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称儿子李戡因上网成性上北大会商名单# Joke - 肚皮舞运动
C*g
1 楼
http://news.sina.com.cn/s/2011-04-02/031222225681.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2日03:12 大洋网-广州日报
李敖昨天在暨大演讲。记者骆昌威摄
昨在暨大站立演讲一个半小时
昨日,穿着标志性的大红色夹克衫、戴着有色眼镜,年过七旬的台湾著名作家李敖
到暨南大学演讲。他从暨南大学校长胡军的手中接过聘书,受聘成为暨南大学名誉教授。
“历史有很多真相与表面不一样。缔造民国的黄花岗起义72烈士之外,还有第73个
烈士。有好几个人也参加了起义,但别人死了他们没死,他们很内疚,觉得自己不应该
活着。”目前正值广州社会各界纪念“3·29起义”一百周年之际,李敖在暨大的演讲
题目也“应景”地确定为《黄花岗第七十三烈士》。 记者黄茜 通讯员 卢健民、苏运生
谈新书 我想写这本小说想了50多年
李敖一出场,全场掌声雷动。
“我带来一本书,谈的就是1911年3月31日发生的事,叫做《第七十三烈士》。国
学大师章太炎手书的黄花岗烈士碑铭上,称七十二烈士‘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是3
月29日举义,埋骨之日是4月3日,但有人在起义中受伤,4月7日才死。还有人死在家中
。”李敖感叹:“历史有很多真相与表面不一样。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平均年龄只有29
岁,如果他们没死,会不会有所感想?”李敖称,自己想写这本书想了50年,花了70天
就写出来。
但昨天的整个演讲,李敖并未展开讲这“第73个烈士”。有记者问他是否“演讲跑
题”。李敖“狡猾”作答:“这第73个烈士本来就是真真假假,有好几个人都可称得上
第73个烈士。他们也参加了起义,但别人死了,他们觉得内疚,觉得自己不该活着。这
本书就是个小说,引起你们的兴趣,好卖书嘛!”
谈朋友乱世就做李敖
李敖的父亲是北京大学毕业,他本人在青少年时代即前往台湾,与暨南大学并无渊
源。为什么此次大陆之行的首站演讲就放在暨南大学,并接受暨大荣誉教授的聘书呢?
原因是多亏李敖的终生老友、暨南大学名誉教授潘毓刚“牵线搭桥”。
潘毓刚教授是蜚声世界的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与李敖的友情始于在台湾服兵役
期间。狂傲如李敖,对这位谦谦君子型的好友也赞誉有加。
李敖曾经写道,如果让他选择下辈子成为谁的话,前三位都是李敖、李敖、李敖,
第四位便是潘毓刚。“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潘先生就有赤子之心。”李敖笑
言:“太平盛世就做潘毓刚,在乱世就做李敖!”
谈子女 李戡上北大读书
去年,李敖与大陆的联系又多了一层——学生家长。其子李戡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读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个学期过去了,李戡在大陆学习的情况如何?
前不久,北京大学启动“学业会商”机制。北大称需要“会商”的学生分为十类,
包括:学业困难、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贫困、学籍异动、生活独立、网络成瘾、
就业困难、罹患重大疾病、受到违纪处分。“李戡已经上了‘会商名单’,原因是‘上
网成性’。”虽然外界对北大的会商制度存在种种议论,但李敖似乎不以为意:“北大
的基础还是好的,是提倡自由学风的。李戡去北大读书,主要是他自己的决定。外界认
为我起了大作用,那是高估了我。”李敖说,儿子在北大比较习惯、也很用功,就是有
时候觉得“水不够用”。“他去北大读书算是‘弃暗投明’,我不后悔!”
说到女儿李文,李敖慈爱之情溢于言表:“李文是很凶悍的,也很有点气质。我告
美国总统,她作为一个美籍华人,也去告美国总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2日03:12 大洋网-广州日报
李敖昨天在暨大演讲。记者骆昌威摄
昨在暨大站立演讲一个半小时
昨日,穿着标志性的大红色夹克衫、戴着有色眼镜,年过七旬的台湾著名作家李敖
到暨南大学演讲。他从暨南大学校长胡军的手中接过聘书,受聘成为暨南大学名誉教授。
“历史有很多真相与表面不一样。缔造民国的黄花岗起义72烈士之外,还有第73个
烈士。有好几个人也参加了起义,但别人死了他们没死,他们很内疚,觉得自己不应该
活着。”目前正值广州社会各界纪念“3·29起义”一百周年之际,李敖在暨大的演讲
题目也“应景”地确定为《黄花岗第七十三烈士》。 记者黄茜 通讯员 卢健民、苏运生
谈新书 我想写这本小说想了50多年
李敖一出场,全场掌声雷动。
“我带来一本书,谈的就是1911年3月31日发生的事,叫做《第七十三烈士》。国
学大师章太炎手书的黄花岗烈士碑铭上,称七十二烈士‘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是3
月29日举义,埋骨之日是4月3日,但有人在起义中受伤,4月7日才死。还有人死在家中
。”李敖感叹:“历史有很多真相与表面不一样。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平均年龄只有29
岁,如果他们没死,会不会有所感想?”李敖称,自己想写这本书想了50年,花了70天
就写出来。
但昨天的整个演讲,李敖并未展开讲这“第73个烈士”。有记者问他是否“演讲跑
题”。李敖“狡猾”作答:“这第73个烈士本来就是真真假假,有好几个人都可称得上
第73个烈士。他们也参加了起义,但别人死了,他们觉得内疚,觉得自己不该活着。这
本书就是个小说,引起你们的兴趣,好卖书嘛!”
谈朋友乱世就做李敖
李敖的父亲是北京大学毕业,他本人在青少年时代即前往台湾,与暨南大学并无渊
源。为什么此次大陆之行的首站演讲就放在暨南大学,并接受暨大荣誉教授的聘书呢?
原因是多亏李敖的终生老友、暨南大学名誉教授潘毓刚“牵线搭桥”。
潘毓刚教授是蜚声世界的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与李敖的友情始于在台湾服兵役
期间。狂傲如李敖,对这位谦谦君子型的好友也赞誉有加。
李敖曾经写道,如果让他选择下辈子成为谁的话,前三位都是李敖、李敖、李敖,
第四位便是潘毓刚。“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潘先生就有赤子之心。”李敖笑
言:“太平盛世就做潘毓刚,在乱世就做李敖!”
谈子女 李戡上北大读书
去年,李敖与大陆的联系又多了一层——学生家长。其子李戡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读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个学期过去了,李戡在大陆学习的情况如何?
前不久,北京大学启动“学业会商”机制。北大称需要“会商”的学生分为十类,
包括:学业困难、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贫困、学籍异动、生活独立、网络成瘾、
就业困难、罹患重大疾病、受到违纪处分。“李戡已经上了‘会商名单’,原因是‘上
网成性’。”虽然外界对北大的会商制度存在种种议论,但李敖似乎不以为意:“北大
的基础还是好的,是提倡自由学风的。李戡去北大读书,主要是他自己的决定。外界认
为我起了大作用,那是高估了我。”李敖说,儿子在北大比较习惯、也很用功,就是有
时候觉得“水不够用”。“他去北大读书算是‘弃暗投明’,我不后悔!”
说到女儿李文,李敖慈爱之情溢于言表:“李文是很凶悍的,也很有点气质。我告
美国总统,她作为一个美籍华人,也去告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