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1 楼
(一)
将艺术品比成一棵树,那考察“表达欲望”就等于考察这棵树的根部。根越粗大,扎得
越深,这棵树就越有可能长得茂盛。
当然,只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还不足以保证就是好作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人画了
两幅画,一幅是初学时画的,另一幅是学画十年之后画的。虽然两者表达欲望差不多强
,但这两幅画并不是一样的好。
因此,在第一标准的基础上,还需要第二标准来作进一步的界定和区分。
第一标准是从根部考察,考察的是一部作品产生和生长的原动力。很自然就会联想到,
第二标准应从树冠来考察,也就是说考察艺术品最终的表达效果。
那么,又该用什么来衡量一件艺术品的表达效果呢?
(二)
现实中,很多人选择了用“观者是否喜欢”来判定艺术品。只要喜欢的人越多,喜欢的
程度越强,那这件艺术品就越好。
这种判定实际上是不合理的。理由如下:
首先,观者有先入为主的喜好。用“观者是否喜欢”来判定,就会有利于那些刻意迎合
观者喜好的艺术品。对艺术品而言,这显然是不公平的。(经验表明,迎合受众口味的
作品往往肤浅。杰出的作品不是迎合观者,而是挑战观者。)
其次,观者的口味会变化。因此用“观者是否喜欢”来评判得出的结论就会跟着口味变
化而变化,最终没了定数。(这种情况常在生活中发生。比如,某位常在专栏发表影视
评论的人,你如果收集他不同时期的文章,就会发现他的摇摆和矛盾。那是因为他口味
在不停地变。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一生中会经历多次口味转变
。以至于同样的评论者,同样的作品,却会在不同时期给出大相径庭的评论。以口味为
基准,写评论难免言辞夸张。因为人毕竟是情感动物,一旦被触动,就很可能送上满量
程的溢美。)
再其次,以观者喜好为评判标准对观者和艺术家都不利。如果观者放纵自己的口味,如
果艺术家迎合观者的口味,相互间就会形成一种不良反馈。最终的结果是,对口味的依
赖越来越强,口味也变得越来越窄。艺术家丧失了自由,观者丧失了选择。(用苦瓜作
比方,即便不喜欢苦瓜,我们也知道吃点苦瓜对身体有利。欣赏艺术品也是如此。很多
作品,不喜欢它,但也会知道它的好。口味杂,心态定,抱着学习而不是消费的态度来
欣赏,这样的阅读过程才能得到更深更充实的满足感。)
上面的讨论说明,用来评判艺术品的第二标准,应尽量避开观者口味的影响。
(三)
口味的影响是深刻的,甚至是无意识的。大气?优美?深刻?新颖?……这些是我们常
常用来评判艺术品的词。这些形容词其实已暗含了观者的口味和喜好。
同时,这些常用的形容词也暗含了与其它作品的对比。说大气的真实意思是,这件作品
比其它大部分作品更大气;说深刻的真实意思是,这件作品比其它大部分作品更深刻。
一对比,哪怕是不自觉的对比,都必将引起争论。
称赞者往往不知道,他们对一件作品不合适的称赞其实也暗含了对其它作品的一种批评
。比如,张三说“作品《A》大气磅礴”。李四可能就会想“作品《B》那才叫大气磅礴
,作品《A》如果都算大气磅礴,那作品《B》算什么?”。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大气磅
礴这个词是公用的。不同的作品使用着同一套形容词。形容词的资源是有限的,那些金
光闪闪的形容词就像皇冠,只有极少的作品可以戴上。作品和作品间有一种天然的竞争
关系。
有人赞,就会有人批。基于口味的批评也很容易发起。因为大气就难免粗疏,优美就难
免软弱,深刻就难免干涩,新颖就难免浅薄……
最富煽动性的评论方式是用其它作品来衬托。这是评论者喜爱的方式,也是读者喜爱的
方式。因为有争论场面才会热闹。随便找来一篇网上的评论文,你会很容易发现与下面
句子类似的句式:
“在这个时代一堆甜得发腻嗲得发酸的糖水片中,影片《A》如冰山般奇峰突起,卓尔
不群,以其史诗般的壮丽震撼了我。”
当这样的文字发出来,那认为影片《A》不具备“史诗般的壮丽”的观者,自然会发起
批评。那因为喜欢“糖水片”而感觉到被评论者冒犯了的人,自然也会发起反击。于是
双方展开缠斗。
基于口味的评论,无论赞还是批,都有道理,也都不靠谱。没完没了可以争一千年。
因此,将被用来评判艺术品的这个第二标准,不仅要尽力避开口味,还要尽力避开作品
间无意识的比较(比较无处不在,不可能完全避开)。
避开作品间的比较,这句话的含义是,这个第二标准要能够反映出作品的某种内在属性
,而且是某种普遍的不依赖于口味的内在属性。
(四)
根据我的阅读和创作经历,将这个第二标准定为“说服力”。
(五)
这件艺术品有说服力吗?这句话的含义是:这件艺术品使用的各种元素以及驾驭这些元
素的各种表达手段能支撑起它的精神诉求吗?
杰出的艺术品,从细节、到结构、到展开的节奏、乃至最后这一切努力所支撑起的精神
诉求,每个层面都相互支撑,环环相扣,从而做到让人信服。
作品的核心力量,来自于作品各部分内在的深刻关联。是这种深刻关联,让一堆砖石、
木头、玻璃变成了摩天大厦。
我所说的说服力,就是考察这堆砖石、木头、玻璃是否货真价实,更重要的是考察这堆
原料组织成大厦的方式是否可靠稳健。
细节有说服力,组织细节的方式也有说服力。尽管这是一栋奇形怪状的建筑,尽管我不
喜欢这建筑,但这建筑的搭建确实没有问题,那我就依然认为这是一栋好建筑。
杰出的作品骨架硬朗,肌筋结实,血肉丰满。是一个组织得完好的生命体。
也就是说不需要扶,它自己立得住;不需要推,它自己会跑。
(六)
说服力,是表达欲望、表达技巧、时间和精力,以及艺术家的背景,所有这些因素累加
出的一个结果。
表达欲望缺乏,作品必然没有说服力。表达技巧缺乏,作品也不会有说服力。
对艺术家来说,最难获得的是表达欲望。对此,他能做的不多。交几个情妇,跑出去旅
游,或者尝试其它各种刺激,这些办法是否有效,很难说。
如果已经有了表达欲望,那最难的事就变成了如何让作品有说服力。对此,艺术家可以
做的事很多。多到要让他倾尽一生的努力。
让人信服很难。一方面,艺术家不会随便将心交出去。另一方面,受众也不会随便让人
来摸他的心。
让人信服难到什么程度?看看各种宗教就知道了。(在我眼里,宗教也是一种行为艺术
,通过语言、动作、仪式等各种手段刺激,使人在精神上产生一种“超自然”的幻觉体
验。)
世上有许多宗教,这些宗教力气花在了哪儿呢?他们最用心做的事,十之八九是如何让
人来信服他们的宗教。当你信了,下面的事就都好办了。
(七)
有些电影、电视剧,刚放出来就被观众找出一堆穿帮镜头。
艺术品最忌讳的是细节上站不住脚。越低级的失误,对艺术品说服力的杀伤度越大。
(八)
《少年派》中有一个问天的场面。山穷水尽癫狂恍惚的派,在海上暴风雨中咆哮着质问
上帝。这个场面我觉得缺乏说服力。原因如下:
1)派是一个少年,而质问上帝这种带有深度反思性质的行为,更像是中年人才会做的
事。
2)派是一个多信仰者。
设想一位一神论的信徒,他将自己的渴望、企盼、信念全寄托在某位神砥上面。他信得
很诚,但现实是,他遭遇了更多的挫折。痛苦和折磨不停积累,直到某一天动摇了他的
信念,以致于让他向信仰的神发出了质问:你为何如此对我?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深刻的忠诚和背叛。就如一个人始终深爱着对方,同时又经历着
持久的折磨和冷遇,最终难免会有一场爆发。
显然,这样的过程不太可能发生在派这样的年少的多信仰者身上。因为他和他的上帝根
本就没有经历过辛苦“相爱”。对多信仰者来说,这个神如果不好,那就换一位神来信。
3)质问上帝乃是精神受到极度折磨的一种反弹,派家人皆亡,这是伤痛,但并不是持
续的精神折磨。事实上,一个人漂流在海上,时刻面临着一种现实的威胁,这种状况下
,人考虑的更可能是具体的问题,而不太可能是那些精神上有深度的问题。
上述种种原因,使我看到电影中这个场面时,觉得不自然。
《阿甘正传》中也有个类似的场面,残废的邓中尉在海上暴风雨中,骑着桅杆冲着想象
中的上帝歇斯底里大喊大叫。我觉得这个场面就比较有说服力,因为影片做足了铺垫。
在影片的前面部分,越南战场上,很多细节已经塑造出了邓作为职业军官的骄傲。特别
是重伤后,邓被阿甘救出来时,邓对阿甘表现的是不满和气愤,因为他希望和他的祖辈
们一样战死沙场。结果是,他的下属白痴阿甘成了国家英雄,而他却成了失去双腿的无
人搭理的退伍老兵,这事放在谁身上都是一种刺激。万人欢庆的元旦夜,邓中尉在破旧
公寓里与两个妓女厮混,这一幕突出表现了他的无奈、激愤和落寞。命运不停地羞辱他
,时间的绳索不停勒他,勒痕越来越深。直到某一天,当暴风雨来临,他终于不可遏制
地向上帝发出了强烈质疑。
《处女泉》中也有一个问天的场面,没有暴风,没有骤雨,只有一个失去女儿的中年父
亲特利的苍凉背影。但我觉得这个场面很有说服力。这种说服力来自于故事的自然推进
和内在的强烈冲突。特利一家虔诚地信着耶稣。特利的女儿美丽善良纯真。在给教堂送
蜡烛的途中,女儿遭到了几个歹人的奸杀。特利杀死那些歹徒后,在山林中找到了女儿
的尸体。看着女儿美丽的被奸污的尸体,父亲情绪失控了:上帝,你如果有眼,怎么会
让一位纯洁的少女,一个虔诚信奉你的少女,在为你送蜡烛的途中遇害呢?
要想支撑起“问天”这样的场面,并不需要这个场面本身多么激烈和狂暴,需要的是剧
中人物得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性,并且人物的内心经历了一次深度的摧残和颠覆。
表达的最理想情况是,当问天那一幕来临时,演员还没喊,观众已经在心里喊开了。感
动和共鸣就要来得这样自然。
(九)
大部分艺术品,其表达并不足以支撑起其精神诉求,对受众心灵的触动并不能做到水到
渠成。这时候,艺术家就会使用情绪和气氛的渲染来掩盖这种不足。受众也会有感动,
但这感动来得勉强,来得浅。
(十)
作为一位艺术家,你得充分了解你要描述的对象。一个不熟悉肌肉骨骼的画家,不太可
能画好人物。一个不了解人情世故的作家,不太可能写活人物。杰出的艺术品中,有一
种深刻的科学性。最经典的例子是梵高的《星空》,画中深浅不一的漩涡居然精确地符
合用来描述漩涡的复杂数学公式。
最近看了《十七岁的单车》,片中的两个女性角色形象都嫌生硬单薄。一个让人觉得莫
名其妙,另一个让人觉得没活人气息。我估计,导演年少时可能没怎么接触过女生,所
以他对这个年龄的女性缺乏了解。
毛姆《刀锋》中的主人公拉里也流于单薄,给人不真实感。书中其它人物的形象倒是鲜
活生动。我猜测可能是因为毛姆并不了解那种不停追寻真理的人的内心世界。拉里这个
形象也许是毛姆内心渴望的一种投影,承载了他的期待和敬仰,但因没有现实对应而导
致没有血肉。
(十一)
继续举例。
《十七岁的单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送快递的少年贵和上高中的少年坚,一人一天分
骑一辆山地自行车。没有山地车骑的时候,少年贵就只能用老乡的二八大杠来送信。送
信途中,二八大杠链条掉了,然后镜头中是少年贵的各种急迫、惶恐、无奈。
我们都有过骑车掉链子的经历,这不是什么大事和难事,装回去也很容易,犯得着如此
急迫、惶恐、无奈么?就算车抛锚了,也没有几个人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因为这是生
活中常见的一种意外,人们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承受这种事的发生。
在车掉链子与少年贵的各种夸张表情强烈情绪之间,缺乏一种有力的关联。也就是说,
这个地方缺乏说服力。
整个影片不停给人添堵。导演可能是想表达少年人的压抑、残酷和执着。添堵没问题,
但堵要堵得让人信服。片中多处细节缺乏说服力。再比如,抢了少年坚女友的“大欢”
,被少年坚用砖头砸得头破血流后,不但没去医院,反而瞬间纠结了一批人跑来追打少
年坚,这,实在有点超现实了。
(十二)
一件艺术品有说服力,那是因为它承载了一种必然性。
(十三)
表达,就要表达到位,而且是干净利落地表达到位。既不缺乏,也不过度。
(十四)
过度,往往是因为缺乏。
因为没抓住关键性的有表现力的细节,只好用一堆别的细节来敷衍。因为故事讲得不到
位,只好加大力气渲染气氛。
细节抓得好,片言可以居要。故事讲得好,你不渲染,别人也会落泪。
让人看出你在用力了,那是因为你乏力。
奔着商业去的导演容易过度使用大场面,奔着艺术标签去的导演容易过度使用长镜头。
商业作家喜欢反复使用狗血情节,“文艺”作家则不厌其烦描绘细节。这些做法都容易
用力过度。
奥卡姆剃刀原则:若无必要,勿增实体。
(十五)
在这一篇结束的地方,来一个暂时性的总结。
到目前为止:1)提出将“表达的欲望”、“说服力”作为衡量艺术品的两个基本标准
。2)描绘了艺术的整体框架,也就是艺术须满足开放性,试错性和互动性。3)解释心
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时,给出了“镜像互嵌模型”。4)解释艺术家与受众关系时
,给出了“共鸣模型”。
(我所要建立的艺术理论,不是那种夸夸其谈听着很炫的玄说,而是那种带有普适性和
实用性的理论。实用性,也就是它能够回答以如何为开头的那些问句。比如,如何将表
达的欲望有效转变为艺术感染力?如何让艺术品富有说服力?……要回答这些问题,就
需要深入研究大量艺术作品,发掘使它们具有说服力的那些共性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
提炼出来,从而形成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洞见。从第四篇《恒定与流动》开始,我将逐步
回答这些问题。)
(这是文论的第三篇。)
将艺术品比成一棵树,那考察“表达欲望”就等于考察这棵树的根部。根越粗大,扎得
越深,这棵树就越有可能长得茂盛。
当然,只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还不足以保证就是好作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人画了
两幅画,一幅是初学时画的,另一幅是学画十年之后画的。虽然两者表达欲望差不多强
,但这两幅画并不是一样的好。
因此,在第一标准的基础上,还需要第二标准来作进一步的界定和区分。
第一标准是从根部考察,考察的是一部作品产生和生长的原动力。很自然就会联想到,
第二标准应从树冠来考察,也就是说考察艺术品最终的表达效果。
那么,又该用什么来衡量一件艺术品的表达效果呢?
(二)
现实中,很多人选择了用“观者是否喜欢”来判定艺术品。只要喜欢的人越多,喜欢的
程度越强,那这件艺术品就越好。
这种判定实际上是不合理的。理由如下:
首先,观者有先入为主的喜好。用“观者是否喜欢”来判定,就会有利于那些刻意迎合
观者喜好的艺术品。对艺术品而言,这显然是不公平的。(经验表明,迎合受众口味的
作品往往肤浅。杰出的作品不是迎合观者,而是挑战观者。)
其次,观者的口味会变化。因此用“观者是否喜欢”来评判得出的结论就会跟着口味变
化而变化,最终没了定数。(这种情况常在生活中发生。比如,某位常在专栏发表影视
评论的人,你如果收集他不同时期的文章,就会发现他的摇摆和矛盾。那是因为他口味
在不停地变。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一生中会经历多次口味转变
。以至于同样的评论者,同样的作品,却会在不同时期给出大相径庭的评论。以口味为
基准,写评论难免言辞夸张。因为人毕竟是情感动物,一旦被触动,就很可能送上满量
程的溢美。)
再其次,以观者喜好为评判标准对观者和艺术家都不利。如果观者放纵自己的口味,如
果艺术家迎合观者的口味,相互间就会形成一种不良反馈。最终的结果是,对口味的依
赖越来越强,口味也变得越来越窄。艺术家丧失了自由,观者丧失了选择。(用苦瓜作
比方,即便不喜欢苦瓜,我们也知道吃点苦瓜对身体有利。欣赏艺术品也是如此。很多
作品,不喜欢它,但也会知道它的好。口味杂,心态定,抱着学习而不是消费的态度来
欣赏,这样的阅读过程才能得到更深更充实的满足感。)
上面的讨论说明,用来评判艺术品的第二标准,应尽量避开观者口味的影响。
(三)
口味的影响是深刻的,甚至是无意识的。大气?优美?深刻?新颖?……这些是我们常
常用来评判艺术品的词。这些形容词其实已暗含了观者的口味和喜好。
同时,这些常用的形容词也暗含了与其它作品的对比。说大气的真实意思是,这件作品
比其它大部分作品更大气;说深刻的真实意思是,这件作品比其它大部分作品更深刻。
一对比,哪怕是不自觉的对比,都必将引起争论。
称赞者往往不知道,他们对一件作品不合适的称赞其实也暗含了对其它作品的一种批评
。比如,张三说“作品《A》大气磅礴”。李四可能就会想“作品《B》那才叫大气磅礴
,作品《A》如果都算大气磅礴,那作品《B》算什么?”。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大气磅
礴这个词是公用的。不同的作品使用着同一套形容词。形容词的资源是有限的,那些金
光闪闪的形容词就像皇冠,只有极少的作品可以戴上。作品和作品间有一种天然的竞争
关系。
有人赞,就会有人批。基于口味的批评也很容易发起。因为大气就难免粗疏,优美就难
免软弱,深刻就难免干涩,新颖就难免浅薄……
最富煽动性的评论方式是用其它作品来衬托。这是评论者喜爱的方式,也是读者喜爱的
方式。因为有争论场面才会热闹。随便找来一篇网上的评论文,你会很容易发现与下面
句子类似的句式:
“在这个时代一堆甜得发腻嗲得发酸的糖水片中,影片《A》如冰山般奇峰突起,卓尔
不群,以其史诗般的壮丽震撼了我。”
当这样的文字发出来,那认为影片《A》不具备“史诗般的壮丽”的观者,自然会发起
批评。那因为喜欢“糖水片”而感觉到被评论者冒犯了的人,自然也会发起反击。于是
双方展开缠斗。
基于口味的评论,无论赞还是批,都有道理,也都不靠谱。没完没了可以争一千年。
因此,将被用来评判艺术品的这个第二标准,不仅要尽力避开口味,还要尽力避开作品
间无意识的比较(比较无处不在,不可能完全避开)。
避开作品间的比较,这句话的含义是,这个第二标准要能够反映出作品的某种内在属性
,而且是某种普遍的不依赖于口味的内在属性。
(四)
根据我的阅读和创作经历,将这个第二标准定为“说服力”。
(五)
这件艺术品有说服力吗?这句话的含义是:这件艺术品使用的各种元素以及驾驭这些元
素的各种表达手段能支撑起它的精神诉求吗?
杰出的艺术品,从细节、到结构、到展开的节奏、乃至最后这一切努力所支撑起的精神
诉求,每个层面都相互支撑,环环相扣,从而做到让人信服。
作品的核心力量,来自于作品各部分内在的深刻关联。是这种深刻关联,让一堆砖石、
木头、玻璃变成了摩天大厦。
我所说的说服力,就是考察这堆砖石、木头、玻璃是否货真价实,更重要的是考察这堆
原料组织成大厦的方式是否可靠稳健。
细节有说服力,组织细节的方式也有说服力。尽管这是一栋奇形怪状的建筑,尽管我不
喜欢这建筑,但这建筑的搭建确实没有问题,那我就依然认为这是一栋好建筑。
杰出的作品骨架硬朗,肌筋结实,血肉丰满。是一个组织得完好的生命体。
也就是说不需要扶,它自己立得住;不需要推,它自己会跑。
(六)
说服力,是表达欲望、表达技巧、时间和精力,以及艺术家的背景,所有这些因素累加
出的一个结果。
表达欲望缺乏,作品必然没有说服力。表达技巧缺乏,作品也不会有说服力。
对艺术家来说,最难获得的是表达欲望。对此,他能做的不多。交几个情妇,跑出去旅
游,或者尝试其它各种刺激,这些办法是否有效,很难说。
如果已经有了表达欲望,那最难的事就变成了如何让作品有说服力。对此,艺术家可以
做的事很多。多到要让他倾尽一生的努力。
让人信服很难。一方面,艺术家不会随便将心交出去。另一方面,受众也不会随便让人
来摸他的心。
让人信服难到什么程度?看看各种宗教就知道了。(在我眼里,宗教也是一种行为艺术
,通过语言、动作、仪式等各种手段刺激,使人在精神上产生一种“超自然”的幻觉体
验。)
世上有许多宗教,这些宗教力气花在了哪儿呢?他们最用心做的事,十之八九是如何让
人来信服他们的宗教。当你信了,下面的事就都好办了。
(七)
有些电影、电视剧,刚放出来就被观众找出一堆穿帮镜头。
艺术品最忌讳的是细节上站不住脚。越低级的失误,对艺术品说服力的杀伤度越大。
(八)
《少年派》中有一个问天的场面。山穷水尽癫狂恍惚的派,在海上暴风雨中咆哮着质问
上帝。这个场面我觉得缺乏说服力。原因如下:
1)派是一个少年,而质问上帝这种带有深度反思性质的行为,更像是中年人才会做的
事。
2)派是一个多信仰者。
设想一位一神论的信徒,他将自己的渴望、企盼、信念全寄托在某位神砥上面。他信得
很诚,但现实是,他遭遇了更多的挫折。痛苦和折磨不停积累,直到某一天动摇了他的
信念,以致于让他向信仰的神发出了质问:你为何如此对我?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深刻的忠诚和背叛。就如一个人始终深爱着对方,同时又经历着
持久的折磨和冷遇,最终难免会有一场爆发。
显然,这样的过程不太可能发生在派这样的年少的多信仰者身上。因为他和他的上帝根
本就没有经历过辛苦“相爱”。对多信仰者来说,这个神如果不好,那就换一位神来信。
3)质问上帝乃是精神受到极度折磨的一种反弹,派家人皆亡,这是伤痛,但并不是持
续的精神折磨。事实上,一个人漂流在海上,时刻面临着一种现实的威胁,这种状况下
,人考虑的更可能是具体的问题,而不太可能是那些精神上有深度的问题。
上述种种原因,使我看到电影中这个场面时,觉得不自然。
《阿甘正传》中也有个类似的场面,残废的邓中尉在海上暴风雨中,骑着桅杆冲着想象
中的上帝歇斯底里大喊大叫。我觉得这个场面就比较有说服力,因为影片做足了铺垫。
在影片的前面部分,越南战场上,很多细节已经塑造出了邓作为职业军官的骄傲。特别
是重伤后,邓被阿甘救出来时,邓对阿甘表现的是不满和气愤,因为他希望和他的祖辈
们一样战死沙场。结果是,他的下属白痴阿甘成了国家英雄,而他却成了失去双腿的无
人搭理的退伍老兵,这事放在谁身上都是一种刺激。万人欢庆的元旦夜,邓中尉在破旧
公寓里与两个妓女厮混,这一幕突出表现了他的无奈、激愤和落寞。命运不停地羞辱他
,时间的绳索不停勒他,勒痕越来越深。直到某一天,当暴风雨来临,他终于不可遏制
地向上帝发出了强烈质疑。
《处女泉》中也有一个问天的场面,没有暴风,没有骤雨,只有一个失去女儿的中年父
亲特利的苍凉背影。但我觉得这个场面很有说服力。这种说服力来自于故事的自然推进
和内在的强烈冲突。特利一家虔诚地信着耶稣。特利的女儿美丽善良纯真。在给教堂送
蜡烛的途中,女儿遭到了几个歹人的奸杀。特利杀死那些歹徒后,在山林中找到了女儿
的尸体。看着女儿美丽的被奸污的尸体,父亲情绪失控了:上帝,你如果有眼,怎么会
让一位纯洁的少女,一个虔诚信奉你的少女,在为你送蜡烛的途中遇害呢?
要想支撑起“问天”这样的场面,并不需要这个场面本身多么激烈和狂暴,需要的是剧
中人物得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性,并且人物的内心经历了一次深度的摧残和颠覆。
表达的最理想情况是,当问天那一幕来临时,演员还没喊,观众已经在心里喊开了。感
动和共鸣就要来得这样自然。
(九)
大部分艺术品,其表达并不足以支撑起其精神诉求,对受众心灵的触动并不能做到水到
渠成。这时候,艺术家就会使用情绪和气氛的渲染来掩盖这种不足。受众也会有感动,
但这感动来得勉强,来得浅。
(十)
作为一位艺术家,你得充分了解你要描述的对象。一个不熟悉肌肉骨骼的画家,不太可
能画好人物。一个不了解人情世故的作家,不太可能写活人物。杰出的艺术品中,有一
种深刻的科学性。最经典的例子是梵高的《星空》,画中深浅不一的漩涡居然精确地符
合用来描述漩涡的复杂数学公式。
最近看了《十七岁的单车》,片中的两个女性角色形象都嫌生硬单薄。一个让人觉得莫
名其妙,另一个让人觉得没活人气息。我估计,导演年少时可能没怎么接触过女生,所
以他对这个年龄的女性缺乏了解。
毛姆《刀锋》中的主人公拉里也流于单薄,给人不真实感。书中其它人物的形象倒是鲜
活生动。我猜测可能是因为毛姆并不了解那种不停追寻真理的人的内心世界。拉里这个
形象也许是毛姆内心渴望的一种投影,承载了他的期待和敬仰,但因没有现实对应而导
致没有血肉。
(十一)
继续举例。
《十七岁的单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送快递的少年贵和上高中的少年坚,一人一天分
骑一辆山地自行车。没有山地车骑的时候,少年贵就只能用老乡的二八大杠来送信。送
信途中,二八大杠链条掉了,然后镜头中是少年贵的各种急迫、惶恐、无奈。
我们都有过骑车掉链子的经历,这不是什么大事和难事,装回去也很容易,犯得着如此
急迫、惶恐、无奈么?就算车抛锚了,也没有几个人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因为这是生
活中常见的一种意外,人们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承受这种事的发生。
在车掉链子与少年贵的各种夸张表情强烈情绪之间,缺乏一种有力的关联。也就是说,
这个地方缺乏说服力。
整个影片不停给人添堵。导演可能是想表达少年人的压抑、残酷和执着。添堵没问题,
但堵要堵得让人信服。片中多处细节缺乏说服力。再比如,抢了少年坚女友的“大欢”
,被少年坚用砖头砸得头破血流后,不但没去医院,反而瞬间纠结了一批人跑来追打少
年坚,这,实在有点超现实了。
(十二)
一件艺术品有说服力,那是因为它承载了一种必然性。
(十三)
表达,就要表达到位,而且是干净利落地表达到位。既不缺乏,也不过度。
(十四)
过度,往往是因为缺乏。
因为没抓住关键性的有表现力的细节,只好用一堆别的细节来敷衍。因为故事讲得不到
位,只好加大力气渲染气氛。
细节抓得好,片言可以居要。故事讲得好,你不渲染,别人也会落泪。
让人看出你在用力了,那是因为你乏力。
奔着商业去的导演容易过度使用大场面,奔着艺术标签去的导演容易过度使用长镜头。
商业作家喜欢反复使用狗血情节,“文艺”作家则不厌其烦描绘细节。这些做法都容易
用力过度。
奥卡姆剃刀原则:若无必要,勿增实体。
(十五)
在这一篇结束的地方,来一个暂时性的总结。
到目前为止:1)提出将“表达的欲望”、“说服力”作为衡量艺术品的两个基本标准
。2)描绘了艺术的整体框架,也就是艺术须满足开放性,试错性和互动性。3)解释心
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时,给出了“镜像互嵌模型”。4)解释艺术家与受众关系时
,给出了“共鸣模型”。
(我所要建立的艺术理论,不是那种夸夸其谈听着很炫的玄说,而是那种带有普适性和
实用性的理论。实用性,也就是它能够回答以如何为开头的那些问句。比如,如何将表
达的欲望有效转变为艺术感染力?如何让艺术品富有说服力?……要回答这些问题,就
需要深入研究大量艺术作品,发掘使它们具有说服力的那些共性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
提炼出来,从而形成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洞见。从第四篇《恒定与流动》开始,我将逐步
回答这些问题。)
(这是文论的第三篇。)