池莉小说里
: 的人物。迟子健也是那个阶段。
: 我也是上初中以后要求家里给订个小说杂志,订过十月,收获,中国作家,最后定格在
: 小说选刊——十月收获什么的有些特别文学的东西我看着觉得没有意思。我喜欢看的是
: 故事,赫赫,当时我也看少年文艺,故事会什么的。郁闷得很的是,象十月红楼梦学刊
: 这样的杂志我经常收不到。因为都是从爸妈工作的学校订,红楼梦学刊也是那个时期订
: 的,这样的杂志好像除了我家订就是图书馆订,邮局不知道怎么回事,经常就送一份,
: 就给图书馆了。。。十月好像是双月刊也不是季刊,一共没有几本,还收不到,郁闷死
: 了。图书馆的人倒是客气,都认识,我妈妈去找杂志,图书馆的人也就把杂志给我了。

avatar
wh
80
某人是谁?
这是说艾略特还是庞德?庞德的那个什么,cantos是不是,就是看几个汉字想像一番,
在中国人看来是很ridiculous. 艾略特我印象中好像更受日本俳句还有印度文学的影响
,比如罗摩衍那。
他们那一代诗人,是不是和印象派画家很像啊,都有点摒弃西方传统,借鉴东方文化。
尤其是日本的。我记得在荷兰的梵高画馆看到好几幅日本浮世绘,或者类似的工笔画,
可能在日本人看来也很幼稚,但就能把西方人震蒙。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某人说,在用典方面,艾略特还不如古代二三流的诗人,从汉诗淘弄了一招半式就把西
: 人震蒙了

avatar
l*r
81
记不清了,好像是某北大教授说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某人是谁?
: 这是说艾略特还是庞德?庞德的那个什么,cantos是不是,就是看几个汉字想像一番,
: 在中国人看来是很ridiculous. 艾略特我印象中好像更受日本俳句还有印度文学的影响
: ,比如罗摩衍那。
: 他们那一代诗人,是不是和印象派画家很像啊,都有点摒弃西方传统,借鉴东方文化。
: 尤其是日本的。我记得在荷兰的梵高画馆看到好几幅日本浮世绘,或者类似的工笔画,
: 可能在日本人看来也很幼稚,但就能把西方人震蒙。

avatar
wh
82
兴趣不同吧。我有一阵也对文学没兴趣,只看哲学宗教一类。写文学的人太多了,编得
烂的故事也太多了,有时看得很扫兴,觉得很浪费时间。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为啥我现在就提不起兴趣看故事呢?
: 书店里一排一排的fiction扫过去,一点兴趣都没有。。。是不是要完蛋了

avatar
wh
83
说不定文联的人都是混日子的。不混日子的就去搞编剧搞广告赚钱了。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我就是个混日子的
avatar
q*i
84
关键是,杨丽娟不算用典,哈哈
目前中国人说到九阴真经,都不能算用典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某人是谁?
: 这是说艾略特还是庞德?庞德的那个什么,cantos是不是,就是看几个汉字想像一番,
: 在中国人看来是很ridiculous. 艾略特我印象中好像更受日本俳句还有印度文学的影响
: ,比如罗摩衍那。
: 他们那一代诗人,是不是和印象派画家很像啊,都有点摒弃西方传统,借鉴东方文化。
: 尤其是日本的。我记得在荷兰的梵高画馆看到好几幅日本浮世绘,或者类似的工笔画,
: 可能在日本人看来也很幼稚,但就能把西方人震蒙。

avatar
wh
85
邮局太过分了,为什么只送一份,另一份自己吞了啊。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我们那地方没有邮箱很多年。。。我们订杂志报纸信件都是从我爸妈单位来。邮局
: 把所有个人的和学校的杂志和信件都放在学校传达室。比如本来是2份红楼梦学刊,我
: 家一份,学校图书馆一份,但是他们只送一份来,传达室想当然就给了图书馆了,不会
: 给我爸妈这个工科系。。。

avatar
l*r
86
杨丽娟。。。听着耳熟,当时一下也没弄清楚是谁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关键是,杨丽娟不算用典,哈哈
: 目前中国人说到九阴真经,都不能算用典

avatar
wh
87
嗯,就像莫大先生的胡琴也不算用典。
杨丽娟这个名字太不好记了。我八成记不住,下次还是不知道。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关键是,杨丽娟不算用典,哈哈
: 目前中国人说到九阴真经,都不能算用典

avatar
q*i
88
呵呵,就好像春哥,胡core,典故这个东西,随着时代变化才开始难懂的吧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杨丽娟。。。听着耳熟,当时一下也没弄清楚是谁
avatar
wh
89
哈哈,qicheji你看你看!就是qicheji最八卦。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杨丽娟。。。听着耳熟,当时一下也没弄清楚是谁
avatar
l*r
90
所以杨丽娟就根部不能算典故,只是时事入诗,这个就更稀罕了,哈哈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就好像春哥,胡core,典故这个东西,随着时代变化才开始难懂的吧
avatar
wh
91
这些都是topical的东西,时代性的东西;不是typical的东西,非时代性的、比较长远
的东西。以前陆谷孙上莎士比亚课,就说莎剧最难懂的是topical的东西,最容易引起
人的共鸣的,是typical的东西,像to be or not to be. 写topical的东西,当时的人
觉得好玩,受众多;写typical的东西,后代人觉得有味道。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就好像春哥,胡core,典故这个东西,随着时代变化才开始难懂的吧
avatar
l*i
92
这里貌似有故事可挖啊
多年以后...一位女生对我说,你看过那么多次《桃花灿烂》,难道不知道女孩子都和
星子一样,是矜持的么?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
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
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
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
两眼放光手舞足蹈,说是发现了一个真正能让人兴奋的作家。那一篇让他如此激动,后
来让我如此激动,也让所有我身边的朋友如此激动的小说,叫做《桃花灿烂》。那是一
群懵懂着憧憬着爱情的少年
阳路上度过了四年青春。大一暑假的时候,我去了武汉, C带我去了武大。面对珞珈山
,就好像是看着星子,想着北京的那个“水香”,在七月江城,竟是觉得有些悲凉。我
的武汉情结,我的因方方而
无声乐章,而《祖父在父亲心中》则随着我的渐长取代了《桃花灿烂》,成为我每向他
人谈及方方必提的小说。于我而言,“祖父”是心中的理想,而“父亲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q*i
93
对阿,我就是说杨丽娟不算典故,WH非说是啊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杨丽娟就根部不能算典故,只是时事入诗,这个就更稀罕了,哈哈
avatar
q*i
94
大妹子,你这段话说过很多次了。真服了你了,我虽然很笨,但也已经记住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些都是topical的东西,时代性的东西;不是typical的东西,非时代性的、比较长远
: 的东西。以前陆谷孙上莎士比亚课,就说莎剧最难懂的是topical的东西,最容易引起
: 人的共鸣的,是typical的东西,像to be or not to be. 写topical的东西,当时的人
: 觉得好玩,受众多;写typical的东西,后代人觉得有味道。

avatar
wh
95
赞啊!人家ex'es很多的你难道不知道吗?
哎乐子给我这支歌:
许冠杰 -许冠杰白金名曲选-环球2000系列- 双星情歌
你还有别的许冠杰的什么歌也给我吧?我有天才白痴梦,有浪子心声,急流勇退,沧海
一声笑,梨涡浅笑,打雀英雄传,别的都没有。多谢!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里貌似有故事可挖啊
: 多年以后...一位女生对我说,你看过那么多次《桃花灿烂》,难道不知道女孩子都和
: 星子一样,是矜持的么?
:
: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
: 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
: 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
: 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

avatar
l*r
96
大概是说给我听的吧,俺第一次看到,呵呵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妹子,你这段话说过很多次了。真服了你了,我虽然很笨,但也已经记住了
avatar
l*r
97
bingo!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里貌似有故事可挖啊
: 多年以后...一位女生对我说,你看过那么多次《桃花灿烂》,难道不知道女孩子都和
: 星子一样,是矜持的么?
:
: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
: 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
: 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
: 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

avatar
l*r
98
您是复旦的啊?
看了这段话,想起来了,刚才说艾略特好像北大辜正坤就说过(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鲜
的观点了),他的莎士比亚水平咋样?有没有八卦说说?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些都是topical的东西,时代性的东西;不是typical的东西,非时代性的、比较长远
: 的东西。以前陆谷孙上莎士比亚课,就说莎剧最难懂的是topical的东西,最容易引起
: 人的共鸣的,是typical的东西,像to be or not to be. 写topical的东西,当时的人
: 觉得好玩,受众多;写typical的东西,后代人觉得有味道。

avatar
l*a
99
原来你对方方如此痴迷。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
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
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
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 诔林氐墓叵担业笔辈⒚挥型
耆炊遣⒉豢暗摹白娓浮痹谫寥嗣媲暗暮缆跞慈梦胰妊刑谛砭谩
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
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
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
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行
云流水》,赶在下午第一节课开始之前走回了学校。
两眼放光手舞足蹈,说是发现了一个真正能让人兴奋的作家。那一篇让他如此激动,后
来让我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wh
100
对了你们看不看山西文学的?我以前从来不看的,哎好像地方文学中我也只看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其实也看得很少。后来马悦然说李锐很好,李锐的很多文章是发在山西文学
的,我就去找来看。那么多地方文学杂志,真是看不过来。
我小时候还常看文汇月刊,是上海的文汇报的月刊,我第一次看张炜是在那上面看到的
。后来文汇月刊好像被封了。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q*i
101
上海文学不算地方文学啦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了你们看不看山西文学的?我以前从来不看的,哎好像地方文学中我也只看上海文学
: ,上海文学其实也看得很少。后来马悦然说李锐很好,李锐的很多文章是发在山西文学
: 的,我就去找来看。那么多地方文学杂志,真是看不过来。
: 我小时候还常看文汇月刊,是上海的文汇报的月刊,我第一次看张炜是在那上面看到的
: 。后来文汇月刊好像被封了。
:
: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

avatar
l*a
102
守着身边的, 还瞅着书里的。 呆大你不要看太多的书。

【在 n****o 的大作中提到】
: 真的?
: 看样子要多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啊。

avatar
wh
103
那北京文学呢?山西文学呢?辽宁文学呢?我的意思就是以地方命名的文学杂志。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上海文学不算地方文学啦
avatar
l*r
104
可以考虑搞个康州文学啥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了你们看不看山西文学的?我以前从来不看的,哎好像地方文学中我也只看上海文学
: ,上海文学其实也看得很少。后来马悦然说李锐很好,李锐的很多文章是发在山西文学
: 的,我就去找来看。那么多地方文学杂志,真是看不过来。
: 我小时候还常看文汇月刊,是上海的文汇报的月刊,我第一次看张炜是在那上面看到的
: 。后来文汇月刊好像被封了。
:
: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

avatar
T*n
105
我曾说过低看陆的话,想必wh很不高兴,哈哈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您是复旦的啊?
: 看了这段话,想起来了,刚才说艾略特好像北大辜正坤就说过(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鲜
: 的观点了),他的莎士比亚水平咋样?有没有八卦说说?

avatar
l*a
106
她估计比较难,哈哈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成天说人清高,人都知道这些八卦,你却不知道,赫赫,说明你更清高
: 你要改正啊

avatar
wh
107
无所谓的,你低看我也无所谓的,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小帕也说过陆谷孙哪篇文章不好
,因为小帕自己是新左派,而陆谷孙很不要看新左派。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曾说过低看陆的话,想必wh很不高兴,哈哈
avatar
l*r
108
没关系没关系,俺只关心八卦
文学博士、博导间的互动花边啥的。说道水平俺也不懂不是。。。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曾说过低看陆的话,想必wh很不高兴,哈哈
avatar
wh
109
我都不知道这个人。qicheji说不定知道。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您是复旦的啊?
: 看了这段话,想起来了,刚才说艾略特好像北大辜正坤就说过(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鲜
: 的观点了),他的莎士比亚水平咋样?有没有八卦说说?

avatar
q*i
110
上海文学是和人民文学同一档次的
北京文学要低一点
山西文学就更加低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北京文学呢?山西文学呢?辽宁文学呢?我的意思就是以地方命名的文学杂志。
avatar
wh
111
是爱啊。爱当然是痴迷的。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她估计比较难,哈哈
avatar
q*i
112
辜当然知道了,你好歹也是陆的得意弟子,辜在英语界还是很有影响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都不知道这个人。qicheji说不定知道。
avatar
wh
113
哪比得上麻省文学。还有纽约文学。要不搞个东北文学。多乡土。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考虑搞个康州文学啥的
avatar
l*r
114
有没有八卦?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辜当然知道了,你好歹也是陆的得意弟子,辜在英语界还是很有影响的
avatar
l*r
115
东北文学好,哈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哪比得上麻省文学。还有纽约文学。要不搞个东北文学。多乡土。
avatar
q*i
116
你还不如问WH陆的八卦,他们熟。
我只是知道辜,不熟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没有八卦?
avatar
wh
117
那要请doha挂牌,正宗东北人。不过她其实也不是正牌东北的。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东北文学好,哈哈
avatar
q*i
118
正牌和正宗什么区别阿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那要请doha挂牌,正宗东北人。不过她其实也不是正牌东北的。
avatar
l*r
119
那 WH 给说说?有些花边新闻才能衬托出形象的高大啊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还不如问WH陆的八卦,他们熟。
: 我只是知道辜,不熟

avatar
l*r
120
挂了牌随便公证一下就是正牌得了,
正宗的可能还的经过谱系认定什么的
我猜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正牌和正宗什么区别阿
avatar
wh
121
没区别。我的意思就是她不算正宗东北人吧。老家不是东北,而且挺早离开东北了。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正牌和正宗什么区别阿
avatar
wh
122
不知道。学术界的人大部分我都不知道的。我只知道读书。我认识的人都是身边的人,
跟我有直接联系的人。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辜当然知道了,你好歹也是陆的得意弟子,辜在英语界还是很有影响的
avatar
q*i
123
不和你抬杠了,呵呵,
辜有不少学术论文的阿,也是读书的一部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学术界的人大部分我都不知道的。我只知道读书。我认识的人都是身边的人,
: 跟我有直接联系的人。

avatar
wh
124
也没啥花边,就知道他挺寂寞的,老婆孩子很早出国,他一直一个人。他也挺迷信,挺
畏惧死亡的,有一年好像算命的说不吉,结果果然骨折,他在床上都没敢动。他为人很
好,没一个学生说他不好的,而且都很被他感动。没一个老师批改作业像他那么认真,
拼写啊语法啊所有小错都要挑出来,还在旁边画一个双眼皮翘睫毛的大眼睛,表示要引
起注意。不过这个可能是他天性使然;比如我看qicheji或别人的文章,也能看出错别
字啥的,不是故意要去挑,就是一边读一边就看到了。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那 WH 给说说?有些花边新闻才能衬托出形象的高大啊
avatar
l*r
125
交游是为学的重要部分啊,怎么能只冒头读书
至少有那些反动权威要了解啊,站队的站队,打倒的打倒,恩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学术界的人大部分我都不知道的。我只知道读书。我认识的人都是身边的人,
: 跟我有直接联系的人。

avatar
wh
126
不知道啊。我在国内读本科读研的时候,没有和所谓学术界有什么交流。可能那时候学
得也很浅,根本没资格交流。
读博倒是交流了,交流的结果是很倒胃口,以至于我对读学位、做研究的兴趣都没有了。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交游是为学的重要部分啊,怎么能只冒头读书
: 至少有那些反动权威要了解啊,站队的站队,打倒的打倒,恩

avatar
l*r
127
唉,你们都太清高

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啊。我在国内读本科读研的时候,没有和所谓学术界有什么交流。可能那时候学
: 得也很浅,根本没资格交流。
: 读博倒是交流了,交流的结果是很倒胃口,以至于我对读学位、做研究的兴趣都没有了。

avatar
wh
128
可能和接触的人有关吧。我要是跟陆谷孙读博,肯定会很愉快。我要是跟你或qicheji
读博,也肯定会愉快的,哈哈。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唉,你们都太清高
:
: 了。

avatar
l*r
129
啊?!我打算跟你赌博的

qicheji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可能和接触的人有关吧。我要是跟陆谷孙读博,肯定会很愉快。我要是跟你或qicheji
: 读博,也肯定会愉快的,哈哈。

avatar
q*i
130
我会觉得你太认真的,读书不需要太认真

qicheji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可能和接触的人有关吧。我要是跟陆谷孙读博,肯定会很愉快。我要是跟你或qicheji
: 读博,也肯定会愉快的,哈哈。

avatar
l*r
131
游学最重要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会觉得你太认真的,读书不需要太认真
:
: qicheji

avatar
q*i
132
呵呵,WH不同意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游学最重要
avatar
wh
133
游学如果是指纯旅游的话,我当然同意啦。
哎你今天休息吗?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WH不同意
avatar
wh
134
赌什么博?!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啊?!我打算跟你赌博的
:
: qicheji

avatar
l*r
135
ft...暴露了,是读,不是赌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赌什么博?!
avatar
wh
136
赌博找水月。
读博找qicheji.
我读博都没觉得读到什么东西。有点想再读一个,但又嫌写论文费事。我想只听课不写
论文。或者如果bbs帖子可以accepted就好了。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ft...暴露了,是读,不是赌
avatar
l*r
137
哈哈,跟我一样。。。不过不动笔的话,还真是没有什么收获
另外,还是要讨论,要交游,能少走不少弯路。恩,不要太清高:)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赌博找水月。
: 读博找qicheji.
: 我读博都没觉得读到什么东西。有点想再读一个,但又嫌写论文费事。我想只听课不写
: 论文。或者如果bbs帖子可以accepted就好了。

avatar
wh
138
嗯,有入有出,吃进去还要拉出来呢。
交游=交流+旅游?一般人只说交流,可你总强调交游。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跟我一样。。。不过不动笔的话,还真是没有什么收获
: 另外,还是要讨论,要交游,能少走不少弯路。恩,不要太清高:)

avatar
l*r
139
如果要说交流,恐怕要有人骂我装13了,哈哈
俗一点,交结,旅游,游乐,游戏
再俗一点,就是吃喝玩乐狐朋狗友:P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有入有出,吃进去还要拉出来呢。
: 交游=交流+旅游?一般人只说交流,可你总强调交游。

avatar
s*y
140
打着伞说一句,这个就是女同学们常见的一种局限性,赫赫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学术界的人大部分我都不知道的。我只知道读书。我认识的人都是身边的人,
: 跟我有直接联系的人。

avatar
D*6
141
唉,我说的都是我小时候了。我现在已经很多年看不进去小说了。。。包括出国前,有
一次又看到小说选刊了,买了一本,很长时间都看不完。。。哪象以前,杂志来了,当
天晚上就看完。
英文的更甭提了。。。我到现在没有哪本英文小说是完整地看完的,都是跳着看的。。。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为啥我现在就提不起兴趣看故事呢?
: 书店里一排一排的fiction扫过去,一点兴趣都没有。。。是不是要完蛋了

avatar
D*6
142
是啊,气得我后来就不订了,反查特别麻烦,那个年代,国内邮局的人脸色难看得很—
—这点小事又犯不着找关系。现在国内的邮局的人脸色也好看得不多——今年暑假的美
国签证把我气苦了。邮局大姐的脸色和话语够呛死人的。
我就自己看着日历,等杂志出来了,自己去邮局的报刊厅买。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邮局太过分了,为什么只送一份,另一份自己吞了啊。
avatar
T*n
143
wh这口气真的是不悦
我也不容易啊
帕的观点冲动且随机,我也不要看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无所谓的,你低看我也无所谓的,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小帕也说过陆谷孙哪篇文章不好
: ,因为小帕自己是新左派,而陆谷孙很不要看新左派。

avatar
i*t
144
张承志是我高中时特崇拜的作家之一,北方的河、黑骏马都各看过好几遍。多年后读他
的荒芜英雄路和西省暗杀考,突然头大如斗,怎么当初会喜欢这么个土鳖的东西?重温
北方的河、黑骏马,满篇矫揉造作。。从此知道青春不仅让人留恋,还可以让人汗颜。
高中校图书馆全面开架,内有禁书人啊人,大家都瞄着,我买通在阅览室打工的哥们,
抢空隙借到手,看完激动不已,觉得将来就要做何荆夫那样的人。。书在课桌里存了不
到三天,就被人盗走,害得我再次买通哥们,把借书条抽出销毁。人啊人是我这辈子偷
的唯一一本书。2002年在美国重读,仍然觉得好看。可惜戴厚英死得太惨了。
没看过小说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但张军钊把它拍成了电影,叫弧光,主演就是现
在人不人鬼不鬼的白灵,还有张光北和肖雄。首映在我们大学,片子云山雾罩的,还有
性爱镜头。终场后导演走出来,搓着手说,这个还没公映,知道各位水平高,就先拿到
这儿来放,也不知怎么样,心里很忐忑,请大家批评。。话没说完,同学们大声喊,好
,好啊。。跟旧时戏园子捧角似的,台上台下都笑。
方方只在二十年前读过她的风景。。。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们中学整个班都喜欢文学?我们班喜欢文学的也不少,有几个现在还是作家。但全班
: 性的喜欢哪个作家好像从来没有。只有几个要好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其中一个男孩,
: 很喜欢张承志,我最先读《北方的河》是他推荐的。我读不太懂,不过很能感觉到横游
: 黄河的豪气,也很惋惜结尾他的女朋友不要他了。我自己特别喜欢的是徐小斌的《对一
: 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其实也不是很看得懂,但很神叨叨。另外还有一个女孩读书奇
: 多,初一时她读《人啊人》被老师没收,说那么小的年纪不该看这本书。另外还有些武
: 侠书友。当时看武侠书倒是全班风靡的。
:
: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avatar
l*r
145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作品
一个时期看一个时期的书
大不必汗颜啊
弧光,白灵是从这儿出的名吧?可惜听说个没看过

【在 i*********t 的大作中提到】
: 张承志是我高中时特崇拜的作家之一,北方的河、黑骏马都各看过好几遍。多年后读他
: 的荒芜英雄路和西省暗杀考,突然头大如斗,怎么当初会喜欢这么个土鳖的东西?重温
: 北方的河、黑骏马,满篇矫揉造作。。从此知道青春不仅让人留恋,还可以让人汗颜。
: 高中校图书馆全面开架,内有禁书人啊人,大家都瞄着,我买通在阅览室打工的哥们,
: 抢空隙借到手,看完激动不已,觉得将来就要做何荆夫那样的人。。书在课桌里存了不
: 到三天,就被人盗走,害得我再次买通哥们,把借书条抽出销毁。人啊人是我这辈子偷
: 的唯一一本书。2002年在美国重读,仍然觉得好看。可惜戴厚英死得太惨了。
: 没看过小说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但张军钊把它拍成了电影,叫弧光,主演就是现
: 在人不人鬼不鬼的白灵,还有张光北和肖雄。首映在我们大学,片子云山雾罩的,还有
: 性爱镜头。终场后导演走出来,搓着手说,这个还没公映,知道各位水平高,就先拿到

avatar
wh
146
嗯,这一说我想起来了,我妈以前订译林好像也常丢,后来也是不订了,每个月自己买
。但译林这种杂志,寻常书报亭没有,有时还要大老远地跑到市邮局去买,也麻烦。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啊,气得我后来就不订了,反查特别麻烦,那个年代,国内邮局的人脸色难看得很—
: —这点小事又犯不着找关系。现在国内的邮局的人脸色也好看得不多——今年暑假的美
: 国签证把我气苦了。邮局大姐的脸色和话语够呛死人的。
: 我就自己看着日历,等杂志出来了,自己去邮局的报刊厅买。

avatar
wh
147
我去查了查,弧光的演员真的是百灵肖雄啊。我以为是林芳兵的,以前在电影杂志上看
到的。我很喜欢林芳兵!很漂亮!最早看《玉碎宫倾》,演一个少数民族公主。后来看
《夜行货车》。我在电影杂志上看到她的剧照大概是《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我大
概和《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搞混了。
你看过的东西很多啊,厉害。人啊人我没看过,可能看了戴厚英别的什么东西不是很感
兴趣,觉得比较老式。是啊她写完诗人之死就被亲戚谋财害命了,我们说是一言成谶。
我去查查你那是什么大学……

【在 i*********t 的大作中提到】
: 张承志是我高中时特崇拜的作家之一,北方的河、黑骏马都各看过好几遍。多年后读他
: 的荒芜英雄路和西省暗杀考,突然头大如斗,怎么当初会喜欢这么个土鳖的东西?重温
: 北方的河、黑骏马,满篇矫揉造作。。从此知道青春不仅让人留恋,还可以让人汗颜。
: 高中校图书馆全面开架,内有禁书人啊人,大家都瞄着,我买通在阅览室打工的哥们,
: 抢空隙借到手,看完激动不已,觉得将来就要做何荆夫那样的人。。书在课桌里存了不
: 到三天,就被人盗走,害得我再次买通哥们,把借书条抽出销毁。人啊人是我这辈子偷
: 的唯一一本书。2002年在美国重读,仍然觉得好看。可惜戴厚英死得太惨了。
: 没看过小说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但张军钊把它拍成了电影,叫弧光,主演就是现
: 在人不人鬼不鬼的白灵,还有张光北和肖雄。首映在我们大学,片子云山雾罩的,还有
: 性爱镜头。终场后导演走出来,搓着手说,这个还没公映,知道各位水平高,就先拿到

avatar
wh
148
没有没有,一点没有不悦。我噼里啪啦写得快,就没有太讲究措辞。我的意思就是各人
有各自的看法。比如qicheji喜欢於梨华,不喜欢张承志;我喜欢张承志,不喜欢於梨
华。但不影响我觉得qicheji厉害。或许会影响他对我的看法,那就不知道了。
还有你和小帕说陆谷孙应该也是对事(文)不对人,也是正常批评。不过小帕有时候措
辞很过激,就不正常了。
另外小帕我倒没有不要看,他书读得很多,知道很多东西,而且拍了我不少马屁。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wh这口气真的是不悦
: 我也不容易啊
: 帕的观点冲动且随机,我也不要看

avatar
l*r
149
弧光是88还是89年?反正够早的,前辈前辈
记得王志文说刚开始是找他去演的,后来被张军钊给刷下来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去查了查,弧光的演员真的是百灵肖雄啊。我以为是林芳兵的,以前在电影杂志上看
: 到的。我很喜欢林芳兵!很漂亮!最早看《玉碎宫倾》,演一个少数民族公主。后来看
: 《夜行货车》。我在电影杂志上看到她的剧照大概是《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我大
: 概和《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搞混了。
: 你看过的东西很多啊,厉害。人啊人我没看过,可能看了戴厚英别的什么东西不是很感
: 兴趣,觉得比较老式。是啊她写完诗人之死就被亲戚谋财害命了,我们说是一言成谶。
: 我去查查你那是什么大学……

avatar
l*a
150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译林》里的文章翻译水平需要提高。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这一说我想起来了,我妈以前订译林好像也常丢,后来也是不订了,每个月自己买
: 。但译林这种杂志,寻常书报亭没有,有时还要大老远地跑到市邮局去买,也麻烦。

avatar
wh
151
你还看译林啊?我以前就看不进去。不过那时倒觉得那些翻译还挺好的。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译林》里的文章翻译水平需要提高。
avatar
wh
152
我没看过弧光哎,只是看电影杂志上的林芳兵,错把她搞到弧光去了。这种诡异的东西
大概很难拍好;不过那个号称新中国第一部恐怖电影《黑楼孤魂》,还是把我吓得够呛
的,看完出来骑车时摔一跟斗。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弧光是88还是89年?反正够早的,前辈前辈
: 记得王志文说刚开始是找他去演的,后来被张军钊给刷下来了

avatar
wh
153
打倒一下性别歧视,会交际的女孩也不少。这个是性格有别,不是男女有别。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打着伞说一句,这个就是女同学们常见的一种局限性,赫赫
avatar
s*y
154
赞最后一句

不好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没有,一点没有不悦。我噼里啪啦写得快,就没有太讲究措辞。我的意思就是各人
: 有各自的看法。比如qicheji喜欢於梨华,不喜欢张承志;我喜欢张承志,不喜欢於梨
: 华。但不影响我觉得qicheji厉害。或许会影响他对我的看法,那就不知道了。
: 还有你和小帕说陆谷孙应该也是对事(文)不对人,也是正常批评。不过小帕有时候措
: 辞很过激,就不正常了。
: 另外小帕我倒没有不要看,他书读得很多,知道很多东西,而且拍了我不少马屁。

avatar
s*y
155
不是说会不会交际,而是说“跟我有直接联系的人”,赫赫

人,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打倒一下性别歧视,会交际的女孩也不少。这个是性格有别,不是男女有别。
avatar
l*r
156
方方的小说我最喜欢祖父、风景、乌泥湖
最新看的水在时间之下,有些失望。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
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
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
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 诔林氐墓叵担业笔辈⒚挥型
耆炊遣⒉豢暗摹白娓浮痹谫寥嗣媲暗暮缆跞慈梦胰妊刑谛砭谩
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
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
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
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行
云流水》,赶在下午第一节课开始之前走回了学校。
两眼放光手舞足蹈,说是发现了一个真正能让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初读方方,是在十二岁,那一年央求着父亲订了《上海文学》。之前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过于沉重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并不魁伟的“祖父”在倭人面前的豪迈却让我热血沸腾许久。
: 再读方方,是在十六岁。彼时已经淘遍了省城的旧书摊,几乎收集全了所有80年代的《中篇小说选刊》,看遍了自《班主任》以来的名篇。记得那是一个周四的中午,我独自走路去官巷口的书店,当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丛书,白色封面齐刷刷地排在书架上,闪耀着许多神叨叨的名字,比如《坚硬的稀粥》,每本大约是6块钱左右。高三的时候,我一个月只有70块钱的生活费,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方方的

avatar
q*i
157
那我们口味差不多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方方的小说我最喜欢祖父、风景、乌泥湖
: 最新看的水在时间之下,有些失望。
:
: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
: 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
: 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
: 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 诔林氐墓叵担业笔辈⒚挥型
: 耆炊遣⒉豢暗摹白娓浮痹谫寥嗣媲暗暮缆跞慈梦胰妊刑谛砭谩

avatar
wh
158
骂人目光短浅么?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说会不会交际,而是说“跟我有直接联系的人”,赫赫
:
: 人,

avatar
wh
159
我也很喜欢风景。没看过乌泥。
水在时间之下好像是登在收获上的?我听说过。我看前两年的杂志,最红的除了迟子建
的夜晚,其次就是方方的中北路空无一人。那篇我觉得一般。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方方的小说我最喜欢祖父、风景、乌泥湖
: 最新看的水在时间之下,有些失望。
:
: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 说《辽宁青年》不错,在部队的时候人人争相传看。母亲说这个人一向成绩不好才去当
: 的兵,他喜欢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说,上海的东西总是不会错的,10年前从
: 上海第一百货大楼买的床单,到现在还是很耐用,便拍板订了《上海文学》。于是,在
: 十二岁的时候,看了《祖父在父亲心中》。大约是: 诔林氐墓叵担业笔辈⒚挥型
: 耆炊遣⒉豢暗摹白娓浮痹谫寥嗣媲暗暮缆跞慈梦胰妊刑谛砭谩

avatar
q*i
160
乌是长篇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很喜欢风景。没看过乌泥。
: 水在时间之下好像是登在收获上的?我听说过。我看前两年的杂志,最红的除了迟子建
: 的夜晚,其次就是方方的中北路空无一人。那篇我觉得一般。

avatar
wh
161
没戏了。
我刚刚找到严歌苓的小姨,也是长篇,两百多页。我刚打印的方方和张洁还没看完。还
有於梨华的小说。还有旧杂志。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乌是长篇
avatar
l*r
162
真羡慕你。
乌在网上应该有的。多年前我就是在网上看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戏了。
: 我刚刚找到严歌苓的小姨,也是长篇,两百多页。我刚打印的方方和张洁还没看完。还
: 有於梨华的小说。还有旧杂志。

avatar
s*y
163
不是目光短浅,而是更喜欢跟自己直接相关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骂人目光短浅么?
avatar
m*e
164
我想起来中学的时候借“爱的荒漠”,被人软性嘲笑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们中学整个班都喜欢文学?我们班喜欢文学的也不少,有几个现在还是作家。但全班
: 性的喜欢哪个作家好像从来没有。只有几个要好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其中一个男孩,
: 很喜欢张承志,我最先读《北方的河》是他推荐的。我读不太懂,不过很能感觉到横游
: 黄河的豪气,也很惋惜结尾他的女朋友不要他了。我自己特别喜欢的是徐小斌的《对一
: 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其实也不是很看得懂,但很神叨叨。另外还有一个女孩读书奇
: 多,初一时她读《人啊人》被老师没收,说那么小的年纪不该看这本书。另外还有些武
: 侠书友。当时看武侠书倒是全班风靡的。
:
: 看了几年的《少年文艺》,厌烦了那些幼稚的故事,便希望自己能看些成熟的文字。父
: 亲和母亲是不看小说的,他们便去问别人什么文学杂志比较好。邻居有个刚复员回来的

avatar
m*e
165
文人的优点就是非常自信
读者不懂 说明该读者是笨笨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哈,got it. 你就是简洁;要是我写,肯定很啰嗦,我一定要向大家介绍一下
: 粞、水香、星子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敢拿来做比喻。

avatar
m*e
166
我跟你一样,他们说了 我才知道,啊,这个我听说过
记性越来越差了,很多事情过耳即忘,
几个月前看的节目或者书,无论当时如何感动,过后只记得感动过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我去查了查,原来是你老乡,哈哈。我好像在买卖提上看到过她的事,但哪里记
: 得住这些八卦新闻的人名。qicheji这个大八卦。

avatar
m*e
167
zan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我觉得典故这个事情很简单,喜欢用典的,本来写的东西就不是给所有人看的,所
: 以并不在乎看不出典故人的看法,呵呵

avatar
m*e
168
应该说是个别画家吧
嗯,梵高临摹过好几幅歌川广重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戏了。
: 我刚刚找到严歌苓的小姨,也是长篇,两百多页。我刚打印的方方和张洁还没看完。还
: 有於梨华的小说。还有旧杂志。

avatar
m*e
169
我以前报纸只看一个参考消息
其他期刊只看一点新华文摘
好像浮躁就是在某一期新华文摘上看的
另外就是中学午休时去图书馆看一点译林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上海文学是和人民文学同一档次的
: 北京文学要低一点
: 山西文学就更加低了

avatar
m*e
170
说到偷书,想起前两年毕业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从图书馆借着的很喜欢的书,
琢磨着能落下就好了,苦于无方,一直拖着没还。结果离开学校前,天赐一良机,
那俩礼拜 天人交战,最后还是决定不偷。
后悔无数次。

【在 i*********t 的大作中提到】
: 张承志是我高中时特崇拜的作家之一,北方的河、黑骏马都各看过好几遍。多年后读他
: 的荒芜英雄路和西省暗杀考,突然头大如斗,怎么当初会喜欢这么个土鳖的东西?重温
: 北方的河、黑骏马,满篇矫揉造作。。从此知道青春不仅让人留恋,还可以让人汗颜。
: 高中校图书馆全面开架,内有禁书人啊人,大家都瞄着,我买通在阅览室打工的哥们,
: 抢空隙借到手,看完激动不已,觉得将来就要做何荆夫那样的人。。书在课桌里存了不
: 到三天,就被人盗走,害得我再次买通哥们,把借书条抽出销毁。人啊人是我这辈子偷
: 的唯一一本书。2002年在美国重读,仍然觉得好看。可惜戴厚英死得太惨了。
: 没看过小说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但张军钊把它拍成了电影,叫弧光,主演就是现
: 在人不人鬼不鬼的白灵,还有张光北和肖雄。首映在我们大学,片子云山雾罩的,还有
: 性爱镜头。终场后导演走出来,搓着手说,这个还没公映,知道各位水平高,就先拿到

avatar
m*e
171
我不喜欢林芳兵。好象是看着命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去查了查,弧光的演员真的是百灵肖雄啊。我以为是林芳兵的,以前在电影杂志上看
: 到的。我很喜欢林芳兵!很漂亮!最早看《玉碎宫倾》,演一个少数民族公主。后来看
: 《夜行货车》。我在电影杂志上看到她的剧照大概是《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我大
: 概和《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搞混了。
: 你看过的东西很多啊,厉害。人啊人我没看过,可能看了戴厚英别的什么东西不是很感
: 兴趣,觉得比较老式。是啊她写完诗人之死就被亲戚谋财害命了,我们说是一言成谶。
: 我去查查你那是什么大学……

avatar
q*i
172
你说的浮躁是贾的长篇么,那么长,新华文摘居然全部刊登了?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以前报纸只看一个参考消息
: 其他期刊只看一点新华文摘
: 好像浮躁就是在某一期新华文摘上看的
: 另外就是中学午休时去图书馆看一点译林

avatar
wh
173
嗯。你是不是已经到达独孤求败的境界,所有可看的书都看过了。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真羡慕你。
: 乌在网上应该有的。多年前我就是在网上看的。

avatar
wh
174
看在你肺炎的份上不跟你争了。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目光短浅,而是更喜欢跟自己直接相关的
avatar
wh
175
厉害。参考消息我不大能看。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以前报纸只看一个参考消息
: 其他期刊只看一点新华文摘
: 好像浮躁就是在某一期新华文摘上看的
: 另外就是中学午休时去图书馆看一点译林

avatar
wh
176
哈哈,什么良机?还是良心太好。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到偷书,想起前两年毕业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从图书馆借着的很喜欢的书,
: 琢磨着能落下就好了,苦于无方,一直拖着没还。结果离开学校前,天赐一良机,
: 那俩礼拜 天人交战,最后还是决定不偷。
: 后悔无数次。

avatar
l*r
177
为啥这么问?我刚来这个版,不就说我看了个乌泥吗?
我挺喜欢迟子建和方方的。但你们说的一半我都没看过。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你是不是已经到达独孤求败的境界,所有可看的书都看过了。
avatar
wh
178
觉得你看过很多东西。可以和qicheji一拼。我看过的很少,迟子建我只看过一本小说
集和两个中篇。方方也一样。她那个什么水啊时间下,讲什么的?城市的人么?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为啥这么问?我刚来这个版,不就说我看了个乌泥吗?
: 我挺喜欢迟子建和方方的。但你们说的一半我都没看过。

avatar
l*r
179
哪里。我看得不多,只是小说而已。
水在时间之下讲的是唱汉戏的女艺人。一生比较戏剧性。背景还是武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觉得你看过很多东西。可以和qicheji一拼。我看过的很少,迟子建我只看过一本小说
: 集和两个中篇。方方也一样。她那个什么水啊时间下,讲什么的?城市的人么?

avatar
wh
180
噢。有趣。从没听说过汉戏。现在真流行挖掘民间艺术。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哪里。我看得不多,只是小说而已。
: 水在时间之下讲的是唱汉戏的女艺人。一生比较戏剧性。背景还是武汉。

avatar
m*e
181
也许是节选?大概十几到几十页,忘了。
那大概是我整个中学(?)时候看过的唯一一篇中国当代小说

【在 q*****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的浮躁是贾的长篇么,那么长,新华文摘居然全部刊登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